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的由來

富士山的由來

富士山(日語:富士山/ふじさん;英語:Mount Fuji),位於日本本州島中南部,東距東京約80千米,位於北緯35°21′39″,東經138°43′39″,海拔3776米(劍峯),橫跨日本靜岡縣與山梨縣,佔地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體積約為500立方千米。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富士山屬於富士火山帶,這個火山帶主要是從馬里亞納羣島起,經過伊豆羣島、伊豆半島到達本州北部的一條火山鏈,是日本氣象廳長期觀測火山。富士山是日本精神、文化的經典象徵之一,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座藴含着自然魅力,優美、莊嚴的神山。自古以來一直是日本文學者謳歌的主題,同時也是日本人崇敬的聖地,是日本民俗宗教的一部分。富士山山體呈圓錐狀,山頂長年積雪。富士山山麓周圍,分佈着五個淡水湖,統稱“富士五湖“。富士山評為日本三靈山之一、日本百名山。被稱作“芙蓉峯”或“富嶽”以及“不二的高嶺”。1936年2月,被指定為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2013年6月22日,日本富士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日本第17個世界遺產。富士山列入遺產名錄時的註冊名稱確定為“富士山—信仰的對象與藝術的源泉”。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富士山名稱的來歷?

名字 富士山作為日本的象徵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譽。它也經常被稱作“芙蓉峯”或“富嶽”以及“不二的高嶺”。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中出現。 富士名稱源於蝦夷語,現意為“永生”,原發音來自日本少數民族阿伊努族的語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山體呈優美的圓錐形,聞名於世,是日本的神聖象徵。 現在,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嶽”,是日本民族引以為傲的象徵。富士山山體高聳入雲,山巔白雪皚皚,放眼望去,好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因此也有“玉扇”之稱。

富士山的傳説

--富士山的傳説自古以來,日本人就把富士山看做“富嶽”、“靈峯”,認為她是鎮守日本的神山,受到人們的景仰。她的名字的由來眾説紛紜,其中流傳最廣的恐怕是日本平安時代(公元10世紀初)的文學作品《竹取物語》的説法。 遠古,有位伐竹老人,在山林深處的竹子了發現了一個大約三寸的小女孩。帶回家三個月以後,小女孩出落成了美麗非凡的姑娘,招來許多青年男子向她求婚,甚至連皇帝也加入了求婚的行列,但都招到了拒絕。原來小女孩是天上的仙女,因犯戒被貶下凡贖罪。第三年的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她贖罪期滿,重返了天宮。行前,她留給了皇帝一包長生不老的藥。而傷心過度的皇帝命人把藥放在離天最近的地方燒掉。可這包藥總也燒不盡,總是冒着煙。這座被選中燒藥的山名為“不死”或“獨一無二”之山。日語中“不死”和“不二”與“富士”的發音相同,富士山便由此得名。

日本最高峯

日本最高峯是富士山。

富士山是日本精神、文化的經典象徵之一,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座藴含着自然魅力,優美、莊嚴的神山。自古以來一直是日本文學者謳歌的主題,同時也是日本人崇敬的聖地,是日本民俗宗教的一部分。富士山山體呈圓錐狀,山頂常年積雪。富士山山麓周圍,分佈着五個淡水湖,統稱富士五湖。

富士山評為日本三靈山之一、日本百名山。被稱作“芙蓉峯”或“富嶽”以及“不二的高嶺”。1936年2月,被指定為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2013年6月22日,日本富士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日本第17個世界遺產。富士山列入遺產名錄時的註冊名稱確定為“富士山—信仰的對象與藝術的源泉”。

富士山名的由來:

富士,日語發音為fuji(ふじ),其由來有諸説:日本阿依努族語表徵“火山”的“huchi”;韓語表徵“火”字的“puru”;馬來語表徵“絕佳”的發音“puji”或“fuji”。指向斜面或垂直的日語古語“fuji”的發音。

關於阿伊努族語説法的提倡者是1877年來日本的英國傳教士巴伊拉。但這一説法早在70多年前就被日本語言學家金田一京助全面否定。他認為如果對“huchi”這個語源作國語音韻史的考察,就會發現持這種説法的人是一種失考。

從日本最初有記錄在案的書卷來看,奈良時代編撰的《常陸國風土記》中,首先將富士寫成“福慈”(fuji)。在詩歌總彙《萬葉集》裏,則使用了“不盡山”“布士”“布二”等詞語。它們的發音都是“ふじ”,後來又生出“不死”的用法。

“富士山”這個文字組合最初出現於平安時期的《續日本紀》:“天應元年七月六日,駿河國言。富士山下雨灰。”而現在意思上使用的“富士山”其含義是“對士來説是富有的山”之意。這是武士道草創期的鎌倉時代生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