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主要內容是什麼簡介

《莎菲女士的日記》主要內容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主要內容是什麼簡介

《莎菲女士日記》刻畫了一個五四浪潮衝擊封建家庭的叛逆女性莎菲的形象:她尋求個性解放,卻找不到正確的出路;她追求靈與肉統一的愛情,卻又陷入失望和痛苦中。

《莎菲女士日記》以其性愛表現的真摯與大膽,震動當時文壇;結構上採用散文式日記體的形式,行文舒緩流暢;其細膩委婉、深刻生動的心理描寫,代表了丁玲的主要藝術成就。

《莎菲女士日記》由34則日記構成,是主人公莎菲靈魂的自白。前三則寫莎菲單調的生活和孤寂的心境,從第四則起主要寫莎菲與凌吉士邂逅相遇後的狂熱、矛盾和痛苦。莎菲是一個走出家庭、漂流異地的青年女性。去年,與她相伴相依的藴姊和一個蒼白臉色的青年結婚,她便一個人到了北京,住在旅館裏養病。雖與幾位關心她的朋友常相往來,但與社會格格不入而帶來的心靈寂寞和痛苦不時地煎熬她的心。生活既單調又空虛,以至於有時一天把牛奶煮幾次來消磨時光,把報紙一字不漏地讀遍以打發日子。四堵粉堊的牆,一塊白堊的天花板,使她感到非常壓抑,住客、夥計、飯菜等都使她感到十分嫌厭。沒有人來看望她,她便感到惱恨;有人來探訪她,她又覺得很厭煩,給人一些難堪。藴姊透露婚後並不幸福的來信,引起她無限的人生感喟,於是,便以酗酒來作踐自己的生命,以至於吐血住院。她渴望獲得一種“真的愛情”,但當比她大四歲的葦弟真誠熱烈地愛她時,她又不接受,認為他是一個性格懦怯、沒有男性應具的陽剛之美的男人。

一個偶然機會,她認識了新加坡大學生凌吉士,便立即為其外貌、丰儀所傾倒。她雖只有二十歲,但於男女間事所知不少,並頗為自負地説:“不是我自誇, 我所受的訓練,至少也有我幾個朋友的相加或相乘”。為了征服凌吉士,她用了許多心計,如找藉口搬到凌的住所附近,請凌補習英語等,有時還大膽主動進攻,有時欲擒故縱,把凌吉士誘引過來。但凌吉士美麗、高雅的軀殼中包藏着一個卑劣的靈魂——他所追求的是金錢、肉慾和享受;既是一個資產階級紈絝子弟,也是一個情場老手——家裏已有妻室,還在外面拈花惹草,追逐女學生,甚至女娼。莎菲在理智上鄙視他、拒斥他,但又經不起美色的誘惑,內心充滿矛盾,有時肉戰勝靈,不顧一切地愛,為有凌這個“傳奇中的情人”感到快樂,甚至顛狂地接受凌的擁抱和親吻;但在關鍵時刻,靈又戰勝肉——她用力推開凌, 恢復了理智,為自己的墮落自責和痛苦,決計搭車南下,在無人認識的地方,去消磨生命的餘剩。

《莎菲女士的日記》讀後感

莎菲女士與查爾斯一輩子沒有結果的浪漫愛情故事被稱為文學裏的凱撒大帝,也有人稱她是唯美愛情的殉葬品。

浪漫是莎菲女士對愛情的渴望,結局是幸福的,但也是不幸的。

波塞冬的出現也拯救了莎菲女士的人生,但可憐的莎菲女士還是投入了上帝的懷抱。

經歷了人生的轉折點和困難,莎菲女士決定改信基督,並在宗教改革的主教唐德利恩的影響下信奉天主教,但她清楚無神論不可取,她只是嚮往救贖的人生,改變或者離開都是人生的選擇。

接受__教很難,莎菲女士的主要目標是要通過皈依基督,改變自己,創造自己的天堂。

清教徒們有很多對莎菲女士的影響,比如生活中逐漸有人打開了莎菲女士的心靈,從而讓她產生對自然的疑問。

一個從耶穌死後一百年誕生的女人,改變與重塑者,與自然的關係是目標,“天與地”的關係,是人為與自然本體之間的關係,“道”、“物”的關係,人存在與天生的關係,這些與天主教禮儀捆綁的關係是搖擺不定的。

但不可否認教義裏的“神聖之名”是它的巨大價值,莎菲女士改變了天主教對男性的要求,全然的仰慕本體,自覺做到“身體不可改變,心不可偽裝”,懺悔之後自然不必再裝束模糊,做一個虔誠的人。

如果你是清教徒,看看《莎菲女士》是什麼樣的書。

如果你是普通人,在我小時候接觸這本書,也是改變自己心靈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