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溧阳白茶

江苏溧阳白茶

江苏溧阳白茶是一种产于中国江苏省溧阳市的白茶。它采用嫩叶制成,茶汤呈淡黄色,清香高雅,口感鲜爽甘甜,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据说,江苏溧阳白茶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曾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的名优茶称号。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溧阳白茶什么档次

溧阳白茶是高档绿茶。在日本静冈县举行的2020世界绿茶评比会中,溧阳天目云露白茶以高端品质,从世界各地95只送审参评绿茶中脱颖而出。溧阳白茶是绿茶,属于绿茶的白化品种。茶叶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碧绿、透显金黄,内质香气馥郁,汤色鹅黄、清澈透明,滋味醇厚,鲜爽可口。

溧阳白茶最好的品牌

麓雨。根据查询2023年溧阳白茶十大品牌排行榜得知,该白茶中的前十大品牌为一杯香、六雨、福茗源、麓雨等,其中麓雨品牌的好评率为98%,是十大品牌中好评率最高的,所以麓雨品牌的溧阳白茶是最好的。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距2023年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

天目湖白茶产地在哪里

江苏省溧阳市。

根据查询百度百科显示:天目湖白茶产地在江苏省溧阳市,是江苏省溧阳市的特产。天目湖白茶具有独特的感官品质: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润,透显金黄;内质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天目湖白茶经理化分析,成品茶的氨基酸含量5—6%,约为普通绿茶的2倍,茶多酚含量12—15%,酚氨比值2.6,仅为普通绿茶的一半,这是天目湖白茶茶汤特别醇鲜的根由。

茶,植物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溧阳白茶什么档次

高档。根据查询溧阳白茶信息得知,该茶是氨基酸含量为6.25—9%,比普通茶高2倍以上,茶多酚含量为10.7%,是属于高档茶的一种。溧阳市,江苏省辖县级市,南京都市圈成员,由常州市代管,位于江苏省南部。

溧阳白茶多少钱一斤?

溧阳白茶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是白茶中的佳品,因此价格也不便宜。好的白茶也是可以被作为礼品的,精品溧阳白茶在被作为礼品出售时,其价格也会略高一些,精品白茶礼品装一般市场价格在300元/50克,换算一下,就是3000元/斤左右。溧阳白茶每年新茶上市时间大致为4月份,因此,4月份的新茶购买起来就要更贵一些了。

溧阳产什么茶叶

产溧阳白茶

溧阳白茶也称天目湖白茶,是江苏省溧阳市特产。具有独特的感官品质: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润,透显金黄;内质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

溧阳白茶经理化分析,成品茶的氨基酸含量5—6%,约为普通绿茶的2倍,茶多酚含量12—15%,酚氨比值2.6,仅为普通绿茶的一半,这是溧阳白茶茶汤特别醇鲜的根由。

扩展资料: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溧阳天目湖白茶和金坛雀舌哪个好

溧阳天目湖白茶。

1、味道。溧阳天目湖白茶入口即甜,回甘立起,而金坛雀舌苦涩味较重。

2、功能。溧阳天目湖白茶可以调节饮食吸收、促进脂质排泄,而金坛雀不能调节饮食吸收。

白茶历史

白茶有何历史溯源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

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絝)而已。 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

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人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白茶的历史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不过《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

溧阳白茶的历史或典故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珍稀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树产“白叶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以原产地江苏溧阳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神奇的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浸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珍稀白茶独有的特点.由于珍稀白茶它是在特定的优良生态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茶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物种,与中国六大茶类“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等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等指由绿茶中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珍稀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白茶.它既是茶树的珍稀品种,也是茶叶的名贵茶叶.与别的茶叶相比,溧阳白茶的显著特点就是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因此,溧阳白茶不仅喝起来口感好,而且还有利于身体健康.最近,白茶在女孩子中流行起来,还赢得了“美容茶”的雅号.。

安吉白茶有怎样的历史渊源

动植物的白化历来罕见,并作灵物瑞兆看待。

传说有白雀与白猿听经的故事,白蛇、白龟成 为神话故事主角,今有发现也必然报道。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中,其记 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北宋庆历年间:“白叶茶,芽叶如纸,民间大重,以为茶瑞。 ”宋 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 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

北宋皇帝在说了白茶可贵之后又说:“芽英不多, 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自有这个记载一直到明代的350多年中,没有再发现过白 茶。

因此,安吉的白茶,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弥足珍奇。安吉最早于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 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后不知所终。

安吉白茶树为茶树的变种,极为稀有。春季发 出的嫩叶纯白,在“春老”时变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才呈全绿色。

如此珍奇的茶树品种,孕 育出品质超群绝伦、卓尔不群的安吉白茶,使中国的茶类百花园更为多姿多彩。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的白茶树,嫩叶纯 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

当时县林科所的技术人员剪取插穗繁育成功,至1996年已发 展到1000亩,可以采制的只有200亩,年产干茶不足千斤。 因其氨基酸含量高出一般茶一倍, 为6。

19% -6。 92%,茶多酚10。

7%,在1989年浙江省第二届斗茶会上以“玉凤”茶名获99分的 最高分,次年又获99。 3分,1991年再获浙江省一类名茶奖。

安吉白茶,1996年每500克售价 1500 - 2200元,因数量少,供不应求。

白茶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白茶是一种生产历史悠久的茶类,唐宋时期就已经有关于白茶的记述,所谓“茶贵白”,即是认为茶色白者系品质上乘的象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白茶、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白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一是因为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这是非常独特的。

据记载,福建白茶的加工,最早是在清朝乾隆37 ~47 年(公元1772 ~ 1782年),由建阳县漳墩乡橘坑村南坑的肖氏,以当地菜茶嫩芽叶采制而成,俗称“南坑白”或 “小白”,因其满披白毫,又称“白毫茶”。 白茶的品类依茶树品种和采摘标准不同而区分。

大白茶新梢的肥芽制成的称白毫银针;大白茶或水仙品种枝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称白牡丹;采自茶短小的芽叶和大白茶的单叶制成的称贡茶和眉茶。 白茶由于制法不经炒、揉(只有新工艺白茶经轻揉),毛茶芽叶完整,白毫不脱,毫香清鲜,汤色浅淡,滋味醇和,持久耐泡。

白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解热止渴效果。

白茶的历史沿革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多。

溧阳白茶的历史或典故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

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

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

珍稀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树产“白叶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

以原产地江苏溧阳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

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

正因为神奇的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浸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珍稀白茶独有的特点。由于珍稀白茶它是在特定的优良生态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茶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物种,与中国六大茶类“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等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等指由绿茶中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珍稀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白茶。

它既是茶树的珍稀品种,也是茶叶的名贵茶叶。与别的茶叶相比,溧阳白茶的显著特点就是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

因此,溧阳白茶不仅喝起来口感好,而且还有利于身体健康。最近,白茶在女孩子中流行起来,还赢得了“美容茶”的雅号。

白茶发源地

白茶。

六大茶类之一。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福建北部的建阳、水吉、松政和东部的福鼎等地。

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建阳市水吉漳墩等白茶产地 ,地处武夷山东南麓的山间小盆地。

这里群山叠翠 ,绿水蜿蜒 ;古道芳草 ,清溪扁舟。天时地利 ,使这里成为茶叶的最适宜区。

早在宋朝 ,这里就列入建安北苑贡茶属区 ,所产茶叶“皆曰北苑”。 大德年间(12 97~ 130 2年 )建安北苑贡茶失去应有地位 ,而逐步让位给武夷贡茶。

一直到清朝 ,建阳所产茶叶“但称曰武夷”。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 百八十余年了。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

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

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

建阳白茶,是我福建省一个主要的外销特种名茶。产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数种。

20多年来,建阳白茶出口量占全县茶叶出口总量的70%左右。 建阳县水吉(含漳墩、回龙、小湖)一带生产的白茶历史悠久。

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白茶生产更有很大发展。最早以水吉小叶茶芽制银针,称为“白毫”,至1870年左右,水吉以大叶茶芽制高级白茶“白毫银针”,并首创“白牡丹”。

同治十三年(1874年)左宗棠《奏以督印官票代引办法》第七条:“所领理藩院茶票,原只运销白毫、武夷、香片、珠兰、大叶、普洱六色杂茶,皆产自闽滇……”。白毫,当时为水吉白毫,即白毫银针。

18年(1929年)版《建瓯县志》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今建阳县小湖、漳墩乡和水吉镇部分及建瓯县龙村部分)二里……”。 建阳白茶被誉为闽茶中的“独秀一枝”。

其产量占全省白茶类之60%以上,其中贡眉、寿眉又占全省白茶的80%以上。贡眉、寿眉的初制品称“小白”,其品质特征为:毫清秀显现,叶张细嫩,叶态舒展,叶缘垂卷,芽叶连枝,不带暗片、梗和非茶类夹杂物,芽毫银白,叶色呈灰绿、翠绿或墨绿,叶背银灰,叶脉微红;毫香鲜纯,香味清芳爽口;汤色杏黄清明;叶底毫显,匀亮软嫩。

白茶是一种不经炒、揉的片状或单芽制品,属轻度发酵茶。 采自大白和水仙等大叶茶树之单芽者,其制成品称白毫银针;大白和水仙茶树之一芽二叶者,其初制品称大白和水仙白,经精制拼配称白牡丹;采自小白茶树等小叶茶之一芽带二、三叶者,称“小白”,其精制品称贡眉和寿眉。

对鲜叶(原料)要求具备“三白”,即芽要白,其一至二叶要带白毫。 白茶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内质,在国内外久享盛名。

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水吉有茶商字号60多家,其中港商21家。二十年代,白茶由“广客采买,安南、金山等埠其销路也”。

白茶除一般茶叶饮用价值外,还有退热、降火和治麻疹之药效。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被列为高级馈赠品。

内销方面,在广东和闽南早有销售。作为传统出口茶类,95%销港、澳,其次是东南亚国家,少量运销欧美等国。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白茶除一般茶叶饮用滋味清香回甘甜爽特性;最大特点是其药理作用,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清凉解毒和退热降火,明目清心、清热解暑之功效。

另有研究认为白茶的功效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陈年的 白毫银针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 从上述内容来看,建阳是真正的白茶发源地。

白茶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白茶的起源于东汉。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多。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文化背景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

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

溧阳特产有哪些

溧阳特产有:天目湖白茶、溧阳白芹、溧阳风鹅、溧阳鸡、溧阳青虾。

1、天目湖白茶

天目湖白茶产地,位于天目湖旅游区的南山竹海旁,属中带北缘的丘陵山区。溧阳市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美誉。

天目湖白茶具有独特的感官品质: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润,透显金黄;内质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

2、溧阳白芹

溧阳白芹,有别于其它各地的水芹和旱芹,其茎基部粗壮、质脆嫩、茎白、叶清香,水分多,为芹中佼佼者。江苏省溧阳市特有的一种蔬菜,其味清雅爽口,为苏南地区传统经典美食。

溧阳白芹以独特的栽培方式、卓越的内在品质而成为蔬菜中的奇葩,在漫长的种植过程中,溧阳农民创造出一套水芹旱育、一次性深培土的培植技巧,培育出的白芹茎基粗壮、茎鞘洁白、叶尖嫩黄、组织脆嫩、风味爽口、微甜不腻、风味独特。

3、溧阳风鹅

溧阳风鹅是江苏常州溧阳特色风味小吃,产自江苏省溧阳市天目山大溪水库地区,据说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落难隐居于溧阳天目湖五元山中所密制,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商朝宰相伊尹对鹅的做法进行了改进流传至今,是溧阳当地农户家家过年必备美食。溧阳风鹅尤以云塔风鹅比较有名,其腌制方法非常奇特,开袋即食,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腻、酥嫩可口。

4、溧阳鸡

溧阳鸡属肉用型品种。体型较大,体躯呈方形,羽毛以及喙和脚的颜色多呈。但麻黄、麻栗色者亦甚多。公鸡单冠直立,冠齿一般为5个,齿刻深。母鸡单冠有直立与倒冠之分,虹彩呈橘红色。

溧阳鸡是体型大、肉质鲜美的黄羽鸡种,具有脚粗、胸宽、肌肉较丰满、觅食力强、宜放牧饲养等特点羽毛着生也较快,在地方鸡种中有较高的繁殖力和屠宰率,在与肉鸡杂交试验中效果较好。因此,溧阳鸡宜作为肉鸡育种素材使用。

5、溧阳青虾

溧阳青虾,学名沼虾,是江苏常州溧阳市地方特产,以个体规格大、肉质鲜美而著称,被评为“常州十大农产品”。溧阳社渚镇养殖青虾起源于90年代初,是“中国青虾第一镇”,所产的溧阳青虾不仅个大、壳薄,而且肉紧、味道好。

溧阳青虾身体由头部、和腹部组成。头部和完全愈合,称头。体外覆盖几丁质甲壳,用以保护内脏、固着肌肉,所以称为“外骨骼”。

头的甲壳是一个不分节的整体,称头胸甲,头胸甲前端向前突出一尖锐的额角。青虾的额角较平直,额角上下缘均有排列整齐的锯齿,称额角齿。

溧阳白茶是哪里产的

溧阳白茶是江苏省溧阳市产的茶,这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特产茶叶。溧阳地区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加上后续的加工工艺,种植出了优质的茶叶品种,口感醇厚。

溧阳白茶是哪里产的

溧阳白茶也被叫做天目湖白茶,产自江苏省溧阳市,溧阳白茶属于绿茶的白化品种。溧阳白茶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润、透显金黄,内质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溧阳白茶茶汤特别醇鲜,品质卓越,能起到抗辐射、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溧阳白茶的制作工艺讲究,将采来的青叶摊青晾干,使鲜叶的含水率达到55%-65%,然后再杀青时炒茶锅底的温度控制在150度到190度,再次杀青,使得叶片含水率达到26%-34%,最后烘干,把叶片的含水率处理达到4%-7%,这就是高品质的成品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