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方孝孺的科普知識

方孝孺的資料

方孝孺的資料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裏,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爲“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

方孝孺生平

方孝孺生平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裏,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爲“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

方孝孺的資料簡介

方孝孺的資料簡介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裏,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爲“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

方孝孺簡介 方孝孺生平

方孝孺簡介 方孝孺生平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裏,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爲“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

方孝孺生平簡介

方孝孺生平簡介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裏,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爲“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

方孝孺爲什麼被誅十族都是哪些人

方孝孺爲什麼被誅十族都是哪些人

方孝孺是建文帝朱允炆執政期間的翰林學士,朱棣篡位後,方孝孺堅決不投降,還罵朱棣是亂臣賊子。最後朱棣一怒之下滅了方孝孺十族,古人最多是誅九族,但是方孝孺的學生跟友人也全部被誅殺,所以比九族多出來一族。歷史大概是這麼...

方孝孺的故事

方孝孺的故事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裏,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爲“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

方孝孺一生經歷

方孝孺一生經歷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裏,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爲“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

方孝孺的資料 方孝孺的簡介

方孝孺的資料 方孝孺的簡介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裏,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爲“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

方孝孺指喻原文及翻譯隨文註釋

方孝孺指喻原文及翻譯隨文註釋

1、方孝孺《指喻》隨文翻譯如下:2、第一段原文:浦陽鄭君仲辨,其容闐然(tián,豐滿的樣子),其色渥然(wò,紅潤的樣子),其氣充然(充沛的樣子),未嘗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拇指)有疹焉(於之),隆起而粟(名作狀,像小米粒)。君疑之,以示(給……看)人,人...

俯首甘爲孺子牛孺子的意思

俯首甘爲孺子牛孺子的意思

我們學過很多的詩,但是很多朋友並不知道其中的意思,比如說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意思是什麼呢?現在就來詳細說說:這裏的“孺子牛”,出自《左傳·哀公六年》記載的一則典故:話說齊景公有一個兒子叫荼(tú),齊景公非常疼愛他。一次齊...

劉孺簡介

劉孺簡介

劉孺(485-543),南朝梁文學家。字孝稚,彭城(今徐州)人。宋司空忠昭公勔孫,齊太常劉悛子。生於齊武帝永明三年,卒於梁武帝大同九年,年五十九歲。有文集二十卷,佚。今存詩二首並與何遜聯句,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孺怎麼解釋

孺怎麼解釋

1、孺(rú)小孩子,幼兒:孺子。孺慕(幼童對父母的愛慕,泛指深摯的敬愛或仰慕)。孺子牛。婦孺皆知。2、康熙字典:【寅集上】【子字部】孺·康熙筆畫:17·部外筆畫:14;《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遇切,音茹。《說文》乳子也...

孺怎麼讀

孺怎麼讀

1、孺(rú)小孩子,幼兒:孺子。孺慕(幼童對父母的愛慕,泛指深摯的敬愛或仰慕)。孺子牛。婦孺皆知。2、康熙字典:【寅集上】【子字部】孺·康熙筆畫:17·部外筆畫:14;《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遇切,音茹。《說文》乳子也...

劉孺生平

劉孺生平

劉孺(485-543),南朝梁文學家。字孝稚,彭城(今徐州)人。宋司空忠昭公勔孫,齊太常劉悛子。生於齊武帝永明三年,卒於梁武帝大同九年,年五十九歲。有文集二十卷,佚。今存詩二首並與何遜聯句,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牛僧孺的僧孺怎麼讀 牛僧孺的簡介

牛僧孺的僧孺怎麼讀 牛僧孺的簡介

1、牛僧孺的僧孺的拼音:[sēngrú]。2、牛僧孺(780年~848年),唐安定鶉觚(今甘肅省靈臺縣)人,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黨爭中“牛黨”領袖。3、居於長安。貞元進士。元和三年(808),以賢良方正對策,與李宗閔、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時政,觸...

徐孺子的意思 徐孺子的簡介

徐孺子的意思 徐孺子的簡介

1、徐孺子一般指徐稺。2、徐孺子(97~168年),名稚,字孺子,東漢豫章南昌縣(今江西南昌)人。東漢時期名士,世稱“南州高士”。曾屢次被朝廷及地方徵召,終未出仕。漢靈帝初年,徐稺逝世,享年七十二歲。徐稺因其“恭儉義讓,淡泊明志”的...

劉孺簡介 劉孺生平

劉孺簡介 劉孺生平

劉孺(485-543),南朝梁文學家。字孝稚,彭城(今徐州)人。宋司空忠昭公勔孫,齊太常劉悛子。生於齊武帝永明三年,卒於梁武帝大同九年,年五十九歲。有文集二十卷,佚。今存詩二首並與何遜聯句,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孺怎麼讀 孺怎麼解釋

孺怎麼讀 孺怎麼解釋

1、孺(rú)小孩子,幼兒:孺子。孺慕(幼童對父母的愛慕,泛指深摯的敬愛或仰慕)。孺子牛。婦孺皆知。2、康熙字典:【寅集上】【子字部】孺·康熙筆畫:17·部外筆畫:14;《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遇切,音茹。《說文》乳子也...

孺人解釋

孺人解釋

1、孺人,古時稱大夫的妻子,明清時爲七品官的母親或妻子的封號。也用對婦人的尊稱。孺人冠用抹金銀事件,珠翟二,珠月桂開頭二,珠半開六,翠雲二十四片,翠月桂葉一十八片,翠口圈一副,上帶抹金銀寶鈿花八,抹金銀翟二,口銜珠結子二。2...

劉孺的資料 劉孺的簡介

劉孺的資料 劉孺的簡介

劉孺(485-543),南朝梁文學家。字孝稚,彭城(今徐州)人。宋司空忠昭公勔孫,齊太常劉悛子。生於齊武帝永明三年,卒於梁武帝大同九年,年五十九歲。有文集二十卷,佚。今存詩二首並與何遜聯句,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婦孺造句子

婦孺造句子

造句指懂得並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依據現代語文學科特徵,可延伸爲寫段、作文的基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來源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纖巧...

牛僧孺的僧孺怎麼讀

牛僧孺的僧孺怎麼讀

1、牛僧孺的僧孺的拼音:[sēngrú]。2、牛僧孺(780年~848年),唐安定鶉觚(今甘肅省靈臺縣)人,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黨爭中“牛黨”領袖。3、居於長安。貞元進士。元和三年(808),以賢良方正對策,與李宗閔、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時政,觸...

劉孺的資料

劉孺的資料

劉孺(485-543),南朝梁文學家。字孝稚,彭城(今徐州)人。宋司空忠昭公勔孫,齊太常劉悛子。生於齊武帝永明三年,卒於梁武帝大同九年,年五十九歲。有文集二十卷,佚。今存詩二首並與何遜聯句,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劉孺的故事

劉孺的故事

劉孺(485-543),南朝梁文學家。字孝稚,彭城(今徐州)人。宋司空忠昭公勔孫,齊太常劉悛子。生於齊武帝永明三年,卒於梁武帝大同九年,年五十九歲。有文集二十卷,佚。今存詩二首並與何遜聯句,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