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來歷

古箏來歷

1.古箏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既善於表現優美抒情的曲調,又能夠抒發氣勢磅礴的樂章。 古人曾用“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坐客滿筵都不語,一行哀雁十三聲”的生動詩句,描繪了箏的演奏藝術達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古箏的發展經歷了隋唐時期的鼎盛和客家箏、潮州箏、山東箏、河南箏四大流派的形成。 古箏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當時箏多被作用於宮廷彈奏。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古箏的來歷是什麼?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據考證,箏在春秋、戰果時期及廣泛流傳,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箏,通常又被人們叫做古箏,和琴之被稱為古琴一樣。這恐怕與它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濃郁的民族特色,以及豐富的傳統箏曲給人們留下的古樸雅緻的情趣有關。在古代,箏還被稱為秦箏、瑤箏、銀箏、雲箏、素箏等。

一、箏的淵流和形制的沿革

關於箏的淵流,史料記載説法不一。大致有三種説法:

1、分瑟為箏説

在古代文獻中確實有分瑟為箏的説法。唐趙磷《因話錄》中記述:“箏,秦樂也,乃琴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絃。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宋代的丁度在他的《集韻》中也載有類似的説法:“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箏十二絃,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或雲: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

二人爭瑟,由爭奪而產生了“箏”,這種説法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只是傳説而已,不説把爭的人説的多麼無情無義,單就一種樂器來説,都是由無數個部件組成的,缺一不可,爭一而破為二,必然破碎或殘缺不全,怎末會成為兩件單獨的樂器呢。

2、箏築同源説

東漢應劭《風俗通》雲:“箏,謹按《禮·樂記》五絃,築身也。”東漢許慎《説文解字》(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中記載:“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

我國的樂器發展史是現有打擊樂器,後有彈撥樂器的。築的右手奏法,以竹尺擊之,沿用了打擊樂器的奏法,這與箏相比用指彈奏簡單的多。綜上所述,箏與築有着不可分割的淵源關西,箏是由築發展而來的,築之源即箏之源,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姜,箏築是同源的。

3、蒙恬造箏説

據《隋書·音樂志》載:“箏,十三絃,所謂秦聲,蒙恬所造。”但劉朐在《舊唐書.音樂志》中記載:“箏,秦聲也,相傳蒙恬所造,非也!”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書勸秦始皇收回他對客卿們下的逐客令的《諫逐客書》中説:“夫擊甕叩缶,彈箏博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聲也。”這在時間上比蒙恬發跡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箏的説法是靠不住不的。

至於蒙恬改革箏的説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朝著名的訓詁學家朱駿聲在《説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絃,施於竹,如築。秦蒙恬改為十二絃,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為十三絃。"這一段文字記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箏。

從歷史材料看,早期箏與築更為類似:都是築身,都是竹製,棒狀、細頸、都是五絃。

總之,箏很可能來源於一種大竹筒製作的五絃或少於五絃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箏、築、瑟的關係,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絃竹製箏演變為十二絃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

古箏的來歷和故事

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陝西)一帶廣泛流傳,又名秦箏。相傳當地有一 個愛彈瑟的人, 他有兩個獨生子也都很喜歡音樂,想將瑟佔為已有,父親只好把瑟一劈兩半,兩個兒子一人一半。因為這件新的樂器是兩生的,於是就稱他為箏。這種稱謂最早見於漢人劉向的《九歎·憂苦》。這種稱謂綿延了近兩千年,“秦箏”則成了箏的專有名詞。

據史料記載,漢、晉以前張12根弦,唐、宋以後增為13弦,明、清以來逐漸增至15至16根弦。採用絲絃,每弦置一柱(也稱馬或雁足),移動柱位可調節音高。本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流行21弦箏。通長約130釐米,改用鋼弦或尼龍纏鋼弦。近年來也有增至24或26弦的箏。一般都依五聲音階定弦,有時也用七聲音階定弦。 

箏的音色悠揚、典雅。彈奏時可左右手並用,也可右手彈奏,左手按揉,產生吟、滑音效果。演奏手法非常豐富。現已成為重要獨奏樂器,也常以歌舞伴奏。代表曲目有《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出水蓮》等。

擴展資料

古箏音樂在古代就得到廣泛的應用,深受各階層人士的歡迎與喜愛,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其娛樂性表現得比較突出。彈箏者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特別是文人把古箏藝術融入詩詞歌賦中,對他們的創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民間,箏樂出現在職業藝妓的表演中,在大眾娛樂場所、酒樓、歌館進行,聽眾廣泛,也更具娛樂性。現代社會,很多大型的文藝演出上,經常會出現不同形式的古箏演奏,深受大眾的喜愛。許多人學習古箏就是因為喜歡它的音色和彈奏時優雅的感覺,把從在古箏學習中得到的知識和無形中獲得的修養,運用到生活中去,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在各種古箏音樂的創作中,作者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作品中表現出對人類社會生活的見解和價值判斷,學生在欣賞時就會感知到作品中表達出來的人生理想、藝術追求、價值判斷、倫理態度等。一些優秀的作曲家在創作時,不僅是用聲音來抒發一種情感,而且能夠通過情感的抒發和邏輯發展來表達一種哲理,這同時也是音樂作品的意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箏 (彈撥樂器)

古箏的歷史起源是什麼?

一,古箏的起源

箏,又名秦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樂淳樸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後來人又把它稱為“古箏”。

古箏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它是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的方式之一。

二、古箏的發展

在漫長的二千多年曆史進程中,經過歷代彈奏者和樂器製作匠的共同努力,古箏這件華夏民族的古樸樂器得以不斷改進,其發展趨勢和人類社會的事物發展規律一樣,也是由“簡”和“繁”、“彈撥樂器”。

最初的古箏體積小,只有5根弦,後來發展到十二、十三、十六、十八,直到現在最多的有五十餘根弦,目前慣用的則是二十一根弦,又稱二十一弦箏。

古箏在東南亞很多國家非常流行,在日本、朝鮮、新加坡及我國台灣、香港等地可與鋼琴並駕齊驅,由於古箏的表現力豐富,韻味深長、色音淳美、古樸典雅,彈奏起來時若玉珠落盤,時若翻江倒海,跌宕起伏,變幻莫測,氣勢磅礴,令人陶醉。

三、箏體簡介

(1)箏頭、箏尾。大的一頭稱箏頭,小的一頭稱箏尾。

(2)嶽山:古箏分前嶽山、後嶽山,大箏頭處稱前嶽山,箏尾初處稱後嶽山。

(3)箏碼:也稱柱或雁柱,它是箏弦和麪板的傳振支柱,箏碼可以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低,前後移動,以調整音質。

(4)箏弦:分鋼絲絃和尼龍弦,從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為1—21弦。

(5)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

四、坐姿

1、彈箏姿式分立式、坐式及盤式(盤腿、坐地)日本、朝鮮彈奏政者多采用盤式,我國常用坐式。

2、坐式要點

(1)坐在靠箏頭一邊,身體右側與前嶽山延長線對齊、人體中線對第一、第二個箏碼。

(2)箏上最高碼之頂端在彈奏者胸腰之間。

(3)坐距箏體約10—15釐米。

(4)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呈“丁”字形。

(5)上體平直,放鬆自然。

3、手形要求

兩肩自然放鬆,手腕放平,手呈半握拳狀,各手指自然彎曲,各關節凸出,不能踏陷,大指要立起與中指相對,彈奏時各關節往掌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