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红茶简介

宜红茶简介

宜红茶是一种类型的茶,是中国传统茶叶之一。它产自福建省宜兴市,因产地而得名。宜红茶叶色泽红褐,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富有特色的原产地风味。宜红茶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多个环节。宜红茶输出到世界各地,备受茶叶爱好者的欢迎。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宜都宜红茶属于哪儿的特产

宜都宜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宜都宜红茶是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的特产。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宜都宜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宜都宜红茶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黑油润,香气甜香高长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茶汤有“冷后浑”现象,是我国条形红茶的代表之一。宜都宜红茶,产自长江与清江交汇的丘陵山区。这里山峰层叠绵延,种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十九世纪中叶,有茶商来到宜都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技艺,拉开了宜都宜红茶百年兴盛的序幕。宜都宜红茶是宜红茶的典型代表,上世纪50-60年代,宜红、祁红、滇红并列为中国三大出口工夫红茶。基于宜都宜红茶巨大的影响力,《宜都县志》将其收录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宜都宜红茶的发展,几经风雨后,于1951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原苏联在宜都援建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的茶厂——中国茶叶公司宜都茶厂,开始了宜都宜红茶的收购、精制加工与销售工作。该茶曾被湖北省评为“优质产品”、湖北特色名茶等称号。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据历史文献记载:宜红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光绪年间,就大量出口,1876年,清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就有大量宜红茶出口。解放后,由于国门封闭,宜红茶出口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宜红茶才逐渐恢复出口。

宜红茶的特殊历史地位,也成就了它特色的品牌地位。宜都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由于品质稳定,深受欧洲、美洲及中东地区消费者的喜爱。

2013年,宜都市宜红茶协会申报的“宜都宜红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宜都宜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宜都市全境包括(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聂家河镇、潘家湾土家族乡、王家畈乡、松木坪镇、枝城镇、陆城事处)产地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05′55″—30°36′00″,东经111°05′47″—111°36′02″之间。规模10万亩,产量1.3万吨。

宜昌红茶的介绍

宜昌红茶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茶史追溯湖北宜昌地区是中国古老茶区之一。早在秦汉时期,茶叶就从巴蜀传播到宜昌;茶叶利用已从生嚼鲜叶进步到生煮羹饮。据《晏子春秋》记:“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说明当地茶叶是煮来吃的,由此可推断,宜昌茶叶利用是从生煮羹饮开始的。三国时,茶叶利用又前进一大步,根据魏张揖(230年前后〕的记载,茶叶利用是将采来的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碎冲泡,加佐调料和作羹饮。

宜红茶属于哪儿的特产

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

1宜红茶区的自然环境

宜红茶区位于东经109°-112°,北纬29°-31°31′。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早在公元3世纪西晋时,《荆州土地记》就记有:“武陵七县通出茶”。唐代陆羽《茶经》载:“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山南,以峡州上”。

1.1气候

属带气候,茶区年均温度14~18℃。宜昌年均温度16.9℃,无霜期283天,10℃以上茶树生长发育期248天,有效活动积温5401℃。恩施年均温度16.3℃,无霜期280天,10℃以上茶树生长发育期247天,有效活动积温5171℃。常德在北纬29°附近,一般年降水量1200~1600mm,且多集中在茶树生长发育的3~9月。

1.2土壤、地势

土壤以黄棕壤、红壤、黄壤、酸性紫色土的面积大,成土母岩多为片麻岩、沙岩、页岩、板岩、花岗岩分化而成。pH值多在4.5~6.5之间。

宜红茶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境内,以武陵山区分布最广,海拔高的有2000~3000m的高峰,而茶树分布主要在海拔300~1000m之间的低山和半高山区。宜红茶优质茶的产区多在海拔400~1000m之间,如五峰的采花、宜昌的邓村、鹤峰的走马等。

1.3品种

宜红茶区特有的茶树品种资源,如宜昌大叶种、宜红早、恩施大叶种、鹤峰苔子茶、恩施苔子早、巴东苔子茶、五峰大叶种、五峰柳叶种等。

2宜红茶的诞生

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红茶源于17世纪中叶。宜红茶究竟起源于何时呢?笔者1953年开始在宜红茶区收集资料,作过访问。1982年笔者曾撰文“宜红茶初考”,提到:“清代湖南《巴宁县志》记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外洋通商,广人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享其利。日晒,色微红,故名红茶。清代《宁乡县志》(1867年)记有:“广人贩红茶,按谷雨来乡,不利雨而利晴,不须焙而须曝,乡园获小济焉”。据我国著名茶学家吴觉农先生分析:“当时(指19世纪)湖南有了红茶,湖北和湖南邻近,这个时期红茶制法可能已传人湖北”。《湖北茶业贸易志》记:“19世纪以后,大批广东商人到鄂南采制出口红茶,进一步促进了鄂南茶叶生产的发展。到鸦片战争前夕,羊楼洞不仅成为国内著名的边销茶区,而且成为著名的出口红茶产区。在鄂南茶叶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广东茶商到鹤峰、五峰一带改制红茶,也促进了鄂西茶叶生产的发展,五峰、鹤峰、长阳生产的宜红茶,很受英商欢迎,成为国内著名出口红茶产品”。“19世纪以后,我省外贸有了较大的发展,出口红茶贸易也随之兴旺起来,清代道光年间,广东茶商钧大福带领江西技工到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汉转广州出口”。

《鹤峰县志》(清光绪十一年续修本)记:“邑自丙子年广商林紫宸来州(注:清雍正改容美土司归流,建鹤峰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茶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

笔者于1962年5月,访问老茶人、宜昌县茶叶公司太平溪茶站评茶师宫美珊先生,他说:“光绪元年(乙亥年,1875年)有广东香山县客商芦次伦先在鹤峰开矿,失利。见鹤峰一带产茶甚多,因此开设茶号,在鹤峰、湖南石门县泥沙一带教茶农做红茶,头一年做有红茶七八千斤,首批由汉口转运广州出口。由于茶叶品质好,每箱售价高达160两(白银),比当时市场红茶价格高出一倍”。

五峰县采花乡发掘的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商“宝顺和”茶庄招牌,说明那时五峰各地已在做红茶。

综上所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宜红茶区老茶人的传说,可以推断:宜红茶的诞生在十九世纪中期前后。宜红茶的大量出口外销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据中国茶叶公司资料:1876年我国茶叶出口曾达213.2万担,其中红茶出口170.9万担,占茶叶出口总额的80.16%,当时由汉口出口茶叶57.4万担,其中红茶47.8万担,占出口总额的83.2%,其中就有大量宜红茶出口。建国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极盛时期是1886年,当时我国茶叶出口达268.2万担,其中红茶200万担,占出口总额的74.6%,曾为我国换回6310万银元。

1949年我国茶叶出口仅19.84万担,其中红茶出口只有1.65万担,只有1886年的0.825%。宜红茶几乎全面停产。宜红茶收购、加工、集散中心的五峰渔洋关,抗日战争前有茶厂10余家,1949年已全部关闭。

3宜红茶的新生和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苏联首先和我国建交,随后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贸易协定”,我国红茶出口苏联换回我国建设急需的物资,这样红茶有了销路,以后宜红茶还出口东欧各国。

宜红工夫茶产于哪里 宜红工夫茶是什么茶

宜红工夫茶是一种古老的茶,这个茶的历史还是很悠久的,在湖北见的是比较多的,那么宜红工夫茶产于哪里呢,下面来了解了解吧。

宜红工夫茶产于哪里 

湖北宜昌地区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把宜昌地区的茶叶列为山南茶之首。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861年汉口被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

宜红工夫茶是什么茶

宜红工夫茶,其实是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红茶,问世于19世纪的清代光绪年间,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1876年的时候,宜昌市就已经被列为是对外通商口岸,这个时候的宜昌红茶出口量就已经达到了有7500吨了,主要销售往英国、俄罗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

宜红工夫茶茶汤是什么样

宜红茶条索紧细有毫,色泽乌润,香气甜纯,汤色红艳,滋味鲜醇,叶底红亮。高档茶的茶汤还会出现“冷后浑”现象。据湖北省《慈利国志》评还:“鹤峰帮者西贡品,其与宁都同为尚第一,中外驰名。”由此可见,宜红茶很早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并且名声经久不衰!

宜红工夫茶的特点

宜红工夫茶,条索紧细,叶片上有金毫,色泽乌润,内质香味高扬,冲泡后,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叶底柔软; 正宗的宜红工夫茶,茶汤冷却以后,会出现“冷后浑”的现象现象。

宜红是指哪的红茶?

湖北省宜都市宜红茶业有限公司(原宜都茶厂)是一九五一年由前苏联专家援助,中国茶叶公司建成的“宜红”茶区第一座红茶精制厂。地江三峡与江汉平原结合部的湖北宜都市,濒临长江与清江汇合处,背靠湘鄂西茶叶盛产区,焦柳铁路横贯南北,长江水道直通东西,近邻沪蓉西高速公路、三峡国际机场仅二十公里,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为宜红茶业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宜红应该是宜昌的而非宜兴的。

到有颗茶看看吧,看到他们也有宜红的茶。

湖北宜红工夫红茶的相关知识

湖北宜红工夫红茶的相关知识

  【产地】湖北茶宜红工夫产于湖北鄂西山区宜昌、恩施两地区。邻近的`湘西石门、桑植、慈利等县亦有部分生产。湖北茶宜红工夫年产10万担左右。湖北茶宜红工夫以条索紧细有金毫,内质香味鲜醇,汤色红亮有“冷后浑”为其主要特点。

  【特征】湖北茶宜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润,香甜纯高长,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亮柔软。茶汤稍冷即有“冷后浑”现象产生,系我国商品质的工夫红茶之一。

  【工艺】湖北茶宜红工夫的初制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

  【功效】湖北茶宜红工夫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

  【渊源】宜红工夫茶,早在公元一千八百年就销往英国,到1886年前后大量出口,销往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由于“宜红”当时由宜昌集中转运汉口出口,故称“宜红”。宜昌邓村非常重视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历年来创制了一大批名优茶如:“邓村绿茶”、“宜红功夫茶”、“裕茗碧剑”、“三峡春螺”、“三峡剑毫”、“邓村云雾”等湖北茶名优茶,分别多次获市、省,国家质量评比金、银奖。

;

宜红茶是一个品牌还是一个品种

现在是一个地域的品牌。恩施,五峰,宜昌地区。

宜红茶问世於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已有180年历史。1876年9月,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茶出口量飞速提高,宜红茶由此传称开来。一直到1886年,输出量达7500吨左右,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宜红茶出口的兴盛期。宜红茶是传统的条形茶,由於选料讲究,做工精细称之为“宜红工夫茶”,其条紧细、色乌润、香鲜爽、味鲜甜、叶红亮,深受欧美市场的青睐。

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茶叶公司宜都茶厂,始建於1951年9月,是建国以来由前蘇联专家援助、中国茶叶公司建成的“宜红”茶区第一座红茶精制厂,负责宜红茶的收购、生产、加工和销售业务。

宜红有那几款红茶,据说是武汉最高端红茶,价格贵不?

宜红是宜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红茶品牌,该品牌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曾经为新中国时期的外贸出口作出过卓越贡献,后来由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原有的红茶产区在日军侵华过程中沦陷,宜红茶作为重要战略出口物资货源断绝了。宜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在是重新打造这个-品牌。公司好像是在南京路5号。具体有几款红茶要去他们官网上看。你在百度搜宜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宜红茶业就是那个公司。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宜昌红茶的茶区宜昌

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先由广东商人犯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后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洋人称为高品”。

随后,渔洋关周围地区湖南石门、桑植,鄂西鹤峰、来凤、五峰等地,均有广东茶商、江西茶商、汉阳茶商等来此开设茶号,传授红茶采制技术,收购红茶,制茶厂曾先后达到20多家。当时渔洋关以西的粗制红茶,都要集中到渔洋关精制后,再通过渔洋河水运至长江、清江交汇口的宜都,然后才转运汉口外销英、俄、美、德诸国。

当时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经茶市场,广商除开辟鄂西宜红茶市外,还大批涌向鄂南羊楼洞采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红茶庄达50余家,年制红茶10万箱,达5万余担。

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

由于宜红茶品形俱佳,很受西方人欢迎,于是销路大畅。宜红由英国传售至西欧,尔后美商、德商也时有购买,宜红得到大量发展。1876年,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宜红茶出口量便一下猛增。据中国茶叶公司资料:至1886年前后,每年红茶输出量都在15万担左右。渔洋关一度成为与湖北省内两大茶叶市场—羊楼洞、汉口齐名的鄂西南最为著名的红茶市场,每年季节茶工达到5000余人。1888年汉口口岸出口量达86万担,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量的40%,其中以红茶为主。

宜昌红茶消费人群

宜昌红茶消费人群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宜红茶为宜昌红茶的简称,因在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又因其加工颇费工夫,须用脚踩手搓悉心炒制而成,故称宜昌工夫茶,湖北产地在今鄂西山区宜昌市、恩施州,五峰,秭归、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