寒食節禁忌

寒食節禁忌

寒食節禁忌 寒食節的禁忌有哪些

寒食禁火。

在我國,歲時節令的禁忌大是隨時都有的,而像寒食這樣的稱“禁火節“,無疑說明了其節俗活動是以禁忌爲基礎的,禁忌由何面來?那是發生在春秋時代的一個故事。

寒食節禁忌由來

二千六百多年前,晉就公的兒子重耳爲了躲避後母麗始的陷害,在國外流亡多年,一次路過衛國的時候,重耳和他的隨從被人追擊,慌不擇路,到了一個無人煙的地方,甚是飢餓,這時重耳發現大臣介子推不見了,別人都說他乘危脫逃,公子重耳則相信介子推不是那種人果然過了一會兒,介子推給公子端來了一碗肉湯。

公子飢不擇食,狼吞虎嚥,一飲而盡,這湯原來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內來熬的,公子得知此情,表示即位之日,一定重加封賞,後來,重耳真的坐了皇上了,犒賞功臣時卻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邈功請賞,不食體祿,悄悄地到山林裏躲了起來,人們讚賞介子推的這種行爲,同時也對公子重耳不滿,於是有人在他的門上掛了封信,信中寫道;有龍嬌嬌,頃失其所。五蛇從之,走遍天下,龍飢無食,一蛇割股。龍反其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號於中野。

晉文公見到此信,猛然想起了介子推,遂派人去請子推出山,子推不從,晉文公便要焚山撐他出來,不想,介子推在大火中抱樹而死。

晉文公有感於此,下令以後每年介子推被燒死的這天,全國禁火,吃乾糧、冷飯。這就是所謂寒食節,禁菸節,禁火節關于禁火的日期,也就是寒食節的節期,歷來說法不一,它不是固定在一年的某日,原是給出一個相對團第,和點有兩個是冬室,一般的天或兩天爲寒食節。

寒食節的發展歷史

傳說寒食節是春秋時晉文公爲紀念介之推而設的節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歷經各朝代延續至今,從未間斷。雖經東漢周舉、東漢末年曹操、後趙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寒食習俗蔓延全國,深入民心。

唐玄宗順應民意,頒詔將寒食節拜掃展墓編入《開元禮》中,並定爲全國法定長假,豐富多樣的寒食活動,充實了社會生活,增進了社會人際和諧關係,對緩解社會矛盾,推動社會不斷前進起了重要作用。

特別是北魏、遼、金、元和清代兄弟民族統治者對寒食節俗的認同和參與,透過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對促進民族團結和政權鞏固具有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寒食節蘊含的介之推憂國憂民、忠君愛國、清明廉潔的政治抱負和“功不言祿”、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是古代社會倫理準則,是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紐帶,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