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词的形态变化

什么是词的形态变化

举例说明什么是词的形态变化。

词的形态变化指不同词类具备什么样的形式标记和变化形式。(2分)如汉语中的“老”是名词的标记,因而带有前缀“老”的都是名词,如:“老外、老板、老师、老鼠”,英语中的词尾“s”标明名词的复数等。(2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汉语形态变化是什么意思?

所谓形态变化,主要指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性数、格、时、人称的变化,通过词的形式变化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的形式在形态上的有语法意义的变化。

性性是某些词语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名词具有的性范畴是词在入局前就确定的,如法语中的名词有性范畴。

bol(碗)是阳性,pomme(苹果)是阴性。而冠词和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们也会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但只有进入句法结构中才能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如,une grande amie(一位好朋友),这里amie是阴性,所以修饰它的冠词une和形容词grande也都是阴性的。

语法范畴:

词形变化是语法形式,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就叫做“语法范畴”。包括单数和复数的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我们可以把俄语里阳性、阴性、中性三种语法意义概况成一类。

叫做“数”的范畴;把六个格的意义概况成一类,叫做“格”的范畴。语法范畴就是词形变化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类。如果说形态是词的变化形式方面的聚合,那么语法范畴就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由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范畴,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具有的。

词形变化是什么啊?

在语法学中,词形变化或屈折变化(Inflection or inflexion)指单字(或词根)拼法的改变,导致语法功能改变,进而使其代表的意义也有所改变。

多因应格、数和性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的书写形式的变化。其中表示该词汇基本概念的部份称为“词根”。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

特点。

第一,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单数与复数不同,但都是数。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不同,但都是时。我们正是根据词形变化表示出来的共同的意义领域把有关的项归在一个语法范畴里的。单数和过去时没有共同的意义领域,所以不能归入一个语法范畴。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是共同意义领域中的不同意义。

第二,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的、排斥的。在组合的时候,选择甲就排斥选择乙或丙。有的选择决定于意义,有的决定于结构内部的相互制约。在“The report was good”中,“report”选择了单数,动词选择了过去时,这是所要表达的意思决定的;但动词用单数“was”而不用复数“were”则是前面的“re-port”所决定的。

汉语形态变化是什么意思?

所谓形态变化,主要指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性数、格、时、人称的变化.

通过词的形式变化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的形式在形态上的有语法意义的变化.

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变化

人类的语言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根据形态变化的有无和差异可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和复综语四种类型。 1.孤立语:孤立语也叫词根语,以汉语为突出代表。主要特点有:

⑴词序严格。

由于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一个词在句子中属于什么成分没有形态上的标志,完全是根据语序来确定,因此词序就显得非常重要。

⑵虚词十分重要。

孤立语中词与词的关系,常常通过虚词这一重要的语法手段来体现。

⑶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大部分合成词是由词根构成的复合词,这些词不带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前缀、后缀和词尾,词的结构比较简单,往往是一个孤立的词干。

2.屈折语: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以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代表,如俄语、英语、法语等。

其主要特点是:

⑴有比较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⑵一种词形变化的语素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

⑶词尾和词干或词根结合十分紧密,脱离开词尾,句子中的词根就不能存在。

3.粘着语:粘着语也有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本身形式的变化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土耳其语、日语、维吾尔语是这种类型的代表。其特点如下:

⑴粘着语的前面和中间不发生变化,只是词的尾部发生变化,表示语法意义。

⑵变词语素的每一种变化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多种语法意义就要用多个变词语素来表示。

⑶词根与变词语素结合不很紧密,两者有很大的性,只是在用的时候临时贴上去,故名粘着语。

4.复综语:复综语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粘着语。其突出特点是词和句子合二为一。复综语的一个词往往由好几个词缀粘合而成,这些词缀同时代表了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包括在同一个词里,形成一个以动词为中心的所有附加成分的粘连组合,即动词谓语的宾语、状语等成分作为附加成分已经包括在动词中,由此实现了句子的语法功能,但形式上只是一个词。这种结构类型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例如,北美的努契克语中:

I-n-i-a-l-u-d-am

(我来是为了把这个交给她。)

其中,-d是动词词根,词汇意义是“给”,其他几个附加成分依次表示:

i- 表示过去时;

-n- 表示第一人称单数、施事;

-i- 表示直接受事宾语;

-a- 表示间接受事宾语,“她”;

-u- 表示后面的动词是施动;

-am- 表示动作“来”是有目的的。

二、 孤立语

孤 立语又叫做词根语,是词的形态变化比较少的语言,就是构成词的语素中表示词的语法意义的附加语素比较少。这样的词在组织句子的时候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达 语法关系。这样看来,词在句子里是孤零零的,没有一点变化,所以叫做孤立语。又因为孤立语中词的内部语素主要是词根,附加语素,包括词尾、词缀比较少,所 以又叫做词根语。孤立语以外的屈折语、黏着语、多式综合语可以叫做形态语。

例如汉语“我喜欢我的书”,两个“我”虽然在不同语法位置,可是不发生形态变化。但是加了一个虚词“的”表示“我”和“书”之间的所有关系。可是英语不同,两个“我”分别说成“I”和“my”两种形态。一看形态就知道是什么语法位置的“我”。

属于孤立语的有汉语、壮语、苗语等汉藏语系的语言、南岛语系的语言,还有越南语、缅甸语和西非土著居民用的一些语言。

屈折语

屈折语和黏着语是与孤立语相对的词的形态变化多的语言。在这种语言中,构成词的主体语素的后面或者前面一般出现表示词的语法意义的附加语素。例如英语不仅有“read”和“reader”这样的派生新词的变化,还有“reads”、“reading”等语法形态变化。

屈折语包括印欧语系和闪-含语系的大部份语言。例如俄语、德语、阿拉伯语、印地语等。英语也是屈折语,在英语词的后面出现的附加语素“ s”可以对应几个意义:如果是附加在动词后面就表示“单数”“第三人称”“现在时”意义的动词,如果是附加在名词后面就表示“复数”或者“领有关系”意义的名词。附加语素“ s”结合紧密,拆开以后难以确定它的意义。屈折语有内部屈折变化,就是改变单纯词内部的部份语音要素来区分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英语“foot”表示“单数的脚”,“feet”表示“复数的脚”;“take”表示“现在时的拿”,“took”表示“过去时的拿”。 在屈折语中形态变化比较多的语言叫做综合语,例如德语、俄语、印地语、立陶宛语。较多地采用词序、虚词代替形态变化的语言叫做分析语,例如英语、丹麦语、保加利亚语、法语、意大利语。由于分析语的特点接近孤立语,所以有人把汉语等孤立语也叫做分析语。

黏着语

黏着语主要包括阿尔泰语系、乌拉尔语系等语系的许多语言。例如维吾尔语、蒙古语、土耳其语、芬兰语、匈牙利语,还有日语、朝鲜语,非洲班图语族的许多语言。土耳其语是黏着语。在土耳其语中“sev ”表示“爱”,是一个动词的主体语素。在它的后面可以有下面的附加语素:“ dir ”表示“第三人称”,“ ler”表示“复数”,“ mis ”表示“过去时”,“ erek ”表示“将来时”。由它们组合形成的“sev mi s dir ler”就是“他们从前爱”的意思,“sev erek dir ler”就是“他们将要爱”的意思。在斯瓦希里语中“wa ta si po ku ja”(假如他们不来)中“ ja”是主体语素,表示“来”,它前面附加的“wa ”表示“复数第三人称”,“ ta ”表示“将来时”,“ si ”表示“否定”,“ po”表示“假定”,“ ku ”表示“动词性质”。上面语素之间的结合松散,一般每个语素又像屈折语中的词,而且每个附加语素用音节化的形式表达特定的一个意义。

屈折语和黏着语的联系是都有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语素。它们的区别是:第一,从附加语素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关系来看,屈折语不是一对一的关系,黏着语是一对一的关系;第二,屈折语的附加语素与主体语素(词根)结合紧密,黏着语结合松散;第三,屈折语有少量的内部屈折变化形式,黏着语没有。

多式综合语

多式综合语,又叫做编插语,是词和句子重合的语言。这种语言的一个句子表现成一个包含多种复杂成份的词。这个相当于句子的词,把表示动作的成份做核心,然后在它的前后加上表示施事、受事等的成份。

多式综合语包括美洲和古代亚细亚的一些语言。例如,在北美印第安人的契努克语中,“i n i a l u d am(我来是为了把它交给她)”是一个词,也是一个句子。其中“ d ”是主体语素,表示“转移(给)”,第一个“i ”表示“最近过去时”,“ n ”表示主语代词“单数的我”,第二个“ i ”表示宾语代词“它”,“ a ”表示第二个宾语代词“她”,“ l ”表示“前面的‘a’是间接宾语”,“ u ”表示“离开说话人地转移”,“ am”表示“前面的‘d’有目的”。又例如美洲的阿尔贡金语的“akuo pi n am(他从水中拿起它)”,“akuo”是主体语素表示“拿”,附加语素“ pi ”表示“水”,“ n ”表示“用手”,“ am”表示“它”。

多式综合语跟黏着语不同。多式综合语中的附加语素的形式和意义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且附加语素结合紧密。多式综合语跟屈折语的不同是,多式综合语句子跟词不区分,屈折语区分、【希望我的回答对楼主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