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寫年味

1. 年味怎麼寫

什麼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菸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就是逛廟會看着舞龍吃糖球彷彿又回到童年的一種享受;就是甭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 這就叫年味。

怎麼寫年味

作家馮驥才。訪談中頗多灼見,茲摘部分分享: “年味”,並不是物質的豐盛,而應該是文化的豐盛。濃濃的年味,其實是被我們自己的無知所消解的。它緣於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及其價值的無知,對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無知。 我們缺少的並不是對“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與新載體。我們要設法把“年”從生活中的必不可少,變爲文化上的必不可少。使傳承千載的生活的“年”,完美地轉化爲未來文化的“年”。人們對年有一種盛情。在過年的時候,一定要儘量吃好一點,穿好一點,因爲這不僅是一時的事,而是象徵着未來一年的幸福與否。因爲“年”是告別過去,面向未來的特殊時刻。因此,一切生活的理想都在這個時刻煥發出來。在過年的日子裏,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年,實際是一種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種努力理想化的生活。而當生活和理想混合在一起,就有了年的意味。 年文化的內涵是什麼?我用四個字來概括———驅邪降福。喜慶、吉祥、平安、團圓、興隆、長壽、富貴……這些都是年的意蘊,它們凝聚了人們對生活、對生命的所有的美好祝願。如今,過年很難再營造出一年一度生活享受的高峯。年的意蘊和勁頭就隨之滑落下來,年意就出現了一大片空白。

年究竟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我想,年首先是精神的。它決不是民族年度的服裝節與食品節。而是我們民族一年一度的生活情感的大爆發,是以家庭爲單位的大團聚,是實現夢想的大表現。 幾千年來,老祖宗留下的最大的民俗就是過年。它透過各種傳統的方式與形式表達人們對生活的願望、情感、理想與追求。無論是貼春聯、吃年夜飯、祭祖,還是守歲,燃放鞭炮,拜年等等,這些年文化的方式代代延續,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它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團圓、親情、祥和,此中包含着無比強大的民族的凝聚力和親和力。中國人每過一次年,就深化一次我們民族的親和力、凝聚力,也就是加強民族的生命力。這是中華文化最深刻的一部分,是我們民族的至寶。 精神是無形的,似乎可有可無;物質是有形的,自然必不可少。精神的內涵往往透過文化的方式表現出來。由於輕視精神的意義,也就會漠視相關的文化,乃至於對於民俗所承擔的民族精神與情感毫不關心。這就是春節乃至各種節日都漸見尷尬、空洞而又無奈的深層原因。濃濃的年味,其實是被我們自己的無知消解的。它緣於我們對自己文化及其價值的無知,對人的精神生活與需求的無知。我認爲,年味雖然淡了,並沒有傷到元氣,更不可能消失。舉兩個現象。你看每年春節前的半個月,在各個地方的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都能看到成千上萬的人擁擠着,要在大年三十前趕回家,在年根的時刻和全家人團圓在一起。不需政府花一分錢,不用任何單位組織,全國上下有上億的人,在同一時刻拼命地往家趕。這樣壯觀的場面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很少見的。我們對家、對故土有着這樣強烈的眷戀。這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從骨子裏涌出的對家的情感。第二個現象,就是人們的抱怨——“現在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我喜歡聽到這樣的抱怨。並不是因爲年味越來越淡的事實,而是因爲,人們抱怨年味兒淡,一定是心裏非常想過年但找不着年味兒。這一聲聲抱怨從另一方面說明了,人們對年的需求、對年的情感,是存在着的,只是找不到載體,找不着可以把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的方式。 目前,春節及其風俗漸漸質變爲一種文化。然而,我們並沒有從文化的高度來享受傳統,享受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沒有創造出被大衆普遍認可的有魅力的新習俗。因此,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建設“年文化”這個不容忽視的文化工程。我們必須對“年”從文化上進行新的選擇和弘揚,把過年從生活上的必不可少,變爲文化上的必不可少,設法使傳承千載的生活的年,完美地轉化爲未來的文化的年。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刻,我們更需要文化的依傍,避免迷失自己。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時刻,我們更需要凸顯自己的文化身份,否則將會失去自信心和光榮感的根由。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如果我們還不清醒、不自覺、不有力地保護自己的文化傳統及其載體,我們傳統的、本土的、主體的精神情感,便會無所依傍,漸漸淡化,經裂緯斷,落入空茫。照此下去,我們如今在過年時所感到的失落感,一定會出現在將來的更多時刻和更多地方。那時的人們可能很富有,但一定感到貧乏。而這些物質的富有和精神的貧乏,恰恰都是如今的我們留給他們的。

2. 以<<年味>>爲題的作文結尾怎麼寫

轉眼間2007年向我們揮手而去,我們迎來了大家盼望已久的2008年,可是這個年我過得不同尋常。

我的外公在廣州打工,因爲那邊天氣溫暖,我們全家一起到廣州去過年。媽媽說,廣州是一個開放的大都市,更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果然,花紅樹綠,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繁華的街道人流如潮,高聳入雲的大廈鱗次櫛比,筆直的公路車水馬龍……到了晚上,耀眼的燈光一閃一閃,好像點點碎金,真是迷人。

過年那一天,就更熱鬧了。家家戶戶擺放着金桔,果實累累,黃煞枝頭,象徵着人們對來年吉祥如意的祈願,大紅的春聯迎頭可見,門聯上的財神更是光彩耀人。到處都喜氣洋洋的。不知不覺,到了黃昏,天邊一片金黃,晚計淘諤煒眨??┌椎腦貧湟蠶餷渡狹私鴇擼?滋斕男?忠步ソテ驕擦訟呂礎?BR>; 夜幕降臨了,黑夜如一層黑紗籠罩着天空。年夜飯已經燒好了,一桌美味可口的菜,讓我的口水“滾滾而來”。飯桌上外公喝着小酒,外婆一臉通紅,爸爸媽媽一個勁的叫我多吃點。吃着吃着,外公忽然嘆息起來,說,在外多年了,真想回家呀,回到上饒,那才真正的踏實……

外公的一番話,讓我也覺得好像少了什麼似的。腦海裏浮現起在上饒過年的情景:窗外大雪紛紛,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不絕於耳,每一聲都顯得那麼溫馨,那麼熟悉。快吃年夜飯了,爺爺奶奶忙看時間,什麼“8”發呀,“6”順呀,總之選上一個吉利的鐘點,爸爸拿着火紅的鞭炮到樓下放,鞭炮聲中,大家的祝福不斷……

還有“雪花”——冬天的精靈,不知帶給了我多少歡樂和回憶……

也許這就是大人們所說的“年味”,家鄉的年味兒更甜,更醇,會永遠瀰漫在我的心裏,瀰漫在一個小小的城市裏。

3. 怎樣寫以《年味》爲題目的作文

期盼過年 其實我和孩子們一樣盼望着過年,只是不再像他們那樣掰着指頭細數還差幾天纔是正月初一了。

過年可以有一個長長的假日,有足夠的時間呆在媽媽身邊,每頓飯都可以吃上媽媽蒸的我在外邊從來不吃的芥菜肉,不害怕身上的肉在那幾天裏夜以繼日的長啊長。每當我們對着那盤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的芥菜肉頻頻舉箸時,我都能從筷子劃出的弧線裏看到媽媽那張歲月縱橫的臉上淌着的幸福和滿足。

媽媽很慌年。每年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她就在寒風刺骨的小院裏忙的腳不沾地,忙着把所有可以盛放食品的用具洗刷一遍。

見到我們她就笑嘻嘻的摘掉絨線帽讓我們看她頭上的汗。臘月二十五她就開始張羅着蒸饅頭蒸棗山豆包。

我們心疼地抱怨她是自找苦吃說到街上預定些饅頭不就行了,她說買的饅頭那是個什麼味道? 臘月二十八那天我們姊妹幾個再忙都要抽空回家,那天家裏要煮肉炸丸子炸麻葉。儘管從農村出來了好久,但媽媽仍然保留着在老家時的習慣,喜歡用地鍋煮肉炸年貨。

爲此她總是從夏天就開始收集棍棒樹枝等到過年時燒火用。也只有她能掌握住那口大地鍋烹炸各種年貨時的火候。

年三十的時候也要抽個空去看看,勞累了幾天的媽媽看着一應俱全的年貨,一個勁的催促吃呀吃呀。吃飽了就要回到自己的家去守歲了,每年這一天的告別母女的心裏都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因爲按照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在孃家守歲的,到來年的正月初二才能回來。

而這一別母女都感覺隔山隔水似的遙遠和漫長,其實也不過時兩天的時間。走在家門口那條走了無數次的小路上,我的背影印着溫暖印着牽掛。

我走的很慢很慢但絕不回頭,我把這溫暖和牽掛拉的很長很長。 遠遠近近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空氣裏飄着誘人香味,路邊人家剛剛貼上的春聯被風吹得“嘩嘩”作響。

公交車的車廂裏空蕩蕩的,車子在行人寥寥的街上開的很快很快,司機也急着回家過年呢,家裏他的媽媽也正在視窗引頸張望等着他回家守歲。下車時我大聲對司機說:“新年好!” 新年在我們的盼望中真的來啦 盼望過年 過年是一種感覺,一種體驗,一種遭遇,可能還是一種境界 留在我記憶中最美好的經歷是小學時代在河南農村姥姥家過年的日子。

那時候,每次過年都是生命中最激動人心的大事。早早地,剛進入冬天,還沒放寒假,我就已經在盼望着過年了。

因爲,一過年就意味着大人小孩都放假沒事兒了,不上班不上學不下地不幹活兒,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家盡情地休息盡情地玩兒樂了。當然,我現在已經知道,那只是小孩對生活的誤解,可是我至今還非常喜歡這樣的誤解。

過年的第一個樂趣是人多熱鬧。我記得有一年的大年初三,剛吃過早飯不大功夫就有親友來串門,一直到晚上八九點鐘,客人還絡繹不絕。

二姨三姨姑姥爺舅姥爺姨姥爺表舅表姨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好像全天下的親戚都在這一天聚集到一起了,中午吃飯時,至少擺了10張桌子,姥姥家五個窯洞那麼老大的院子都呆滿了人,真有點摩肩接踵人聲鼎沸的樣子。令我自豪的是,我在院子裏和所有的小孩比賽踢毽子,居然打敗天下無敵手。

過年的第二件樂趣不用說就是吃。姥姥把收藏多日的紅棗、花生、紅薯乾和柿餅都翻騰出來,姥爺則把放在院子角落裏已經蓋上一層厚厚白雪的大竹筐掀開蓋兒,露出裏面凍得鮮紅的軟得要化了的烘柿。

更不用說中午那頓飯了,那是把一輩子的吃食都放在了一起,有白麪烙饃、白麪蒸饃、炸油角、素丸子、牛肉丸子、雞肉丸子、扣肉、小酥肉,還有冰糖蓮子百合湯等等。那個時候大人小孩都顧不上客氣,一盤菜上桌三口兩口就被搶光了。

因爲大家的的肚子都太空了,在平常的日子裏連玉米麪餅子都吃不上的。所以,碰上能吃飽的時刻誰都顧不上臉面了。

過年的第三件好事是每個小孩都盼望的,那就是壓歲錢。但在那些年裏,人們一個比一個更窮,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有一年生產隊給每一戶人家發了5毛錢,說是讓大家過年買鹽吃。

所以,來的客人雖然多,但真正能給我壓歲錢的人其實屈指可數。二姨一般會給我兩毛錢,三姨給五毛錢,往往是所有親戚中給得最多的。

其他人多數給五分錢或一毛錢,更多的人是一分錢也拿不出來的。即使如此,過一個年下來我差不多會收到將近兩元錢,那已經是很大一筆財富了。

對於我來說,過年還有一項獨特的樂趣,就是放鞭炮。放鞭炮沒什麼稀罕的,二踢腳、沖天雷誰沒放過?我的樂趣在於玩摔炮。

那是一種用兩三層紙捲上一些火藥和火石做成的小炮仗,捏在手指尖裏,用一頭兒對準地面使勁一摔,“叭”地一聲,隨時可以嚇別人一跳。姥姥家的村子裏就有一家兄弟三人都做摔炮賣摔炮。

那時,我家住在遙遠的東北大城市瀋陽。每當過完年從老家回到瀋陽,我就把摔炮的種種樂趣和神祕講給鄰居小孩和學校的同學聽,有時候我再給他們講講在雪地裏用籮筐扣鳥,或用竹篾扎燈籠的經歷,他們都聞所未聞,眼饞死了。

玩得太高興就樂不思蜀,有一天爸爸站在高高的崖頂上喊我,該開學了,明天咱們回瀋陽吧,我一下子傻在那裏,竟當着一大羣小孩的面嚎啕大哭起來。 後來,有了許多不同的人生經歷,也就有了許多不同的關於過年的人生境遇或體驗。

七十年代初,。

4. 小學生寫有關年味兒的內容有哪些

每年都有春節,每年都要過年。

我們過年的味兒是什麼呢?現在一說過年,就會想到兩個詞,一個是春運;兩一個是春晚。春運是有太多的人們趕着回家過年,不在大年三十天黑前到家,那就不叫過年。

春晚是因爲中央電視臺大年三十晚上的春節聯歡晚會已經成爲了新民俗,雖說年年有春晚年年被觀衆提一大堆意見,可是真的說把春晚取消了,不僅全國的電視觀衆有意見,恐怕全世界的華人都會有意見。那是不是年味兒就是團圓飯加春晚呢?當然不是,年味兒中還有很多與春節有關的老民俗、新民俗。

按老北京的過年習俗,主要有三大類:一是祭祀;二是親情;三是娛樂。過去的人們一年的奔波勞碌,就是在這過年的20多天裏休息、娛樂,這纔有一個個的廟會,各種雅的俗的娛樂項目,甭愁沒人捧場。

過年時是親情集中表達的時候,平日裏雖然也說走親訪友,但總歸不如過年時的意義重大。吃團圓的年夜飯是親情,四下裏拜年更是親情。

趕在過年時向有恩於己的人表示感謝,更是最好的時機。除了這兩項,最主要的就是祭祀了,祭祀誰呢?一是祭祀神靈;二一個就是祭祀祖先。

人們常說,“頭上三尺有神靈”,這是過去的人們對言行有所顧忌的所在。按習俗,過年的節奏是從陰曆二十三開始的,這天要祭竈王爺,使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一年總是幹積德的事,也就不怕竈王爺說壞話,如果心裏沒底兒,那就要給竈王爺供奉糖瓜,相信嘴甜話也會甜。二十四是打掃房間的灰塵,掃除污穢後,迎出神龕祖位。

年三十在吃年夜飯時要供奉祖先,飯桌上爲過世的父母擺上碗筷,長輩要向晚輩講述祖上的功德,進行家風的教育。正月初一要祀神、接神。

初二祭財神吃餛飩,將餛飩比作元寶。初三是廟中打鬼。

初五叫“破五”,這天婦女一般不出門,就是住在同院也不串門,怕衝了別人家供奉的諸神。初六是撤供送神。

從這天開始,才走親訪友,新過門兒的媳婦回孃家。大街上的大小門市開業,廠甸等廟會開始熱鬧起來,真正的社會娛樂活動到來,直到正月十五的燈會達到高潮。

5. 以年味爲話題寫一篇作文

年味是什麼?年味是一句真心的祝福語;年味是什麼?年味是一家人團圓喜悅的心情;年味是什麼?年味是久別重逢而相敬的一杯酒;年味是什麼?年味是一陣炮響後的一層薄紗;不用太繁華,不用太複雜.如果刻意去裝飾,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歡樂.年味就是平凡、真心、又相互牽掛.

噹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個個燈籠飛上屋檐,一幅幅對聯爬上牆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櫃,“年”就這樣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過年該好好慶祝一下了!

“年”是什麼樣的?“年”是彩色的.可不是?鞭炮、燈籠、紅包的紅,對聯、“福”字的金,瑞雪的白,新衣服的彩,要是再加上煙花的絢、太陽的亮堂、心裏的喜,一下子就湊成了一個彩色的“年”.

“年”是什麼樣的?“年”是香香的.可不是?沒到大年夜,家裏已經到處是糖的甜味、糕點的香味兒、臘肉的鮮味兒、海鮮的腥味兒……都一股腦地往你的鼻子裏鑽.要是在做年糕的地方,那味兒就更香濃啦!是啊,白雪的米粉,甜津的豆餡,溫暖的竈火,欣喜的笑臉,伴隨着揭蓋而出的從鍋裏冒出的熱騰騰的霧氣;粳米粉,細細的、滑滑的,像冬天的雪,帶着年的況味,聞一聞米粉在陽光下的味道,就好像聞到了“年”正踏來呢!要是到了大年夜,那就更不得了了!每家每戶的餐桌上擺滿了各色菜餚,各式點心,加上每個人桌前的酒水,哈哈,這次第怎一個“香”字了得?

“年”是什麼樣的?“年”還是暖暖的.可不是?只要“年”來了,爸爸媽媽就會好好地休息下來,陪我讀書,陪我看報,陪我去做很多我想做他們又沒有時間陪我做的事,有爸爸媽媽陪伴,“年”多麼暖暖啊!只要“年”來了,我的“小小銀行”就會塞得滿滿的,因爲長輩們都要給我壓歲錢,我可以趁機發一筆小財,這些錢我能用來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哈哈,這樣大家都溫暖了,“年”多暖暖啊!也只有“年”來了,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才能趕回家裏團聚,使他們品嚐、享受着團圓的溫馨和幸福,“年”多暖暖啊!

“年”,我喜歡你的色彩,你的味道,你的溫暖,願你永遠伴隨我.

6. 作文《年味》寫年味淡了

我一直在思索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在中國,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是中國人最喜歡的節日呢?後來,想了很久,我終於想明白了,人們看重的是春節的這種氛圍,團圓的氛圍,熱鬧的氛圍,好玩的氛圍。大家都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吃個團圓飯,看看春節聯歡晚會,談談工作,談談學習,談談家庭,小孩子穿上嶄新的衣服,去放鞭炮,點菸花,給長輩們拜年賺壓歲錢。傳說除夕夜有叫“年”的怪獸,許多人還會整夜不睡,這種習俗叫做守歲。過年的時候,人們總有一種溫馨幸福的感覺。

過年固然好,可是,春節又將至,大街小巷張燈結綵,我卻發現,近年來年味兒越來越淡了。似乎過年能讓我們高興高興的,就只剩下穿穿新衣服,賺點壓歲錢了。春節不再是令人人都欣喜若狂的節日,成了給幼年的小孩子們樂一樂,玩一玩的日子。

過年領着5歲的表弟去玩,走在街上,他東瞅瞅,西看看,好像什麼都是很新鮮的樣子,一會兒要去買氫氣球,一會兒又要去遊樂場玩,還有廣場許多小吃也令小傢伙垂涎三尺,吵着嚷着要買這買那。玩一次旋轉木馬能讓他高興很長時間,買一盒炮來放,能把他嚇得躲在我身後不敢露面。看到廣場有漂亮的花燈,拉着我的手就往廣場跑,要去看花燈。叔叔給了他二十元錢零花,他激動得一蹦三尺高,喊着:“耶,爸爸給我錢了,我有錢了。我們去買好吃的!”可是,相比之下,我這個姐姐就顯然成了個陪玩人士。對我來說,氫氣球已經不再是我可以玩的東西,去遊樂場也只是高興一小會兒而已,廣場的小吃都吃的膩了。陪着表弟去玩旋轉木馬,看到都是一羣小孩子,似乎旋轉木馬也只是童年時代美好的夢了,去看花燈,花燈也只能圖個漂亮,去放炮,放炮不過是噼裏啪啦響幾聲罷了。至於表弟對二十元零花錢的熱情,我就更是沒有了,表弟才5歲,沒人一次性給過比這二十塊的零花錢了,可是對我來說,這二十元零花就很普通了。表弟喜歡的東西,對我都沒有了吸引力,而對於過年來說,我也沒有了從前的那股熱乎勁兒。

眼下也正是過年時,與以前的過年相比,雖然現在過年物質生活更豐富了,但精神文化卻總是像缺少了些什麼,似乎那些年的過年更熱鬧,更開心一些,我們似乎更懷念以前的年味兒。以前過年時,總是盼着年關時候能和爸爸媽媽一起貼對子貼福字,能全家人一起掃屋子,能架起年貨來準備點年貨,總是盼望着三十晚上能看春晚,能一晚不睡覺守歲,能放包餃子吃餃子,總是盼望着大年初一能和爸爸媽媽領壓歲錢花,能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能放鞭炮放煙花。那些年,身爲小孩子的我們聽到鞭炮聲會亂蹦亂跳,穿着新衣服在鏡子前照了又照,拿着爺爺奶奶給的壓歲錢捨不得花,最後還是都給了老爸老媽,等到別人家放完炮就跑過去,看看有沒有剩餘的小炮再撿回來自己放,午飯時看着桌上許多好吃的,流着口水卻又捨不得吃,因爲一年也難得改善這麼幾回伙食,生怕吃完了明天吃不上這些好吃的了,過年的時候爸媽總會領着我們一家到攝影館照許多相片,我總是擺出各種姿勢來顯擺,媽媽總說我愛臭美。可是到了如今,物質生活好了,即使在平常爸媽也會給買很多漂亮的衣服,親友也會給足夠的零花錢,老虎炮要多少有多少,文娛節目天天有,好吃的隨處可見,最不缺的就是食物,而家家都有數碼照相機,想什麼時候拍照就什麼時候拍照。所以,有了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就把精神文化給忽略了,過年的程序刪減了一道又一道,過年的氛圍也少了一層又一層。

過年也是一種文化,在如今這種精神文化短缺的時候,或許,追求民俗,一家人圍在一個大火爐前講講各自的故事,參加參加各地的風俗活動,也能找到一些年的感覺……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氛圍何時能重新出現在年關呢,那份我懷念的年味兒,那種特殊的精神文化……

E智網爲你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7. 以題目爲“年味”的作文怎麼寫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最愛看的節目就是晚會。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比這過年七天更樂呵的了:貼春聯,掛福字,包餃子,放鞭X,一個個忙得不亦悅乎。

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對春節失去了興趣,人們都在忙,親戚們根本沒有時間聚在一起。春聯依舊貼,紅燈照樣掛,鞭X仍然放,可是總覺得春節不是這麼回事,總覺得春節真的是越來越沒有意思,越來越沒有年味。

我經常想:“如果這樣下去,那麼再過幾年,人們也許就要忘記春節這千年節日的習俗了?忘記了春節作爲傳統節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不過,今年的除夕夜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今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親人都聚到了那裏。大家一起貼春聯,掛福字,忙碌中隱隱透着一股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起吃飯,大家暢談這一年裏的趣事和收穫。共同暢想美好的未來。大家一個個敞開心胸,開懷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聲中化解了。這時還有人在樓下放了一串象徵的鞭X。我從飯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濃濃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興地架起麻將桌,玩起了麻將。輸錢贏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大家一邊玩着麻將,一邊談論。我們小孩開啟電視,所有的節目都和過年有關,越發讓我感到了濃重的年味。

晚上,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時不時響起一陣陣笑聲,大家笑的前仰後合。趁着過年的鐘聲還沒有到來,我們下樓去放鞭X,樓下也有人在放鞭炮,我們的和別人的鞭X在空中交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從鞭X的XX味中我嗅出一股濃厚的年味。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來了!離新年的鐘聲只有10秒了!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給親友發短信,打電話祝福,一家老小其樂融融。

我很高興,因爲由此可以看出,人們並沒有摒棄千年的傳統,依然可以感覺到過年的“年味”,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