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鷳的養殖技術

1、飼養場所

白鷳的養殖技術

白鷳舍應選擇安靜、乾燥、通風、排水良好、座北朝南的地方。籠舍分爲內室和運動場,內室爲混凝土結構,約爲8~12 m ;運動場爲網籠結構,約爲20~25 m ,頂棚和圍網最好使用尼龍網,以減少撞傷;並設置避風雨的小棚,舍的結構須做到既牢固又能減少撞傷。

2、日糧的配製

目前國內尚無白鷳的營養標準,在飼養過程中,力求滿足其不同時期的營養需要。配製白鷳的日糧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飼料來源,做到營養全面,主要以玉米麪、黃豆、小麥等爲主,不同時期適當添加熟蛋黃、麪包蟲等,適當添加青綠飼料。

3、孵化

白鷳的孵化期爲24天,分爲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自然孵化:在籠舍內,雌鷳自行築巢或利用人工巢窩,產蛋、孵化。應保持周圍環境安靜,若受到驚嚇或敵害的侵襲,會影響雌鷳孵化,雄鷳則會發出響亮的叫聲,把敵害引向自己,保護雌鷳。

4、育雛

種蛋出殼兩個月內爲育雛期。在放入雛鷳前,應將育雛箱、水、料盆消毒清楚。保育箱必須用鋼網,再埔上毛毯。

育雛的溫度和溼度;育雛溫度開始爲37℃,以後每天降0.5℃,直至33℃。如果育雛箱的雛鷳不打堆,能自由活動、覓食、飲水。說明溫溼度正常,反之溫度過低,應在箱底15釐米掛一個60w的燈泡,提高溫度,育雛箱不能過於潮溼,相過溼度保持在50—60%,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