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失地保险什么意思

有失地保险什么意思

有失地保险什么意思:答案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有失地保险什么意思:答案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有失地保险什么意思:答案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失地保险就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失地是指失去土地的农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指农民失去土地后,通常会出现收入来源不稳定的情况。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投稿:yangang

失地保险就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国家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对于男性年龄在45-60周岁之间,女性年龄在40-55周岁之间的失地农民应加入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项目中。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与失地农民实际年龄之间的差额即为实际缴费年限。每年所需缴纳的费用由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政府负担的部分从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再加专项的财政拨款,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经济积累中提取,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体比例要合理,政府出资应在50%以上,集体出资应在30%左右,个人出资在20%左右,坚持政府保障为主,个人保障为辅的原则。失地农民达到缴费年限后,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1、失地保险就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指农民失去土地后,通常会出现收入来源不稳定的情况,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而现行的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无力考虑和承担失土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2、对于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上,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地方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每年养老保险金水平,按15年期限,从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资金用于养老保险费用的支付,个人不负担缴费。从失地的当月起,开始领取养老保险。各地政策实施有所不同,一般按照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缴费比例,按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缴费数额,并且逐步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

失地保险什么意思

失地保险就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国家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扩展资料:

对于男性年龄在45-60周岁之间,女性年龄在40-55周岁之间的失地农民应加入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项目中。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与失地农民实际年龄之间的差额即为实际缴费年限。每年所需缴纳的费用由,集体,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负担的部分从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再加专项的财政拨款,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经济积累中提取,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体比例要合理,出资应在50%以上,集体出资应在30%左右,个人出资在20%左右,坚持保障为主,个人保障为辅的原则。失地农民达到缴费年限后,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失地保险是什么意思

失地保险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指农民失地后,收入来源通常不稳定。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而现行的城市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无法考虑和承担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为了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我国各地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待遇:

对于60岁以上、55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地方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年度养老保险水平和15年期限,从土地征用收入中扣除部分养老保险费用,个人不承担支付。从失地当月开始领取养老保险。

被征地农民应当提供以下信息:

1.征地协议和土地补偿合同由被征地村(社区)提供;

二、被征地农民身份证、户口簿等证明;

3.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名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申请表、被征地农民待遇审批表;

4.国土资源部审核的《征地情况及保障资金明细表》。

经农村养老保险机构审手册》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证》经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颁发。

失地保险是什么

失地保险就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国家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对于男性年龄在45-60周岁之间,女性年龄在40-55周岁之间的失地农民应加入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项目中。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与失地农民实际年龄之间的差额即为实际缴费年限。每年所需缴纳的费用由,集体,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扩展资料

被征地农民参保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由各被征地村(社区)提供征地协议及土地补偿合同;

(二)被征地农民身份证及户口本等证明;

(三)填报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花名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申请表》及《被征地农民待遇审批表》;

(四)由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的《征地情况及保障资金明细表》。

经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手册》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失地保险是指什么意思?

失地保险的全称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它是国家针对失地农民出台的一项养老保险,用以保障他们的权利。其中,失地农民是指因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时对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的人员,年满18周岁及以上的失地农民方可自愿参保。

参保对象

失地农民指因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时对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的人员。规定年满18周岁及以上的失地农民方可自愿参保,年龄以居民身份证登载的出生日期为准,征地时间以征地批文为准。

养老保险金待遇

对于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上,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地方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每年养老保险金水平,按15年期限,从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资金用于养老保险费用的支付,个人不负担缴费。从失地的当月起,开始领取养老保险。

对于男性年龄在45-60周岁之间,女性年龄在40-55周岁之间的失地农民应加入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项目中。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与失地农民实际年龄之间的差额即为实际缴费年限。每年所需缴纳的费用由,集体,个人三方共同承担。负担的部分从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再加专项的财政拨款,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经济积累中提取,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体比例要合理,出资应在50%以上,集体出资应在30%左右,个人出资在20%左右,坚持保障为主,个人保障为辅的原则。失地农民达到缴费年限后,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

对于男性45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当地社会保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劳动力再就业,应从集体获得的土地补偿费中,提出一部分就业培训专用资金,使失地农民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就业进程。当这部分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后,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项目,凭借失地农民身份证明,享受一定的养老保险缴费的优惠待遇。同时也应特别注意农村低保人员失地后的养老保险安排,对于失地低保人员,社会保障部门应不分年龄差别,对其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失地养老保险制度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将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期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缴费标准

由于各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缴费额度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失地农民的缴费标准: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按每年100元至800元的缴费档次,由个人选择其中一档乘以折算后的缴费年限,计算个人应缴费总额。被征地农民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以征地时上年度起历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按20%的费率乘以折算后的缴费年限,计算应缴费总额。

区(市、县)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记载的承包土地数量为依据,根据实际失地比例承担一定数额的费用。全部失地的,承担费用为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高缴费档次乘以补缴年限计算得到的应缴费总额的60%;部分失地的,承担费用为应缴费总额的60%乘以实际失地比例。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记载的家庭人口为若干人的,按符合参保条件的实际人口计算承担费用。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和承担费用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作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依据;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除承担费用外,其余部分由个人承担,应缴费总额的40%记入个人账户,其余60%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一部分记入个人账户,一部分划入统筹基金。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未满60周岁、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个人选择的缴费档次继续缴费,费用由个人全额承担。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时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标准继续缴费,费用由个人全额承担;被用人单位录用的,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继续缴费,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失地保险是什么

失地保险就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国家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扩展资料:

因非依法征地导致失去土地的人员不属于失地农民范围;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但所承包土地被其出租、转租者也不属于保障范围;失地农民被录用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军入伍后转为军官、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也不在保障范围。

2007年12月18日以前,征地时享有第二轮土地承包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本着自愿的原则,可参照本细则以村(居)为单位,经市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定后,按参保时当地缴费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享受相应待遇。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按每年100元至800元的缴费档次,由个人选择其中一档乘以折算后的缴费年限,计算个人应缴费总额。被征地农民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以征地时上年度起历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按20%的费率乘以折算后的缴费年限,计算应缴费总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失地保险是什么意思?

失地保险是什么意思?失地保险就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失地是指失去土地的农民;而失地养老保险就是地方对于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而采取的保障,符合相关要求的农民,可以购买失地保险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就可以享受相关的权益。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建等,很多田地都被使用;但是对于农村以耕田为生的农民而言这会断了他们的收入,使他们的收入并不稳定甚至完全失去收入。为此地方推出了针对这类人员的保险就是失地保险。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失地保险是什么意思。

      1、失地保险的缴费标准

      (1)已征地农民的缴费标准

      (2)新征地农民的缴费标准

      接近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龄的,男50-60周岁,女40-55周岁的人员需要缴纳54600元的金额,即可每月领取260元养老金。

      2、失地保险是什么意思

      失地保险的全称为失地养老保险,是对于失去土地权农民的一种保障,缴纳过失地保险的人可以每月领取一定金额的养老金。

失地保险是什么

失地保险就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国家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扩展资料:

因非依法征地导致失去土地的人员不属于失地农民范围;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但所承包土地被其出租、转租者也不属于保障范围;失地农民被录用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军入伍后转为军官、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也不在保障范围。

2007年12月18日以前,征地时享有第二轮土地承包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本着自愿的原则,可参照本细则以村(居)为单位,经市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定后,按参保时当地缴费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享受相应待遇。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按每年100元至800元的缴费档次,由个人选择其中一档乘以折算后的缴费年限,计算个人应缴费总额。被征地农民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以征地时上年度起历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按20%的费率乘以折算后的缴费年限,计算应缴费总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什么是失地保险每年交多少钱

失地保险是国家为失地农民进行缴纳的,所以在征地的时候就应该签订失地保险的缴纳协议。纳入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在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次月起,可享受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本办法实施前未参保的失地农民,男现已年满60周岁,女现已年满55周岁的,由从本办法施行起发放基础养老保险金。已到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龄:如果是已到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龄的新征地农民,男满70周岁、女满65周岁的由征地部门缴费15600元,每月可领取260元养老金。男满65周岁不满70周岁、女满60周岁不满65周岁由征地部门缴费31200元,每月可领取260元养老金。男满60周岁不满65周岁、女满55周岁不满60周岁由征地部门缴费46800元,每月可领取260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失地保险是

失地保险的全称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它是国家针对失地农民出台的一项养老保险,用以保障他们的权利。其中,失地农民是指因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时对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的人员,年满18周岁及以上的失地农民方可自愿参保。

参保对象

失地农民指因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时对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的人员。规定年满18周岁及以上的失地农民方可自愿参保,年龄以居民身份证登载的出生日期为准,征地时间以征地批文为准。

养老保险金待遇

对于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上,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地方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每年养老保险金水平,按15年期限,从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资金用于养老保险费用的支付,个人不负担缴费。从失地的当月起,开始领取养老保险。

对于男性年龄在45-60周岁之间,女性年龄在40-55周岁之间的失地农民应加入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项目中。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与失地农民实际年龄之间的差额即为实际缴费年限。每年所需缴纳的费用由,集体,个人三方共同承担。负担的部分从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再加专项的财政拨款,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经济积累中提取,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体比例要合理,出资应在50%以上,集体出资应在30%左右,个人出资在20%左右,坚持保障为主,个人保障为辅的原则。失地农民达到缴费年限后,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

对于男性45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当地社会保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劳动力再就业,应从集体获得的土地补偿费中,提出一部分就业培训专用资金,使失地农民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就业进程。当这部分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后,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项目,凭借失地农民身份证明,享受一定的养老保险缴费的优惠待遇。同时也应特别注意农村低保人员失地后的养老保险安排,对于失地低保人员,社会保障部门应不分年龄差别,对其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失地养老保险制度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将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期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缴费标准

由于各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缴费额度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失地农民的缴费标准: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按每年100元至800元的缴费档次,由个人选择其中一档乘以折算后的缴费年限,计算个人应缴费总额。被征地农民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以征地时上年度起历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按20%的费率乘以折算后的缴费年限,计算应缴费总额。

区(市、县)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记载的承包土地数量为依据,根据实际失地比例承担一定数额的费用。全部失地的,承担费用为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高缴费档次乘以补缴年限计算得到的应缴费总额的60%;部分失地的,承担费用为应缴费总额的60%乘以实际失地比例。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记载的家庭人口为若干人的,按符合参保条件的实际人口计算承担费用。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和承担费用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作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依据;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除承担费用外,其余部分由个人承担,应缴费总额的40%记入个人账户,其余60%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一部分记入个人账户,一部分划入统筹基金。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未满60周岁、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个人选择的缴费档次继续缴费,费用由个人全额承担。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时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标准继续缴费,费用由个人全额承担;被用人单位录用的,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继续缴费,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失地保险是什么保险?

什么是失能收入损失保险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一种个人保险,它的主要目的是赔偿投保人因为因意外或疾病而导致的失能,从而使投保人失去收入而受到的损失。一旦投保人因意外或疾病而失去工作能力,保险公司就会按照保险单上规定的金额支付报销金。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一般按月支付报销金,一般支付期限持续一年,也可以按照投保人的要求延长支付期限。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的报销金是按照投保人在失能前的收入水平计算的,一般报销比例为50%,也可以根据投保人的要求增加报销比例。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的投保对象一般是18-60岁的职业人群,投保人需要提供有效的职业证明,并且一般不接受投保人患有慢性病的情况。此外,投保人有责任披露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投保人有疾病史,保险公司有权拒绝投保或者增加保费。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的报销金不受保险金额,只要投保人失去工作能力,就可以获得报销金。此外,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还可以提供其他补偿,如护理费用补偿、职业转换补偿等,以帮助投保人应对失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什么是失能保险

失能保险是一种通过保险合同确定的保险,其主要目的是为患有残疾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提供经济支持。本文将从定义、类型、优势、注意事项四个方面来介绍失能保险。

1、什么是失能保险

失能保险是一种通过保险合同确定的保险,其主要目的是为患有残疾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提供经济支持。当投保人因疾病或意外事故而变得无法工作时,保险公司将向投保人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金,以补偿经济损失。

2、失能保险的类型

失能保险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残疾保险,即投保人因残疾而无法工作时,保险公司将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金;另一种是慢性病保险,即投保人因慢性病而无法工作时,保险公司将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金。

3、失能保险的优势

失能保险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为投保人提供经济支持,以补偿因残疾或慢性病而无法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失能保险还可以为投保人提供护理和康复服务,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工作能力。

4、失能保险的注意事项

在购买失能保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确保保险公司的财务实力和信誉;其次,应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了解其责任范围、保险期限等内容;最后,应定期监督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以确保自身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失能保险是一种旨在为患有残疾或慢性疾病的人提供经济支持的保险,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保障,但在购买失能保险时,仍需要谨慎,以确保自身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本文从定义、类型、优势、注意事项四个方面介绍了失能保险,指出它主要用于为患有残疾或慢性疾病的人提供经济支持,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保障,但在购买失能保险时,仍需要谨慎,以确保自身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