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家族人物分析

红高粱家族人物分析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繁衍至今的高家家族在乱世中的兴衰。下面是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分析:

高智超:高家族的第七代传人,是整部小说的主角之一。他聪明、机智,有着强烈的个性和爱国情怀。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在他的带领下,高家族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他也是个有着阴影的人物,他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被杀害了,这使得他从小就有着复仇的念头,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高老大:高智超的叔叔,也是高家族第六代传人。他是一个看似无所谓的人,但是却在暗中无私地支持着高智超,为高家族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悲剧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但也足以证明了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个家族领袖的无私和忠诚。

高昌和:高智超的父亲,他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有着严格的道德观念的人,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地维护着家族的荣誉和地位。他的悲剧结局常常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因为他的理念和行为都已经无法适应那个时代的变革了。但他的坚持和无私也成为了高智超成为了高家族领袖的重要精神支柱。

这些人物在小说中的形象塑造都非常深刻,他们丰富多彩的性格和命运,充分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浮沉和人性的复杂。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大家好,懂视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红高粱家族主要人物分析,红高粱家族的人物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男主人公:“我爷爷”余占鳌来自中国高密东北乡,土生土长的农民,打棺抬轿的佼佼者,集善恶于 一身。

2、具有土匪、英雄、情人三重身份。

3、粗野、狂暴、激情和狭义集于一身。

4、2、女主人公:“我奶奶”戴凤莲来自中国高密东北乡,土生土长的农民。

5、丰腴、热烈、果断、泼辣、敢爱敢恨、敢做敢当,以较弱之躯拥抱爱与自由,崇尚力与美,承受着全部的痛苦与欢快。

6、“我奶奶”戴凤莲, 不到6岁就开始缠脚,“我的外曾祖母”用布一丈余长的布勒断了奶奶的脚骨,缠就一双三寸金莲。

7、奶奶身高1.6米,体重60公斤。

8、16岁那年,就由她的父亲做主嫁给了高密东北乡有名的财主单延秀的独生子单扁郎。

9、单家开着烧酒锅,以廉价高粱为原料酿造优质白酒,方圆几百里都有名。

10、风传单扁郎早就染上了麻风病。

11、在三天的回门路上“我奶奶”戴凤莲与“我爷爷”余占鳌在高粱地里野合,后来又与“我爷爷”余占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

12、3、刘罗汉大爷“刘罗汉大爷与我的家族只有经济上的联系而无血缘上的联系。

13、我奶奶是否爱过他,他是否上过我奶奶的炕,都与伦理无关。

14、”刘罗汉大爷是另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 他没有过多的言语,但是他着实像高密东北乡的黑土一样结实、厚重、丰满。

15、在莫言笔下,罗汉大爷是一个性格丰满的人物,他为人忠诚、善良、负责。

16、虽身为家仆,却超越家仆,其中包含了作为高密东北乡人所能具备的美好品德。

17、民国27年,日军捉高密、平度、胶县民夫累计40万人次,修筑胶平公路。

18、罗汉大爷跟骡子一起被押上工地。

19、刘罗汉大爷抗辱逃跑,被日军抓获。

20、日军将罗汉大爷栓在马桩上,可恶的日本鬼子居然要孙五去剥罗汉大爷的皮。

21、“他的两个肥硕敦厚的耳朵在磁盘里活泼地跳动,打得磁盘叮咚叮咚响。

22、”这是恐惧,是折磨,更是反抗。

23、接着是割生殖器,割下来被狗玩弄,那是怎样的屈辱啊。

24、这是无奈之下国人的自相残杀,壮观之下的耻辱。

25、这些丧失人性的日本鬼子。

26、刘罗汉大爷也就是在这样的摧残与侮辱下死在了高密东北乡的大地上。

27、他们身上看似原始的不合理世俗伦理观念的“野性”体现出自由生命、原始生命力、血性与力量。

28、他们虽然是农民,但在面临外敌入侵时,成了抗日的英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看待红高粱里面各个角色 ?

九儿,出身不好,父亲和哥哥都是拖累,好在青梅竹马和她一起长大的有一个张俊杰,两个人很早就私定了终身,也成了九儿生活里一个甜蜜的念想。可俊杰出去读书,九儿心里知道,自己和他是有距离的,直到俊杰爸爸把九儿卖给了花脖子,误会了俊杰,九儿对俊杰死心了,同意了嫁进单家,成为人妻。之后她和余占鳌生了孩子,但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她只能依靠单家活下去。她是个识大体、聪明能干的人,很多事她的处理方法都超出她那个时代一贯坚持的原则。虽然她不读书但是她思想一点也不愚昧落后,而且能明辨是非,这是很难得的一点,之后她和大少奶奶斗,经历了狠下心不要自己的儿子、从土匪窝死里逃生,直到毁了大少奶奶最看重的名节以后才收手,说明她绝不是那种一味忍让苟且偷生的人。日本人占领高密以后她想和二叔三叔和好,也是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的,她不是个会轻易低头的人,正是她的这份骨气让人敬佩,而且是很大格局的骨气,不是小女人斤斤计较的那种。她最后为了引开日本人牺牲了,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人铭记。

余占鳌,虽然人人都说他身上一股匪气但他是死也不当土匪,他想有一番自己的事业,所以去办自己的杠子班,但被人暗算破产,找不到活干只好被四奎拉着去吃官饷。结果好兄弟四奎死了他活命了,被官府追杀,投奔花脖子不成只能自己带队伍落草。但他一直有自己的原则,不祸祸百姓,从一个替人扛活的伙计到带队伍的大哥,他也经历了很多很多。他喜欢九儿,误会了九儿是嫌贫爱富才不跟他在一起,但他依然一心一意喜欢九儿,他会为九儿吃醋,就像一个小孩子,让人拿他没办法。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可爱的人。最后走上了抗日的道路,正是他这种坚定让他和别人不一样,所以他能得到九儿

张俊杰,因为误会使青梅竹马的九儿离开了自己,怀着满腔热血想靠自己的力量改造乡村但没有丝毫作用,为了救九儿把花脖子的妹妹带回高密最终却害了她。他也应该明白自己原先靠说理的天真想法太天真了。后来他在外历练加入了党,有了点真本事,更有底气了,回到家乡领导抗日。

朱豪三,为官没有半点毛病,他有很正的三观。为人的话,因为他自己的那一点倔强和不低头,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儿,害了灵儿,着九儿不认自己,和土匪之间的误会越结越深。他一心想着要成为高密百姓的青天,在意自己的名声,但最后才发现自己这样做是错的,经过很多事以后他学会了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可见人的成长是贯穿人的一生的。

单陈氏,当大少奶奶的时候让嫉妒蒙蔽了双眼,成天想着害九儿,最后把自己给害了。思想封建,只在意名节所以把自己的人生都束缚住了,最后终于看开了,整个人都变得温和从容了。很多事她不是不懂,就是心胸太小,当她把格局打开的时候,做人做事自然就很大气并招人喜欢了。

这部戏从讲个人到讲抗日,都很值得人思考。他们也都是从年轻不懂事的时候一步步走过来的,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的责任所在并能坚守和奋斗。那么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呢?是,时代背景下他们容易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 ,我们过的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太平日子,为什么不懂得珍惜呢?还整天嚷嚷着这不好那不好,埋怨这个埋怨那个,就很不好啊。他们肯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而我们连个人利益都懒得去追求,贪图享受,不应该吧。

最后再说一句,我太喜欢周迅了!

电视剧红高粱的人物关系? 电视剧红高粱角色介绍

1、九儿/戴九莲(周迅饰演)

19岁的少女九儿单纯、善良、聪慧,但却被父亲卖给麻风病人当媳妇。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和磨难之后,九儿逐渐成长为个性鲜明的女子。在与余占鳌的情感方面,她敢爱敢恨,不惧束缚,勇于冲破封建牢笼,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真爱。在保家卫国的关键时刻,她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家园。

2、余占鳌(朱亚文饰演)

孔武有力的杠子头余占鳌靠力气活生存,他深深爱着九儿,这个人物阳光、阳刚、爷们儿,霸气十足,身上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他从一个“吃杠子饭”的轿夫逐渐成长为“吃拤饼的”土匪首领。抗战爆发,在民族大义面前,余占鳌和朱豪三等各方势力不计前嫌,停止争端,共同抗日。

3、张俊杰(黄轩饰演)

九儿的青梅竹马,却因为父母的影响与九儿“失之交臂”。他非常的善良,非常正义,在土匪、县官几方势力之间周旋,希望能够团结大家的力量,共同对抗侵略者。后加入党,并在九儿的帮助下与余占鳌共同抗日。

4、高淑贤(秦海璐饰演)

高密酿酒大户单氏家族的大嫂,一个守着贞节牌坊过日子的寡妇。九儿嫁入单家动摇了她的地位,为了保住家产继承权,她多次陷害九儿,却被九儿设计报复,险些受辱寻死。同是苦命人的妯娌二人最终和解,共同撑起单家酿酒产业。她冲破封建枷锁,与罗汉终成眷属。最后穿着嫁衣来看将被日军处死的罗汉,生死相随,愿意陪爱人赴死。

5、朱豪三(于荣光饰演)

行伍出身的铁腕强人。临危履职,出任高密,决意不择手段肃清当地匪患。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老百姓心目中的“大清官”,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剿匪、禁大烟等;同时他也因为固执和处事方法得罪了一些百姓。后为了保护高密免受日本军队的侵害,与妻子和日本士兵同归于尽。

6、罗汉(宋佳伦饰演)

单家酒坊的酿酒师,他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是一名无畏死生的抗日英雄,烈士。他在九儿处在危难之时,伸出了援手,顺利帮助九儿脱离险镜。爱慕淑贤,并与之成为眷属。最后因激怒日军而被决,淑贤舍命相随,一同赴死。

7、灵儿(解惠清饰演)

土匪花脖子的妹妹,她清纯靓丽,朴实善良,天不怕地不怕,一心想让哥哥改过。最后为了能让哥哥改过,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后死在朱豪三手下。

8、花脖子(徐光宇饰演)

高密的土匪头领。因喜爱“九儿”,而一心想让她成为压寨夫人。与余占鳌、朱豪三等各股势力打打杀杀,分分合合,搅得高密天昏地暗。

9、戴老三(韩童生饰演)

九儿的父亲戴老三,一个软弱、贪婪的破落地主,为了钱财不惜出卖女儿,他的决定也彻底改变了女儿戴九莲的命运。

10、小颜(王子嘉饰演)

高密朱豪三的得力助手,从参谋,到文秘,小颜十多年陪伴朱豪三,正是因为看重朱豪三的气节和正义感,所以生死相随其左右,从禁大烟,到剿匪,以及最后共同抗日,小颜在朱豪三身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极具正义感和善良的暖男性格,让朱豪三的固执多了一份宽容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治理高密。

11、恋儿(杨梅饰演)

九儿的丫鬟,身世与九儿颇为相似,因此与九儿结缘,留在了九儿身边,也因此结识了余占鳌,从此,余占鳌就成了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她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2、长发(姚懿恩饰演)

余占鳌杠子班好兄弟,之后成为余占鳌手下四大金刚之一。追随余占鳌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日战斗,性格粗犷豪放。

13、环儿(刘子鹤饰演)

孙大脚的贴身丫鬟,从小与孙大脚的女儿一同长大,为人正直善良,后跟随照顾九儿,乖巧懂事很得九儿信任。

如何看待《红高粱》里的各个角色?

罗汉在烧酒作坊里就像是管家一样,李大头死后,九儿一个女人当家,刘罗汉若是想要吞掉作坊的财产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做,后来酒坊的事情安定下来,并成功酿出了美酒十八里红,而且九儿的生活也安定了,罗汉也就走了。

研究红高粱家族中余占鳌的人物形象有何意义

余占鳌,是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1] 中的男主人公。余占鳌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他是具有独特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刚烈的硬汉,性格中有一种粗野、狂暴而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的民间色彩。余占鳌是集善恶美丑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其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展现。

红高粱的主要人物

余占鳌

男主人公:“我爷爷”余占鳌

余占鳌,北国高大挺拔的红高粱哺育的一条刚烈的硬汉。

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疾恶如仇的他杀了与母亲通奸的和尚,做了低贱的轿夫。

一次偶然的抬轿经历使他不顾一切地爱上了戴凤莲。

余占鳌一生杀人越货,与“我”奶奶在高粱地里纵情野合。

“野合”粗而不俗,描写的是“我”奶奶和“我”爷爷本性的凸现,是反封建、追求幸福的象征,也是“我”爷爷、“我”奶奶为人性的自由而向封建道德破胆开战的精神所至,更是《红高粱》人物的原生态最突出的表现。

他虽没有彪炳史册,但正是他们这些汉子创造了历史,打铸着民族精神。

余占鳌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一种动感之美。

人们倾听那被摧残、被压抑的人性在呼唤,一种灵与肉搏斗的 *** ,那是一种值得回忆和记忆的民族精神积淀的告诫,一种只有生长在红高粱土地上才能体验到的关于人的价值、关于民族精神、关于伦理道德、关于历史进程、关于整个人类生活本质的哲理。

莫言把这些深邃的哲理都融入余占鳌追求自由及原生态的性格中,使余占鳌身上放出了独特的人性的光辉,在原生态的艺术中呼唤了人性之美。

“高密东北乡” ——这块黑土地孕育了余占鳌这样一个善恶结合的土匪头子。

余占鳌是集善恶美丑于一身的典型人物。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他的反抗是彻底的,但手段也是相当残酷的。

他表达爱恨的方式就是杀人,包括他的亲叔叔余大牙,对手花脖子,情敌单家父子。

而这种“杀人”的行为,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中无疑是“恶”的,是不可饶恕的。

但在具体的价值行为中,他杀人的行为却又是高度的“ 善”,是高度的英雄主义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的表现。

在爱情的准绳上,余占鳌杀死仗势欺人的单家父子,是为了拯救深陷苦海的爱人;他杀死酒后乱性的余大牙,是为了还无辜少女曹玲子一个公道;他杀死流氓头子“花脖子”,是为了当地百姓免于盘剥之苦……这些都恰恰表现出了一种深邃人性的“善”。

余占鳌本性的“善”和手段的“恶”并不矛盾,“他们的人生行为已很难用惯常的伦理道德规范去衡量,也难以用善与恶、美与丑这样简单的二元判断去评价他们,而是善中有恶、美中有丑、相互纠缠。”他只是徘徊和游离于道德伦理和法律纲常外的另一个层面。

作为一个疾恶如仇而又豪放不羁的原汁原味的英雄,他无法跳出这个特定历史环境下所决定的局限性,而恰好在这一历史局限性里,表现的是民族豪放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存意识。

戴凤莲

女主人公:“我奶奶”戴凤莲

来自中国高密东北乡,土生土长的农民。

丰腴、热烈、果断、泼辣、敢爱敢恨、敢做敢当,以较弱之躯拥抱爱与自由,崇尚力与美,承受着全部的痛苦与欢快。

“我奶奶”戴凤莲,不到6岁就开始缠脚,“我的外曾祖母”用布一丈余长的布勒断了奶奶的脚骨,缠就一双三寸金莲。

奶奶身高1.6米,体重60公斤。

16岁那年,就由她的父亲做主嫁给了高密东北乡有名的财主单延秀的独生子单扁郎。

单家开着烧酒锅,以廉价高粱为原料酿造优质白酒,方圆几百里都有名。

风传单扁郎早就染上了麻风病。

在三天的回门路上“我奶奶”戴凤莲与“我爷爷”余占鳌在高粱地里野合,后来又与“我爷爷”余占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

《红高粱家族》小说中的小男孩豆官,莫言描写他,有何用意

关于豆官,人们的印象可能是电影中那个穿着肚兜的小男孩。可小说中豆官的形象并不像电影中那么简单。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与豆官相关的事,但奇怪的是,作者并没有描写他的外形。而且,在豆官经历的很多事件中,他也并非主要参与者。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呢?

余占鳌带着豆官在墨水河大桥伏击鬼子时,豆官已经十四五岁了。

九儿16岁那年,经历了嫁人、单家父子被杀、判案、余占鳌到烧酒作坊、花脖子绑架等很多大事,可她却表现出超出常人的沉稳和机智。余占鳌16岁时,他母亲和胖和尚有染,余占鳌就对胖和尚起了杀心。

可豆官和他的父母不同,他十四五岁时,依然像个孩童一样。

去伏击鬼子的路上,他想到的却是以前和罗汉大爷摸螃蟹。在战争开始前,他不像余占鳌他们那么紧张,他的注意力会随时被一些小动物吸引过去。比起打鬼子,他更了解一只田鼠或一窝蚂蚁。

这种“童稚”伴随了他一生。他在中年时,“双眼还像他少年时期一样,活泼、迷茫、瞬息万变”。很多复杂的事情,他一辈子也没弄清。

小说中的很多场景,都是通过豆官的视角展现出来的。他就像这部小说的“感官”,他看,他闻,他听,他回忆,小说中再也没有比他敏锐的人物了。

用童稚的心去感受残忍的事,这种强烈对比带来的阅读冲击力是巨大且深刻的。在《呼兰河传》《城南旧事》等小说中都曾用过儿童视角去展现一些悲剧。当孩童看见人们在苦难里挣扎时,他们什么都不懂,却什么都看到了。

在《红高粱家族》中,豆官这个十四五岁的,永远童稚的“孩子”,他看到的景象是什么呢?是亲如爷爷般的罗汉大爷被剥皮,是母亲九儿被敌人射杀,是同父异母的妹妹香官惨死在鬼子的刺刀下,是三十多个队友的牺牲,是三百多村民被鬼子……

当九儿死去的时候,他耳聪目明,却什么都听不到了。

九儿他们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看起来能力挽狂澜一样,其实他们不过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为了炸鬼子的四辆汽车,他们损失惨重。他们有很多想做的大事,可是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却显得非常渺小。

和九儿这些大人不同,豆官是个孩子, 他能做的事更少,无力感更强烈。

豆官救不了母亲。九儿中后,想让豆官扶着她回家。可豆官哪有那么大力气,没走多远就倒在地上。他只好让九儿躺着,然后用手,用泥土堵住她流血不止的伤口。九儿垂危之时,豆官却以为九儿快没事了。他跑去找余占鳌,错过了母亲最后的时光。

豆官也保护不了父亲。冷麻子算计了余占鳌。余占鳌刚用对准了他,他的卫兵就把余占鳌的给夺走了。豆官一打中了卫兵,却被另一个卫兵一脚踢翻。

他有爹有娘。可娘在的时候,他不能和爹相认。与亲爹相认的时候,娘却离开了人世。

他可以射中鬼子头头,可以徒手捉蛇,可在很多大事上,他都有深深的无力感。大人们能隐藏自己的绝望和无助,可他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他什么都掩饰不了。

墨水河大桥伏击战后,余占鳌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中。当他绝望之时,是豆官拉着他去捡散落在地上的拤饼吃。也是豆官,让他吃了拤饼之后去河边喝点水。

余占鳌以为一切都完了,可豆官却给了他希望。

父亲的双眼大睁,从那两粒钻石一样的瞳孔里,散射出本来属于我奶奶的那种英勇无畏、狂放不羁的响马精神,那种黑暗王国的希望之光,照亮了我爷爷的心头。”

豆官跟余占鳌说,他以后要好好练法,去找冷麻子报仇。他体会不到余占鳌有多绝望,他也不知道找冷麻子报仇有多难,可他的话却给余占鳌以极大的激励。

理解豆官这个人物形象其实挺难的。他一直在感受着那个纷乱的红高粱世界,可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却对外界关上了大门。

当豆官看着母亲被埋葬时,作者是这么描写的:“父亲眼见着最后一棵高粱盖住了奶奶的脸,心里一声喇响,伤痕累累的心脏上,仿佛又开了一道深刻的裂痕。这道裂痕,在他漫长的生命过程中,再也没有痊愈过。”

豆官还是个孩子,可他的心却已是“伤痕累累”。母亲的死对他来说,是永远的伤痛。可战争对他的创伤远不止于此。从小说中我能感受到,豆官的精神曾受到了深深的刺激。

鬼子屠村那天,豆官在高粱地里遭到了鬼子骑兵的追杀,情急之下,他把手中早就不中用的手朝马脸抛去。鬼子骑兵摔在地上,把胳膊摔断了。鬼子用那只没受伤的手,从兜里掏出一张相片,祈求余占鳌和豆官放他一条生路。

豆官正看着相片上微笑的妇人和可爱的孩子,可突然间,余占鳌把相片抛起,将其劈成两半。豆官感到痛苦万分,他甚至求余占鳌不要杀这个鬼子。

余占鳌恨透了鬼子,将鬼子一刀劈开。豆官感觉一切都被余占鳌劈成了两半。他疯了一样地跑开,在高粱地里乱钻。这时,鬼子的马队又呼啸着奔来,余占鳌好不容易才抓到豆官。豆官“尖利”地喊叫着,说:“爹!爹!爹!带我走!带我走!我不打仗啦!不打啦!我看到俺娘啦!看到俺大爷啦!”

豆官的精神世界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善良而简单,理解不了鬼子的恶,也理解不了无恶不作的鬼子为什么会重视亲情。他更无法理解,余占鳌为什么要把一切事物都劈成两半。

余占鳌给九儿出大殡前,带豆官开掘九儿的坟墓。豆官想起埋葬母亲的情景,当他离母亲的尸骨越来越近的时候,他却紧张得晕了过去。醒来后,他迫切地想看见母亲的尸骨,可当他真的看到时,他只感到恶心和恐惧。

这些精神上的刺激,根本不是一个小孩子所能承受的。

他的成长,变成了一种旷日持久的煎熬。

小说《红高粱》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

这种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框架和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莫先生的《红高梁》张扬的个性的解放精神——敢说、敢想、敢做。

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并不少见,但莫先生的这部小说与以往的历史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司令余占鳌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故事。

关键词:红高粱 历史 民间世界 战争

“《红高粱》是我又爱又恨的产物,我对我的故乡一直持有这种矛盾的态度。

我对故乡人的爱、对红高粱的爱转换成批判和赞美;我对故乡人的恨、对红高粱的恨转换成赞美的批判。

批判的赞美和赞美的批判是我对人生对作品的态度。

这种态度灌注到作品的字里行间中并成为作品的灵魂,所遇,这作品就会出现纷繁多彩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1

这部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主干部分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二是写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击日本侵略时期的爱情故事。

前一条抗日故事的线索,写戴凤莲家的长工罗汉大爷被日本人残酷的剥皮致死,余占鳌愤而拉起土匪队伍在胶平公路边上伏击日本汽车队伍,发动了一场全部由土匪和村民参加的民间战争。

整个战斗过程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历史战争所具有的色彩,将其还原成了一种自然主义式的生成斗争。

后一条爱情故事线索中,余占鳌在戴凤莲出嫁时做的轿夫,一路上试图与她调情,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花轿的土匪,随后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苟合,两个人由此开始了 *** 迷荡的欢爱,接下来余占鳌杀死戴凤莲的麻风病丈夫,正式做了土匪,也正式成为她的地下情人。

我们不难看出这两条故事线索中,始终凸显出来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 *** ,它包容了对性和暴力的迷醉,以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力为根本。

这显然逾越了意识形态的,对民间世界给与一种直接的观照与自由的表达。

概括的说,《红高粱》在情节构成上是依照了民间自身的主题模式,尽管它的讲述都是民间世界中强悍生动的暴力内容。

要进入红高粱小说的艺术世界,首先会遇到那恍成血海的红高梁,会看到作者在各种情境下以各种色彩描绘着红高粱的形象。

在我看来,“红高梁”是一个巨大的整体象征,它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整部作品基本精神门户、路标和钥匙,它又是作者全部创作冲动的契机和兴奋点所在。

我们在最初很容易把他看作是一种常见的托物拟人的比喻和陪衬式见证,如小说所写“每穗高粱都是一个深红是成熟的面孔,所有的高粱合成一个壮大的集体,形成了一个大度的思想2”,那股弥漫田野是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

但是,我们继续读下去会发现,它远不是一般的托物拟人,也非寄寓抽象意义的物件。

且看,“一穗一穗被露水打得精湿的高粱在雾洞里忧郁的注视着我的父亲,父亲也虔诚的望着他们。

“父亲”恍然大悟,明白了它们都是活生生的灵物,它们根扎黑土,受日月精华,得雨露滋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3”这里,红高粱成了有生命的活物,作为一股不可忽视是积极能动的力量,参与和渗沥在作品中,把一切的人和物粘和贯通为一体。

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全部理解这“活物”的象征究竟是什么。

到了作者写戴凤莲之死时的诗意郁勃、想像飞腾的笔墨,我们顿然感受到红高粱象征的深厚蕴底。

作者写到“奶奶听到了宇宙的声音,那声音来自一株株红高粱……奶奶觉得天与地、与人、与高粱交织在一起……所有的忧虑、痛苦、紧张、沮丧都落在了高粱地里,都冰雹般 的打在高粱是梢头,在黑土上扎根开花,结出酸涩的果实,让一代又一代承受……4”

与此相关的是,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对立式的正反人物概念。

比如把我爷爷出场的余占鳌写成了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并在 他的性格中极力渲染出了一种粗野、狂暴而又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 *** 的民间色彩。

在红高粱中余占鳌是唯一被突出的主要英雄,他的草莽缺点和英雄气概都未经任何标准加以评判或矫正,而是以其性格的真实还原出了民间本色。

这些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对于“我奶奶”戴凤莲和罗汉大爷等人物刻画中。

比如我奶奶那丰满鲜活的女性形象,她却温热、丰腴、泼辣、果断,罗汉大爷的忠诚、坚忍、不屈不挠的农民本性,及“我父亲”小豆官的莽撞冲动的脾气,都有一种民间放纵和生气充盈其中。

由于叙述者把这些人物都作为自己的家族长辈来写,就又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以前历史故事少有的任性与平易之感。

这就使得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亲和方面,都非常鲜明的表达出了一种真正向民间崇尚生命力与自由价值取向,小说里所描写“我爷爷”的杀人越货、“我爷爷”和“我奶奶”野地欢爱,以及其他人物种种粗野不驯的个性和行为,才能那样自然地创造出一种强劲与质朴之美。

《红高粱》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的用意并非是历史战争,而是作者对民间自由自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赞美。

叙述者在小说开头有一段充满 *** 的感叹,极力赞美他的故乡,赞美他的那些豪气盖天的先辈,并称先辈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英勇悲壮“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孝子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的感到种的退化”。

这种感叹贯穿在整部小说中,而且越加变得浓烈感人,无疑作家是把民间作为理想是生活状态。

民间是自由自在的无法无天的所在,民间是生机盎然是热情奔放是状态,民间是辉煌壮阔温柔醇厚的精神,这些都是人所憧憬的自由自在的魅力之源。

叙述者以这样一种民间理想状态来对比现实生活,却发现这种状态只是过去时态是存在,高密东北乡的英雄剧全都在上演在已经逝去的时间中,这不能不令他感到遗憾,不能不令他屡屡发出文明隐含种性退化的感慨。

但是也不能不看到,把民间世界认同为一个理想状态,事实上也会使描绘其中粗鄙丑恶的一面变得自然起来:像红高粱中有关人物粗俗性格的刻画,有关残酷杀戮(特别是剥人皮那个自然主义式的血腥场面)的描写,都以 *** 的暴力展现出与作品整体相和谐的美感,但是,在根本上,这种倾向反映了民间世界与生俱来的粗鄙文化形态。

只不过这种倾向在红高粱中还能因为作者饱含的艺术理想而保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度,依然有利于体现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

有关红高粱,值得述及的还有这部小说在写作上的新颖之处。

莫言先生在红高梁中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把整个故事讲述得非常自由散漫。

但这种看来任意的讲述却是统领在作家是主体情绪下之下,与作品中那种生机勃勃的自由精神暗暗相合。

此外,莫先生还运用了大量充满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在语言层面上就形成了一种瑰丽神奇的特点,以此造就了整篇小说中那种异于寻常民间之美的感性依托。

注释1:莫言于1989年与罗强烈的谈话

234:《红高粱》 莫言著 南海出版公司

参考文献: 莫言《红高粱》

《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

《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

《新时期文学研究》追问

要回答简答题的~~~~~简明扼要一点~

追答

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

莫先生的《红高梁》张扬的个性的解放精神——敢说、敢想、敢做。

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司令余占鳌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故事。

这部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主干部分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二是写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击日本侵略时期的爱情故事。

概括的说,《红高粱》在情节构成上是依照了民间自身的主题模式,尽管它的讲述都是民间世界中强悍生动的暴力内容...

与此相关的是,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对立式的正反人物概念。

比如把我爷爷出场的余占鳌写成了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并在 他的性格中极力渲染出了一种粗野、狂暴而又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 *** 的民间色彩。

在红高粱中余占鳌是唯一被突出的主要英雄,他的草莽缺点和英雄气概都未经任何标准加以评判或矫正,而是以其性格的真实还原出了民间本色。

这些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对于“我奶奶”戴凤莲和罗汉大爷等人物刻画中。

比如我奶奶那丰满鲜活的女性形象,她却温热、丰腴、泼辣、果断,罗汉大爷的忠诚、坚忍、不屈不挠的农民本性,及“我父亲”小豆官的莽撞冲动的脾气,都有一种民间放纵和生气充盈其中。

由于叙述者把这些人物都作为自己的家族长辈来写,就又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以前历史故事少有的任性与平易之感。

这就使得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亲和方面,都非常鲜明的表达出了一种真正向民间崇尚生命力与自由价值取向,小说里所描写“我爷爷”的杀人越货、“我爷爷”和“我奶奶”野地欢爱,以及其他人物种种粗野不驯的个性和行为,才能那样自然地创造出一种强劲与质朴之美。

《红高粱》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的用意并非是历史战争,而是作者对民间自由自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赞美。

把民间世界认同为一个理想状态,事实上也会使描绘其中粗鄙丑恶的一面变得自然起来:像红高粱中有关人物粗俗性格的刻画,有关残酷杀戮(特别是剥人皮那个自然主义式的血腥场面)的描写,都以 *** 的暴力展现出与作品整体相和谐的美感,但是,在根本上,这种倾向反映了民间世界与生俱来的粗鄙文化形态。

只不过这种倾向在红高粱中还能因为作者饱含的艺术理想而保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度,依然有利于体现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红高粱》中余占鳌的人物形象分析

余占鳌,北国高大挺拔的红高粱哺育的一条刚烈的硬汉,他虽没有彪炳史册,但正是他们这些汉子创造了历史,打铸着民族精神。

余占鳌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疾恶如仇的他杀了与母亲通奸的和尚,做了低贱的轿夫,一次偶然的抬轿经历使他不顾一切地爱上了“我奶奶”戴凤莲。莫言赋予余占鳌原始的爱恨情仇,他爱得如此浓烈,以致超越了伦理,超越了道德。

余占鳌劫富济贫,从不危害老百姓,与“我奶奶”高粱地里纵情野合。野合粗而不俗,描写的是“我奶奶”和“我爷爷”本性的凸现,是反封建、追求幸福的象征,也是“我奶奶”、“我爷爷”为人性的自由而向封建道德破胆开战的精神所至,更是红高粱人物的原生态最突出的表现。

扩展资料

余占鳌的人物原型:

小说里“我爷爷”余占鳌的原型是在山东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

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

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下。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

1938年4月16日上午,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克明的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弹齐发。日军慌忙躲到车底顽抗,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还缺乏作战经验,先后有数人中弹牺牲。

情急之下,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率领十多人,每人抱一捆点燃的高粱秸,奋不顾身地将汽车点燃,浓烟和大火把鬼子从车底赶出。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除一名鬼子兵躲进路边的高粱秸漏网外,其余全被击毙。

红高粱中我奶奶是个怎样的人

敢爱敢恨。红高粱改编自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由郑晓龙执导,由周迅、朱亚文、韩童生等主演。其中的奶奶是集万般美丽与一身,独具魅力的人物,敢爱敢恨,性格中充斥着野性和情欲,敢于冲破传统封建礼数的束缚。

从格局来看《红高粱》中四个女人

    所谓格局,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格要精、细,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局,局要大。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胆量、智慧、眼光、使命感、见识、爱心、责任心也不一样,格局也不一样。简单来说,格是人格,局是气度、胸怀。

    《红高粱》是根据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莫言先生的《红高粱家族》改编而来,主要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山东高密地区土匪横行,民不聊生,退伍军人朱豪三接任励志剿匪,在一次对土匪收编事件中间接杀害了100多名决心改造的土匪,其中包括余占鳌的兄弟,从而将其上梁山,占山为匪,从而有了之后的官匪之间,匪匪之间的明争暗斗;另一头是围绕九儿与余占鳌、张俊杰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九儿被贪财的父亲嫁到单家后的经历丈夫、公公去世、九死一生生下龙凤胎、与嫂子、二叔三叔勾心斗角,终于家族和睦、生意兴隆。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进占山东,高密的平静被打破,余占鳌与各方势力不计前嫌,共同抗日。千钧一发之际,九儿以身犯险,将鬼子引到高粱地,点燃事先准备好的高粱酒,与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生命在这片高粱地上谱写爱与征服、野心与意志的传奇故事。

  60集电视剧看完后,有很多人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正直仁义的余占鳌、怀着满腔热血改造家乡的张俊杰、不求官不求财一心想为百姓做事却行事霸道的朱豪三、机灵勇敢爱憎分明的九儿等等,有太多笔墨可描述这些角色,但其实我最想写的是从格局来分析本剧四个主要女人,她们分别是九儿、淑娴、恋儿、孙大脚,她们最终的结果都是死在日本人手下,但正是因为格局各有不同,死亡的意义也有天壤之别。

    恋儿,一个伶牙俐齿的丫鬟,本要被哥嫂买去嫁人,被九儿救下,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她对九儿感恩戴德,在九儿难产、其嫂见死不救的情况下,拼尽全力保护九儿,最终将其救回,并在其他人缄口不语的时候把实情告知主子。后来,出于对余占鳌的爱慕,开始耍心机,挑拨九儿与余占鳌的关系。后因九儿与余占鳌的纠结感情,恋儿上位。

    在余占鳌的队伍里,人人尊她为大嫂,而且得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金银珠宝,恋儿彻底迷茫自己,认为余占鳌是干大事的人,一直幻想着余占鳌建立一方乐土,占地为王,而自己就是王后。她的虚荣心使她默认了余占鳌的土匪身份和作为,即使九儿质问道:“如果你真的爱他,就应该劝他回归正道,否则你没有资格爱他”,她反饥道:“现在是我陪在他身边,他爱的人是我,你没资格教训我”,昔日主仆情谊在情敌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后来,恋儿因嫉妒余占鳌与九儿的关系,与日本军勾结,帮其掳走琪官(余占鳌与九儿之女),两人在日本军营惨遭杀害。

    恋儿对余占鳌的爱是真,但是她的爱太自私、太虚荣,她实在只是一个平庸的妇人,在感情里偏执,嫉妒蒙蔽了她的双眼被人利用,她缺少看清时局的智慧,以为忍气吞声就可逃离日本人的魔爪,后来甚至劝余占鳌投日,真是愚昧无知。 爱上一个不爱她的男人本是值得同情,但正如张俊杰说的,这不是命,只是她的选择罢了,她的死在战争年代有点死不足惜,与其说是被日本人害死,不如说是她的格局太小蠢死的。

    淑娴,抱着排位嫁入单家,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迂腐,宁愿守一辈子的寡,也不愿选择改变自己的人生,所以她的悲剧是从一开始注定的。果不其然,嫁入单家后的日子虽然锦衣玉食,但精神的空虚让她的内心饱经沧桑,只能靠吸大烟、数豆子度日。九儿嫁进来之后,三天就守了寡,本来同病相怜的两个人应该心心相惜,但是在九儿生下龙凤胎之后,淑娴想将儿子占为己有,所以一心想害死因难产而人事不省的九儿。还好九儿大难不死,知道的九儿开始反击,两人勾心斗角——九儿因赌气张扬说孩子是余占鳌的,淑娴怕话传到二叔三叔耳里,对家产不利,设计想害死余占鳌,但未能如愿,这事以朱豪三绑架豆官(单家小少爷、淑娴的命根、九儿和余占鳌的儿子),淑娴鼎力相救,最终妯娌同归于好。

    但淑娴还是嫌九儿不够检点,借机让九儿将豆官过继给她,九儿委曲成全答应这无理要求,但淑娴还不死心,施计让九儿被一拨恶毒的土匪绑票,酿酒伙计罗汉好言相劝却于事无补,庆幸的是最终她侥幸逃脱。九儿看透嫂子,忍无可忍,她出招毁掉了淑娴的清白,淑娴这才明白她根本斗不过九儿,事已至此,淑娴一心求死,而暗恋她多年的罗汉也选择离开这是非之地。九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诚心道歉,她知道淑娴对罗汉早就芳心暗许,也说穿罗汉暗恋她多年的事实,九儿鼓励淑娴振作起来,等罗汉回来。

    有了目标的淑娴又活了过来,应该说过去那么呆板迂腐、心狠手辣不惜害人利己的淑娴已经死了,一个有爱、宽容、理解的淑娴新生了。最后她与罗汉结婚,帮助九儿打理家务,连余占鳌的东山再起也有她的功劳,最终因罗汉得罪日本人,淑娴陪着罗汉,一起死在日本人的下。

    果然爱情是伟大的,它可以使恋儿变得,与可以是淑娴变得睿智, 淑娴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封建礼制束缚着,被贞洁烈女的牌坊监督着,使她成为道德的傀儡,打上标签的行尸走肉。她总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的确,不同的活法没有对错,但是不同的活法带来的人生意义的评判却截然不同,爱情让套在笼子里的淑娴变得勇敢了,她不在为别人而活,她与真实的自己和解了,所以能善待不一样的人生,她就像烟火,虽然短暂,但绽放过了,她此生没有白活。

    孙大脚,朱豪三的老婆,影片中,对她的描述不多,我对她的最初印象是她抱着已故女儿淑红的照片发呆,这是她的软弱面,而生活中更多时候她的行事作风透着一种霸气。她作为夫人,生活并不富裕,她知道丈夫是体察民情,所以毫无怨言,生死相随,不离不弃。当她的最后一个孩子(朱豪三执意将其放在部队,导致其妻子把孩子都带回娘家,拒绝朱家人探望)战死沙场的时候,她没有像其他影视作品中的女人那样失去理智对丈夫胡搅蛮缠,哭着让其还她儿子,而是有底气的说:“儿子,你死的好,你的死比你兄弟姐妹的死更有价值,你好样的”。她唯一的要求也只是给儿子出殡,鼓舞高密人民抗日的决心而已。出殡的时候,她对儿子说:“儿子,娘看着你走,娘不哭”。可当她一个人回到卧室之后,她再也忍不住,哭的撕心裂肺。

    在战事吃紧的时候,她并不是看不清局势的紧迫,但她仍然对已经瘫痪的朱豪三不离不弃,即使朱豪三多次劝其回去看看孙子孙女,她不答应,一心只想陪在朱豪三身边,生死相依。最后朱豪三与孙大脚不畏生死,在确保部队全部撤离后,以自己作为人肉与日本军同归于尽。孙大脚是一个很值得尊重的女性,没有一般女人的小肚鸡肠,与大丈夫一样心存民族大义、胸怀天下,不理解的人只知道她在朱豪三面前颐指气使,却不知她的隐忍与智慧。

  死亡面前,她昂首挺胸,绝不向日本人低头,表现出来的气度非常人所能及,令人佩服。 往事终成风,愿朱氏夫妇的亡灵越过高山掠过大地,永存国土的上空,见证民族的觉醒与复兴。

    本剧的最关键人物是九儿,她个性鲜明,敢爱敢恨,在和俊杰的感情受阻之后,她下定决心与俊杰私奔,但由于俊杰无意间将计划泄露给他母亲,导致九儿被土匪花脖子掳走,九儿为自保,狠心报复俊杰父母和把母亲卖掉的父亲,之后九儿得救了,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俊杰。她的爱纯粹,但她明白俊杰父母的反对,加上自己摊上这么个无赖爹,她与俊杰是不会有未来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个道理九儿懂,所以分开是最好的选择。

    和余占鳌的孩子出生后,她为了气气见死不救的嫂嫂,她故意嚷嚷着说是孩子爹来了。嫂嫂苦口婆心的劝告,她只是强势的说:“守着一份死的财产不如守着一个男人来得可靠”,嫂子被气得哑口无言,只当她是个不守妇道的贱人,可其实谁都没活得像九儿这么明白,她抓住了嫂子一定为了她自己一定会压住此事的心理故意让其难受,却又避免大吵大闹撕破脸皮,此时的她也开始明白了这这个男人在,自己的日子也会好过一点。可是她毕竟还是太骄傲,委屈往肚子里吐,即使余占鳌问她是不是受了委屈,她也只说谁能欺负得了我。这样的强势真的令人心疼,她心里又何尝不想说,只是她不想余占鳌为她担心,与嫂子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九儿的心肠还是很慈悲的,在与嫂子的明争暗斗中她一直以退为守,一直以大局为重,处处忍让,对于自己的任性也敢于认错,只是嫂子步步紧,最终九儿出绝招,让嫂子一招致命。

  九儿活得明白,也懂得适时的忍让,她心思缜密却不轻易用于心计,她不惹事也不怕事,可谓真强势,比嫂子这种假慈悲的人坦荡的多。

    九儿在对待自己与余占鳌的爱情上也算是进退得当,从来没被爱情冲昏头脑,她很少苦口婆心的劝告,却总是用他的不足臊他,激励他向上。九儿三番两次救余占鳌,先是不顾自身清白的救助;然后是朱豪三绑架九儿和豆官,想借此抓住余占鳌,九儿冷静对付,先是让恋儿拖住余占鳌不能上当,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绝食,即使豆官在门外哭的撕心裂肺也不心软,她何尝不心疼孩子,但是她知道孙大脚不会对豆官怎么样,为了救余占鳌她也只能用这苦肉计来朱豪三;接着又是在余占鳌的部队被打散时,跪求黑眼收留他,要知道她是多么骄傲的女人呀,为了救她的男人,她连下跪都可以.....

  九儿救了余占鳌无数次,却都是默默的,她总说他一个男人要她一个女人来帮助,会没面子,但事实上余占鳌要是没有九儿,也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而在余占鳌的土匪身份威胁到孩子的安全时,她为保孩子周全绝然与其断绝关系,她的爱太沉默,却故作张扬跋扈,死脑筋的余占鳌怎能懂得她的用心良苦,只知赌气投入恋儿的怀抱。最后九儿为了让余占鳌和他残存的部队保留下来继续抗日,她将日本军到高粱地,最终与日本军同归于尽。

    小聪明仅能掌握男人,大智慧才能掌握人生,九儿就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她独特的个性让她独树一帜,她处事八面玲珑,遇事晏然自容,在乱世中她本可以独善其身,却因为心中的正义绝不掩耳盗铃。 她是那雪白的莲,出淤泥而不染内心纯洁清净;她是那傲骨的梅,凌寒独自开,不与庸俗的世道同流合污;她是那岩石上的青松,坚韧豪迈,生活以痛吻她,她回报以歌。她对余占鳌的爱海枯石烂,她对自己恶劣处境百折不挠,她为心中的民族大义破釜沉舟。

    谋大事者,必先布大局。人生的格局不一样,结局也自然不一样。格局有一点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场”,能否形成场以及场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强在内心,大在格局的女人才能微微一笑很倾城。善于布大局的人,她的人生才能无欲则刚。深谙世故却不世故,深处世俗却不世俗,才是最善良的成熟。所有生命的磨砺都是岁月的馈赠,岁月雕琢你的精致,而苦难磨砺你的意志。做大格局女人,做优雅从容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