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董仲舒的科普知識

董仲舒新儒學的實質

董仲舒新儒學的實質

1、它適應加強一統的中央集權制的需要,編造了“天人感應”的政治理論;適應加強君權的需要,敷衍了“君權神授”的神學目的論。2、適應維護大一統綱常的需要,將先秦多家(不止儒家)的相關思想改造成以“三綱五常”為基礎的“忠...

董仲舒學說和思想的特點

董仲舒學說和思想的特點

1、董仲舒的學說提出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思想,適應了當時的政治需要。董仲舒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主宰,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統治人民,全國人民都要服從皇帝的統治,諸侯王也要聽命於皇帝。同時也提出天有意志,有感情,順從天意,...

漢書董仲舒傳古文翻譯及註釋 全文翻譯如下

漢書董仲舒傳古文翻譯及註釋 全文翻譯如下

1、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時曾拜為博士。他居家教書,弟子之間便依學輩先後輾轉相傳,有的人甚至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戶,三年間不曾到屋旁的園圃觀賞,他治學心志專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時的儀容...

董仲舒對儒家學說有哪些發展

董仲舒對儒家學說有哪些發展

1、董仲舒背離原始儒家的四項原則,從君權神授的神祕主義宗教哲學出發,以為天子代天執政,提出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以德教為主,德行並用的主張。這些特點,不僅滿足了西漢社會對理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的上述構想正呵...

漢書董仲舒傳古文翻譯及註釋

漢書董仲舒傳古文翻譯及註釋

1、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時曾拜為博士。他居家教書,弟子之間便依學輩先後輾轉相傳,有的人甚至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戶,三年間不曾到屋旁的園圃觀賞,他治學心志專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時的儀容...

董仲舒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

董仲舒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

1、董仲舒是西漢著名的儒學代表人物,唯心主義哲學家,儒學大師。他把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思想注入儒家思想,為迎合漢武帝提出“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三綱五常”思想。2、董仲舒(公元前179年-...

董仲舒對儒學的貢獻

董仲舒對儒學的貢獻

1、儒學發展史上呈心性儒學和政治儒學兩條脈胳,政治儒學在現代長期不被重視。2、董仲舒建立起了相容百家的董子政治儒學,為漢初解決了政治合法性問題,維護了封建政權統一和穩固;對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基礎是

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基礎是

1、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吸收陰陽五行家,法家的理論,兼採“黃老”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建立起一個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思想體系。2、為加強中央集權提出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3、為加強軍權,提出君權神授,...

董仲舒有哪些學術成就呢 董仲舒有什麼學術成就

董仲舒有哪些學術成就呢 董仲舒有什麼學術成就

1、董仲舒,漢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漢廣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廣川鎮)人。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此後,居家著書,朝廷每有大議,令使者及廷尉...

董仲舒學說和思想的特點是什麼

董仲舒學說和思想的特點是什麼

1、董仲舒的學說提出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思想,適應了當時的政治需要。董仲舒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主宰,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統治人民,全國人民都要服從皇帝的統治,諸侯王也要聽命於皇帝。同時也提出天有意志,有感情,順從天意,...

董仲舒新儒學與宋明理學的區別

董仲舒新儒學與宋明理學的區別

1、相同點:都體現了對於建立有序社會秩序的願望。2、不同點:(1)思想來源不同。董仲舒新儒學:依據《公羊春秋》學說,糅合法家、道家、陰陽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家體系。宋明理學: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包括什麼內容

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包括什麼內容

1、董仲舒是一位思想家,他提出的大一統思想主要包括:君權神受、天人合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濟一統、政治強化、對外擴張、加強集權。2、董仲舒認為,天生萬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統的,漢皇朝的皇帝是受命於天來進...

董仲舒是什麼人

董仲舒是什麼人

西漢人。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廣川(河北省景縣西南部,景縣、故城、棗強三縣交界處)人,西漢哲學家。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把儒...

董仲舒強調以什麼治國

董仲舒強調以什麼治國

1、董仲舒強調以德治國,他以道德教化作為治國的重要工具。2、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廣川(河北景縣廣川鎮大董故莊村)人,是儒學大師、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董仲舒於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

董仲舒主要主張什麼

董仲舒主要主張什麼

1、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2、其後,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著書寫作。這以後,朝廷每有大事商議,皇帝即會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表明董...

董仲舒強調以什麼治國 董仲舒強調以什麼治國的解析

董仲舒強調以什麼治國 董仲舒強調以什麼治國的解析

1、董仲舒強調以德治國,他以道德教化作為治國的重要工具。2、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廣川(河北景縣廣川鎮大董故莊村)人,是儒學大師、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董仲舒於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

董仲舒有什麼學術成就

董仲舒有什麼學術成就

1、董仲舒,漢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漢廣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廣川鎮)人。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此後,居家著書,朝廷每有大議,令使者及廷尉...

董仲舒的新儒學新在哪些方面

董仲舒的新儒學新在哪些方面

1、針對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2、針對加強君權需要,宣揚“君權神授”;3、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4、針對為人處事的標準,提出“三綱五常”。...

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具體是什麼內容

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具體是什麼內容

1、董仲舒是一位思想家,他提出的大一統思想主要包括:君權神受、天人合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濟一統、政治強化、對外擴張、加強集權。2、董仲舒認為,天生萬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統的,漢皇朝的皇帝是受命於天來進...

漢武帝為何要接受董仲舒的建議

漢武帝為何要接受董仲舒的建議

1、因為董仲舒的建議符合漢武帝的集權統治思想,所以被漢武帝接受了。2、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表彰六經”的主張。董...

董仲舒對儒學的貢獻分析

董仲舒對儒學的貢獻分析

1、儒學發展史上呈心性儒學和政治儒學兩條脈胳,政治儒學在現代長期不被重視。2、董仲舒建立起了相容百家的董子政治儒學,為漢初解決了政治合法性問題,維護了封建政權統一和穩固;對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漢朝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的內容

漢朝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的內容

1、董仲舒新儒學體系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

董仲舒的三統論解釋

董仲舒的三統論解釋

1、董仲舒的三統論認為歷史的發展規律是黑白赤三統的交替迴圈,夏商周即其代表。每一統當值就會有相應的改制之舉,比如服色、曆法等。2、漢代的制度是承秦而來,而三統論中秦並不具有合法的地位,那麼現實當中的漢制也就處於...

董仲舒的歷史地位是怎樣的

董仲舒的歷史地位是怎樣的

1、董仲舒是西漢著名的儒學代表人物,唯心主義哲學家,儒學大師。他把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思想注入儒家思想,為迎合漢武帝提出“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三綱五常”思想。2、董仲舒(公元前179年-...

董仲舒主要思想主張

董仲舒主要思想主張

1、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2、其後,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著書寫作。這以後,朝廷每有大事商議,皇帝即會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表明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