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詩詞產生原因

茶文化詩詞產生原因

茶文化詩詞的產生原因有以下幾點:

1. 茶文化的歷史悠久。中國的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茶葉的使用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被人們所讚美和吟詠,因此茶文化詩詞也應運而生。

2. 茶文化的廣泛影響。茶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民間習俗。因此,茶文化詩詞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 茶文化的神韻特色。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蘊含著一種神韻特色的文化。這使得茶文化成為了詩人們表達情感和讚揚的重要素材。茶文化詩詞藉助於這種神韻特色,可以更好地表達詩人的思想和情感。

4. 人們對茶的追求和崇拜。古人對茶的崇拜和追求,使之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融入到文學作品中。因此,茶文化詩詞在古人心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成為古代文化的重要一環。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簡述中國茶文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各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中國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中國茶文化的基礎。茶葉,為中國茶壇大放異彩。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製茶、飲茶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茶文化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範疇。

宋詩與茶文化的關係分析

  宋代文化藝術繁榮興旺,關於茶學的著作層出不窮,大量的筆記雜著、文集詩詞,其中茶文化的內容比比皆是。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宋詩與茶文化的關係分析,一起來看看。

  宋詩與茶文化的關係分析

  一、茶葉品類 宋詩中有不少內容反映了宋代的茶葉品種,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種或者是從加工方法上識別。宋代茶葉加工大體分成兩大類。一類稱為臘茶,又稱團茶;一類稱為草茶,又稱散茶。最典型的是宋代久負盛名的龍鳳團茶。原是福建建安所產團茶,又名北苑茶。宋太宗為了顯示皇室之尊貴,專門製成龍鳳團茶,以同一般之茶相區別,成為宋代有名的皇室貢品。這種團茶,表面上印成龍鳳花紋,不僅可以飲用,還是一種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價值不菲。宋人葉夢得《石林燕語》中曾謂:“其價值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因為是皇室貢品,多為皇帝所賜,非貴族重臣,難得一品,宋詩中多有反映。王禹 《龍鳳茶》中雲:“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因作近臣。……。愛惜不嘗惟恐盡,除將供養白頭親。”可知只有近臣才可能得賜龍鳳團茶的殊榮。蘇東坡《怡然以垂雲新茶見餉,報以大龍團,仍戲作小詩》中謂:“妙供來香積,珍烹具大官。揀芽分雀舌,賜茗出龍團。曉日雲庵暖,春風浴殿寒。聊將試道眼,莫作兩般看。”反映了皇帝賞賜龍鳳團茶的盛況。鄒浩《再酬仲孺》中亦謂:“龍鳳方啟封,數子已驚視。”僧惠洪《郭 之太尉試新龍團索詩》中也提到龍鳳團茶,“政和官焙雨前貢,蒼壁密雲盤小鳳。京華誰致建溪春,睿恩分賜君恩重。”也說明了龍鳳團茶之珍貴。 另一種情況多以地名為茶名。如洞庭茶,王禹 《和郡僚題李中舍公署》謂:“地脈暗分吳苑水,廚煙時煮洞庭茶。”又嶽麓茶,王禹 《送羅著作奉使湖湘》謂:“山行馬拂湘川石,寺宿僧供嶽麓茶。”

  又雪坑茶,蘇東坡《定州次韻章仲錫元日見寄》謂:“吾國舊供雲澤米,君家新致雪坑茶。”又寶雲茶,王令就寫有《謝張和仲惠寶雲茶》。又顧渚茶,陸游在《齊中弄筆偶書示子書》謂:“候火新烹顧渚茶”。又雙井茶,陳師道《贈魯直》中有謂:“君如雙井茶,眾口願其嘗。”

  黃庭堅在《雙井茶送子瞻》、《答黃冕仲索煎雙井並簡揚休》亦提到雙井茶。韓駒《出宰分寧別舊同首》中也謂:“自擷雙井茶,與僧酌雲泉。”楊萬里《晚興》謂“雙井茶芽醒骨甜”。又如越茶,文同《北齋雨後》中謂“留客臨軒試越茶”。又壑源茶,米芾《將之苕溪戲作呈諸友》中謂:“懶傾惠泉酒,點盞壑源茶。”黃庭堅也有《謝送碾賜壑源揀芽》一詩。又陽羨茶,方岳《趙龍學寄陽羨茶為汲蜀井對瓊花烹之》中謂:“三印淮分陽羨茶,自煎蜀井淪瓊花。”或有以草藥命茶,如茱萸茶,陸游《荊州歌》謂:“峽人住多楚人少,土鐺爭響茱萸茶。”至於此茶是否用藥用價值,則另當別論,有待考證。也有一些客居他鄉之人,則把當地那些名不見經傳的茶品統稱為土茶。陸游《浣溪女》中有“地爐豆 煎土茶”,另詩《冬候與溥 說川食戲作》中有“更煎土茗浮甘菊”。 由宋詩中所記錄的茶名,或可說明宋代茶葉製作之普及,不僅有傳統皇室享用的特製團茶,也有散見於各地的地方名茶。由此可見,茶之盛於宋,乃言之不虛。

         二、茶葉採摘 茶葉採摘是茶葉加工的重要基礎。一年四季,由於氣候環境條件不同,在不同時令採摘的茶葉,其茶葉質量也有較大的區別。一般以清明前後所採之茶葉,質量最佳,即所謂春茶。宋詩中多有記載。王禹 《揚州寒食贈屯田張員外成均吳博士同年殿省柳丞》中的“誰言寒食下,終日取茶烹。”如歐陽修的《智蟾上人遊南嶽》中就有“到時春尚早,收茗綠巖前”;戴復古《春日懷家》中謂“租山摘早茶”;僧惠洪的《次韻彥周見寄二首》中的“想見江頭同握手,採茶時節雨余天”。可知宋人採摘春茶較為普遍。也偶見夏茶、秋茶。陸游在《初夏喜事》中有“採茶歌裡春光老”,在其《蔬圃》中也提及“臥枝開野花,殘木卉出秋茶”。當然夏秋所採茶葉,其韻味當較春茶遜色。 要採摘較優質的茶葉,除了適時採摘,還需擇新而採,選擇新鮮嫩芽,方為上品。王禹 《三峽歌》

  中曾謂“麝香山下摘新茶”,在《茶圃十二韻》說道“土軟迸新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出蒸香更別,入焙火微溫。採近桐華節,生無穀雨痕。”陸游《慈雲院東閣小憩》也有謂:“香濃重穗直,茶嫩乳花圓。”宋人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謂:“茶葉雖均,其精者在嫩芽。”反映了宋人對茶葉採摘所具有一定的技術要求,為生產優質茶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茶葉採摘後,一般還需經過加工,方成為成品茶。但也有現茶現泡的方法。韓琦《答袁陟節推遊禪智寺》中有謂:“乘興詣茶圃,百步登平巒。摘焙試烹啜,甘挹零露溥。”或者是先品試茶質的一種方法。 三、品茶之水 宋代飲茶風習之盛助長了品茶之道的形成。

  品茶不僅需要有優質的茶葉為本,而對於煮泡茶之水,宋人也頗多講究。王安石《送張宣義之官越幕》中謂“水甘茶串香”。大自然的水源種類繁多,性質各異。天然水中,就有諸如泉水、河水、井水、湖水等,各種自然水因含溶解物質不同,對於煮泡茶的品質影響也不同,一般以泉水為上。林逋《湖山小隱二首》有“ 藥泉來石竇,霏霏茶藹出鬆梢。”楊萬里有《以六一泉煮雙井茶》。徐璣《孤坐呈客》中謂“瓶泉待煮茶”。

  詩人王廷王圭《別葛德裕主薄》中有“野寺石泉秋煮茗,鬆窗雪屋夜論詩。”裘萬頃在《用黃子益韻二首》有“恨無瀋水紆香穗,喜有寒泉瀹茗花。”僧惠洪《同慶長遊草堂》“旋汲一人泉,峰頭煮春茗。”泉水是屬於地下水,經過地層反覆過濾,其雜質較少,而且湧出地面後,在溪間流淌,能吸收充足的空氣,增加了溶解氧,同時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了多種營養之素,所以泉水泡茶尤為清香甘冽。當時著名的有惠山泉。王禹 《寄毗陵劉博士》中就有“到此先問惠山泉”,《送晁監丞趙婺州關市之役》中也謂“霜晴震澤初試橘,泉過惠山應試茶”,另在《惠山寺留題》中又說到:“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閒挹味何嘉。好拋此日陶潛米,學煮當年陸羽茶。”黃庭堅《謝黃從善司業寄予惠山泉》有“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楊萬里《朝飯罷登淨遠亭》謂:“傳呼惠山水,來瀹建溪茶。” 除以泉水煮茶外,也有以江水煮茶。范成大《九盤坡布水》也雲:“野翁酌水煎茶獻,自古人來到此難。”楊萬里《過揚子江》謂:“攜瓶自汲江心水,要試煎茶第一功。”或有以井水煮茶。陸游《夜汲井水煮茶》詩謂:“汲水自煎茗,鏘然轆轤聲。百尺鳴古井,肺腑凜清寒。”趙師秀《夢迴》中有云:“自煎沙井水,更煮嶽僧茶”,在《移居謝友人見過》謂“有井極甘便試茗”。徐照《謝徐璣惠茶》中謂“香入井泉新”。也有以天水煮茶,如雪水。孔平仲《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中謂:“呼童梯屋器貯之,猶得煎茶待佳客。”吳儆《寄題鄭集之醉夢齋》謂“但問雪煎茶”。陸游在《雨中作》

  提到“茶鐺雪水煎”。呂定《雪夜》中謂:“便應石鼎融冰水,烏帽籠頭自煮茶。”雪水,本身質地優良,但因降雪過程中,受大氣層灰塵微粒之汙染,其煮茶質量應不及泉水之佳。但古代環境保持較好,雪水烹茶乃是宋人所崇尚,大概取其甘甜清淨,如丁謂《煎茶》詩中曾記載其得到建安名茶,捨不得飲用,堅持留至下雪之時,以雪水烹茶。其謂:“痛惜藏書篋,堅留待雪天。”或可說明宋朝以雪水煮茶甚佳。

  茶文化的定義

  一、茶文化的定義茶葉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飲料。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 ,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茶文化的內涵 茶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科技 教育、文化藝術、醫學保健、歷史考古、經濟貿易、餐飲旅遊和新聞 出版等學科與行業,包含茶葉專著、茶葉期刊、茶與詩詞、茶與歌舞 、茶與小說、茶與美術、茶與婚禮、茶與祭祀、茶與禪教、茶與楹聯 、茶與諺語、茶事掌故、茶與故事、飲茶習俗、茶藝表演、陶瓷茶具 、茶館茶樓、沖泡技藝、茶食茶療、茶事博覽和茶事旅遊等廿一個方面。

  三、茶文化體系茶史學:茶的起源,發現和利用,茶文化形成、 發展、演變、特點及表現形式;

  茶文化社會學:茶文化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社會發展與進步對茶文化的作用和社會各階層與茶文化關係 ;

  飲茶民俗學:歷史和現代,各個地區和民族,城市和農村飲茶習俗 ;

  茶的美學:成品茶外形設計、名茶取名、茶包裝設計及宣傳廣告等 ;

  茶文化交流學:國際國內研討、茶文化展示、茶藝表演、少兒茶藝 、茶葉歷史文化博覽及茶事旅遊;茶文化功能學:茶文化資源、特性 、歷史茶文化和新時期茶文化、茶文化功能、茶文化對現代社會及精 神文明建設作用等。

“茶文化”是如何流行起來的?宋代“茶文化”解讀!

今天,邊肖給我們帶來了對“茶文化”的探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邊肖。

現代社會,很多城市的白領都很喜歡喝“咖啡”。小巷裡的咖啡店擠滿了人,他們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聊天。當然,也有很多忙碌的商務人士需要咖啡來提神。但是,咖啡終究是“舶來品”,很久沒有在中國出現了。我們自己喝的真的是“茶”!記得有一次上歷史課的時候,老師說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存在了很久,但是真正的流行還是在宋朝。今天,我想談談宋代的茶文化。

宋代茶文化的繁榮

為什麼宋代流行茶文化?因為在宋代之前,雖然有大量喜歡喝茶的文人,但都侷限於上層社會。到了宋代,情況就不一樣了。每個人,無論是王子還是貴族子弟,還是普通人,都非常喜歡喝茶,甚至把喝茶的行為發展成了一種時尚。有一本書《孟良錄》,記錄了宋代的城市風貌。上面寫著:“造房子不能天天毀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就是說,在宋代,茶被等同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茶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哪裡?

首先是接待客人。宋朝的人很有禮貌,尤其是家裡有客人的時候。但是,要做好這一點並不難。記住“兩個不忘”就好。首先,當客人到來時,他或她必須提供茶,並感到他或她已經走了很長的路。第二,客人離開時要帶飲料,以防口渴尷尬。也就是說,“客人來了就端茶,客人要走就端湯。”每個人都會遵循這個慣例,無論是富人還是普通人。因為喝茶在宋代是如此重要,所以有許多關於茶的故事。

宋代的“茶館”文化

宋代文人很多。除了聚在一起喝一杯,喝茶品茶是他們之間難得的優雅的事情。偶爾會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找個環境優雅舒適的地方。他們會坐在一起泡茶,品茶,互相打架。因為人們很喜歡喝茶,人多的地方就有商機,所以宋代有很多‘茶館’,都各有特色。文人學者喜歡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有個約會。至於當時“茶館”的數量,《東京花夢道》記載“南、東、西各兩家,其餘為居民或茶館”。街頭市場在晚上特別繁榮。“好像沒有淡季。白天很熱鬧,晚上更熱鬧。

當然,數多了就有高低之分。大家可以去一個普通的茶館,在那裡不僅可以喝茶聊天,還可以聽一首小曲,看一場表演。所謂高階的“茶館”,自然是有錢人家的地方。那裡的表演更精緻。還有一個“花茶室”,是男人玩耍的地方。因為宋人對茶是很講究的,茶館不能僅僅成為一個建築或者一個店鋪。茶館老闆還是把心思花在軟裝上。比如根據不同的季節,茶館裡會種上不同的花。既然喝茶是一件高雅的事情,名人字畫的裝飾自然是少不了的。一些古董,針葉樹和其他植物將被放置,以增強氣氛。總之,怎麼優雅,怎麼來。除此之外,需要提到的是,茶館雖然有專門的“香茶屋”,但並不是“香茶屋”,也沒有美女相伴。

宋代“皇帝賜茶”的形式及典故

有些“茶館”專門請一些漂亮的姑娘來幫忙。有人進店,會馬上端茶,這些女生會得到一些小費。如果客人不喜歡店裡的歌手,還可以邀請其他茶館的歌手來店裡作伴。在很多宋代學者的筆記中,有很多生動的關於宋朝皇帝‘給大臣敬茶’的故事。另外“送茶”壓力也很大。一個是在宴會上喝茶。在宋代,宴會上有兩種茶。一個是“茶酒”提供的。例如,周覓在《南方輪渡儀式》中記錄道,“這輛車很幸運能學會。說書人講了故事,御藥傳下來宣佈坐地喝茶。開車出去的人都會在怡和的茶酒廳分成兩排,每排31人。”可見,皇帝外出視察觀光,也會帶幾十種茶酒。

另一種是皇帝自己“泡茶”。例如,在北宋後期,宋徽宗親自為大臣和學者“煮茶”。蔡京曾寫《燕府公瞿巖記》,其中記載:“宣和二年十二月,太子應邀等瞿巖傅公赴宴。我命令我的僕人去拿茶具,並用我的手吹我的手指來倒湯。過了一會兒,白色的牛奶浮在杯子的表面,像一輪瘦瘦的月亮和一顆瘦瘦的星星。顧說,“這是我的茶。喝完後,他們都開始互相感謝。'

除了剛才皇上說的“宴茶”,第二個就是“宮茶”!是宋代中國古代文人發展的巔峰。科舉考試是宋代官場上的一件大事。每當宮中舉行科舉考試時,皇帝或皇后都會給考官、秀才“送茶”,以示恩寵,代表皇室和朝廷對人才的重視。比如《宋哲宗趙旭》曾經給考官張順民送過茶。後來張順民在《畫語錄》記錄了這段經歷。他說:“要給元佑的宮廷考試下一個詳細的定義,就是把一年分成三類,每個類別分三個麵包。但是,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留下了什麼,他幾乎會被打敗。”

皇帝送茶的第三種情況是“弔唁送茶”!類似於上級領導下的基層。看到員工工作更努力,就送禮物表示同情和表揚。比如不在家,皇帝會送茶表示慰問。例如,王恭在故事書《隨筆》中記載,皇帝為蘇軾泡茶,說“中國的特使到了,祕訣是子瞻說:一個人離開京城,辭去職務,說:他向皇后辭職。出了慈禧太后的宮,一個人回到官署,帶了一個人去內閣。從這個角落傳來一個祕密訊息,說:“給蘇軾的是什麼,不得而知。禮物是一公斤茶葉,所有頭銜都用皇家鋼筆題寫。“此外,皇家慶典上還提供了茶。如《宋世利志》所述,“中興至今還保持著這種制度:每一位宰相、樞機主教、統治者、使節、禮遇人物、外交使節、朝鮮來客,都會得到宴會廳或杜廷易,或茶酒,都是一樣的。這個所謂“中興仍在制”,是指南宋建立後,仍會沿用北宋舊的茶酒制度。

通過以上典故,不難發現,這些宋皇帝飲茶的故事生動有趣。宋代皇帝給大臣送茶,既加深了君臣感情,又增進了文化情操。也很感激皇帝給的茶,這是值得現代職場領導者學習的。

宋代的“製茶”文化

說到茶的故事,再說說“泡茶”。宋人泡茶有儀式感。他們的茶文化比今天的日本茶道更精緻。他們力求一切都精緻得體。首先,宋朝的人是很講究“煮茶”順序的。首先,他們將茶葉分組細磨,然後將處理過的茶葉放在器皿底部,然後迅速加入開水和水,同時不要忘記用“茶水”快速攪拌茶湯,這樣茶湯中就會出現許多氣泡。這個過程叫做“點茶”。雖然點茶的順序看似簡單,但喜歡喝茶的人通常都非常注重茶粉的品質、水質和溫度。甚至一套茶具的好壞都會影響他們喝茶的心情。這個精緻嗎?

如果你的朋友覺得“點茶”一點都不酷,感覺很普通。下面是李副總裁的一個很酷的《茶經》。什麼是茶葉配送?其實宋代茶葉的分佈和現代人差不多。學這個技能的人通常很吃香。他們對茶沫和開水做了很多研究。他們可以掌握茶葉細碎的程度,開水的程度,茶葉清洗和拍打的速度。因此,他們能在碗中做出栩栩如生的圖案,令人驚歎。也許你的朋友不知道。其實,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個茶商。

宋代的“鬥茶”文化

宋代非常流行喝茶,這也是文人和最放鬆的朝代。因此,飲茶導致了這些文人生活中“鬥茶”的時尚。所謂鬥茶,就是人們聚在一起品茶,互相比拼茶藝的一種茶藝活動,這種活動是在唐代“煎茶飲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強烈的審美趣味。一旦產生,便成為文人雅士中較為高雅的社交活動。據文獻記載,鬥茶最早流行於唐代,當時在全國建立。比如《雲仙雜記》記載“人說鬥茶就是鬥茶”。此後逐漸從立國之本流傳到全國各地,從民間進入宮廷。北宋名臣蔡襄《茶經》記載:“建安之戰,第一個有水印的輸,最後一個贏。所以說,勝敗相比,有一水之別,二水之別。

鬥茶的第一步是“三口”。也就是說,在茶鬥之前,對茶葉進行“香、味、色”,觀察茶葉的“色、香、味、形”。這些活動大多發生在凌晨,因為宋人認為人的嗅覺和味覺最靈敏。蘇_在《我夢裡的協合老慧茶》中說“陳星已經感覺到不止三次的嗅探”!宋代用來鬥茶的茶葉自然質量上乘,鬥茶用的水也很有講究。宋的左鄰右舍在他們的雜誌《江鄰居》上講了一個鬥茶的故事:“蘇軾與蔡鬥茶,蔡的茶用惠山泉;蘇的茶不好,我們就用竹汁炒,就贏了。”不難看出水的重要性,所以“山泉水”通常被現代人用來泡茶。

宋徽宗是鬥茶高手。

在宋代流行的鬥茶活動中,湧現出許多著名的藝術家,其中最突出的是宋徽宗和許慧欣。宋徽宗不適合當皇帝,但他可以做任何事。他不僅詩詞書畫俱佳,茶藝也很高,還寫了一本關於茶的書,也叫《大觀茶論》,因為寫於大觀元年,也就是公元1107年。書中有20篇文章詳細描述了北宋的風俗,如茶葉的起源、採集、烹飪、品質以及爭茶習俗等。從0755年到79000年在武夷山,有一個關於宋徽宗打茶的故事。據說宋徽宗一生喜愛茶,每天都在宮中為茶而戰。有一次,大鬍子老頭走進皇宮,和他一起喝茶。宋徽宗高興得手舞足蹈,立即搬出皇宮裡最有名的茶室去戰鬥。結果出乎意料。宋徽宗真的輸了!一問才知道,那位長老曾與寺廟珍藏了三百年的“甘露草”競爭過。宋徽宗確信他已經輸了。這個故事也說明,無論你的地位有多高,鬥茶只能識別茶品,不能識別身份,茶品第一才是成功的關鍵。

講了這麼多關於茶的故事,大家是不是都很激動?找個時間約3到5個朋友一起泡茶,聊聊生活。想起來就很愜意。當然,雖然把宋朝比作‘弱國宋朝’,但不得不說,宋朝的人民大概是所有朝代中最幸福的。到了宋代,社會環境相對寬鬆,娛樂產業已經發展起來,才空下來。我覺得如果想穿越到古代,回到宋朝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中國茶文化起源

中國茶文化起源: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

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新增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民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

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敬茶禮儀:

客來敬茶,這是漢族最早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與禮節。直到此刻,賓客至家,總要沏上一杯香茗。喜慶勾當,也喜用茶點招待。開個茶話會,既簡便經濟,又典雅持重。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民間男女訂親以茶為禮,女方接受男方聘禮,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並有一家不吃兩家茶的諺語。同時,還把整個婚姻的禮儀總稱為三茶六禮。三茶,就是訂親時的下茶,成婚的定茶,時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稱,即定婚時,男家除送如意壓帖外,要回送幾缸紹興酒。

婚禮時,還要行三道茶典禮。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蓮子、棗兒;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後,雙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後向嘴脣一觸,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後才可飲。這是最尊敬的禮儀。這些繁俗,此刻當然沒有了,但婚禮的敬茶之禮,仍沿用成習。

為什麼說茶文化起源於中國

追尋中國茶文化的源頭,首先要廓清中國茶葉的源起。唐代陸羽《茶經》就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而斷定神農氏的依據是《神農本草經》和《神農食經》。前者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後者載:“茶茗久服,令人悅志。”這一傳說一直流傳到當代。

神農時代是中華民族成長史中極為遠古的時期。茶葉的發現及開始應用應看作是整個神農部落時代的歷史活動。有關研究表明:在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三國以前以及晉代、南北朝時期應屬於茶文化的啟蒙和萌芽階段。大量資料證實,中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樹源產中心,更確切地說在雲南省,但茶文化的起點卻在四川,這是由於當時四川巴蜀的經濟、文化要比雲南發達。大約在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經飲茶,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人已用所產之茶作為“納貢”珍品;西漢初期(公元前53年),蒙頂山甘露寺普慧禪師(俗名吳理真)便開始人工種植茶樹。公元4世紀末以前,由於對茶葉的崇拜,巴蜀已出現以茶命人名、以茶命地名的情況。可以說我國的巴蜀地區是人類飲茶、種植茶最早的地方。到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飲茶之風盛行。並且,這一時期飲茶開始進入文學和精神領域,中國最早的茶詩在這一時期出現,其代表是西晉杜育所作的《賦》。

到了唐代,中國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了較豐富的茶葉物質,茶葉生產、加工有了一定的規模:二是茶葉科學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茶事活動由實踐開始上升到理論;三是飲茶在精神領域有了較完美的體現,如提出茶道、茶禮、茶文化與中國的儒、禪、道哲學思想緊密結合;四是有較多的茶文化著作和茶詩茶畫作品產生等;五是作為上層建築的茶政開始出現。

在這一時期,世界第一部茶葉、茶文化專著——《茶經》問世,它由唐代陸羽所著,成書於公元780年。《茶經》內容十分豐富,是一本茶葉百科全書。它涉及生物學、栽培學、製茶學、分類學、生態學、數理學等;同時,還記載了唐代以前有關茶的不同神話、寓言、史籍、詩賦、傳記、地理、數理等書籍,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品。

到宋代至明初,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可以說到了鼎盛時期。因此,我們說:“茶興於唐、盛於宋。”在這一時期,茶葉產品開始由團茶發展為散茶,打破了團茶、餅茶一統天下的局面,同時出現了團茶、餅茶、散茶、末茶。茶區也大面積地進行了南移,使茶業上市提前一個月。這一歷史時期茶文化空前繁榮,宋徽宗趙佶帶頭在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論》一書。到元代、明代,中國傳統的製茶方法已基本具備,同時更多的文人置身於茶,像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話》、《陸羽烹茶圖》、《品茶圖》以及唐寅的《烹茶畫卷》和《事茗圖》等傳世作品誕生。

到了清代,中國茶文化發展更加深入,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例如清末民初,城市茶館興起,並發展成為適合社會各階層所需的活動場所,它把茶與曲藝、詩會、戲劇和燈謎等民間文化活動融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茶館文化”,“客來敬茶”也已成為普通人家的禮儀美德。由於茶葉製作技術的發展,清代基本形成現今的六大茶類,除最初的綠茶之外,出現了白茶、黃茶、紅茶、黑茶、青茶(烏龍茶)。茶類的增多,泡茶技藝有別,又加上中國地域和民族的差異,使茶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綜觀中國茶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茶文化內涵極為豐富。概括地說,茶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茶文化的結構體系包括有關茶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茶文化的物質形態表現為茶的歷史文物、遺蹟、茶詩詞、茶書畫、茶歌舞、各種名優茶、茶館、茶具、飲茶技藝和茶藝表演等;精神形態表現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養廉、以茶養性、茶禪一味等;還有介於中間狀態的表現形式,如茶政、茶法、茶禮規、茶習俗等屬制度文化範疇的內容。

茶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 茶文化起源於哪裡

1、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栽培茶樹,使用茶葉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在原始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

2、陸羽最先在他的《茶經》中探討茶的起源,他認為據《神農食經》“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及“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事應當開始於神農,而這種說法目前存在著較大的爭議。學界比較認同的是茶葉生產始於四川。東晉常璩在《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述了巴蜀地區在漢時就大量種植茶樹,甚至把茶作為貢品向西漢都長安進貢,秦漢以後茶葉開始向外傳播。

3、對於茶文化的起源問題,各家說法不一。陸羽有關茶起源問題的這種說法雖然存在著爭議,但其中一絲微弱的資訊卻表明:在原始社會,人們在“茶”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注重的是它的某些治癒疾病的“藥”用之性,而沒有產生文化。有學者認為把茶作為一種文化而不是單純的飲用真正有歷史記載的應該從西漢算起。

4、王褒《僮約》中“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充分證明了西漢時茶葉市場的存在和飲茶風俗的形成。《集古錄》則提出茶文化起於魏晉,魏晉名仕以飲茶于山水來怡情養性,,形成了一種茶的名仕文化。同時隨著文人飲紅茶的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

茶文化的出現

       茶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但茶文化一詞的普遍引用,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大多數的茶文化研究者認為,茶文化是在茶 “被應用過程中”或者說“在茶的品飲活動中”所產生和形成的文化。茶文化“是茶作為飲料在被使用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化現象的集合體”。中國發現茶的用途可追溯到我們傳說中的先祖神農氏之時。後來,茶被人們長期使用,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把飲茶當做一種精神享受,產生了各種文化現象和社會功能。在這一過程中,一些與社會生活不相適應的東西被淘汰和摒棄,但更多的是產生和發展,使茶文化的內容得到不斷充實和豐富,也使茶文化從低階走向高階,從物質上升到精神,在不斷髮展中形成自己的個性。最終,使茶文化博大精深,構築成為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先秦茶文化的醞釀

      唐代陸羽《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時代,距今有5000年左右。2004年,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距今6 000年前的文化層中,發掘出部分樹根根塊,後經中日考古界、茶學界鑑定,認為是“5 500年前人工種植的茶樹根”。按此推測,發現和利用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 500年前。

       東晉(317—420年)常璩《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在周武王伐紂時(前1066年) 巴蜀一帶(現今的四川、重慶以及雲南、貴州兩省靠近川渝的部分地區)不但有人工栽培茶園,還出現了以茶為禮的上貢。“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納貢之”,表明3 000年前茶已在人類生活中出現並融入上層社會。

       西漢文學家揚雄《方言》中記載:“蜀人謂茶曰葭萌。”明代文學家楊升庵《郡國外夷考》中記載:“《漢志》葭萌,蜀郡名。葭音芒,《方言》‘蜀人謂茶曰葭萌’,蓋以茶氏郡也。”表明蜀王分封其弟的都邑“葭萌”是“以茶氏郡”,是重要的產茶區。這段文字清楚地記述了在周克殷以後,巴變成宗周的封國,當地出產的茶葉等多種方物成了“納貢”之品。而且其中的茶葉,已經不是採集的野生茶,而是種在園中的“香茗”。說明在西周前巴人不僅利用茶、飲用茶,而且會種茶、製茶和藏茶。因此可推測,在西周之前葭萌就是著名的產茶地。

       諸多事例表明,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先民已開始飲茶、種茶、製茶、藏茶,隨之而生的茶文化現象也開始萌生。

二、秦漢茶文化的萌發

       秦漢時,飲茶已在全國範圍內向大江南北逐漸蔓延開來。但明確表示有“茶”的意義,併為史學家認為是茶的最早文字記載,是成書於2200年前秦漢時期的字書《爾雅》,其中有 “檟,苦荼”之說,而“苦荼”當為茶之意。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前141年)陽陵墓葬出土的固體茶,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茶葉。這些茶葉裝在一隻木盒中,是埋在墓葬群周圍一系列墓坑中,供這位皇帝在另一個世界享用的大量隨葬品之一。漢景帝劉啟卒於公元前141年,因此這些茶葉可追溯至那一年左右。由此,中國古代皇室好飲茶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160年前。

       唐代陸羽在《茶經•七之事》中提到的《茶陵圖經》載,地處湖南的茶陵古稱荼陵,是西漢荼陵侯劉沂的領地。荼陵的命名也始於西漢,陸羽《茶經》中對其名的由來說得很清楚:“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茶經•七之事》還記載:“漢,仙人丹丘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揚執戟雄。”陸羽在談及諸多發生在中唐及中唐前的茶事時,特別提到丹丘子,說他是一個漢代仙人,也就是以後《神異記》中指點晉時餘姚人獲大茗的那個道士。而丹丘位於今浙江寧海縣南九十里,屬有名的茶產地和佛教名山天台山支脈。黃山君,也是漢代得道的一個仙人。黃山,位於安徽歙縣境內,是著名的黃山毛峰茶產地。這表明至遲在漢時,茶的種植、生產和飲用,由巴蜀經荊楚傳到長江中下游和浙江沿海一帶了。同時提到的司馬相如與揚雄是漢賦大家。我國文學史上,楚辭、漢賦、唐詩都是光輝的時代。提起漢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揚雄,常並稱“揚馬”。恰巧,這兩位大漢賦家都是我國早期的著名茶人。司馬相如作《凡將篇》、揚雄作《方言》,一個從藥物角度,一個從文字語言角度,都談到茶。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 司馬相如,為蜀成都人,他所著的《凡將篇》中,記錄了當時的20種藥物,其中談及的“荈詫”便是茶。這是把茶作為藥物的最早文字記載。西漢末年揚雄的《方言》中,也寫道:“蜀西南人謂茶曰蔎。”

       西漢神爵三年(公元前59) ,王褒《僮約》中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的記述。說明漢時已有飲茶的器具,且講究烹茶技藝。而“武陽(現四川彭山) 買荼”表明,當時在集市上已有商品茶葉出售。在王褒《僮約》之前,關於如此進步的飲茶法,以及茶作為商品的記載幾乎沒有。王褒《僮約》的出現說明當時至少在四川成都一帶,飲茶已成為上層人家的生活習慣,茶已成為商品。據此推側,茶樹的人工栽培在相當範圍內已較普及,茶的加工技術也已達到符合當時商品茶的要求,並已逐漸擴大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還出現了茶葉集市。

        從歷史文獻和漢古看,西漢時,貴族飲茶已成時尚,東漢很可能更普遍。東漢(25—220年) 許慎撰,北宋徐鉉等校訂的《說文解字》中說:“荼,苦茶也,······此即今之茶字。”與此同時,飲茶器具也開始從食器中分離出來,浙江湖州出土的嵌有“茶”字的東漢四系罍和浙江上虞出土的東漢越窯茶器就是例證。

        至此已有足夠史料表明,至遲在秦漢時,茶作為一種飲料,已開始從巴蜀蔓延開來;而茶葉種植也已擴充套件到大江南北許多地方;飲茶開始為文人所好,這就為茶由物質範疇上升到精神領域打下了基礎。茶文化作為一種現象,已逐漸顯現於世。

三、魏晉南北朝茶文化的形成

       朱自振在《茶史初探》說:“我國發現、利用和飲用茶葉的歷史雖然非常悠遠,但是從文獻記載來說,漢以前乃至三國的茶史資料十分稀少,以至對這時的茶,只能稱之為是一種只流傳巴蜀的區域性的簡單飲料文化。至兩晉以後,隨著茶葉文化與我國各地社會生活和其他文化的進一步相會、相融和相互影響,也隨著文獻記載的增多,這才初步顯示和構建出了我國古代茶葉文化的特點及系統。”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茶文化的形成期,茶的藥用及飲用價值得到進一步發掘,飲茶進一步在南方上層社會流行,並開始浸潤到社會多個層面,被用作待客、祭祀等,也被稱為“素業”,抹上了節儉、樸素、清淡、廉潔的色彩。同時,帝王、貴族、文人飲茶的事蹟屢見不鮮,文人也開始謳歌茶葉,出現了以茶為主角的文學藝術作品。茶初步向精神層面演化,並與儒佛道有了初步的融合。

(一)三國時期:茶葉功效認識的深化期

       在三國華佗(約145—208年)的《食論》中,有“苦茶久食,益意思”之句,表明當時茶的藥理功能已為人知。三國吳時,人稱太極仙翁的仙道家葛玄(164—244年),已將茶作為養生、、陶情之物。現有史料證明,葛玄種茶之地有兩處:一處在浙江天台山華頂,另一處是在浙江臨海的蓋竹山。南宋胡融《葛仙茗園》詩曰:“……草秀仙翁園,春風發幽茗。……攜壺汲飛瀑,呼我烹石鼎。……”南宋天台山道士白玉蟾《天台山賦》雲:“釋子耘藥,仙翁種茶。”清康熙《天台山全志》載:“茶圃,在華頂峰旁,相傳為葛玄種茶之圃。”清《浙江通志·物產》載:“蓋竹山,有仙翁茶園,舊傳葛元植茗於此。”清乾隆齊召南《蓋竹山長耀寶光道院記》稱:“吳葛孝先嚐營精舍,至今有仙翁茶園。”齊召南另有《台山五仙歌·葛孝先》詩曰:“華頂長留茶圃雲,赤城猶熾丹爐火。”這些史料均記載葛玄為煉丹養生而種植茶樹,建造茶園。道家認為茶是集天之精氣、地之靈氣、人之神氣於一體之靈草,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產物。所以,葛玄在天台山種茶煉丹,當在情理之中。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江南最早的茶園,因此葛玄被稱為“江南茶祖”。1998年5月,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王家揚帶領著名茶葉專家實地考察,證實天台山脈主峰歸雲洞前尚存的30多株進化型古茶樹,是葛玄手植茶樹留下的後代。遂立“葛仙茗圃”碑以做紀念,並立有碑文:“葛玄茗圃,為三國吳時高道葛玄住山時的植茗之圃,位於天台山蓮花峰南麓歸雲洞前……”

       晉代(265—420年)陳壽的《三國志·吳志·韋曜傳》載:吳國國君“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升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荈以代酒。”從這則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宮廷中有茶葉的儲備;茶被當做酒的替代品。由此可見,至遲在三國吳時,吳國的上層社會已經有一定程度的飲茶風俗了,宮廷中已有“以茶代酒”之舉。

       三國吳(222—280年)秦菁《秦子》:“顧彥先曰:‘有味如臛,飲而不醉;無味如茶,飲而醒焉,醉人何用也。'”這裡“臛”是指肉湯,飲用肉湯和飲茶應該是相對於飲酒而言。肉湯不會讓人醉,飲茶非但不會讓人醉,反而提神振氣、頭腦清醒。如果說《三國志·韋曜傳》中的以茶代酒尚是生理原因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秦子》中的這段話則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茶本身的功效了。

       三國魏(220—265年)張揖《廣雅》同樣認識到茶有醒酒、振奮精神的作用:“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三國魏吳普《本草》認為茶可以安心益氣、耳聰目明、延年益壽:“苦菜,味苦寒,無毒。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耐飢寒豪氣,不老。”

       三國時期,人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茶葉功效。對茶葉功效認識的深化,一方面豐富了茶自身的內涵,另一方面又為飲茶風尚的進一步傳播創造了條件。三國的歷史較為短暫,與茶有關的記載也相對有限,只有寥寥數條。除了上面幾處記載,三國時張揖的《埤蒼》、郭璞的《爾雅注》、張華的《博物志》等都有關於茶事的記載。傅巽的《七誨》中寫到當時8種珍品:“蒲桃、宛柰、齊柿、燕慄、峘阻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南中相當於現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雲南、貴州兩省。表明當時茶已列入珍品之列。

(二)兩晉時期:茶文化的形成期

       與三國時期相比,兩晉時期飲茶的風氣日漸盛行,茶逐漸與人們的社會文化生活交匯融合,與茶有關的文獻記載增多。中國茶文化的特徵和風格開始初步顯現與構建。人們把飲茶作為一種高階享受和精神力量而超出它的一般自然使用價值。

       兩晉時期,隨著飲用人數的增多,茶從藥用逐漸向飲用轉變,飲茶的風氣有所普及。《本草衍義》記載:“晉溫嶠上表貢茶千斤,茗三百斤。”這裡表明,在晉代宮廷裡茶的消費量很大。西晉末,八王起事:“惠帝蒙塵洛陽,黃門以瓦孟盛荼上至尊”,晉惠帝淪為階下囚之時,還不忘飲用茶水,可見其對茶的嗜好程度非同一般。

       與此同時,茶葉及茶水的買賣交易有了初步發展。據《太平御覽》引《傳》雲江統:“遷懷太子洗馬,嘗上疏諫雲:‘今西園賣醯、麵、茶、菜、藍子之屬,虧敗國體’。”醯、麵、菜、藍子等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在茶和這些物品在西園一起售賣,說明在當地茶已經是人們日常飲用品。

       晉時,詠茶詩作開始湧現。西晉(265—316年)左思的《嬌女》詩是中國最早的茶詩,詩中有:“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䥶”之句,寫的是左思的兩個嬌女,因急於品香茗,就用嘴對著燒水的“鼎”吹氣。西晉張載有《登成都樓詩》,其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之句,六清,是指古時的六種飲料:水、漿、醴、涼、醫、酏。作者讚譽,茶的芳醇勝過這六種飲料,傳遍全國九州。西晉孫楚《出歌》中,又有“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之說。此外,在兩晉之際杜育的《荈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首以茶為主題的詩歌,也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完整地記載了茶葉從種植到品飲全過程的作品。從茶的種植、生長環境到採摘時節,從勞動場景到烹茶、選水以及茶具的選擇和飲茶的效用等內容都一一記錄其中。這些詩作一方面道出了飲茶習俗傳播的廣泛性,另一方面也說明茶給人的精神帶來愉悅。

       該時期,飲茶開始被人們賦予節儉、樸素、清廉等社會所崇尚的品質,是養廉的手段之一。養廉問題的提出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有直接關係的。始自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在晉代日漸完備,該制度鞏固了東漢末年開始形成的門閥制。當時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為美,多效膏粱厚味。於是,曾擔任太子洗馬、尚書右丞、御史中丞等職的西晉文學家傅鹹疾呼:“竊謂奢侈之費,甚於天災。”於是,在晉代社會日漸奢靡的社會背景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了養廉的問題。據南朝宋(420—479年)何法盛撰的《晉中興書》中記載,東晉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晉書》雲:納為禮部尚書)。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珍羞畢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雲:‘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說明在東晉(317—420年)時,身居吳興太守的陸納,不但提倡“以茶待客”,而且僅用茶、果招待衛將軍謝安,用茶表自身的清廉。又如,在唐代房玄齡等撰的《晉書》中,還記載著東晉徵西大將軍“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這進一步表明,晉時上層社會流行“以茶、果宴客”,用以標榜節儉。這一流行從客觀上促進了飲茶的普及。我們看到,在陸納、桓溫那裡,飲茶已不是僅僅為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能,成為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此時,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且已進入人精神領域。茶的“文化功能”開始表現出來。此後,“以茶代酒”,“以茶養廉”,一直成為我國茶人的優良傳統。

       兩晉時期的飲茶之風還與清談之風的盛行有著緊密的聯絡。魏晉以來,天下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談之風。最初的清談家多酒徒。竹林七賢之類,如阮籍、劉伶等,皆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好酒之人。酒能使人興奮,但醉了也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於是清談家們從好酒轉向好茶。所以後期的清談家出現了許多茶人,以茶助清談之興。《世說新語》載:東晉清談家王濛好飲茶,每有客至必以茶待客,有的士大夫甚以為苦,每欲往王濛家去便雲“今日有水厄”,把飲茶看作遭受水災之苦。後來,“水厄”二字便成為南方茶人常用的戲語。《洛陽伽藍記》中記載,梁武帝之子蕭正德降魏,魏人元乂欲為其設茶,先問:“卿於水厄多少?”這本是問蕭正德能喝多少茶水,然而蕭正德顯然沒有聽過王濛“水厄”的段子,於是茫然回道:“下官雖生於南方水鄉,卻不曾遭受過水災之難。”引得周圍笑。今人鄧子琴先生著《中國風俗史》,把魏晉清談之風分為四個時期,認為前兩個時期的清談家多好飲酒,而後兩個時期的清談家多以飲茶為助談的手段,故認為“如王衍之終日清談,必與水漿有關,中國飲茶之嗜好,亦當盛於此時,而清談家當尤倡之”。

        唐代陸羽《茶經》引《晉書·藝術傳》曰:“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鬆、桂、蜜之氣,所飲茶蘇(含有紫蘇的茶)而已。”單道開是東晉敦煌人,幼年開始過隱居生活,後習辟穀,“不畏寒暑”。又於後趙武帝(335—349年)時在河北臨漳昭德寺為僧。期間,單道開在室內坐禪時,曾用飲紫蘇茶來防止睡眠,這是佛教與茶結緣的最早文字記錄。

       總之,兩晉時期茶不僅是人們提神解渴的飲料,在茶使用價值被人們充分認識和利用的同時,人們逐漸感受到了茶給人所帶來的審美情感和精神愉悅,茶於是被賦予了新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茶成為日常待客的飲品,在宴會上經常出現,能夠助聚會之雅興;飲茶之風在文人中興起,為茶吟詩作賦,引為雅舉;茶被用來表現人們的精神和操守,是清廉的標誌。這一切可以說明,茶文化在該時期已形成。

(三)南北朝時期:茶文化的初步發展期

       南北朝是朝代更迭、鬥爭不斷的時期,同時也是文化大融合的時期,各種思想交融碰撞。相比北朝,南朝社會較為穩定,物質生產較為富足。西晉末年,很多士族從北方遷往南方,經濟中心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轉移。南朝的社會狀況及南北朝之間人員的往來為茶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該時期茶己經成為南方較為尋常的飲品。《宋錄》是一部記錄南朝宋史實的著作,著錄於《隋書·經籍志》,曰:“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這表明住持安徽壽縣八公山的法師曇濟道人侍奉王子,是以“設茶茗”相待。南朝齊世祖武皇帝(483—494年在位)蕭賾是一個佛教信徒,也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在位期間朝廷無大的戰事,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在他的遺詔中曰:“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 並要“天下貴賤,鹹同此制”,想帶頭提倡簡樸的好風氣,開創了“以茶為祭”的先河。這段記載一方面說明蕭賾將茶視為檢行的標誌,這是兩晉時期“以茶養廉”的延續;另一方面,茶與餅、乾飯、酒脯等相提並論,說明茶在當時是較為常見的飲品。《謝晉安王餉米等啟》中亦載:“傅詔李孟孫宣教旨,垂賜米、酒、瓜、筍、菹、脯、酢、茗八種。”該文同樣證明,南朝江浙一帶,茶己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尋常的飲品。《洛陽伽藍記》記載,當時魏定都洛陽,為獎勵南人歸魏,於洛陽城南伊洛二水之濱設歸正裡,又稱“吳人裡”。於是,南方的飲茶之風也傳到中州之地。有位叫劉鎬的人效仿從南朝投奔北魏的王肅,“專習茗飲”。有人說他是附庸風雅,東施效顰。自此朝貴宴會雖設茗飲而眾人皆不復食。可見當時隨著南人和北人的交流往來,茶已經向北方傳播,但飲茶之風仍是南方文人的好尚,北朝尚未形成習慣。

       南朝處於繼漢開唐的階段,無論詩賦、散文、文學理論都很有成就,尤其是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的思想特點一是崇尚清談高雅,二是喜歡作自由自在的玄想,天上地下,剖析社會自然的深刻道理。終日談說,會口乾舌燥,演講學問又不比酒會可以隨心所欲,談吐舉止都要恰當,思路還要清楚。而茶不僅能提神益思,還能保持人平和的心境,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所以玄學家也愛喝茶。於是,茶與文人的關係更進一步。范文瀾先生在考察東晉南朝時期的瓷器生產時曾經談到,早在西晉,文人作賦,茶、酒便與瓷器聯絡起來。而到東晉南朝近三百年間,士人把飲茶看做一種享受,開始進一步研究茶具,從而進一步推動了越瓷的發展。

       南北朝時期,道教思想大行其道,佛教在這時正處於一個與漢文化進一步結合,艱難發展的時期。道家修行長生不老之術,佛教徒坐禪唸經。而茶不僅能使人不眠,而且能升清降濁,疏通經絡,所以他們都愛喝茶。於是,除文人之外,和尚、道士、鬼神,都與茶聯絡起來。南北朝時許多神怪故事中出現大量與茶有關的事件便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南朝劉敬叔著《異苑》,說剡縣陳務妻年輕守寡,房宅下多古墓,陳務妻好飲茶,常以茶祭地下亡魂。一日鬼魂在夢中相謝,次日陳務妻得錢十萬養活自己的三個孩子。《廣陵耆老傳》記載,晉元帝時有位老太婆在市上賣茶,從早到晚壺中茶也不見少,所得錢皆送乞丐和窮人。後州官以為有傷“風化”,將老太婆捕入獄,夜間老婆婆自窗中帶著茶具飛走了,證明她是一個神仙。《釋道該說續名僧傳》說,南朝法瑤和尚好飲茶,活到九十九歲。南朝齊樑(479—556年)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在《雜錄》中記載:“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丹丘子、黃山君都是傳說中的“仙人”,這裡指飲茶有“輕身換骨”之功效。這些茶與丹丘子、黃山君等仙人和神怪的傳說,反映了早期道教提倡飲茶,並對茶的功效的認知。從這些記載我們看到,在東晉和南北朝之時,茶已進入了宗教領域,儘管此時還沒有形成後來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它已經脫離作為飲食的一般物態形式。

       此時,文獻中關於茶的記載也有所增多。除了上面的引用的以外,一些詩詞特別是地方誌中都提及到了茶葉,例如,《坤元錄》、《括地圖》、《吳興記》、《夷陵圖經》、《永嘉圖經》、《淮陰圖經》和《茶陵圖經》等。詩人鮑照之妹鮑令暉有《香茗賦集》刊行於世,可惜今已已散佚。

在魏晉南北朝,茶文化的基本形態己經形成,呈現出多種可能,但尚未成熟。這預示著一個新的茶文化時代即將到來。

茶文化歷史起源

  茶文化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那麼茶文化的歷史起源是什麼?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茶文化歷史起源,希望對您有用。

  茶文化歷史起源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新增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悅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出土的樹根,經初步判斷是茶樹類植物,中國最早種茶的歷史可能被改寫;茶字的讀音源於巴南人,巴渝是茶文化發祥地.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裡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經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仍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4)宋元時期:茶區繼續擴大,種茶、製茶、點茶技藝精進。宋代茶文化發達,出現一批茶學著作,如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特別是宋徽宗趙佶親著《大觀茶論》等。宋元之際,劉松年《盧仝烹茶圖》、趙孟頫的《鬥茶圖》等更是中國茶文化的藝術珍品。[4]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彩紛呈,對同一事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不少人認為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記載。

  春秋說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脫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為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齊晏嬰所作,根本難以成立。且萬蔚亭輯《困學紀聞集證》卷八下雲:“(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載入茗事中……”雖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飲之茗。故茗飲之事不見於經。世又以詩之“誰為茶苦”,為飲茶之證,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張冠李戴。似此春秋戰國恐無飲茶之風,故《周禮·天官·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一曰水,二曰漿,三曰醴,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尚未見飲茶。

  自漢以後,飲茶之記載,時有所聞,三國時吳孫皓每飲群臣酒,率以七升為限,韋曜不過兩升,或為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以時茶茗,恐已為招待賓客之用,不然,宴會中,何以有茶? 晉張華嘗謂“飲真茶,令人少眠”(張華《博物志》),是晉亦有飲茶之風,所以茶茗之起,由來已久,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固誤。《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尤誤。所謂飲茶之風,開始於漢魏則可,盛行於漢魏則不可,因南北朝時,此風尚未普遍,何論於漢魏,關此《茶史雜錄》引逸事兩則如下:

  齊王蕭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漿,常飯鮮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蕭一飲一斗,號為漏卮,後與高祖會食羊肉酪粥,高祖怪問之,對日,羊是陸畜之宗,魚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因號茗飲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獻謂蕭曰:“卿明日顧我為卿設荼莒之餐(即魚)亦有酪奴。”

  黃現璠《古書解讀初探》謂:“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為怪異,號為漏卮;由後之說,尤養特欲為蕭正德備茶,則一為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眾,故只能謂為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眾喝茶成癖。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為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

  蕭正德歸降時,元義欲為設茗,先問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曉其意,答日:下官生於水鄉,立身以來,未遭陽侯之難,坐客大笑。

  由前之說,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為怪異,號為漏卮;由後之說,尤養特欲為蕭正德備茶,則一為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眾,故只能謂為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眾喝茶成癖。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為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

  茶詩

  《詠茶葉》 王心鑑

  千挑萬選白雲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聃悟道養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

  《茶朵芬》 蔡常志

  黑白紅綠青黃普,誰摘茶葉凌空舞,雨後復斜陽,茶山陣陣蒼,清明採茶急,茶香滿山飄,裝點此商城,今朝更好看。

  神農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

  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甘甜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茶來茶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文化創新

  2002年,當代著名民間發明家季漢生為了深入瞭解明代至今的名家制壺藝術,他在宜興丁蜀鎮住了十四個月,決定採用兩岸同胞十分青睞的宜興紫砂,創作一款反映中華民族歷史、突破宜興制壺傳統藝術的特殊作品。他投入了近十年的精力,終於創作出了“中華龍壺”,豐富了世界茶文化的內涵。

  “中華龍壺”內部採用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專利結構,象徵“一國兩制”。整個茶壺向人們傳遞著“世界和平,祖國統一”、“一國兩制,社會和諧”的理念,是明代至今壺藝史上的一大藝術傑作。“中華龍壺”的問世不僅重新整理了世界茶文化歷史,更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被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系列活動組委會、歐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定為饋贈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的“和平信物”,並有王光英題字“心繫中華”,連戰題“巨集揚國粹”,陳大章題“中華龍壺,藝術瑰寶”,鮑志強題“紫砂龍壺,藝術傑作”。此款國寶級茶壺已被贈予多位國家元首和地區領導人,更被稱為“現代國寶”。

  茶文化的特性

  歷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歷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 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

  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 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為主,著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為各民族的禮俗,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時代性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內涵和活力,在這一新時期,茶 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茶文化溶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 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 會化和國際化趨勢。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為世人矚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為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鍊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納西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諾族、撒拉族、白族、普米族和裕固族等茶與喜慶婚禮,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區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區茶文化。中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 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經濟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連續舉辦四屆國際茶文化 節,顯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國際性

  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文相結合,演變

  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為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現紳士風度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式和重大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日本茶道源於日本本土但有受中國的影響。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韓國人認為茶文化是韓國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為全國茶日。茶人不分國界、種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聯合起來,切磋茶藝,學術交流和經貿洽談。(這正是北京國際茶城的成立宗旨)

  茶文化的功能

  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茶德、傳播茶道、文化藝術 、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易等。茶德是經過幾千年積澱下來的被歷代人們所推崇的茶內在具備的美好品性。

  茶文化具有的傳統主要有熱愛祖國 、無私奉獻、堅韌不拔、謙虛禮貌、勤奮節儉和相敬互讓等。吳覺農先生和湖南劉先和,為茶葉事業鞠躬盡瘁,既是愛國主義者,又是當代茶人傑出代表。

  陸羽《茶經》,是古代茶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 潛心求索、百折不撓精神的結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華民族珍惜勞動成果、勤奮節儉的真實反映。以茶字當頭排列茶文化的社會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興文、以茶作禮、以茶興農、以茶促貿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國的驕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飲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為中國四大發明(火藥、 造紙、指南針和印刷術)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

  唐代陸羽 《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書。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功能顯著。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今天所處的市場經濟 ,競爭激烈,優勝劣汰,講利益、講效益。但人情較為冷漠,人際關 系趨於淡漠。通過茶樓、茶藝館品茗或茶藝,朋友聚在一起,互通訊息,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溝通友誼。朋友相聚在舊式茶館裡,隨意 說笑,回憶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古代就有“寒夜客來茶當酒”之說,以茶代酒體現傳統美德,符合今天倡導的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規定要求。以茶育人是新時期茶文化孕育出來的新的社會功能。上海少兒茶藝通過自己動手,學習茶科學,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敬茶中,展現出對長輩的尊敬,對父母的孝敬,對同學的敬意。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士願意參加。茶文化也是大眾文化,民眾廣為參與。茶文化覆蓋全民,影響到整個社會。

中國茶文化的起源?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於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古史傳說中認為“神農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理由是,“若非玲瓏玉體,嘗藥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說“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兩說雖均不能盡信,但一縷微弱的資訊卻值得注意:“荼”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人們越來注重它的某些療病的“藥”用之性。這反映的是一種洪荒時代的傳佚之事。   依照《詩經》等有關文獻記錄,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諸類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從發現了茶的其他價值後才有了的名字“茶”。在食醫合一的歷史時代,茶類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藥用功能是不難為人們所發現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藥用發展為習常的專用飲料,還必須有某種特別的的因素,即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某種特定需要。巴蜀地區,向為疾疫多發的“煙瘴”之地。“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清·周藹聯《竺國遊記》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飲食偏辛辣,積習數千年,至今依然。正是這種地域自然條件和由此決定的人們的飲食習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藥用之旨逐漸隱沒,茶於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秦人入巴蜀時,見到的可能就是這種作為日常飲料的飲茶習俗。   茶由藥用轉化為習常飲料,嚴格意義的“茶”便隨之產生了,其典型標誌便是“茶”(cha)音的出現。郭璞注《爾雅·釋木》“檟”雲:“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採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見,漢時“荼”字已有特指飲料“茶”的讀音了,“茶”由“荼”分離出來,並走上了“”發展道路。但“茶”字的出現則是伴隨茶事的發展和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直到中唐以後的事,也正符合新符號的產生後於人們的社會生活這樣一種文字變化的規律。 花茶  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眾說不一,西漢時已有飲茶之事的正式文獻記載,飲茶的起始時間當比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   茶文化從廣義上講,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的體系,因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於人文科學。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紅茶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業已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為榮,多效膏樑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廉”的問題。於是,出現了陸納、桓溫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遊宴,死前下遺詔,說他死後喪禮要儘量節儉,不要以三牲為祭品,只放些乾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並要“天下貴賤,鹹同此制。”在陸納、桓溫、齊武帝那裡,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以有,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並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亂,各種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是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大都是所謂名士,重視門第、容貌、儀止,愛好虛無玄遠的清淡。東晉、喃朝時,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暫時的滿足,終日流連於青山秀水之間,清淡之風繼續發展,以致出現許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談家多酒徒,後來,清談之風漸漸發展到一般文人。玄學家喜演講,普通清談者也喜高談闊論。酒能使人興奮,但喝了多了便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有失雅觀。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態平和。況且,對一般文人來講,整天與酒肉打交道,經濟條件也不允許。於是,許多玄學家、清談家從好酒轉向好茶。在他們那裡,飲茶已經被當作精神現象來對待。   隨著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絡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儘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脫離作為飲食的物態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黃茶▲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自元代以後,茶文化進入了曲折發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複、瑣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過於精細的茶藝淹沒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潔深邃的本質。在朝廷、貴族、文人那裡,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    綠茶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標誌著中華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於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卻對品茶煮茗之事舉趣不大;另一方面,漢族文化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也無心再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通過飲茶表現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後,促進了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展。明代中葉以前,漢人有感於前代民族舉亡,本趄一開國便國事艱難,於是仍懷礪節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勢,表現為茶藝簡約化,茶文化精糖果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歷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 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

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 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為主,著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為各民族的禮俗,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在這一新時期,茶 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茶文化溶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 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 會化和國際化趨勢。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為世人矚目。

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為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鍊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納西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諾族、撒拉族、白族、普米族和裕固族等茶與喜慶婚禮,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區茶文化。中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 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經濟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連續舉辦四屆國際茶文化 節,顯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文相結合,演變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為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現紳士風度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式和重大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日本茶道源於日本本土但有受中國的影響。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韓國人認為茶文化是韓國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為全國茶日。茶人不分國界、種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聯合起來,切磋茶藝,學術交流和經貿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