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字的小篆怎么写

1. "日、月“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怎么写

你好,上边是依次是日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下边依次是月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写法!

日字的小篆怎么写

拓展资料: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2. 日的小篆,金文,甲骨文怎么写

小篆

金文

两种甲骨

总体变化并没有很大

3. 天字篆书怎么写

1、天字大篆写法如下:

2、天字小篆写法如下:

天[ tiān ]的基本解释

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天空。

2、在上面 :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气候 :天气。

4、季节,时节 :冬天。

5、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 :今天。

6、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 :天上。

7、自然界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自然的、生成的 :天然。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 天,顚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白话版《说文解字》: 天,头顶。至高无上,字形由“一、大”构成。

三、相关词汇解释

1、天地[tiān dì]

天和地:炮声震动天地。

2、阴天[yīn tiān]

布满云的天空。

3、明天[míng tiān]

今天的下一天。

4、先天[xiān tiān]

指人或动物在胚胎时期就形成或具有的。与“后天”相对:先天不足。

5、前天[qián tiān]

时间词。昨天的前一天。

4. 朝字的小篆怎么写

“朝”字的篆体:一、朝的读音:zhāo、cháo二、汉字释义:[ zhāo ] 1、早晨。

2、日,天。 [ cháo ] 1、向着,对着。

2、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 3、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

4、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 5、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姓。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四、部首:月五、相关词组:公朝、朝冠、朝华、朝端、专朝扩展资料:一、汉字笔画:横、竖、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横折钩、横、横二、词语释义:1、朝野原指朝廷和民间,现指政府方面和非政府方面。

《后汉书·杜乔传》等均有相关记载。:权倾~。

消息传出,~哗然。2、朝奉宋朝官阶有“朝奉郎”、“朝奉大夫”,后来徽州方言中称富人为朝奉,苏、浙、皖一带也用来称呼当铺的管事人。

3、朝阳[cháo yáng] 向着太阳,一般指朝南:两间屋子都~。[zhāo yáng] 初升的太阳。

4、朝端位居首席的朝臣。 指尚书省的长官。

5、专朝独揽朝政。

5. 日字加一笔都有哪13个字

1、田

读音为tián,象形字。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后作“佃”。

2、电

电,是一个多义字,有两种释义。一种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西汉·刘向《五经通义》中说到:电,谓之雷光也。另一种是物理学的名词,作为一种能的形式存在。

3、申 (shēn)

释意:①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②用于记时:~时(下午三点至五点);③ 陈述,说明:~述、~斥、~辩;④ 重复,一再的意思;⑤与寅同义(非完全同义);⑥约束。

4、旦

“旦”本意指旭日东升。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在戏曲表演行当中,指女角色之统称。源于歌舞、百戏。 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

5、旧

定义:①经过长时间使用或放置的,跟“新” 相反。示例:陈旧、破旧、旧衣服。

②依前;从前的;原先的。示例:春杪游情旧、旧址、旧居、新仇旧恨、喜新厌旧。

③过去的时光;过去的朋友。示例:旧日、故旧、念旧。

6、由(yóu)

基本字义:① 原因:原~。事~。理~。~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②自,从:~表及里。~衷(出于本心)。③顺随,听从,归属:~不得。信马~缰。④经过,经历:必~之路。~来已久。⑤凭借:~此可知。⑥古同“犹”,尚且,还。⑦古同“犹”,犹如,好像。⑧姓。

7、白 (bái)

从丿从日。〈形〉。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丿,从日。“丿”意为“不”,写在“日”的左上角,表示“在前的不算(日出前的天色不算)”,转义为“开始(从日出开始)”。“日”指太阳。“丿”与“日”联合起来表示“从日出开始(到日落前)的天色”。

8、目

目是象形字。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9、甲

读音“jiǎ”,共5笔,是独体字。本义是指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甲的含义很多,在天干中排第一位,通常表示居第一位,表示测量田地面积的单位,同时还是姓氏名。

10、巴

基本字义:①盼望;期望:巴望|巴不得早点放学。②粘贴;附在别的物体上的东西:饭巴锅了|锅巴。③靠近;挨着:前不巴村,后不巴店。④词尾,读轻声:尾巴、哑巴。⑤古国名,在今重庆全境、四川东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湖南西北部一带。⑥姓。⑦蛇。

11、甴 (古同由)

12、曱(音yué意思是取物)

甴曱(yóuyuē):广州蟑螂的粤语写法,读音“嘎砸”。“嘎”是“甲”从“日”的中间一横往下竖,读音近似普通话的“嘎”,粤语拼音是gad6。另一字象“由”字,从“日”的中间一横往上竖当然写的时候要往下竖,只是不要超过“日”的中间一横,粤语拼音是zad6,象普通话的“砸”。

13、(打不出字,字典查到此字也不能复制) “目”字中间不是两横而是“二”字,读作nǎn。

如果变通一下,把目字打横,写成罒(同网),可凑成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