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有什麼民俗文化?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英甲骨文、鐘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藥、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

立夏OR夏至?

二十四節氣的字面含義 [編輯本段]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説,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

夏至這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夏至,不是“夏天到了”的意思,而是“夏天到達極致”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

「立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也就是説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端午節的習俗有: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

「夏至」

夏為大,至為極,萬物到此時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接近極地處是白夜,也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一天。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概開始於周代,距現在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隨着時代的推演,節日習俗和節日的目的意義也一直在不斷變化。 剛開始清明是個重要的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從漢代就有過夏至日的習俗;宋代《文昌雜錄》記載: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史》禮制記載:夏至之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送。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的全民假期如下: 第二條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曆正月初一、

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夏至後北半球白晝時數逐日減少。

1.吃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

夏至有什麼民俗文化?

夏至三侯

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雛菊是為了祭祀;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

「鹿角解」

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獸,屬陽,角向前;麋,形大,屬陰。鹿角因為陽氣已經盛極而衰,在夏至到來的時候便開始脱落。

來歷: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上古干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習俗: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

「蟬始鳴」

蟬鳴是夏天最重要的聲音之一,古時楚稱蜩,稱蟬,蜩,即夏蟬,黑大,叫聲清亮,俗稱"知了"螗小而綠,叫聲尖鋭而急促,立秋後才鳴,也稱寒蜩、寒蟬、夏蟬。

1.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半夏生」

夏至時節,陽氣開始衰退,喜陽的生物也逐漸讓位給喜陰的生物了。半夏是一種中藥材,取名意為夏天過了一半了。半夏為白色塊莖,可治療傷寒寒熱、喉嚨腫痛等。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世外桃源亦或是人間仙境,它是可能是一片放鬆身心的樂土或者是內心幻想的世界。有中國仙境之稱的有:喀納斯、香格里拉、九寨溝、張家界、黃龍景區、西雙版納、桂林至陽朔、可可西里、舟山羣島、雲南麗江。 1、喀納斯 喀納

夏至九九歌

除了冬至的九九歌,其實,夏至也有九九歌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

↓↓↓

老河禹王廟的《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首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渾身汗濕透;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牀頭摸被單;

七十二,半夜尋被子;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夏至有什麼民俗文化? 第2張

夏至風俗

夏至吃麪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説法。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麪也有嘗新的意思。

「北京.炸醬麪」

“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炸醬麪。

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麪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山東.過水麪」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麪條,俗稱過水麪。

「其他風俗」

南方面條的種類多樣,例如陽春麪、幹湯麪、肉絲麪、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麪

在江蘇,夏令有三鮮:地三鮮是莧菜、蠶豆和杏仁,樹三鮮是櫻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鮮是海絲、鯽魚和鹹鴨蛋;

在陝西,夏至食粽子等。

夏至養生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吃雜糧、粗糧;冷食瓜果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

一、宜多吃苦味

中醫認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例如素有“菜中君子”美稱的苦瓜,夏天常食能調和脾胃,清除疲勞,醒腦提神,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苦味食物還有芹菜、黃瓜、雞毛菜等。

二、宜通風換氣

衣服顏色儘量以淺色為主,這樣才能少吸熱。衣服的布料儘量選用棉質及亞麻,容易吸汗和透氣。

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温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温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三、宜晚睡早起

而老弱者則應早睡早起,儘量保持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從這天開始,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一定要睡午覺,注意休息才能達到很好的養陰效果。

夏至有什麼民俗文化? 第3張

擴展閲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年是怎麼由來的

關於春節的來由,舊時由於缺失上古時期文獻(秦始皇焚書,或其它原因),沒法直接考證其源流,在傳承發展中於是便產生了諸多傳説。其中有幾種較為流行的説法:

1、迄今為止,“年”的由來最普遍的一種説法是:舜繼天子位後,帶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將這一天當做一年的第一天,後來稱“春節”。不過中國古代春節的時間也不是統一的:

夏以春節所在之元月為正月,殷商以臘月為正月,秦以十月為正月,漢沿襲秦的做法。後來,隨着夏曆不斷完善,後代幾乎都是沿襲夏曆(農曆),即以元月為正月,春節也就在元月。

2、春節源於上古“臘祭説”、源於“巫術儀式説”、源於“鬼節説”、源於“古代豐收祭祀説”、源於“萬年青年創萬年曆説”、源於避“年”獸的傳説等等。

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秦漢後大多數傳統節日被附會了一些傳説替代其本真起源。春節也不例外,也被附會了“避年惡獸”等故事傳説作為其起源。其實,春節並非因“避惡”等故事傳説而形成,這些荒謬傳説是後世建構出來的。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春節文化作為中華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的形成涵蓋了人文哲學、天文星象等方面的內容,藴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傳統節日重視信仰與祭祀活動,敬天法祖精神信仰是傳統節日的核心。

擴展資料

年的傳説:

傳説古代有一隻四角四足的惡獸——夕,當大雪封山,夕聚會到附近禍害鄉鄰找食物,每到臘月底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431343630,人們都整理衣物扶老攜幼,到附近的竹林裏躲避夕。

這年,村子人在準備避難時,一位好心的婆婆救了餓暈在路邊的孩子,並帶到竹林躲避夕。婆婆告訴孩子,夕追到這,看到人們在伐竹就匆忙走了。孩子一思索,告訴大家,他有辦法除掉夕,讓大家多砍一些竹節帶着,回家後各家的門外掛一塊紅布。

夕再次來襲,孩子出面吸引夕的注意,讓村民往火裏扔碎竹節,可大家因為害怕,都僵住了。這個瞬間“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來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們聽到孩子落地的聲音反應過來,紛紛往火裏扔起了竹節。

由於是砍伐不久,濕濕的竹節遇到旺火紛紛爆裂,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夕”聽到這響聲掉頭鼠竄,沒有再損壞村裏的東西。但是那個救了村莊的孩子卻死了,而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這個聰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為“夕”沒有死,所以每年的臘月三十,大家都守着碎竹節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再見過“夕”,有的只是大家為防止“夕”的到來燃放的爆竹與門前掛的紅布條,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這個傳説與過年的習俗。

除夕,後來演變,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年(中國民俗文化節日名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年(中國傳統節日)

清明有哪些習俗?

1.吃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

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2.吃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

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脱,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麪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3.吃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説。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葱、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4.踏青

又*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5.放風箏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365663537

中國文明網-清明時節的飲食習俗

中國網-清明節習俗

古代清明節習俗,比如,雛菊,蠶花會鬥雞,插柳分別是做什麼?

雛菊是為了祭祀;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抄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襲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百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度色。鬥雞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問唐玄宗最喜鬥雞。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這些習俗都是為了答懷念故人哦,望採納

清明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呢?

掃墓、踏青、打馬球、蹴鞠、插百柳樹、禁火、盪鞦韆、放風箏等。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這個習俗相傳已久並延續至今。清明掃墓是從秦朝開始,但從唐朝開始盛行,一直到如今。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度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鞦韆,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培養勇敢的精神,也可以提高健康,至今也是孩子們所喜愛的一項遊戲。

蹴鞠和馬球都是清明節時人們很喜愛的遊戲。蹴鞠相傳是黃帝發明,是為了訓練武士。馬球即騎馬然後用棍打球,這一運動從古至今一直很流行。

插柳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還有一種説法是為了辟邪,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説問:“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於是人們紛紛插柳戴柳以此來辟邪。

放風箏也是清明節人們喜愛的活動,在這一天,人們將風箏放的很高答很高,然後剪斷牽線,任由它飛往各處,據説這樣可以帶走病痛災禍帶來好運,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與屈原: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7a686964616f31333431343066日。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擴展資料:

端午節的其它傳説故事:

1、迎濤神

此説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

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2、龍的節日

這種説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3、惡日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

《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説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户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説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

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4、夏至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説》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一)權威性的歲時着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

(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兑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説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5、紀念女詩人秋瑾

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影響極大,在策劃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蹟,於是,與詩人節合併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端午節的由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端午節的傳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