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返鄉創業急需政府支援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回鄉創業。福建的一項調查顯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以青壯年爲主。他們在創業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急需政府政策支援。

農民工返鄉創業急需政府支援

爲了解福建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基本情況,福建農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劉堂宇組織學生進行調研全省9個區市,320名返鄉創業農民工接受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36份。

近年來,福建省有20萬農民工外出務工完成資本積累後返鄉創業,約佔全省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總數的3% 據劉堂宇調查分析,返鄉創業者多爲中青年男性,以第一代農民工爲主,平均工作年限爲7.6年;返鄉創業農民工普遍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和技能 34%的返鄉創業者在兼職期間接受過技術培訓;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大部分從事非農產業,主要從事農村服務業、商業和建材業。創辦的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平均有員工27人,2/3的啓動資金不足10萬元,公司60%以上的年產值或年銷售收入低於10萬元。

農民工返鄉創業,實現了農民工向企業家的轉變返鄉農民工創業與就業指導,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返鄉農民工創辦的企業多爲勞動密集型、技術含量低的企業,爲當地農民就近就業提供了新途徑,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不足的問題。程度。問題。劉堂宇認爲,農民工回鄉創業,不僅帶回了項目、資金、技術、人才、資訊、市場,還把發達地區的新理念、新理念帶回了家鄉,引導當地農民。改變他們落後的思想和生活。這種方式帶動了鄉村文明的進步,也爲鄉村發展帶來了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

調查發現,與其他企業家相比,農民工返鄉創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更多。最大的制約因素是融資困難。一是啓動資金難以籌集,二是農民工創辦企業所需的後續發展資金也缺乏。當被問及“制約貴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因素是什麼”時,“缺乏後續資金”位居榜首,其次是“缺乏人才支援”,第三是“市場資訊無效”和“缺乏基礎設施”。

創業服務不足也是問題所在。調查顯示,地方政府對鼓勵和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宣傳力度不夠或方式不夠。 61%的農民工在返鄉前不瞭解當地政府鼓勵和引導農民工創業的優惠政策,41%的農民工在返鄉創業後不瞭解當地的優惠政策。此外,他們獲得當地政府鼓勵和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主要渠道是“親戚朋友提供”(36%)和“自主學習”。 (35%)。農民工僅佔28%。雖然已經制定了鼓勵和支援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相關政策和檔案,但在實踐中並未得到充分落實。

調查顯示,福建省外來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如基礎設施不足、稅負過重、行政干預過多等。良好的商業環境。

返鄉創業的農民雖然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但仍缺乏足夠、必要和持續的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首先,大多數農民工在兼職期間缺乏任何技能培訓。調查顯示,66%的農民工在兼職期間沒有接受過任何技能培訓。其次,農民工創業前也缺乏必要的創業培訓,培訓效果一般。

調查顯示,企業人才匱乏、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已成爲農民工返鄉企業發展的障礙。大部分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反映,他們的主要就業來源是返鄉農民工和當地農民,缺乏的人才主要包括企業管理人才、營銷人才、技術人才和技術工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大多分佈在縣城、集鎮,甚至村莊或院落。他們創建的大多數實體都是低利潤項目。生產結構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和手工操作。產品技術含量低,難以提高工資,改善勞動條件。此外,創業地的生活水平、環境和物質文化條件缺乏競爭優勢和吸引力,導致外來人才和勞動力不願進入,本地人才和優質勞動力流動。到發達地區。此外,由於大多數企業家本身和他們的管理者都是農民,他們受到教育和知識水平低的限制。他們對技術不熟悉,更談不上技術創新,企業管理水平不高。 同時,很多人缺乏企業管理和營銷的基本知識,營銷理念落後,市場開拓能力差。當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回答“你最渴望的培訓內容是什麼?”時,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專業技術及相關知識”、“管理營銷能力”和“創業必備的個人素質”。企業家”。

劉堂宇認爲返鄉農民工創業與就業指導,農民工返鄉創業還處於自發的初級階段。創業難,繼續發展也不容易。他呼籲地方政府爲農民工返鄉創業開闢“綠色通道”,降低創業門檻。農村金融服務機構要擴大農民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覆蓋面,積極向返鄉農民工發放小額擔保貸款。各地有關部門要主動搭建農民工返鄉創業創業指導和市場服務平臺,開展農民工經營理念、經營管理、技術創新、法律法規、市場營銷、制度建設等工作。返鄉創業的工人。及時提供金融、技術、資訊等服務,不斷“收費”,幫助創業農民工掌握技術、瞭解市場、尋找商機,提高小額擔保貸款項目的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