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有哪些種類

戲曲種類有哪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戲曲種類有崑曲、京劇、黃梅戲、豫劇、粵劇等。下面是具體介紹:

1、崑曲

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又稱“崑山腔”。崑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和獨特的聲腔系統。它的劇目豐富,劇本文詞典雅華美,文學性較高。發音,吐字講究四聲,嚴守格律、板眼。崑曲曲調是曲牌體,每齣戲由成套曲牌構成。唱腔圓潤柔美,悠揚徐緩。表演細膩,身段動作和歌唱緊密結合,舞蹈性很強。伴奏樂器主要是笛子,有時也用三絃、笙、嗩吶等。

2、京劇

京劇,有“國劇”之稱,爲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有“國劇”之稱。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 

越劇,公認爲中國第二大地方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  在國外被稱爲“中國歌劇”。被稱爲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 與京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漢族戲曲之一。 有觀點認爲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繁榮於全國,流傳於世界,在發展中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爲主的歷史性演變,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戲曲有哪些種類

3、黃梅戲

黃梅戲,中國漢族地方戲曲,原稱黃梅調或採茶調,發源於湖北黃梅縣(個別媒體報道在安徽省市宣傳部門的支持下研究認爲黃梅戲的聲腔起源於安慶),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2006年湖北省黃梅縣申報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它的前身是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 用安慶方言演唱和唸白。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爲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曲調悠揚委婉,優美動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氣息,深受各地人民羣衆喜愛。

4、豫劇

豫劇,爲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又稱“河南梆子”。有觀點認爲是中國最大的地方劇種。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有說:是在河南當地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後與傳入河南的崑曲和秦腔等劇種相結合而成;也有考證說它自成體系,是由唐宋梨園劇種及宋元時期中州流行的雜劇中抽繹、演變、發展出來的。除河南外、河北、山西、山東、湖北、甘肅、臺灣、四川以及江蘇、江西、安徽等省份都有豫劇團存在。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聲腔,後出現過陳素真、桑振君、閆立品、崔蘭田、常香玉、馬金鳳、唐喜成、牛得草等著名演員。劇目有《三上轎》、《擡花轎》、《春秋配》、《穆桂英掛帥》、《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等。

5、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爲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爲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爲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爲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元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戲曲有哪些種類 第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