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飛天的由來與歷史

敦煌飛天起源於佛教剛傳入不久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時人們將飛天稱為飛仙,後來隨着佛教在中國歷史上的發展,將飛天和飛仙的形象融合,慢慢變成中國敦煌藝術的專用名詞。敦煌飛天曆經十個朝代的交流變化,藝術形象各不相同,頗具特色。

敦煌飛天是怎麼來的 

敦煌飛天的稱呼起源自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佛教剛傳入不久時,魏晉南北朝曾將壁畫中的飛仙稱為飛天,飛天、飛仙不分,後來隨着佛教在中國歷史上的深入發展,佛教中的飛天、飛仙藝術形象逐漸融合。敦煌飛天指的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是中國敦煌壁畫藝術的專用名詞。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從十六國開始,經歷十個朝代,直到元代末期,歷時千餘年,隨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等歷史變化,其藝術形象都在發生不同的變化,為後人留下了不同風格特點的飛天。

飛天是由不同國家文化育成

飛天的故鄉雖然在印度,但是敦煌飛天確是集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為一體,共同育成的。敦煌飛天的特點就是憑藉飄逸的衣裙、飛舞的綵帶從而凌空翱翔,飛於藍天之中的,是中國藝術家最頂級的創作,也是世界美術史上的奇蹟。

敦煌飛天的由來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