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水滸傳優秀讀後感

高中水滸傳優秀讀後感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高中水滸傳優秀讀後感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描寫:1、首先可以描寫北宋徽宗年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2、然後可以描寫我從《水滸傳》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3、最後可以描寫《水滸傳》這本書藴含的道理。

高中水滸傳優秀讀後感1

《水滸傳》,怎麼説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更何況幼時都讀過,自然對此書有點印象—一羣大多是農民的武林高手聚在一起,喊着“替天行道”的高亢口號。我想問他們:“天是哪個天,行的是哪個道?”招安前,説是為了保護朝廷,劫富濟貧,欺負朝廷沒警察,沒槍,大肆破壞治安,社會秩序;招安後,到老實了點,替朝廷南征北戰,平了遼國,方臘,立了戰功。但是,本尿不到一壺的人們更是死的死,傷的傷,殘的殘,落得一個疏導獼猴散的結局。

看水滸,不外乎看裏面一百零八將的性格以及他們的“英雄事蹟”:宋江的“忠”與“義”,李逵的“猛和孝”,魯智深的“智和勇”,花宋的“帥”,吳用的“謀”……一百零八將,性格各不相同,作者將他們描繪得栩栩如生,形象鮮明,怪不得被稱為四大名著之一。

再細説兩人,一個是宋江,一個是魯智深。先説這宋公民,外號及時雨,暫且不説,他的“忠”與“義”我是真的不理解。説是“忠”與朝廷,為了不使李逵以後造反,竟邀他一起喝了毒酒,真是夠“義”氣的!不知李逵泉下有知,估計會跳起來宰了宋江。為了不使“智取生辰納”一事敗露,一刀砍了老婆閻婆惜的狗頭,顯示出他的“義”,真是與朱元璋殺人不眨眼一樣一樣兒的。

再講魯提轄,也不愧於那個法號—智深:智慧還真的挺深。他,也算是水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了,在三拳打死鎮關西中,他明知道鎮關西已斷了氣,可他還是叫罵着:“鳥!看你再裝死,等老子下回再收拾你!”頗有一番放學後別走的架勢。等:“吃瓜羣眾”們反應過來此人已死時,魯智深早已溜之大吉,此時不跑,還待何時?這一情景,把我深深吸引了,這更體現出了他的智。論到“勇”,他絕對不一般。想那時李逵發現老母被大蟲吃了時,也是憤怒到極點才用朴刀捅死老虎。武松更是,只因為糊里糊塗地上了崗,糊里糊塗的地喝到爛醉,又糊里糊塗地打死大蟲,成為了所謂“打虎英雄”。而魯智深倒好,不知是吃錯了什麼藥,竟在亂軍叢中一杖擊碎了方臘的腦袋。要知道,方臘可是擊敗過無數梁山好漢的人,這人卻輕輕鬆鬆,“取敵上將之首級如探囊取物,”真是堪比關羽,比關羽還關羽呀!文末他“悟道圓寂”的場景,更突出了他的傳奇。一個平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花花和尚,還“看破紅塵凡世,大徹大悟”,不能不説他的確是個傳奇人物。

説到底,其實我也並不喜歡《水滸》裏的某些人。但是,這本書的人物細緻入微地描述以及對當朝社會的批判,卻是世上的,怪不得,它在國內外知名度這麼高,一些史學家也這麼感興趣。唉,世上再無施耐庵,人間再無《水滸傳》!

高中水滸傳優秀讀後感

高中水滸傳優秀讀後感2

打開書本,好似自己已身處梁山好漢當中,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幕不停地在腦海中閃現,跌宕起伏的故事化作一縷縷青煙一次次地抨擊着我的胸膛,悲壯憤慨的吶喊化作一陣狂風呼嘯在我的耳邊……

《水滸傳》,我國曆第一部用白話文寫的章回體長篇小説,以農民起義為題材,講述了北宋民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泊好漢揭竿起義,最後被人迫害而走向失敗的故事。一百二十回章節,每一章都各有特色,但是那封建王室腐敗無能,朝廷眾臣貪婪自私讓人感到憤慨,儘管有志之士有報國之心,可_臣當道,報國無門。

《水滸傳》,就如同歷史的錄影帶,反映了封建君主的昏聵,梁山好漢的深明大義,這些無一不告誡着後人,改變社會的不只是某些人的行為,而是需要大家一起的團結,同時彷彿也映襯了那一句老話“團結就是力量”。

書中的眾多英雄,不僅身懷絕技,還有着一顆為國效力的赤誠之心。宋江的忠義雙全,吳用的足智多謀,李逵的淳樸率真,武松的智勇雙全……如此多的仁人志士,卻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和殺害,但他們的精神將會永遠流傳在人們的心中,像芬芳的鮮花,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讓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學會了忠誠於勇敢。

提到奉獻,總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那處處為他人着想的宋江。他是作者塑造的很經典的一個人物,他嚮往光明與和平,敢於抒發自己的志向與情懷,卻因身處封建社會而無法完成自己遠大的志向,但他卻有着一顆不服輸的心。為救晁蓋,他甘於奉獻;發配江州,他不願放棄;奔上梁山,他兢兢業業;南北征戰,他奮勇殺敵;意外被害,他也義無反顧。宋江的精神,是執着的精神,是無畏的精神,是奉獻的精神,是大公無私的愛的精神。作為一名現代人,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精神,用自己的心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合上書本,彷彿還意猶未盡,一聲聲悲壯憤慨的吶喊如同一陣陣深沉的擊鼓敲擊我的胸膛;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文字幻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慢慢地浮現在我的眼前;一場場驚心動魄的血雨腥風化作一縷縷春風淨化着人們的心靈……

高中水滸傳優秀讀後感3

施耐庵的《水滸傳》刻畫了一羣俠肝義膽的英雄形象。武松與魯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雖然武松與魯達都嫉惡如仇,行俠仗義,是名副其實的梁山好漢,但他倆的性格卻有着鮮明的反差。無論是醉打蔣門神的“計”,還是查出兄弟死因的“策”,都可看出武松的冷靜與沉穩。而魯達一出場就給人粗獷、暴烈之感。聽金氏父女陳述完冤情,他拍案而起,急不可待地要去教訓鄭屠,是一個性格外露的粗漢子形象。如果説武松是迂曲回折的江河,那魯達就是奔騰浩蕩的大海。前者多計多謀,有着“打虎英雄”的膽略和妙策;後者豪爽有力,敢作敢當,表現出了魯提轄的剛烈勇猛。

他倆在性格上的差異也反映在與敵人戰鬥的風格上。就拿“醉打蔣門神”和“拳打鎮關西”這倆“打”來説吧,武松先搗毀酒店,再鬥蔣門神,與魯達先激怒鎮關西,看似有異曲同工之秒,實則不然。武松見了蔣門神,並未直接尋釁挑戰,而是先收拾了他的手下,引蔣門神來與自己較量,顯示了他的有勇有謀。當蔣門神被打敗求饒時,他又適時提出了三個停戰的條件,迫使對方接受,獲得了有理有利的結果。魯達則不然,他嫉惡如仇,面對鄭屠的求饒,他不依不饒,直至把鄭屠打死方知出了大事,然後拔腿便溜。

同時,兩人在武藝上的區別也體現了各自的性格。武松善用各種武藝技巧,招數靈活多變。如他用“玉環步,鴛鴦腳”打得蔣門神跪地求饒。魯達的功夫則講究力量,他的拳術不拘一格。如他提起醋缽兒大小的拳頭,以雷霆萬鈞之力三拳打死了鄭屠。

綜上所述,武松更具足智多謀的行者風範,而魯達則更符合豪爽勇猛的豪傑形象。兩人各有長短,但都真實可信,不與_臣同流合污,以拳頭懲惡揚善,行俠四方,是當時那個黑暗的封建社會中人民所期盼的英雄。最終,他們都被強大的封建勢力逼上梁山,從此眾英雄聚首一方。在他們身上不難看出作者對當時那個社會的控訴,以及當時百姓對正義之士的期盼和擁護。

高中水滸傳優秀讀後感4

説到《水滸傳》,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它與《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並稱為“四大名著”,由此可見《水滸傳》的文學地位有多麼地高。

《水滸傳》是中國曆第一篇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説,主要內容圍繞着梁山泊的英雄好漢替天行道的故事。又被稱為《忠義水滸傳》,人們一般簡稱《水滸》,由施耐庵作於元末明初。全片講述了北宋末年有不好的人當道、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眾起義的故事,再現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塑造了宋江、盧俊義、吳用、林沖、武松等英雄好漢形象。

在《水滸傳》中,梁山泊的好漢們對應天上的星魁,分為三十六天罡和七十六地煞。一百零八位好漢個個身懷絕技,每個人還有一個響亮的稱號,例如:及時雨宋江、豹子頭林沖、智多星吳用、撲天雕李應……

而在這一百零八個好漢中,我最欣賞的還是宋江。我覺得,宋江這個人物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英雄好漢。他既沒有武松醉打蔣門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的威風,也沒有黑旋風沂嶺殺四虎、關勝降水火二將的英勇,他的聲名遠揚只在於他有着江湖上難得的義氣。施耐庵之所以讓梁山泊前首領晁蓋死去後讓宋江繼位,是因為只有他才能讓其餘一百零七位好漢臣服。連脾氣暴躁、難以服人的黑旋風也都心甘情願地叫他哥哥。宋江將他的忠義展現得淋漓盡致,使得一百零八將上下一心。當然,光義氣也不能坐穩梁山伯頭領的寶座,還要有謀略,宋江的謀略有時連天機星吳用也讚歎不已,例如:攻下祝家莊、大敗遼軍等等這些功績都是靠宋江的謀略才取得的。

而宋江的一生中特點就是他十分忠,而且這個忠已經到了愚忠的境界,導致在最後被高太尉等人害死。

宋江在故事裏體現的忠、義二字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在現在的法制社會裏,像武松那樣凡事用武力解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由於時代的變遷,我們只能用欣賞的角度去看這本書,萬萬不可盲目地學習其中的處事方法。

高中水滸傳優秀讀後感5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説。它寫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過程。深刻提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水滸傳》也是中國曆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章回小説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一百零八位好漢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水滸傳》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有及時雨宋江,剛正不阿的托塔天王晁蓋,有勇有謀的豹子頭林沖,還有崇尚忠義的武松。在《水滸傳》中有各種各樣的人物。今天,我來講講我比較喜歡的人物,武松。

想必大家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吧!武松是一個脾氣倔犟的好漢,他在景陽岡喝酒的那一天,不聽酒家勸告搖搖晃晃的上山,見一塊大青石,便在那塊大石上稍作休息,忽然有狂風颳來,之後那大老虎便已落在武松背後,武松一回頭,急忙一閃,閃到大蟲背後,大蟲連武松邊都沒沾上,爪子一搭地下,猛吼一聲,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閃到了一邊,武松掄起超哨棒,盡全身力氣一棒擊去,不料打折了旁邊的樹杈,哨棒一截兩半,大蟲再次撲來,武松把那跟只有半截的破哨棒,赤手空拳就接着虎,只見武松把那虎頭只往土裏按,掄起拳頭,使盡平生力氣,只往虎頭上用力打,打得那老虎七竅出血,不久後便沒氣了。武松尋思着把這頭老虎帶下去給景陽岡的酒家,沒想到自己早已沒有力氣,所以他打算第二天再將這老虎拎下去。

林沖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人。因為他為人最忠樸。本來他的生活也是挺安分的,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林沖的妻子被高衙內看上了。於是,高衙內就請了林沖的好朋友——陸謙來幫助他,陸謙利用了調虎離山這計,陸謙先去把林沖叫走出去吃東西,又叫人把林夫人騙走,但是這個計劃到最後還是失敗了,於是高衙內的父親高俅親自出馬,讓林沖誤入白虎堂。結果,要被押送到滄州,去滄州路上險些被兩個賊子受害,幸虧魯智深相救,林沖到了滄州後,高俅又派路謙來放火燒死林沖,結果林沖直接殺死路謙等人連夜趕上了梁山。

《水滸傳》讓我知道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也讓我知道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忠義。《水滸傳》十分值得我們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