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强:戏剧创作必须面向群众

戏剧的创作,一定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近年来,文化艺术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戏剧虽然赢得了不少大奖,却不受人民群众欢迎,难以赢得市场。有些剧团在演出时,观众越来越少,最后留下的都是小孩和老人,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戏虽好,但观众不喜欢、不买账,即使不用购票也不看,就说明群众不需要这样的戏剧。

黄克强:戏剧创作必须面向群众

为什么受到专家赞赏、领导肯定的戏剧,却得不到群众的喜爱?这就涉及到戏剧为谁创作的问题。近年来,有些艺术团体为了搞评奖、汇演,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搞大投资、大制作,一旦大奖到手,这个剧便寿终正寝。离开政府的给养,这种剧团便难以生存。

在专业剧团陷入困境的同时,一些业余剧团却相当活跃。他们生活在群众之中,了解群众的胃口,深受群众欢迎。他们演出的戏剧或许不是精品,也得不到专家的赞赏,却每年能演几百场,群众喜爱,剧团也赚钱

这里不是贬低评奖戏。评奖是一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对调动创作者的积极性、促进艺术精品的诞生起着重要作用。获奖的戏剧有着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着戏剧发展的前锋,体现了戏剧发展的水平,适合文化层次较高的观众观看。但是,如果人民群众不愿走进剧场,那么戏剧的振兴便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戏剧的繁荣和发展了。

戏剧应该为人民群众服务。戏剧要繁荣壮大,就必须面向群众,了解群众的欣赏水平和心理需求,寻找群众喜欢的艺术题材。一般来讲,群众更喜欢通俗易懂的戏剧,喜欢有故事、有趣味、情感丰富和贴近生活的戏,对政治说教、高深莫测的戏剧会敬而远之。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和城市的观众,审美需求也不大相同。

最能吸引观众的戏剧,应该有个好的故事,故事中善恶分明、斗争激烈,剧情感人。不论是古装还是现代,他们最关心剧中人物的命运,希望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有些观众喜欢有趣味性的戏,在快乐中陶冶情性。群众喜欢的趣味,是健康有益的,而不是低级庸俗的作品。而情感是戏剧的血液,而戏无情不感人,富有情感的戏,最能打动观众。

总而言之,戏剧必须贴近群众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演群众之所爱,表现群众最熟悉的人和事,对于远离生活、故弄玄虚或随意拔高人物形象的戏,群众是不会乐意接受的。

目前,农村戏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商品,戏剧创作必须增强群众观念和市场意识,创作群众喜欢的戏剧,活跃农村和城市的文化阵营,如此,戏剧才会得以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