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的账务怎么处理

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如下: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不予免

现在很多企业产品出口都会有一定的退税,那么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材料/工具

出口退税

方法

首先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

外贸公司出口退税账务处理如下所示: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销售实现时间的确定出口货物的销售实现时间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

出口退税的账务怎么处理

然后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出口退税涉税帐务处理  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税法上,对“免、抵、退”税

出口退税的账务怎么处理 第2张

接着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

1、结转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

一、退:退税金额=出口金额*退税率1、外贸企业采购货物,获得进项:

出口退税的账务怎么处理 第3张

然后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

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货:

借:应交税费——应交 贷:应交税费——应交

1、货物出口,如果开了出口,就做收入。如果没开出口,可暂时不用做,待开了出口再做。借:

出口退税的账务怎么处理 第4张

最后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如下: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不予免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自营出口销售1)一般贸易的核算借:应收外汇账款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收到外汇时,借:汇兑

出口退税的账务怎么处理 第5张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

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如下:

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2.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3.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出口退税(免抵额)

4.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扩展资料: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运用税收杠杆奖励出口的一种措施。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退还进口税,即出口产品企业用进口原料或半成品,加工制成产品出口时,退还其已纳的进口税;一是退还已纳的国内税款,即企业在商品报关出口时,退还其生产该商品已纳的国内税金。出口退税,有利于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出口退税的一般程序:

1、有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

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其经营出口产品业务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登记证明后,应于30日内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

2、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

企业领到"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后,即按登记表及有关要求填写,加盖企业公章和有关人员印章后,连同出口产品经营权批准文件、工商登记证明等证明资料一起报送税务机关,税务机关经审核无误后,即受理登记。

3、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

税务机关接到企业的正式申请,经审核无误并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核7a64e59b9ee7ad9431333366303130发给企业"出口退税登记";

4、出口退税登记的变更或注销

当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某些退税政策发生变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变更或注销退税登记。

参考资料:出口退税-百度百科

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cyhforever

自营出口销售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36237641)一般贸易的核算借:应收外汇账款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收到外汇时,借:汇兑损溢银行存款贷:应收外汇账款-××客户不得抵扣税额计算。按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贷: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运保佣冲减。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暂不计算不得抵扣税额的,根据运保佣金额作分录借: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红字)贷:银行存款(红字)第二种方法:在冲减的同时,按冲减金额同步计算不得抵扣税额的,作分录借: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红字)贷:银行存款(红字)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红字)2)进料加工贸易的核算按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依据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分录:借:产品销售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红字)3)来料加工贸易的核算来料加工免税收入应与其他出口销售收入分开核算,对来料加工发生的运保佣应冲减来料加工销售收入,不得在其他出口销售销售中冲减第一种,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不作价的,只核算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贷:产品销售收入-来料加工第二种,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作价的,核算进口原辅料款和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应付外汇账款(

外贸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涉及的会计处理应该怎么做呢?

外贸公司出口退税账务处理如下所示: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销售实现时间的确定

出口货物的销售实现时间,不论是何种运输方式(海、陆、空、邮),均以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理交单后,作为出口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

2、外贸公司出口退税(*)核算

外贸公司出口货物必须单独设账核算购进金额和进项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65666331金额,如购进货物当时不能确定用于出口或内销,一律记入出口库存账,内销时从出口库存账转入内销库存账。

(1)购进出口货物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出口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金)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货物出口后,根据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率,计算征退税差额及应收出口退税额是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借: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转出)

—应交*(出口退税)

(3)收到出口退税款时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

3、外贸公司出口退税(消费税)核算

外贸公司自营出口应税消费品,应在应税消费品报关出口后向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已纳消费税。

(1)货物出口后要计算应退税款的会计分录可登记为:

借: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

(2)收到退回的消费税款时的会计分录可登记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进口又是出口: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这也是国际惯例。

199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出口商品的*税率为零,对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环节不征税,而且税务机关还要退还该商品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已负担的税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根据《*暂行条例》规定,企业产品出口后,税务部门应按照出口商品的进项税额为企业办理退税。

由于税收减免等原因,商品的进项税额往往不等于实际负担的税额,如果按出口商品的进项税额退税,就会产生少征多退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计算出口商品应退税款的比率——出口退税率。

扩展资料:

出口退税的实行方法有两种:

1、对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税和退税的办法,即对出口货物销售环节免征*,对出口货物在前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已缴纳*予以退税;

2、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对出口货物本道环节免征*,对出口货物所采购的原材料、包装物等所含的*允许抵减其内销货物的应缴税款,对未抵减完的部分再予以退税。

出口退税的税款实行计划管理。财政部每年在中央财政预算中安排出口退税计划,同国家税务总局分配下达给各省(区、市)执行。不允许超计划退税,当年的计划不得结转下年使用。

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全部实行计算机电子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申报、审核、审批,从2003年起启用了“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对企业申报退税的报关单、外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实现了与签发单证的政府机关信息对审的办法,确保了申报单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进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2)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3)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4)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转出未交*)

贷:应交税金———未交*

借:应交税金———应交*(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出口退税)

2、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有留抵税额时,则可以免抵退税额为限享受退税:

(1)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根据税务局“免抵退审批通知单”)为:

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  (与通知单上所载“应退税额”一致)

应交税金———应交*(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税额”一致)

贷:应交税金———应交*(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退税额”一致)

(2)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可全部退税,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转出未交*)

贷:应交税金———未交*

“应收补贴款”所对应的金额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5653230,才是真正的退税,根据“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进项税额。

应收补贴款科目在会计上属于过渡科目,不应结转利润,待补贴款到账后,该科目余额自然归零。

由此可见,“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核算的是“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之和,即税法中规定的“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

而出口货物实际执行的“超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被计入了“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如果将该部分数额与“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数额相加,其实也就是内销情况下,应当交纳的销项税额。在内销情况下,*(销项税)应由购买方支付,但由于出口实行免税政策,购买方免于向销售方支付*款(这就是免税的结果),对此,国家以“出口退税”的办法进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讲,出口退税就相当于销项税,其目的就是用于进项税的抵扣,抵扣有余的部分则给予退还。

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出口退税会计分录

出口退税涉税帐务处理

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53361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2.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3.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出口退税(免抵额)

4.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典型例题:

例1: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税率17%,退税率 15%,假设不设计信息问题。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 850000

货:银行存款 5850000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 2400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销项税额) 510000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 ×(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 48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480000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6)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 90000

货:银行存款 90000

(7)计算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60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出口退税) 3600000

例2:引用例1的资料,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1)-(6)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8)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5-2400×(17%-15%)]=51-97=-46(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

(9)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60-46=314(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 4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14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出口退税) 3600000

(10)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60000

货:应收出口退税 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