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的來歷故事有多個版本。

其中一個版本是傣族民間的神話故事,講述了很久以前,傣族地區統治着一個作惡多端的火魔,他毀壞人民的房屋和莊稼,擄掠了七個姑娘去做老婆。

七個姑娘中最小的南粽佈設法騙得火魔的歡心,然後在傣族日曆六月的某一天設計把火魔灌醉,拔下火魔的頭髮勒死了火魔。

但是火魔的頭顱卻燃起大火,滾到哪裏,哪裏就着火。

為了防止火勢蔓延,人們用水潑滅火勢,從而形成了潑水節這一傳統節日。

泰國潑水節的由來

1、泰國潑水節又稱“宋幹節”,在每年的4月13日,歷時三天,是泰國的重要節日。

泰國潑水節代表着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

2、目前泰國潑水節也帶動了泰國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宋幹是梵文,意為“太陽運行到白羊座,既新的太陽年開始”,這也是泰國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潑水節,是泰國人最為隆重最為重視的節日,就像中國的春節那麼熱鬧、喜慶。

在這時候,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故“潑水節”由此得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泰國的潑水節,有稱“宋幹節”。

宋幹是梵文,意為“太陽運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陽年開始”。

泰國潑水節一般在每年的4月13日,持續3-7天。

潑水節共有3天,是泰國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節日前要清掃家內外,焚燒舊衣服,以避晦氣。

節日當天要到寺廟中堆沙塔,插彩旗獻花,祈求五穀豐登。

晚上將浸有花瓣的香水灑在長輩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對長輩的美好祝福;此後長輩再將水淋在晚輩的頭上,表示來自長輩的賜福。

潑水的傳統習俗意謂着可以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利,重新出發新的一年。

現在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時到泰國,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在這一天男女老幼都會穿着新衣,並帶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廟供奉和尚。

在新年中最忙的還是家庭主婦,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掃住家內外的環境,家中的舊衣物或舊東西則放火焚燬,因為根據傳統,若不將舊東西或無用的物品丟掉的話則會帶來壞運氣。

到了每年的4月13日下午,人們會清洗佛像,同時年輕的一輩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長輩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對父母長輩的尊敬,並祈求保佑。

在清邁則會舉辦選美和遊行等活動,在泰國慎終追遠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時人們也會攜帶祖先的骨灰罈前往寺廟裏舉行祭拜儀式祈福。

潑水節是泰國人最為隆重最為重視的節日,就像中國的春節那麼熱鬧、喜慶。

在這時候,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潑水節”由此得來。

泰國潑水節的由來:清除邪惡與不幸?

泰國潑水節又叫做“宋幹節”,是泰國的新年,其歷史淵源流長,其間還糅合了宋幹神的傳説,頗有一種神祕的異域風情,令人無限嚮往。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泰國潑水節的由來是什麼?

你可能喜歡》》魯班節活動有哪些

泰國潑水節又稱“宋幹節”,是泰國的傳統新年,於每年的四月十三日來臨,共歷時三天。節日的第一天被稱作“馬哈宋幹日”,標誌着過去一年的結束;接下來的一天被稱作“望鬧”;而節日最後一天也就是四月十五日,則被稱作“望泰龍宋”,標誌着新的一年的來臨。

據説宋幹節源自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教徒們每年都有一個宗教日要到河邊沐浴,洗去身上的罪惡。因年老體邁或殘疾病弱不能到河邊者,其家人或好友則要為他們把水挑回,給他們潑水洗罪。泰國清邁府的宋幹節因隆重熱鬧而享有盛名,每年都能招徠大批國內外觀光遊客。

“宋幹”一詞出自梵語,潑水節之所以命名為宋幹,是因為東南亞居民相信,太陽轉入黃道星座中的第一宮——白羊宮,當天代表新一年開始。太陽入白羊宮應該是三月,將節日訂在四月中是計算錯誤所致,但人們都無意推翻約定俗成的觀念,於是就成為宋幹節了。

潑水節的根本意義在於其清理和淨化的過程——清除所有的、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水在這個節日中代表了純潔和清理的過程。

自古以來宋幹節就是慶祝泰國新年的重要節日,象徵與家人、社會及宗教之間的關心、愛及緊密結合。家人趁此齊聚一堂,對家中長輩表示敬意,年幼者請長輩在手心上灑水祈福,之後,藉由積德、貢獻食物給和尚、堆沙佛塔、相互灑水祝賀。感受社會的和諧、關懷大眾、保存環境等,有助於居家、寺院及建築的清潔。

瞭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籤、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複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諮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泰國潑水節

潑水節(สงกรานต์,Songkran),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每年傣歷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潑水節的時間在傣歷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推移,大約是中國清明後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當於中國的新年。節日活動持續 3天或 4天﹐第一天叫"宛多尚罕"﹐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宛叭宛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即傣曆元旦﹔中間的一天或二天稱作"宛腦"﹐意為"空日"。節日第一天清晨﹐人們沐浴盛裝﹐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聽經﹐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祈福﹐繼而形成全村性的潑水 *** 。 潑水節在泰國原名「宋幹節」(Songkran),與"尚罕"一詞同源。在曼谷﹐人們在這一天還要用香車盛佛像及"宋乾女神" *** ﹐沿途接受人們的潑水祝福。在緬甸稱為「達降」(Thingyan),源自梵文,意為「運轉」。潑水節之所以命名為宋幹,是因為東南亞居民相信,太陽轉入黃道星座中的第一宮--牡羊宮,當天代表新一年開始。太陽入牡羊宮應該是三月,將節日訂在四月中是計算錯誤所致,但人們都無意推翻約定俗成的觀念。 近代的潑水節起源於中國雲南,在泰國尚未成立之前,他們的祖先都聚居在中國雲南一帶,後來逃避蒙古人入侵,一部份人向南逃走;沒有逃走的,就是中國境內的傣族。「潑水節」是傣族的重要節日。中國境內的潑水節稱為「桑乾比邁」,「桑乾」發音與「宋幹」(Songkran)相同,而「比邁」則與泰國的「新年」(Bee Mai)同音同義。 傣語稱此節日為"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為"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於梵語 samkranta﹐意為"週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週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布朗族﹑德昂族和阿昌族也過此節日。 潑水節的起源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這一節日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説﹐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2008-04-12 13:55:12 補充: 泰國潑水節 2008.04.12-2008.04.14

參考: zh. ***

潑水節(สงกรานต์,Songkran),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每年傣歷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潑水節的時間在傣歷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推移,大約是中國清明後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當於中國的新年。節日活動持續 3天或 4天﹐第一天叫"宛多尚罕"﹐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宛叭宛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即傣曆元旦﹔中間的一天或二天稱作"宛腦"﹐意為"空日"。節日第一天清晨﹐人們沐浴盛裝﹐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聽經﹐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祈福﹐繼而形成全村性的潑水 *** 。 潑水節在泰國原名「宋幹節」(Songkran),與"尚罕"一詞同源。在曼谷﹐人們在這一天還要用香車盛佛像及"宋乾女神" *** ﹐沿途接受人們的潑水祝福。在緬甸稱為「達降」(Thingyan),源自梵文,意為「運轉」。潑水節之所以命名為宋幹,是因為東南亞居民相信,太陽轉入黃道星座中的第一宮--牡羊宮,當天代表新一年開始。太陽入牡羊宮應該是三月,將節日訂在四月中是計算錯誤所致,但人們都無意推翻約定俗成的觀念。 2008-04-11 11:06:01 補充: 傣語稱此節日為"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為"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於梵語 samkranta﹐意為"週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週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布朗族﹑德昂族和阿昌族也過此節日。 潑水節的起源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這一節日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説﹐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參考: ***

潑水節的由來簡單介紹

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在當時,潑水節被稱為“潑寒胡戲”。之後“潑寒胡戲”經過波斯和印度再次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在潑水節當天人們會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被潑水的人都會獲得好運。

相關介紹:

潑水節,是中國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中南半島某些民族的新年節日。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中國傣族節期在傣歷六七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現已固定在公曆4月13至15日。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潑水祝福,並舉行拜佛、賽龍舟、放高升、點孔明燈等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增加了、文藝匯演、電影晚會、展覽和物資交流等新內容。泰國、緬甸、老撾等國都在每年公曆4月中旬歡度此節。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温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泰國潑水節是幾月幾日

泰國潑水節是每年的4月13日,歷時三天,泰國潑水節又名“宋幹節”,這是泰國最重要的節日,堪比中國春節一般。每到這一天,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潑水節”由此而來。

“潑水節”是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及中國傣族人的新年。宋幹節期間以相互潑水慶祝。“水”在佛教傳統儀式中代表淨化、祝福,借潑水象徵清除厄運、罪惡,展開純淨一年。

4月13日,大宋幹:禮佛、浴佛日及長輩日。4月14日,臨界日:家庭日,為長輩進行“獻水,示尊敬並希望獲祝福。4月15日,迎新日。

泰文中的“Songkran”(宋幹),源自於梵文Sanskrit,意為“通過”,進入新的星象,展開新的一年。儘管現在泰國官方新年已改成1月1日,人們依舊尊重古老傳統,在此期間歡慶。而每年潑水節的“潑水”活動各地也不盡相同。

相關注意事項

從潑水節那天起,還會一連舉行三天的慶祝活動,除了潑水外,還有大型的佛教活動,也有選美活動哦。泰國潑水節雖然非常的熱鬧好玩,但是大家狂歡的同時要注意自身還有財產安全,要保護好重要物品,以防偷竊,最好放在酒店裏。

在遊玩時物品做好防水措施,建議大家穿身穿深色系不易,尤其是女生。另外,穿輕薄的衣服更容易幹也便於行動。大家一定要文明狂歡,也要保護自己。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泰國潑水節

泰國潑水節的節日來源

“宋幹”一詞起源於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邁進”,與農曆時間一致。當太陽經過由牡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天秤、天蠍、射手、魔羯、水瓶、雙魚等十二宮時吸收時間,每個宮的運行需30天,因此一年共十二宮,這種農曆計算方式受印度的影響,東南亞部份國家如:泰國、緬甸、柬埔寨及老撾等廣泛使用。4月13日是“瑪哈宋幹日”也是泰國新年,太陽由雙魚宮轉到牡羊宮,此時地球以正角度穿過太陽,使得白天和晚間的時間一樣長。

宋幹節(潑水節)當天會一連舉行三天的慶祝活動:從4月13日的宋幹節或是除夕,到4月14日的新年暖身(Wan Klang或Wan Nao)及4月15日新年(Wan Taleung)

泰國潑水節什麼梗

1、泰國潑水節又稱“宋幹節”,在每年的4月13日,歷時三天,是泰國的重要節日。泰國潑水節代表着清除所有的、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目前泰國潑水節也帶動了泰國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2、泰王國(泰語: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英語:TheKingdomofThailand),簡稱“泰國”(Thailand)。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其西部與北部和緬甸、安達曼海接壤,東北邊是老撾,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

更多關於泰國潑水節什麼梗,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6e34a161611584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潑水節是哪裏的節日?

潑水節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潑水節,亦稱浴佛節,又稱楞賀尚罕,潑水節當日,中國西雙版納、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

  潑水節期間,大家會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泰國潑水節的神話傳説及節日禁忌

泰國潑水節的神話傳説及節日禁忌

  泰國潑水節又稱“宋幹節”,在每年的4月13日,歷時三天,是泰國的重要節日。泰國潑水節代表着清除所有的、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

  神話傳説

  宋幹神話傳説

  Legend of Songkran Goddesses

  宋幹神依每年宋幹節落在哪一天而有不同名稱,在星期日稱為Tungsa、星期一稱為Koraka、星期二稱為Raksos、星期三稱為Mondha、星期四稱為Kirinee、星期五稱為Kimina、星期六稱為Mahotorn。七位宋幹神指的是瑪哈宋乾的七個女兒,她們負責照料父親置於王伐神柱(Wanfah pedestal)的頭顱,由於之前他無法正確解答達瑪庫摩(印度神Dhamma Kumar)的問題,因而被斬首。臨死之前,瑪哈宋幹要求七個女兒將頭顱放在熱的源地 - 也就是王伐神柱。如果他的頭顱被放在地球,就會產生火災、乾旱,連海洋的水也會因而枯竭,七位女兒每年就負責輪流保管父親的頭顱。

  節慶價值

  自古以來宋幹節就是慶祝泰國新年的重要節日,象徵與家人、社會及宗教之間的關心、愛及緊密結合。家人趁此齊聚一堂,對家中長輩表示敬意,年幼者請長輩在手心上灑水祈福,之後,藉由積德、貢獻食物給和尚、堆沙佛塔、相互灑水祝賀。感受社會的和諧、關懷大眾、保存環境等,有助於居家、寺院及建築的清潔。

  潑水節的`根本意義在於其清理和淨化的過程——清除所有的、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水在這個節日中代表了純潔和清理的過程。

  節日禁忌

  泰國潑水節期間的禁忌

  1、不勾肩搭背,不從背後驚嚇別人。

  2、女士進入皇宮時不可穿短裙和無袖裝,男士必須穿有領子的上裝,不得穿拖鞋。

  3、進入寺廟要脱鞋,服裝應整齊、端莊,最好不要穿短褲。

  4、遇見僧侶要禮讓;女性避免碰觸僧侶,如奉獻財物,可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

  5、打招呼時要雙手合掌,不可以用腳指人或物。

  6、頭部為身體較神聖部份,不隨便摸別人的頭,泰語中的坤恩(Khun),意指先生、小姐、太太,男女適用。

  7、公共場所中男女不可有太過親密的舉動,亦不要當眾發脾氣。

  8、泰國禁賭,即使在酒店房間內也不可玩牌或打麻將

;

泰國的潑水節是什麼節?

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幹節”,也叫“潑水節”,是公曆的每年4月13日到15日。

節日裏,人們抬着或用車載着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着一輛輛花車,上面站着 “宋乾女神”。 

在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將銀缽裏盛着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其他的節日活動還包括齋僧行善、沐浴淨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遊戲等。

宋幹節作用

在泰國,“宋幹節”無論對於社區、社會、還是宗教都是一個有意義的風俗。對於家庭而言,它是一個閤家團聚的日子,一家老小可以在此時傳情達意,子女們將帶有香味的水潑灑到父母或祖父母的手上來表達敬意並奉上禮物。

還會在祖先的靈位前參拜,訴説自己的成就或遭遇。長輩們則對小輩們贈以祝福的話語,希望他們事業順利,好運長伴。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

1.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來歷 托缽僧講的典故:神童固夢和道士宋江打賭,宋江因賭輸而自刎。

他的腦袋滾到哪裏哪裏着火。他的七個女兒只好輪流把腦袋端在手上。

眾人向他的女兒潑水,企圖滅火解救。於是形成了潑水節。

努丹一口氣講完了他所聽到的潑水節的來歷,博得了車上男女老少的一片鼓掌和喝彩聲。大家都説:關於潑水節的形成,雖然人人都聽父母或長輩説過,而且內容很可能各不相同,但是沒有一人能夠説得這樣詳細,這樣生動。

人人都誇獎努丹是個好口才,如果能夠上大學深造一番,一定是個文學家。 吳永剛説:“我和泰家一起生活了四五年,在泰家的村寨裏過過四五個潑水節,卻不知道潑水節的來歷原來是這樣。

剛才聽大家議論,説是潑水節的掌故,各人所聽的,內容很可能各不相同。在座的諸位,誰能夠給大家再説一個不一樣的故事呢?” 這時候,坐在邊廂的一個黃袍託缽老僧開口了: “諸位要是有興趣,不嫌老僧口齒不清,不嫌老僧口才不好,待老僧來貢獻一個另一種説法吧。”

中國的和尚,穿“緇衣”也就是穿黑色和尚袍的居多,間或也有穿灰色或褐色的,從來不見有穿黃袍的和尚。這是因為中國一向把“”看成是至高無上的高貴的顏色,只有皇族才能服用。

到了清代,的服裝,只有帝后太子才能穿,除了因功皇上作為“恩典”特別“御賜”的黃馬褂之外,連晉封為王爺的皇上的親兄弟都不許穿,穿了就是有反叛之心,罪在不赦,可以滿門抄斬的。禮制如此,更遑論和尚了。

泰國的和尚,可是人人必須穿黃袍,披紅色袈裟,而且大都是絲綢的。紅黃相間,十分醒目。

中國的佛教,是從印度傳進來的大乘佛教,講究的是不殺生,佛教徒不但不許吃肉,因為絲綢是把蠶蛹煮死以後再繅的絲,做一件絲袍,不知道要死多少蠶蛹,因此穿絲袍罪孽太大,和尚是不許穿的。泰國的佛教是十三世紀從錫蘭(今斯里蘭卡)傳進來的小乘佛教,雖然也講究不殺生,還講究“放生”,到了一定的節日,家家户户都要買許多活魚到河邊去放;但是卻可以吃葷,連和尚都可以吃肉,條件只有一個:不是自己親手殺死的動物,都可以吃。

所以泰國的佛教徒可以用雞鴨魚肉“齋僧”,到菜市場去買雞,則只能買殺好的,買魚也只能買那已經死了的。如果賣魚的小販只有活魚,他會叫你等一下再來。

你到別的地方轉了三五分鐘回來,魚販子已經把活魚摔成死魚,你就可以買來吃了。佛教是泰國的國教,除了少數 *** 教徒之外,幾乎人人都是佛教徒,卻不知道那些捕魚的、賣魚的,是佛教徒不是。

泰國的和尚自己不生火做飯,一早起來,手託盂缽,先到各村寨去“化齋”。因為當地人都認為:如果一早碰見和尚,就能給自己和全家帶來一天的好運,因此善男信女們,特別是有錢的富人,大都一清早就在自家門口準備好齋飯,等和尚們上門來求佈施。

齋飯以大米飯為主,也有米糕,還可以有豬羊雞鴨魚蝦之類的葷菜和瓜果蔬菜之類。 只有賭徒是例外。

他們認為一早起來碰見和尚,準會輸得像和尚的腦袋一樣:光光的。因此,凡是賭徒,大都早上不出門,以免碰見和尚。

從陰曆①八月十六到十一月十五,這三個月內為“守夏節”,僧侶不許出門,只能在寺院中坐禪,等待施主上門來佈施齋飯。到了十一月十五“解夏節”以後,就又可以沿門托缽了。

-------- ① 陰曆——泰歷陰曆與中國的農曆陰曆不同。中國的陰曆,大約比公曆晚一個月,陰曆八月十六,大約在公曆9 月中下旬;泰國的陰曆,則比公曆早一個月左右,陰曆八月十六,大約在公曆的7 月中旬。

托缽僧出門,穿僧袍。僧袍連束胸束腰一共六件,化齋的盂缽,裝在一個袋子裏,用布帶掛在肩上,藏在僧袍內的右腋下;背一個包袱,裏面是一塊毛毯,以備席地而坐或早晚天氣突然轉涼的時候可以披一披;帶一把紅色布傘,天黑了,不論走到什麼地方,只要把傘一張,就可以席地過夜。

有的和尚,還保留吃檳榔的習慣,手提一個小袋,那就是檳榔袋,裏面裝的,不是數珠,而是檳榔。 泰國的和尚,每天只吃兩餐:早上八點吃一餐,中午十一點半吃一餐,過午不食,但可以喝水。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 *** 有宗教事務部,由王族中的有道高僧擔任,俗稱“和尚王”。成年的男子二十歲後人人必須在寺院中出家一次,連國王也不能例外。

一般都在守夏節前由父母親友伴送,在鼓樂儀式下進入寺院中讀經修行,至少要住上三個月以後,才可以還俗完婚,不然連老婆也娶不到。出家幾年的和尚,也可以還俗娶妻成家。

因此年老的托缽僧特別受人尊敬。 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泰國人特別是大城市人對“出家”的儀式和時間也不太講究了,許多人只到寺院去住上三天,虛應一下故事,就算出過家,可以討老婆了。

泰國有和尚而沒有尼姑,女子不出家。女人不但不能出家,而且不能碰到和尚身上的任何部分,不然,女人要倒十年楣,和尚要倒楣十一年。

因此,不論走到什麼地方,和尚是絕不能與女人並排而坐的。 1 今天,這個五六十歲的老年托缽僧要給大家講另一個潑水節的典故,大家先報以熱烈的掌聲,然後人人洗耳恭聽。

下面就是老托缽僧講的故事。 潑水節又叫“宋江節”,也叫“宋江難”。

中國來。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 ,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温婉沉靜的民族特性。

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擴展資料: 潑水節慶祝活動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着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裏食用。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曆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衞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划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

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麥帕雅晚瑪的英靈帶着新曆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潑水節。

潑水節的來歷

西雙版納潑水節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曆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説: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着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裏,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髮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髮,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裏,邪火就蔓延到哪裏。竹樓被燒燬,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到過雲南旅遊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潑水節,西雙版納潑水節上,青年們端水灑潑,猶似銀花怒放。 一年一度的西雙版納潑水節快到了,歡迎大家來美麗的雲南西雙版納和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傣族人民把最誠摯的祝福送給您。

西雙版納潑水節期間,酒店、車位都是非常非常的緊張,潑水節期間有來雲南西雙版納旅遊的朋友們一定要提前預定

傣族潑水節的由來

關於潑水節的由來,傣族民間有個感人的故事。

傳説,古代農時由一位叫捧麻點達拉乍的天神來掌管。

但是,捧麻點達拉乍憑着自己法術高明,神通廣大,亂顯神威,為所欲為,想降雨就降雨,想降温就降温,弄得人間冷暖失調,雨旱混淆。天神英達提拉決定對給人間降災降禍的捧麻點達拉乍進行制裁,但由於捧麻點達拉乍法術高明,眾神仙都不敢動他。於是英達拉提就變成一個英俊的小夥子,去“串”捧麻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他把她們父親如何作惡的事説了出來。七位善良、美麗的姑娘本來對父親的所作所為就很不滿,今天聽了“小夥子”的話更是義憤填膺,決心大義滅親,為人間消災除難,姑娘們私下商議,要除掉十惡不赦的父親,必須把父親生死祕訣探出來。捧麻點達拉乍在談笑中不知不覺泄露了自己的生死祕訣:火燒、水淹、刀砍、箭射,他一概不怕,怕的是用自己的頭髮做成“弓塞宰”(意為“心絃弓”)。

一天,姑娘們把父親灌得酩酊大醉,她們趁他酣睡時,悄悄拔下他的一根頭髮,做成了“弓塞宰”。當她們把“弓塞宰”對準捧麻點達拉乍時,他的脖子就斷了,頭顱一落地,就冒起火來,那火到處蔓延。為了撲滅邪火,七個姑娘把捧麻點達拉乍的頭輪流抱在懷裏,直到腐爛。輪換時,姑娘們都要打來清水,潑在自己身上,衝去滿身的污跡遺臭。

為了紀念那七位大義滅親、為民除害的姑娘,傣家人歡度新年時,都要舉行潑水活動,以消災除難,祝在新的一年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傣歷新年裏的“腕腦”,就是捧麻點達拉乍的頭腐爛的日子,潑水活動就在這一天舉行。

潑水節的由來是什麼

相傳在很古很古的時候,有一個兇狠殘暴的火魔統治着大地.人們對他恨之入骨,都想把他除掉,可是誰也想不出好辦法.因此,他就更加為所欲為,氣焰越來越囂張. 火魔有七個女兒,個個都長得很美麗,性格也都很善良,而且還很聰明、勇敢.她們非常同情和關心受苦受壓迫的人們,和勞苦人一樣對她們的父親恨之入骨.她們也想為民除害,殺死她們的父親,但是不知怎樣下手.後來彌勒佛告訴她們,要殺死火魔,必須首先從他的頭上拔下一根頭髮,可以用這根頭髮,把他勒死. 這個任務首先由七姑娘來完成.別看她年齡最小,但她是最勇敢的,而且手腳也最利索.在一天夜裏,火魔剛剛睡熟,一陣陣發出雷一樣的鼾聲.暗暗地盯着火魔的七姑娘一看時機已到,立即從火魔頭上拔下了一根根長的頭髮.接着用頭髮狠狠地勒住了火魔的脖子.這個辦法真靈,沒容火魔掙扎,他的頭便掉下來了.可是又出現了新問題,火魔的頭到處亂滾,滾到那裏,那裏就燃起大火.這怎麼得了,這照樣會使人們受到禍害.因此,這又慌了七位姐妹.她們輪流着把火魔的頭抱着,決不讓它落在地上,以免使人遭禍.火魔的頭這樣長期地被抱着,累得七姐妹面容憔悴,全身是污垢.七姐妹只好輪流着用水沖洗身體.不知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火魔的頭變得乾癟了,漸漸失去發散火的性能,進而逐漸破裂,變成了塵末.七姐妹才解脱了那繁重的負擔. 為了紀念這大義滅親的七姐妹,每年的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傣族人就互相往對方的頭上潑水.久而久之,這就成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表示祈福的儀式——潑水節.。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來歷,傳説不一,西雙版納傣族傳説:遠古的時候,有個魔王作惡多端,人們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把他殺死。

後來,魔王搶來七個姑娘做他的妻子。聰明的七姑娘從魔王口裏打聽到他的致命弱點,即用魔王的頭髮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將他置於死地。

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時,拔下他的頭髮一勒脖子,魔王的頭就滾了下來。可是頭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頭,大火也就熄滅。

為了避免大火燃燒,她和六個姐姐輪流抱住魔王的頭,一年一換。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潑水,衝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勞,為新的一年能消災除難而祈禱。

從此形成了送舊迎新的潑水節。

潑水節的來歷是什麼?

相傳在很古很古的時候,有一個兇狠殘暴的火魔統治着大地。人們對他恨之入骨,都想把他除掉,可是誰也想不出好辦法。因此,他就更加為所欲為,氣焰越來越囂張。

火魔有七個女兒,個個都長得很美麗,性格也都很善良,而且還很聰明、勇敢。她們非常同情和關心受苦受壓迫的人們,和勞苦人一樣對她們的父親恨之入骨。她們也想為民除害,殺死她們的父親,但是不知怎樣下手。後來彌勒佛告訴她們,要殺死火魔,必須首先從他的頭上拔下一根頭髮,可以用這根頭髮,把他勒死。

這個任務首先由七姑娘來完成。別看她年齡最小,但她是最勇敢的,而且手腳也最利索。在一天夜裏,火魔剛剛睡熟,一陣陣發出雷一樣的鼾聲。暗暗地盯着火魔的七姑娘一看時機已到,立即從火魔頭上拔下了一根根長的頭髮。接着用頭髮狠狠地勒住了火魔的脖子。這個辦法真靈,沒容火魔掙扎,他的頭便掉下來了。可是又出現了新問題,火魔的頭到處亂滾,滾到那裏,那裏就燃起大火。這怎麼得了,這照樣會使人們受到禍害。因此,這又慌了七位姐妹。她們輪流着把火魔的頭抱着,決不讓它落在地上,以免使人遭禍。火魔的頭這樣長期地被抱着,累得七姐妹面容憔悴,全身是污垢。七姐妹只好輪流着用水沖洗身體。不知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火魔的頭變得乾癟了,漸漸失去發散火的性能,進而逐漸破裂,變成了塵末。七姐妹才解脱了那繁重的負擔。 為了紀念這大義滅親的七姐妹,每年的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傣族人就互相往對方的頭上潑水。久而久之,這就成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表示祈福的儀式——潑水節。

泰國潑水節的由來:清除邪惡與不幸?

泰國潑水節又叫做“宋幹節”,是泰國的新年,其歷史淵源流長,其間還糅合了宋幹神的傳説,頗有一種神祕的異域風情,令人無限嚮往。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泰國潑水節的由來是什麼?

你可能喜歡》》魯班節活動有哪些

泰國潑水節又稱“宋幹節”,是泰國的傳統新年,於每年的四月十三日來臨,共歷時三天。節日的第一天被稱作“馬哈宋幹日”,標誌着過去一年的結束;接下來的一天被稱作“望鬧”;而節日最後一天也就是四月十五日,則被稱作“望泰龍宋”,標誌着新的一年的來臨。

據説宋幹節源自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教徒們每年都有一個宗教日要到河邊沐浴,洗去身上的罪惡。因年老體邁或殘疾病弱不能到河邊者,其家人或好友則要為他們把水挑回,給他們潑水洗罪。泰國清邁府的宋幹節因隆重熱鬧而享有盛名,每年都能招徠大批國內外觀光遊客。

“宋幹”一詞出自梵語,潑水節之所以命名為宋幹,是因為東南亞居民相信,太陽轉入黃道星座中的第一宮——白羊宮,當天代表新一年開始。太陽入白羊宮應該是三月,將節日訂在四月中是計算錯誤所致,但人們都無意推翻約定俗成的觀念,於是就成為宋幹節了。

潑水節的根本意義在於其清理和淨化的過程——清除所有的、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水在這個節日中代表了純潔和清理的過程。

自古以來宋幹節就是慶祝泰國新年的重要節日,象徵與家人、社會及宗教之間的關心、愛及緊密結合。家人趁此齊聚一堂,對家中長輩表示敬意,年幼者請長輩在手心上灑水祈福,之後,藉由積德、貢獻食物給和尚、堆沙佛塔、相互灑水祝賀。感受社會的和諧、關懷大眾、保存環境等,有助於居家、寺院及建築的清潔。

瞭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籤、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複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諮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泰國潑水節

潑水節(สงกรานต์,Songkran),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每年傣歷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潑水節的時間在傣歷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推移,大約是中國清明後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當於中國的新年。節日活動持續 3天或 4天﹐第一天叫"宛多尚罕"﹐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宛叭宛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即傣曆元旦﹔中間的一天或二天稱作"宛腦"﹐意為"空日"。節日第一天清晨﹐人們沐浴盛裝﹐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聽經﹐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祈福﹐繼而形成全村性的潑水 *** 。 潑水節在泰國原名「宋幹節」(Songkran),與"尚罕"一詞同源。在曼谷﹐人們在這一天還要用香車盛佛像及"宋乾女神" *** ﹐沿途接受人們的潑水祝福。在緬甸稱為「達降」(Thingyan),源自梵文,意為「運轉」。潑水節之所以命名為宋幹,是因為東南亞居民相信,太陽轉入黃道星座中的第一宮--牡羊宮,當天代表新一年開始。太陽入牡羊宮應該是三月,將節日訂在四月中是計算錯誤所致,但人們都無意推翻約定俗成的觀念。 近代的潑水節起源於中國雲南,在泰國尚未成立之前,他們的祖先都聚居在中國雲南一帶,後來逃避蒙古人入侵,一部份人向南逃走;沒有逃走的,就是中國境內的傣族。「潑水節」是傣族的重要節日。中國境內的潑水節稱為「桑乾比邁」,「桑乾」發音與「宋幹」(Songkran)相同,而「比邁」則與泰國的「新年」(Bee Mai)同音同義。 傣語稱此節日為"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為"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於梵語 samkranta﹐意為"週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週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布朗族﹑德昂族和阿昌族也過此節日。 潑水節的起源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這一節日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説﹐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2008-04-12 13:55:12 補充: 泰國潑水節 2008.04.12-2008.04.14

參考: zh. ***

潑水節(สงกรานต์,Songkran),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每年傣歷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潑水節的時間在傣歷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推移,大約是中國清明後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當於中國的新年。節日活動持續 3天或 4天﹐第一天叫"宛多尚罕"﹐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宛叭宛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即傣曆元旦﹔中間的一天或二天稱作"宛腦"﹐意為"空日"。節日第一天清晨﹐人們沐浴盛裝﹐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聽經﹐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祈福﹐繼而形成全村性的潑水 *** 。 潑水節在泰國原名「宋幹節」(Songkran),與"尚罕"一詞同源。在曼谷﹐人們在這一天還要用香車盛佛像及"宋乾女神" *** ﹐沿途接受人們的潑水祝福。在緬甸稱為「達降」(Thingyan),源自梵文,意為「運轉」。潑水節之所以命名為宋幹,是因為東南亞居民相信,太陽轉入黃道星座中的第一宮--牡羊宮,當天代表新一年開始。太陽入牡羊宮應該是三月,將節日訂在四月中是計算錯誤所致,但人們都無意推翻約定俗成的觀念。 2008-04-11 11:06:01 補充: 傣語稱此節日為"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為"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於梵語 samkranta﹐意為"週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週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布朗族﹑德昂族和阿昌族也過此節日。 潑水節的起源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這一節日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説﹐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參考: ***

潑水節的由來簡單介紹

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在當時,潑水節被稱為“潑寒胡戲”。之後“潑寒胡戲”經過波斯和印度再次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在潑水節當天人們會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被潑水的人都會獲得好運。

相關介紹:

潑水節,是中國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中南半島某些民族的新年節日。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中國傣族節期在傣歷六七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現已固定在公曆4月13至15日。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潑水祝福,並舉行拜佛、賽龍舟、放高升、點孔明燈等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增加了、文藝匯演、電影晚會、展覽和物資交流等新內容。泰國、緬甸、老撾等國都在每年公曆4月中旬歡度此節。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温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泰國潑水節是幾月幾日

泰國潑水節是每年的4月13日,歷時三天,泰國潑水節又名“宋幹節”,這是泰國最重要的節日,堪比中國春節一般。每到這一天,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潑水節”由此而來。

“潑水節”是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及中國傣族人的新年。宋幹節期間以相互潑水慶祝。“水”在佛教傳統儀式中代表淨化、祝福,借潑水象徵清除厄運、罪惡,展開純淨一年。

4月13日,大宋幹:禮佛、浴佛日及長輩日。4月14日,臨界日:家庭日,為長輩進行“獻水,示尊敬並希望獲祝福。4月15日,迎新日。

泰文中的“Songkran”(宋幹),源自於梵文Sanskrit,意為“通過”,進入新的星象,展開新的一年。儘管現在泰國官方新年已改成1月1日,人們依舊尊重古老傳統,在此期間歡慶。而每年潑水節的“潑水”活動各地也不盡相同。

相關注意事項

從潑水節那天起,還會一連舉行三天的慶祝活動,除了潑水外,還有大型的佛教活動,也有選美活動哦。泰國潑水節雖然非常的熱鬧好玩,但是大家狂歡的同時要注意自身還有財產安全,要保護好重要物品,以防偷竊,最好放在酒店裏。

在遊玩時物品做好防水措施,建議大家穿身穿深色系不易,尤其是女生。另外,穿輕薄的衣服更容易幹也便於行動。大家一定要文明狂歡,也要保護自己。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泰國潑水節

泰國潑水節的節日來源

“宋幹”一詞起源於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邁進”,與農曆時間一致。當太陽經過由牡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天秤、天蠍、射手、魔羯、水瓶、雙魚等十二宮時吸收時間,每個宮的運行需30天,因此一年共十二宮,這種農曆計算方式受印度的影響,東南亞部份國家如:泰國、緬甸、柬埔寨及老撾等廣泛使用。4月13日是“瑪哈宋幹日”也是泰國新年,太陽由雙魚宮轉到牡羊宮,此時地球以正角度穿過太陽,使得白天和晚間的時間一樣長。

宋幹節(潑水節)當天會一連舉行三天的慶祝活動:從4月13日的宋幹節或是除夕,到4月14日的新年暖身(Wan Klang或Wan Nao)及4月15日新年(Wan Taleung)

泰國潑水節什麼梗

1、泰國潑水節又稱“宋幹節”,在每年的4月13日,歷時三天,是泰國的重要節日。泰國潑水節代表着清除所有的、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目前泰國潑水節也帶動了泰國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2、泰王國(泰語: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英語:TheKingdomofThailand),簡稱“泰國”(Thailand)。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其西部與北部和緬甸、安達曼海接壤,東北邊是老撾,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

更多關於泰國潑水節什麼梗,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6e34a161611584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潑水節是哪裏的節日?

潑水節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潑水節,亦稱浴佛節,又稱楞賀尚罕,潑水節當日,中國西雙版納、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

  潑水節期間,大家會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泰國潑水節的神話傳説及節日禁忌

泰國潑水節的神話傳説及節日禁忌

  泰國潑水節又稱“宋幹節”,在每年的4月13日,歷時三天,是泰國的重要節日。泰國潑水節代表着清除所有的、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

  神話傳説

  宋幹神話傳説

  Legend of Songkran Goddesses

  宋幹神依每年宋幹節落在哪一天而有不同名稱,在星期日稱為Tungsa、星期一稱為Koraka、星期二稱為Raksos、星期三稱為Mondha、星期四稱為Kirinee、星期五稱為Kimina、星期六稱為Mahotorn。七位宋幹神指的是瑪哈宋乾的七個女兒,她們負責照料父親置於王伐神柱(Wanfah pedestal)的頭顱,由於之前他無法正確解答達瑪庫摩(印度神Dhamma Kumar)的問題,因而被斬首。臨死之前,瑪哈宋幹要求七個女兒將頭顱放在熱的源地 - 也就是王伐神柱。如果他的頭顱被放在地球,就會產生火災、乾旱,連海洋的水也會因而枯竭,七位女兒每年就負責輪流保管父親的頭顱。

  節慶價值

  自古以來宋幹節就是慶祝泰國新年的重要節日,象徵與家人、社會及宗教之間的關心、愛及緊密結合。家人趁此齊聚一堂,對家中長輩表示敬意,年幼者請長輩在手心上灑水祈福,之後,藉由積德、貢獻食物給和尚、堆沙佛塔、相互灑水祝賀。感受社會的和諧、關懷大眾、保存環境等,有助於居家、寺院及建築的清潔。

  潑水節的`根本意義在於其清理和淨化的過程——清除所有的、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水在這個節日中代表了純潔和清理的過程。

  節日禁忌

  泰國潑水節期間的禁忌

  1、不勾肩搭背,不從背後驚嚇別人。

  2、女士進入皇宮時不可穿短裙和無袖裝,男士必須穿有領子的上裝,不得穿拖鞋。

  3、進入寺廟要脱鞋,服裝應整齊、端莊,最好不要穿短褲。

  4、遇見僧侶要禮讓;女性避免碰觸僧侶,如奉獻財物,可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

  5、打招呼時要雙手合掌,不可以用腳指人或物。

  6、頭部為身體較神聖部份,不隨便摸別人的頭,泰語中的坤恩(Khun),意指先生、小姐、太太,男女適用。

  7、公共場所中男女不可有太過親密的舉動,亦不要當眾發脾氣。

  8、泰國禁賭,即使在酒店房間內也不可玩牌或打麻將

;

泰國的潑水節是什麼節?

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幹節”,也叫“潑水節”,是公曆的每年4月13日到15日。

節日裏,人們抬着或用車載着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着一輛輛花車,上面站着 “宋乾女神”。 

在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將銀缽裏盛着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其他的節日活動還包括齋僧行善、沐浴淨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遊戲等。

宋幹節作用

在泰國,“宋幹節”無論對於社區、社會、還是宗教都是一個有意義的風俗。對於家庭而言,它是一個閤家團聚的日子,一家老小可以在此時傳情達意,子女們將帶有香味的水潑灑到父母或祖父母的手上來表達敬意並奉上禮物。

還會在祖先的靈位前參拜,訴説自己的成就或遭遇。長輩們則對小輩們贈以祝福的話語,希望他們事業順利,好運長伴。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

1.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來歷 托缽僧講的典故:神童固夢和道士宋江打賭,宋江因賭輸而自刎。

他的腦袋滾到哪裏哪裏着火。他的七個女兒只好輪流把腦袋端在手上。

眾人向他的女兒潑水,企圖滅火解救。於是形成了潑水節。

努丹一口氣講完了他所聽到的潑水節的來歷,博得了車上男女老少的一片鼓掌和喝彩聲。大家都説:關於潑水節的形成,雖然人人都聽父母或長輩説過,而且內容很可能各不相同,但是沒有一人能夠説得這樣詳細,這樣生動。

人人都誇獎努丹是個好口才,如果能夠上大學深造一番,一定是個文學家。 吳永剛説:“我和泰家一起生活了四五年,在泰家的村寨裏過過四五個潑水節,卻不知道潑水節的來歷原來是這樣。

剛才聽大家議論,説是潑水節的掌故,各人所聽的,內容很可能各不相同。在座的諸位,誰能夠給大家再説一個不一樣的故事呢?” 這時候,坐在邊廂的一個黃袍託缽老僧開口了: “諸位要是有興趣,不嫌老僧口齒不清,不嫌老僧口才不好,待老僧來貢獻一個另一種説法吧。”

中國的和尚,穿“緇衣”也就是穿黑色和尚袍的居多,間或也有穿灰色或褐色的,從來不見有穿黃袍的和尚。這是因為中國一向把“”看成是至高無上的高貴的顏色,只有皇族才能服用。

到了清代,的服裝,只有帝后太子才能穿,除了因功皇上作為“恩典”特別“御賜”的黃馬褂之外,連晉封為王爺的皇上的親兄弟都不許穿,穿了就是有反叛之心,罪在不赦,可以滿門抄斬的。禮制如此,更遑論和尚了。

泰國的和尚,可是人人必須穿黃袍,披紅色袈裟,而且大都是絲綢的。紅黃相間,十分醒目。

中國的佛教,是從印度傳進來的大乘佛教,講究的是不殺生,佛教徒不但不許吃肉,因為絲綢是把蠶蛹煮死以後再繅的絲,做一件絲袍,不知道要死多少蠶蛹,因此穿絲袍罪孽太大,和尚是不許穿的。泰國的佛教是十三世紀從錫蘭(今斯里蘭卡)傳進來的小乘佛教,雖然也講究不殺生,還講究“放生”,到了一定的節日,家家户户都要買許多活魚到河邊去放;但是卻可以吃葷,連和尚都可以吃肉,條件只有一個:不是自己親手殺死的動物,都可以吃。

所以泰國的佛教徒可以用雞鴨魚肉“齋僧”,到菜市場去買雞,則只能買殺好的,買魚也只能買那已經死了的。如果賣魚的小販只有活魚,他會叫你等一下再來。

你到別的地方轉了三五分鐘回來,魚販子已經把活魚摔成死魚,你就可以買來吃了。佛教是泰國的國教,除了少數 *** 教徒之外,幾乎人人都是佛教徒,卻不知道那些捕魚的、賣魚的,是佛教徒不是。

泰國的和尚自己不生火做飯,一早起來,手託盂缽,先到各村寨去“化齋”。因為當地人都認為:如果一早碰見和尚,就能給自己和全家帶來一天的好運,因此善男信女們,特別是有錢的富人,大都一清早就在自家門口準備好齋飯,等和尚們上門來求佈施。

齋飯以大米飯為主,也有米糕,還可以有豬羊雞鴨魚蝦之類的葷菜和瓜果蔬菜之類。 只有賭徒是例外。

他們認為一早起來碰見和尚,準會輸得像和尚的腦袋一樣:光光的。因此,凡是賭徒,大都早上不出門,以免碰見和尚。

從陰曆①八月十六到十一月十五,這三個月內為“守夏節”,僧侶不許出門,只能在寺院中坐禪,等待施主上門來佈施齋飯。到了十一月十五“解夏節”以後,就又可以沿門托缽了。

-------- ① 陰曆——泰歷陰曆與中國的農曆陰曆不同。中國的陰曆,大約比公曆晚一個月,陰曆八月十六,大約在公曆9 月中下旬;泰國的陰曆,則比公曆早一個月左右,陰曆八月十六,大約在公曆的7 月中旬。

托缽僧出門,穿僧袍。僧袍連束胸束腰一共六件,化齋的盂缽,裝在一個袋子裏,用布帶掛在肩上,藏在僧袍內的右腋下;背一個包袱,裏面是一塊毛毯,以備席地而坐或早晚天氣突然轉涼的時候可以披一披;帶一把紅色布傘,天黑了,不論走到什麼地方,只要把傘一張,就可以席地過夜。

有的和尚,還保留吃檳榔的習慣,手提一個小袋,那就是檳榔袋,裏面裝的,不是數珠,而是檳榔。 泰國的和尚,每天只吃兩餐:早上八點吃一餐,中午十一點半吃一餐,過午不食,但可以喝水。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 *** 有宗教事務部,由王族中的有道高僧擔任,俗稱“和尚王”。成年的男子二十歲後人人必須在寺院中出家一次,連國王也不能例外。

一般都在守夏節前由父母親友伴送,在鼓樂儀式下進入寺院中讀經修行,至少要住上三個月以後,才可以還俗完婚,不然連老婆也娶不到。出家幾年的和尚,也可以還俗娶妻成家。

因此年老的托缽僧特別受人尊敬。 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泰國人特別是大城市人對“出家”的儀式和時間也不太講究了,許多人只到寺院去住上三天,虛應一下故事,就算出過家,可以討老婆了。

泰國有和尚而沒有尼姑,女子不出家。女人不但不能出家,而且不能碰到和尚身上的任何部分,不然,女人要倒十年楣,和尚要倒楣十一年。

因此,不論走到什麼地方,和尚是絕不能與女人並排而坐的。 1 今天,這個五六十歲的老年托缽僧要給大家講另一個潑水節的典故,大家先報以熱烈的掌聲,然後人人洗耳恭聽。

下面就是老托缽僧講的故事。 潑水節又叫“宋江節”,也叫“宋江難”。

中國來。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 ,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温婉沉靜的民族特性。

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擴展資料: 潑水節慶祝活動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着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裏食用。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曆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衞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划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

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麥帕雅晚瑪的英靈帶着新曆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潑水節。

潑水節的來歷

西雙版納潑水節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曆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説: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着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裏,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髮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髮,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裏,邪火就蔓延到哪裏。竹樓被燒燬,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到過雲南旅遊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潑水節,西雙版納潑水節上,青年們端水灑潑,猶似銀花怒放。 一年一度的西雙版納潑水節快到了,歡迎大家來美麗的雲南西雙版納和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傣族人民把最誠摯的祝福送給您。

西雙版納潑水節期間,酒店、車位都是非常非常的緊張,潑水節期間有來雲南西雙版納旅遊的朋友們一定要提前預定

傣族潑水節的由來

關於潑水節的由來,傣族民間有個感人的故事。

傳説,古代農時由一位叫捧麻點達拉乍的天神來掌管。

但是,捧麻點達拉乍憑着自己法術高明,神通廣大,亂顯神威,為所欲為,想降雨就降雨,想降温就降温,弄得人間冷暖失調,雨旱混淆。天神英達提拉決定對給人間降災降禍的捧麻點達拉乍進行制裁,但由於捧麻點達拉乍法術高明,眾神仙都不敢動他。於是英達拉提就變成一個英俊的小夥子,去“串”捧麻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他把她們父親如何作惡的事説了出來。七位善良、美麗的姑娘本來對父親的所作所為就很不滿,今天聽了“小夥子”的話更是義憤填膺,決心大義滅親,為人間消災除難,姑娘們私下商議,要除掉十惡不赦的父親,必須把父親生死祕訣探出來。捧麻點達拉乍在談笑中不知不覺泄露了自己的生死祕訣:火燒、水淹、刀砍、箭射,他一概不怕,怕的是用自己的頭髮做成“弓塞宰”(意為“心絃弓”)。

一天,姑娘們把父親灌得酩酊大醉,她們趁他酣睡時,悄悄拔下他的一根頭髮,做成了“弓塞宰”。當她們把“弓塞宰”對準捧麻點達拉乍時,他的脖子就斷了,頭顱一落地,就冒起火來,那火到處蔓延。為了撲滅邪火,七個姑娘把捧麻點達拉乍的頭輪流抱在懷裏,直到腐爛。輪換時,姑娘們都要打來清水,潑在自己身上,衝去滿身的污跡遺臭。

為了紀念那七位大義滅親、為民除害的姑娘,傣家人歡度新年時,都要舉行潑水活動,以消災除難,祝在新的一年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傣歷新年裏的“腕腦”,就是捧麻點達拉乍的頭腐爛的日子,潑水活動就在這一天舉行。

潑水節的由來是什麼

相傳在很古很古的時候,有一個兇狠殘暴的火魔統治着大地.人們對他恨之入骨,都想把他除掉,可是誰也想不出好辦法.因此,他就更加為所欲為,氣焰越來越囂張. 火魔有七個女兒,個個都長得很美麗,性格也都很善良,而且還很聰明、勇敢.她們非常同情和關心受苦受壓迫的人們,和勞苦人一樣對她們的父親恨之入骨.她們也想為民除害,殺死她們的父親,但是不知怎樣下手.後來彌勒佛告訴她們,要殺死火魔,必須首先從他的頭上拔下一根頭髮,可以用這根頭髮,把他勒死. 這個任務首先由七姑娘來完成.別看她年齡最小,但她是最勇敢的,而且手腳也最利索.在一天夜裏,火魔剛剛睡熟,一陣陣發出雷一樣的鼾聲.暗暗地盯着火魔的七姑娘一看時機已到,立即從火魔頭上拔下了一根根長的頭髮.接着用頭髮狠狠地勒住了火魔的脖子.這個辦法真靈,沒容火魔掙扎,他的頭便掉下來了.可是又出現了新問題,火魔的頭到處亂滾,滾到那裏,那裏就燃起大火.這怎麼得了,這照樣會使人們受到禍害.因此,這又慌了七位姐妹.她們輪流着把火魔的頭抱着,決不讓它落在地上,以免使人遭禍.火魔的頭這樣長期地被抱着,累得七姐妹面容憔悴,全身是污垢.七姐妹只好輪流着用水沖洗身體.不知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火魔的頭變得乾癟了,漸漸失去發散火的性能,進而逐漸破裂,變成了塵末.七姐妹才解脱了那繁重的負擔. 為了紀念這大義滅親的七姐妹,每年的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傣族人就互相往對方的頭上潑水.久而久之,這就成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表示祈福的儀式——潑水節.。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來歷,傳説不一,西雙版納傣族傳説:遠古的時候,有個魔王作惡多端,人們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把他殺死。

後來,魔王搶來七個姑娘做他的妻子。聰明的七姑娘從魔王口裏打聽到他的致命弱點,即用魔王的頭髮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將他置於死地。

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時,拔下他的頭髮一勒脖子,魔王的頭就滾了下來。可是頭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頭,大火也就熄滅。

為了避免大火燃燒,她和六個姐姐輪流抱住魔王的頭,一年一換。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潑水,衝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勞,為新的一年能消災除難而祈禱。

從此形成了送舊迎新的潑水節。

潑水節的來歷是什麼?

相傳在很古很古的時候,有一個兇狠殘暴的火魔統治着大地。人們對他恨之入骨,都想把他除掉,可是誰也想不出好辦法。因此,他就更加為所欲為,氣焰越來越囂張。

火魔有七個女兒,個個都長得很美麗,性格也都很善良,而且還很聰明、勇敢。她們非常同情和關心受苦受壓迫的人們,和勞苦人一樣對她們的父親恨之入骨。她們也想為民除害,殺死她們的父親,但是不知怎樣下手。後來彌勒佛告訴她們,要殺死火魔,必須首先從他的頭上拔下一根頭髮,可以用這根頭髮,把他勒死。

這個任務首先由七姑娘來完成。別看她年齡最小,但她是最勇敢的,而且手腳也最利索。在一天夜裏,火魔剛剛睡熟,一陣陣發出雷一樣的鼾聲。暗暗地盯着火魔的七姑娘一看時機已到,立即從火魔頭上拔下了一根根長的頭髮。接着用頭髮狠狠地勒住了火魔的脖子。這個辦法真靈,沒容火魔掙扎,他的頭便掉下來了。可是又出現了新問題,火魔的頭到處亂滾,滾到那裏,那裏就燃起大火。這怎麼得了,這照樣會使人們受到禍害。因此,這又慌了七位姐妹。她們輪流着把火魔的頭抱着,決不讓它落在地上,以免使人遭禍。火魔的頭這樣長期地被抱着,累得七姐妹面容憔悴,全身是污垢。七姐妹只好輪流着用水沖洗身體。不知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火魔的頭變得乾癟了,漸漸失去發散火的性能,進而逐漸破裂,變成了塵末。七姐妹才解脱了那繁重的負擔。 為了紀念這大義滅親的七姐妹,每年的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傣族人就互相往對方的頭上潑水。久而久之,這就成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表示祈福的儀式——潑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