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學乒乓球拿法

初學者學乒乓球拿法

。1、學會握拍:乒乓球分為直拍握法與橫拍握法,握拍的力度不要過度。2、球感培養:練習用乒乓球拍託球,可以慢慢移動。3、徒手揮拍:通過反覆完成揮拍動作,來實現動力定型。4、掌握髮球的規則:發球時,球應放在不執拍的手掌上,手掌張開和伸平。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乒乓球初學者基本基本姿勢和技巧

乒乓球初學者基本基本姿勢和技巧

有很多喜愛體育文化的盆友,通常會學打乒乓球。常常打乒乓球不但能夠鍛鍊,還能夠舒經骨筋。可是打乒乓球也是有一定的講究,有一些基本的姿勢務必要把握,下邊就給大夥兒詳細介紹幾類打乒乓球的基本姿勢和技巧吧

乒乓球初學者基本基本姿勢和技巧1

基本姿勢

1、直拍握

直拍握法的特點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擊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線球時,拍面變化不大,對手難於判斷。但反手攻球因受身體阻礙,較難掌握,防守時照顧面積較小。直握時,食指和拇指構成的鉗形不能過大或過小,以免影響手腕動作的靈活性。

2、橫拍握

用拇指和食指在球拍的兩面挾住球拍。用小拇指握住球拍柄。中指和食指輕握球拍柄。

橫拍握拍法的特點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時握法變化小,反手攻球容易發力也便於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擊球時,需變換擊球拍面,攻斜、直線時調節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對方識破。

3、淺握

淺握以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輕貼在中指旁邊,食指自然伸直斜放於球拍的背面,虎口輕微貼拍。拍肩貼近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位置根據使用正反手而做適當調整,正手時虎口位置偏拇指,反手偏食指。

橫拍淺握由於握拍較鬆可以靈活的運用手腕,台內球處理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運用搓、撇、拉、擰、彈等多種回擊手段。退台後正反手多以拉球為主,這種握拍方法多用於兩面弧圈的打法。由於淺握方法手腕容易運用,所以在擊球時一定要保持好手腕的形狀,否則在扣殺或拉弧圈球時不容易發力。

4、深握

深握與淺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緊貼球拍。深握的`最好方法是將右手伸直,食指與拇指水平放置,左手將球拍放置於食指和拇指之間,虎口頂住拍肩位置,其他手指自然握緊。食指與拇指的位置可根據自己習慣自行調整,食指位置偏拍肩利於反手,食指位置遠離拍肩有利於壓拍。

深握的優點是握拍較緊,拍形比較固定。進攻時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發力比較集中。深握球拍有利於拉高調球和前衝弧圈球,弧圈球的控制也比較好。但由於握拍較緊,手腕無法靈活運用,台內或近枱球回擊手段較少,反手主要以搓球和撥球為主。

深握球拍利於正手,由於拍形較固定,命中率較高,但正手貼身球和反手位球是其缺點。淺握球拍手腕靈活,但不容易發力,多適宜反手位選手。在選擇是深握還是淺握時,技術派偏反手打法可以選擇淺握方式,而力量派偏正手打法可以選擇深握方式。

總之,不同的握法各有其優點,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打法。無論哪種握法,握拍都不應過緊或過鬆。過緊會使手腕僵硬,影響發力時的手腕動作,過鬆則影響擊球力量和擊球的準確性。

乒乓球初學者基本基本姿勢和技巧2

技巧

一、注意發球的針對性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發球前,應儘可能地瞭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基本情況主要有

1、是直拍還是橫拍

2、是左手還是右手

3、是亞洲選手還是歐美選手

4、是生膠還是半長膠

5、是反膠還是正膠

6、是近台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

7、是初次見面還是熟手。對上述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通過熱身、錄像、報導等,瞭解對方的特長,瞭解對方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

二、注意為發球搶攻做準備:

1、利用對方的漏洞、和弱點,在落點、旋轉、力量、曲線上不斷地變化,從而提高發球的質量,創造搶攻的機會。

2、研究發球的規律,在發球時,就大體上可以預測對方回球的線路,從而提高搶攻成功的概率。

3、利用組合發球的威力,調動對方。如發近網、短而轉的球,組合發底線,左、右、近身、長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旋轉的組合,如發近網轉和不轉的球,及發近網側下旋球和“左爆衝側上螺旋球” ,把球發到對方左邊線。這樣旋轉的組合,使對方感到難於適應,從而控制了比賽的節奏,使攻球頻頻得分。

三、 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四、注意發球的旋轉

乒乓球旋轉的多樣性和由此產生的曲線的豐富性,在所有的球類運動中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如何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旋轉,特別是動作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旋轉呢?主要應注意如下幾條:

如何練好接發球在乒乓球比賽中,相對其它的環節,如發球搶攻或相持,接發球的難度最大。因為它完全受發球者的控制,而接發球對發球者在技術上沒有任何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發球的不可預測性。所以,不斷提高接發球的能力,合理的把所掌握的技術運用到接發球中,是迅速提高比賽實踐能力的關鍵。

在現代乒乓球比賽中,積極主動,搶先上手是總體戰術的技術風格。以此為前提,接發球則是體現比賽中由防轉攻,攻防轉換的最常用之處。在相對被動的狀態中,通過控制,達到相持,再力爭轉入進攻,爭取主動應是接發球中的基本指導思想。

五、對速度和落點對落點的判斷

1、對長球的判斷:一般情況下,發球者如果想把球發得很長,第一落點多在自己本方枱面的端線附近。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運動速度,側上旋和不轉球明顯要快於側下旋和下旋,如果是發側上,下旋斜線長球,要注意球的第二弧線有側拐特點;如果是直線長球,要特別注意平推過來,或者是略帶外拐的球,因為這種球除了有很快的速度外,容易發出線路比較直的球,客觀上曾加了球的角度,給接發球者造成較大的難度。

2、對短球的判斷,由於發球者想要把球發短,手上就不能發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點,所以,短球較難發揮速度的優勢,比較多是考慮的落點和旋轉。在發短球時,第一落點一般距球網較近,可根據這一特點判斷來球的長短。在接短球時,要特別注意手不要過早的伸入台內,以免側上旋短球的第二弧線往前“拱”,頂在板上,使手上失去對球的控制,以及來球可能是“傘三角”位置,球是從靠近球網的邊線出台,手來不及拿下來,對不準球。

乒乓球拍握法基礎教學講解

兵乓球的握拍方法與擊球動作有密切關係,每個擊球動作,都是由手臂、手腕和手指相互配合用力來完成的。因此,較好的握拍方法既要適合自己打法的特點,又要不影響手臂、手腕和手指的靈活運用。握拍方法有直拍和橫拍兩種。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乒乓球拍握法基礎教學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乒乓球拍握法基礎教學

  一、橫拍握拍法,一般可分為淺握和深握兩種。

  基本動作是:淺握以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輕貼在中指旁邊,食指自然伸直斜放於球拍的背面,虎口輕微貼拍。深握與淺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緊貼球拍。

  這兩種握法,正手攻球時食指要用點力,也可將食指往上移動一些幫助壓拍。反手攻球或快撥時,拇指要用點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動一些幫助壓拍。正、反手削球時,手指基本不動。

  二、直拍握拍法

  直拍握法的基本動作是:球拍柄右側貼在食指的第三關節處,以食指的第二關節壓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關節自然向內彎屈,拇指的第一關節壓住球拍的左肩(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要適中)。其他三指自然彎屈斜重疊,以中指第一指節託於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穩。

  上面是基本的做法,根據每個運動員打法的不同又有很多微調。比如快攻型的可基本保持上述握法,而兩面攻(反手攻)運動員應適當將拍柄靠近食指的第二三關節之間,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關節壓住球拍的左,右兩肩,拇指和食指距離可比基本動作略小。

  而弧圈類打法,對於中國式直拍與基本動作類似;但是對日式直拍不同,日直握法應拇指貼在球拍左側,食指輕輕釦住拍柄,形成一個小環狀。中指和無名指較直地以第一指節托住球拍背部,小指自然緊貼在無名指之下。

  還有一種現在不太常用的打法,就是直拍削球,直拍削球型的握拍是拇指自然彎屈,緊貼拍柄左側,第一指節用力下壓,其餘四指自然分開托住球拍背面。

  三、握拍注意事項:

  無論哪種握法,握拍都不應過緊或過鬆。在變換擊球的拍面、調節拍面角度時,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特別注意不應經常變化握拍方法,否則會影響打法類型及風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學者,更應注意。

  乒乓球拍不同握法優缺點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橫拍握法兩種,不同的握法各有其優點,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打法。

  一、 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點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擊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線球時,拍面變化不大,對手難於判斷。

  二、 橫拍握拍法 橫拍握拍法的特點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時握法變化小,反手攻球容易發力也便於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擊球時,需變換擊球拍面,攻斜、直線時調節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對方識破。

  (一) 無論哪種握法,握拍都不應過緊或過鬆。過緊會使手腕僵硬,影響發力時的手腕動作,過鬆則影響擊球力量和擊球的準確性。

  (二) 握拍不宜太淺。直握時,食指和拇指構成的鉗形不能過大或過小,以免影響手腕動作的靈活性。

  (三) 在變換擊球的拍面、調節拍面角度時,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

  (四) 不應經常變化握拍方法,否則會影響打法類型及風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學者,更應注意。

  乒乓球技巧假動作

  一、發球類假動作

  第一類:運用發左側下旋球的動作發下旋球,左側下旋球的發球動作與下旋球的發球動作較相似,區別在於摩擦球的部位,左側下旋球是摩擦球的中下部,而下旋球是摩擦球的正下部,發球時,為了迷惑對方,達到假動作的作用,發球時,手臂向上引拍,手腕內旋,但是球拍是摩擦球的正下部,這樣,發過去的球是,下旋球,但是對方看見你手腕內旋,認為是左側下旋球,導致對方判斷失誤,接發球直接下網。

  第二類:運用發下旋球的動作發左側下旋球,這個看了第一類,應該會懂的,區別在於摩擦球的部位,左側下旋球是摩擦球的中下部,而下旋球是摩擦球的正下部。

  第三類:運用身體的轉動和手臂的引拍動作,迷惑對方,運用奔球突擊遠離對方的球枱角。奔球發球靠的是,手腕的發力和腰的轉動,帶動身體重心的移動,使身體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傳導到球拍→球。這樣奔球的衝力大,速度快,對方在左角,突擊對方右角,對方在右角,突擊對方左角,身體的轉動,實際上是為了發奔球提供動力,對方看見你轉腰,加上手臂的較大幅度的揮動引拍,認為你要發旋轉球,實際上你的動作,在分秒之間,引起了對方的判斷失誤,奔球直接過去,球直接出台,對方反應速度沒有這麼快,導致直接得分,就算對方反應快,看出來了,對方接奔球,你絕對不會佔被動地位,對方將奔球接過來了,球也會比平常稍微冒高那麼一點,這樣就挑打突擊,你在前兩板球上,絕對佔優勢!

  第四類:鈎子發球,逆旋轉發球,首先,逆旋轉發球,就是一種假動作發球鈎子發球的動作是與發左側下旋球的動作非常相似,但是球的旋轉不同,鈎子是右側旋轉,這樣的動作別人以為是左側旋轉,導致對方接發球失誤,並且鈎子球可以發側上,和側下兩種發球,直板鈎子球的握拍就具有較大迷惑性。

  第五類:下蹲式發球,是橫板專有的發球,下蹲式發球乒乓球運動發球的一種。指發球者採用下蹲姿勢進行發球。多用於橫拍運動員。分為正手右側上(下)旋球和利用球拍反面發球的正手左側上(下)旋球兩大類。由於下蹲式發球的特殊性,發球時,改變摩擦球的部位就可以改變發球的性質,利用發球時動作的快速,導致對方沒有及時看清你的發球動作,而不知道你的發球是什麼,導致接發球的不精確,為你的下一板球打好了鋪墊。

  二、發球後迷惑性假動作

  乒乓球發球的迷惑性假動作,指的是當自己發球後動作結束後,馬上接上做另外一個動作,導致迷惑對方的視線,使對方沒有看清自己的真正發球動作,導致判斷不準確,迷惑性假動作,在國際比賽中,都有較多的運用,例如,張繼科的逆旋轉發球,動作迅速,一般人以為是左側旋球,實際上逆旋轉。

  三、接發球假動作

  滑板球,就是乒乓球橫板接球的一種假動作,利用向左的動作,實際上把球往右撇,導致對方動作失誤,直接得分,這個技術學名叫做搓撇。

  這就是幾種常見的假動作,其實識破假動作只需要要記住一點,眼不離球,通俗一點講,別管發球前的動作和發球後的動作有多麼花哨,就看摩擦球一瞬間,球拍是摩擦球的哪個部分,擊球點在哪就好了。

  

猜你喜歡:

1. 乒乓球拍中最佳擊球部位在哪裏

2. 乒乓球步法的實戰運用講解

3.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與技巧怎樣的

4. 乒乓球正手攻球實戰技巧講解

5. 乒乓球爆衝弧圈球技術動作掌握要領

乒乓球初學者怎麼練

乒乓球初學者的練習方式:學會握拍、培養球感、練習徒手揮拍、掌握髮球的規則、注意打球的力量等。

1、學會握拍

乒乓球分為直拍握法與橫拍握法,兩種方式各有優勢,主要是看什麼情況。握拍的力度不要過度,太用力握拍會影響發揮,而太鬆會影響準確度。不論兒童還是老人,學打乒乓球,找到適合自己的握拍方式很重要。

2、培養球感

球感培養可以練習用乒乓球拍託球,可以慢慢移動,比如圍着乒乓球枱轉上兩圈不掉等。這樣提高球在拍子上的感覺和移動球拍不使球掉下來。如果可以穩定的托住球不掉了,可以慢慢練習球拍顛球,由每次只能顛兩個到四個,慢慢增多注意循序漸進。

3、練習徒手揮拍

最開始學習乒乓球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練習揮拍動作的階段,通過反覆完成揮拍動作,來實現動力定型。但是對於業餘選手來説,大部分球友都缺少這一部分的訓練或者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所以會出現所謂“動作不規範”的情況。無論是初學還是進階,都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徒手揮拍。

4、掌握髮球的規則

發球時,球應放在不執拍的手掌上,手掌張開和伸平。球應是靜止的,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後和比賽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5、注意打球的力量

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