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露天养蚯蚓可以吗

广东露天养蚯蚓可以吗

1、蚯蚓适应性极强,露天养殖或是屋内大棚养殖均可。

2、露天养殖指在农田、园林等地养殖蚯蚓。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将蚯蚓移入地窖、菜窖或室内,防止冻死。蚯蚓养殖层可加到40-50 cm,在饲料上面覆盖杂草和薄膜,可以防止热气散发,起到防寒保暖措施。

3、另外,可利用生物发酵散发的热量来进行保温。具体做法为:在养殖底层铺上20 cm厚的新鲜马粪掺部分鸡粪,踩严实后铺塑料薄膜,上面放置蚯蚓和饲料。

1、蚯蚓适应性极强,露天养殖或是屋内大棚养殖均可。

2、露天养殖指在农田、园林等地养殖蚯蚓。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将蚯蚓移入地窖、菜窖或室内,防止冻死。蚯蚓养殖层可加到40-50 cm,在饲料上面覆盖杂草和薄膜,可以防止热气散发,起到防寒保暖措施。

3、另外,可利用生物发酵散发的热量来进行保温。具体做法为:在养殖底层铺上20 cm厚的新鲜马粪掺部分鸡粪,踩严实后铺塑料薄膜,上面放置蚯蚓和饲料。

1、蚯蚓适应性极强,露天养殖或是屋内大棚养殖均可。

2、露天养殖指在农田、园林等地养殖蚯蚓。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将蚯蚓移入地窖、菜窖或室内,防止冻死。蚯蚓养殖层可加到40-50 cm,在饲料上面覆盖杂草和薄膜,可以防止热气散发,起到防寒保暖措施。

3、另外,可利用生物发酵散发的热量来进行保温。具体做法为:在养殖底层铺上20 cm厚的新鲜马粪掺部分鸡粪,踩严实后铺塑料薄膜,上面放置蚯蚓和饲料。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1、蚯蚓适应性极强,露天养殖或是屋内大棚养殖均可。

2、露天养殖指在农田、园林等地养殖蚯蚓。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将蚯蚓移入地窖、菜窖或室内,防止冻死。蚯蚓养殖层可加到40-50 cm,在饲料上面覆盖杂草和薄膜,可以防止热气散发,起到防寒保暖措施。

3、另外,可利用生物发酵散发的热量来进行保温。具体做法为:在养殖底层铺上20 cm厚的新鲜马粪掺部分鸡粪,踩严实后铺塑料薄膜,上面放置蚯蚓和饲料。

蚯蚓最好是室外养殖还是室内养殖更好些吖·

室内比较好。但是养殖蚯蚓牟利,都是以亩为单位养殖的,能有那么多房舍养蚯蚓吗?

所以,实践中一般商品蚯蚓是放场地上养殖,而在有条件情况下,把种蚓放房舍中养殖,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

商品蚯蚓的养殖是否采用大棚,要看规模的大小和当地气候(如气温、降雨量等),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露天场地并在基料上覆盖稻草的方法保湿、恒温、遮阳。但要注意开排水沟防止水涝。

露天堆肥养殖蚯蚓,下雨怎么办?

露天堆肥养殖蚯蚓,下雨前在肥堆四周挖沟,防止蚯蚓逃跑和下雨时及时排水。

蚯蚓习性:

1、喜温怕冷热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它怕冷也怕热。在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长,在40℃以上死亡,适宜温度为15℃—30℃,最佳温度是20℃—25℃,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那就要常年保持最佳温度为20℃—25℃的养殖环境。

2、喜湿怕浸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不能过于干燥,但也不能过于潮湿,不能浸泡(水蚯蚓除外)。这里所说的喜湿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养基土的湿度,二是空气湿度,一般饲养基土的湿度要求在40%—60%,(手握基土指缝见水而不流下为好),空气的相对湿度调节到60%—80%为好。

3、喜暗怕光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处,一般是钻在土层下觅食或钻在基料中觅食,黑夜时也有爬出地面觅食的。因怕光所以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性。蚯蚓虽然没有眼睛,看不到光,但全身布满了感光器官,强光对蚯蚓的生长、繁殖极为不利,所以蚯蚓总在黑暗处活动,养殖环境应选在阴暗处。

4、喜甜怕辣性

蚯蚓喜吃酸、甜、腥食料,如烂西红柿、西瓜皮、烂水果、洗鱼水等。最怕吃辣味食料,如大葱、大蒜、辣椒等,用城市的生活垃圾喂蚯蚓应把辣味食料挑出再喂。

5、喜静怕震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最怕震动。养殖场应选在安静的处所。不要震动或经常上下翻动基料土。经常震动将会对蚯蚓的生长繁殖造成不良的影响。

6、喜酸怕盐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偏酸或中性的土壤中,或有水源的环境中,最怕接近盐、碱性土壤,或盐碱性水源。如遇到盐碱性土壤或水源,要调整酸碱度。过碱要用磷酸二氢铵调整,还可用2%的石炭水调整,否则蚯蚓不能生存。

蚯蚓养殖方法有哪些 如何养殖蚯蚓

1、露天堆肥养殖

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蚯蚓不耐高温(35℃以上),也不耐低温(0℃以下),所以,夏天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此外,还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2、盆养蚯蚓

装入的饲料为盆高的3/4,每盆投放蚯蚓约100~200条为宜。由于盆体小、盆内湿度和温度受环境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如饲料易于干燥,温度高低变化明显。因此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水,以保持盆内饲料的适宜湿度。或随着外界气温的高低经常移动放盆的位置,以调节盆内的温度。此外,盆养的饲养时间不宜太长,多以30~60天为宜。

如果要大规模饲养蚯蚓,采用室外养殖法为好,设备简单,管理容易,成本低。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各种禽粪、畜粪、瓜果皮、菜叶、树叶以及无毒的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蚯蚓的饲料。这些饲料最好事先进行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完全腐熟、外观咖啡色。

3、半地下室蚯蚓养殖法

选择背风、干燥的坡地,向地下挖1.5~1.6米深、2.5米宽、长度自定的沟。沟的一侧高出地面1米,另一侧高出地面30厘米,形成一个斜面,斜面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

夏天气温过高养蚯蚓应注意什么?

A、注意保温

一般说来、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会冻死。因此,冬季应注意升温、保温。室内养蚯蚓, 冬季要堵严门窗,防止漏气散温。还可采用火炉、火墙、暖气等升温措施。

B、注意投喂

由于蚯蚓是一些病虫的中间宿主,建议不要用鲜蚯蚓喂鸡,以防感染寄生虫病。

养殖蚯蚓前期准备工作

A、场地准备。

蚯蚓性喜阴湿安静。养殖场应选择在背阴、潮湿和安静的地方。要求饲养场所便于防暑、保温、排水良好、通风、避光、无敌害。也可利用旧木箱、瓦盆、花钵等在室内喂养。

B、饲料备制。

牛、猪、马、鸡的粪便和垃圾、果皮、树叶等都可养蚯蚓,但必须先经发酵腐熟,使之分解,达到无酸、无臭、无不良气味。

饲料可用牛粪(或猪粪)70%、渣肥(或青草)20%、鸡粪10%, 混合堆积发酵10天,翻拌一次,再经一周,待饲料变成黑褐色,质地松散,不粘滞,无恶臭就可使用了。也可全部用猪粪或牛粪单独堆积发酵。

初次饲养时, 先在饲养容器内放上10~30厘米厚的基料(即发酵腐熟的蚯蚓饲料),然后在饲养容器的一边,自上而下挖去宽3~6厘米的基料,在此处加入取自地下33厘米以下的泥土。只要把蚯蚓放在泥带上,洒些水,蚯蚓就会很快钻入泥土中。如果基料不适合蚯蚓的要求,它就在泥带中生存,只在觅食时才把头伸进基料。若是基料适合蚯蚓要求,蚯蚓就会很快钻入基料中。基料消耗以后,需要喂饲料,一般采用块状料投喂法。加料时,先把饲料面上的陈旧料连同蚯蚓向饲养面的一方堆拢,然后在空白面上加发酵好的饲料。经过1~2天,陈旧料堆内蚯蚓纷纷进入新鲜饲料堆中,再移去上面的旧饲料( 蚓粪),蚯蚓和卵就这样分开了、陈旧料中集后另行孵化。

A、注意保温

一般说来、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会冻死。因此,冬季应注意升温、保温。室内养蚯蚓, 冬季要堵严门窗,防止漏气散温。还可采用火炉、火墙、暖气等升温措施。

B、注意投喂

由于蚯蚓是一些病虫的中间宿主,建议不要用鲜蚯蚓喂鸡,以防感染寄生虫病。

三、养殖蚯蚓前期准备工作

A、场地准备。

蚯蚓性喜阴湿安静。养殖场应选择在背阴、潮湿和安静的地方。要求饲养场所便于防暑、保温、排水良好、通风、避光、无敌害。也可利用旧木箱、瓦盆、花钵等在室内喂养。

B、饲料备制。

牛、猪、马、鸡的粪便和垃圾、果皮、树叶等都可养蚯蚓,但必须先经发酵腐熟,使之分解,达到无酸、无臭、无不良气味。

饲料可用牛粪(或猪粪)70%、渣肥(或青草)20%、鸡粪10%, 混合堆积发酵10天,翻拌一次,再经一周,待饲料变成黑褐色,质地松散,不粘滞,无恶臭就可使用了。也可全部用猪粪或牛粪单独堆积发酵。

初次饲养时, 先在饲养容器内放上10~30厘米厚的基料(即发酵腐熟的蚯蚓饲料),然后在饲养容器的一边,自上而下挖去宽3~6厘米的基料,在此处加入取自地下33厘米以下的泥土。只要把蚯蚓放在泥带上,洒些水,蚯蚓就会很快钻入泥土中。如果基料不适合蚯蚓的要求,它就在泥带中生存,只在觅食时才把头伸进基料。若是基料适合蚯蚓要求,蚯蚓就会很快钻入基料中。基料消耗以后,需要喂饲料,一般采用块状料投喂法。加料时,先把饲料面上的陈旧料连同蚯蚓向饲养面的一方堆拢,然后在空白面上加发酵好的饲料。经过1~2天,陈旧料堆内蚯蚓纷纷进入新鲜饲料堆中,再移去上面的旧饲料( 蚓粪),蚯蚓和卵就这样分开了、陈旧料中有大量卵泡,收集后另行孵化。

C、用具的准备

养殖蚯蚓用具较少,主要的保温设备。

3、怎样饲养管理蚯蚓

在蚯蚓的生活环境中,必须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如在室内养殖应常开门窗,要求饲料通气性良好,以保证蚯蚓新陈代谢旺盛。

蚯蚓爱吃细、烂、湿的饲料,加之它依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因而水分的供应特别重要。饲料的含水率以70%左右为宜,用手挤压上层料,指缝间应有滴水,底层要求积水1~2厘米。夏季每天早晚要分别浇水一次,冬天每3~5天浇水一次,并在饲料面上加盖稻草保温保湿。

饲料的酸碱度,应控制在pH5.5~7.8。过酸的环境会导致蚯蚓逃逸或死亡。饲料切忌混入人粪尿、化肥和农药等有害物质。

要注意防毒、防害、定期清除蚓粪。

一般说来、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会冻死。因此,冬季应注意升温、保温。室内养蚯蚓, 冬季要堵严门窗,防止漏气散温。还可采用火炉、火墙、暖气等升温措施。露天养蚯蚓,冬季可采用移入地窖、加厚养殖层、利用发酵物生热等措施来解决升温、保温问题。将蚯蚓移入地窖养殖,温度可保持在10℃以上。将养殖层加厚到40~50厘米,饲料上面覆盖杂草,上面再盖塑料薄膜,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增温措施。利用发酵物生热的做法,是在养殖床底铺一层20厘米厚的新鲜马粪,也可以掺部分新鲜鸡粪,粪的含量在50%左右,踏实后上面铺一层塑料膜,塑料膜上面放蚯蚓和饵料。

养殖蚯蚓技术

怎样选择场地、备制蚯蚓饲料

蚯蚓性喜阴湿安静。养殖场应选择在背阴、潮湿和安静的地方。要求饲养场所便于防暑、保温、排水良好、通风、避光、无敌害。也可利用旧木箱、瓦盆、花钵等在室内喂养。

牛、猪、马、鸡的粪便和垃圾、果皮、树叶等都可养蚯蚓,但必须先经发酵腐熟,使之分解,达到无酸、无臭、无不良气味。

饲料可用牛粪(或猪粪)70%、渣肥(或青草)20%、鸡粪10%, 混合堆积发酵10天,翻拌一次,再经一周,待饲料变成黑褐色,质地松散,不粘滞,无恶臭就可使用了。也可全部用猪粪或牛粪单独堆积发酵。

初次饲养时, 先在饲养容器内放上10~30厘米厚的基料(即发酵腐熟的蚯蚓饲料),然后在饲养容器的一边,自上而下挖去宽3~6厘米的基料,在此处加入取自地下33厘米以下的泥土。只要把蚯蚓放在泥带上,洒些水,蚯蚓就会很快钻入泥土中。如果基料不适合蚯蚓的要求,它就在泥带中生存,只在觅食时才把头伸进基料。若是基料适合蚯蚓要求,蚯蚓就会很快钻入基料中。基料消耗以后,需要喂饲料,一般采用块状料投喂法。加料时,先把饲料面上的陈旧料连同蚯蚓向饲养面的一方堆拢,然后在空白面上加发酵好的饲料。经过1~2天,陈旧料堆内蚯蚓纷纷进入新鲜饲料堆中,再移去上面的旧饲料( 蚓粪),蚯蚓和卵就这样分开了、陈旧料中有大量卵泡,收集后另行孵化。

怎样防治蚯蚓常见病害

蚯蚓的病害,国内外所报道的资料均不多,现根据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场贾立明在十多年饲养管理中所发生的病害现象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瘫痪,背也排出或草色体液,成堆死亡, 这是新加的饲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气。应迅速减薄料床,排除有毒饲料,钩松料床,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到底层休整,以期慢慢适应。

(2)蚯蚓体出现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亡,未死的蚯蚓拒食, 有悚悚颤栗的惧怕之感,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方法不当而形成的蛋白质中毒症。发现问题后,要清理不适合的饲料,加喷清水,疏松料床以期解毒。

(3)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碳化水合物,或含盐分过高, 经细菌作用容易引起酸化,引起蚯蚓胃酸过多症,使全身出现痉孪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液增多,在养殖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而死亡,有的病蚓死前还出现体节断裂现象。防治办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气,喷洒苏打水、石膏粉进行中和。

(4)蚓床湿度太大,饲料pH值过高,则会使蚯蚓体水肿膨大、发呆、 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下的蚓茧两头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碰到这种情况可采取开沟沥水方法,将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饲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打中和,过一段时间再用。

怎样人工养殖太湖红蚯蚓

太湖红蚯蚓是由日本赤子爱蚯蚓,经长期改良而定名。一般体长50~70毫米,直径3~6毫米,稀养体长90~150毫米。体表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 并随饲料、水分、光照等条件的改变有深浅色的变化。它的特点是“三喜三怕”;喜温、喜湿、喜空气,怕震动、怕触动、怕光。优点是体腔厚、肉多、寿命长、易饲养、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其干体含粗蛋白66.3%、脂肪7.9%,碳水化合物14.2%, 氨基酸齐全。并含维生素B,锰和铁等微量元素,铁的含量是鱼粉的14倍。

(一)场地选择与放养。场地要选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处。可利用农村房前屋后空闲地或林间隙地。养殖面积较大可安装自来水、潜水泵或自动喷水器。蚯蚓养殖床宽度因地制宜,一般为5米宽,中间走道留70~80厘米。 如果用板车将畜类运入蚓床,则宽度相应增加。走道两边蚓床,各宽1.5~2米,床高20厘米左右,长度不限。两侧开沟利于排水。事先交久存自然发酵的畜类(最好用通气性好的牛粪,猪粪亦可),以条形施放20~30厘米宽。留空域10~15厘米和蚯蚓种。在放养蚓种前要用水浇透蚓床面,每平方米放养蚓种2公斤,放好蚯蚓种后, 在上面加盖稻草帘起保湿通气防暑防冻作用。还要补浇些水,以利行动慢的蚯蚓钻入。

(二)蚯蚓饲养管理要点。(1)通气:适时添料,添料时按梅花形放置, 空隙要留6~8厘米,雷雨期间可保太平。(2)保湿:蚓床要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掌握蚓床基料含水份在30~50%之间的标准(手捏蚓粪指缝有滴水约含水40%)。夏季每天下午浇水1次,凉爽期3~5天浇水1次,低温期10~20天浇1次水。(3)繁殖:在平均气温20℃时,性成熟蚯蚓交配7天便能产卵,经19天卵化出幼蚓,生长38 天便能繁殖。全生育期60天左右。因此,要勤添蚯蚓最喜食的牛粪等饵料,促使其多吃食,生长快、产卵多,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4)采集:适时采集成蚓, 保持蚯蚓的合理密度,做好繁殖基础。(5)防天敌:为防止蚯蚓天敌的危害, 可在蚓床周围栏上密网。并在网外每70厘米放置一包“三面包好一面敞开”的蚂蚁药,使药味慢慢散出。

养殖蚯蚓用具较少,主要的保温设备。

怎样饲养管理蚯蚓

在蚯蚓的生活环境中,必须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如在室内养殖应常开门窗,要求饲料通气性良好,以保证蚯蚓新陈代谢旺盛。

蚯蚓爱吃细、烂、湿的饲料,加之它依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因而水分的供应特别重要。饲料的含水率以70%左右为宜,用手挤压上层料,指缝间应有滴水,底层要求积水1~2厘米。夏季每天早晚要分别浇水一次,冬天每3~5天浇水一次,并在饲料面上加盖稻草保温保湿。

饲料的酸碱度,应控制在pH5.5~7.8。过酸的环境会导致蚯蚓逃逸或死亡。饲料切忌混入人粪尿、化肥和农药等有害物质。

要注意防毒、防害、定期清除蚓粪。

一般说来、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会冻死。因此,冬季应注意升温、保温。室内养蚯蚓, 冬季要堵严门窗,防止漏气散温。还可采用火炉、火墙、暖气等升温措施。露天养蚯蚓,冬季可采用移入地窖、加厚养殖层、利用发酵物生热等措施来解决升温、保温问题。将蚯蚓移入地窖养殖,温度可保持在10℃以上。将养殖层加厚到40~50厘米,饲料上面覆盖杂草,上面再盖塑料薄膜,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增温措施。利用发酵物生热的做法,是在养殖床底铺一层20厘米厚的新鲜马粪,也可以掺部分新鲜鸡粪,粪的含量在50%左右,踏实后上面铺一层塑料膜,塑料膜上面放蚯蚓和饵料. 养殖蚯蚓技术

怎样选择场地、备制蚯蚓饲料

蚯蚓性喜阴湿安静。养殖场应选择在背阴、潮湿和安静的地方。要求饲养场所便于防暑、保温、排水良好、通风、避光、无敌害。也可利用旧木箱、瓦盆、花钵等在室内喂养。

牛、猪、马、鸡的粪便和垃圾、果皮、树叶等都可养蚯蚓,但必须先经发酵腐熟,使之分解,达到无酸、无臭、无不良气味。

饲料可用牛粪(或猪粪)70%、渣肥(或青草)20%、鸡粪10%, 混合堆积发酵10天,翻拌一次,再经一周,待饲料变成黑褐色,质地松散,不粘滞,无恶臭就可使用了。也可全部用猪粪或牛粪单独堆积发酵。

初次饲养时, 先在饲养容器内放上10~30厘米厚的基料(即发酵腐熟的蚯蚓饲料),然后在饲养容器的一边,自上而下挖去宽3~6厘米的基料,在此处加入取自地下33厘米以下的泥土。只要把蚯蚓放在泥带上,洒些水,蚯蚓就会很快钻入泥土中。如果基料不适合蚯蚓的要求,它就在泥带中生存,只在觅食时才把头伸进基料。若是基料适合蚯蚓要求,蚯蚓就会很快钻入基料中。基料消耗以后,需要喂饲料,一般采用块状料投喂法。加料时,先把饲料面上的陈旧料连同蚯蚓向饲养面的一方堆拢,然后在空白面上加发酵好的饲料。经过1~2天,陈旧料堆内蚯蚓纷纷进入新鲜饲料堆中,再移去上面的旧饲料( 蚓粪),蚯蚓和卵就这样分开了、陈旧料中有大量卵泡,收集后另行孵化。

怎样防治蚯蚓常见病害

蚯蚓的病害,国内外所报道的资料均不多,现根据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场贾立明在十多年饲养管理中所发生的病害现象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瘫痪,背也排出或草色体液,成堆死亡, 这是新加的饲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气。应迅速减薄料床,排除有毒饲料,钩松料床,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到底层休整,以期慢慢适应。

(2)蚯蚓体出现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亡,未死的蚯蚓拒食, 有悚悚颤栗的惧怕之感,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方法不当而形成的蛋白质中毒症。发现问题后,要清理不适合的饲料,加喷清水,疏松料床以期解毒。

(3)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碳化水合物,或含盐分过高, 经细菌作用容易引起酸化,引起蚯蚓胃酸过多症,使全身出现痉孪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液增多,在养殖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而死亡,有的病蚓死前还出现体节断裂现象。防治办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气,喷洒苏打水、石膏粉进行中和。

(4)蚓床湿度太大,饲料pH值过高,则会使蚯蚓体水肿膨大、发呆、 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下的蚓茧两头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碰到这种情况可采取开沟沥水方法,将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饲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打中和,过一段时间再用。

怎样人工养殖太湖红蚯蚓

太湖红蚯蚓是由日本赤子爱蚯蚓,经长期改良而定名。一般体长50~70毫米,直径3~6毫米,稀养体长90~150毫米。体表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 并随饲料、水分、光照等条件的改变有深浅色的变化。它的特点是“三喜三怕”;喜温、喜湿、喜空气,怕震动、怕触动、怕光。优点是体腔厚、肉多、寿命长、易饲养、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其干体含粗蛋白66.3%、脂肪7.9%,碳水化合物14.2%, 氨基酸齐全。并含维生素B,锰和铁等微量元素,铁的含量是鱼粉的14倍。

(一)场地选择与放养。场地要选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处。可利用农村房前屋后空闲地或林间隙地。养殖面积较大可安装自来水、潜水泵或自动喷水器。蚯蚓养殖床宽度因地制宜,一般为5米宽,中间走道留70~80厘米。 如果用板车将畜类运入蚓床,则宽度相应增加。走道两边蚓床,各宽1.5~2米,床高20厘米左右,长度不限。两侧开沟利于排水。事先交久存自然发酵的畜类(最好用通气性好的牛粪,猪粪亦可),以条形施放20~30厘米宽。留空域10~15厘米和蚯蚓种。在放养蚓种前要用水浇透蚓床面,每平方米放养蚓种2公斤,放好蚯蚓种后, 在上面加盖稻草帘起保湿通气防暑防冻作用。还要补浇些水,以利行动慢的蚯蚓钻入。

(二)蚯蚓饲养管理要点。(1)通气:适时添料,添料时按梅花形放置, 空隙要留6~8厘米,雷雨期间可保太平。(2)保湿:蚓床要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掌握蚓床基料含水份在30~50%之间的标准(手捏蚓粪指缝有滴水约含水40%)。夏季每天下午浇水1次,凉爽期3~5天浇水1次,低温期10~20天浇1次水。(3)繁殖:在平均气温20℃时,性成熟蚯蚓交配7天便能产卵,经19天卵化出幼蚓,生长38 天便能繁殖。全生育期60天左右。因此,要勤添蚯蚓最喜食的牛粪等饵料,促使其多吃食,生长快、产卵多,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4)采集:适时采集成蚓, 保持蚯蚓的合理密度,做好繁殖基础。(5)防天敌:为防止蚯蚓天敌的危害, 可在蚓床周围栏上密网。并在网外每70厘米放置一包“三面包好一面敞开”的蚂蚁药,使药味慢慢散出。

养蚯引需要阳光吗?

不需要。

蚯蚓都是喜阴的,只要食物充足,不需要阳光就可以养殖。

我想在室外饲养蚯蚓,要做些什么饲养准备?

百来的,不知道能否有帮助

人工饲养蚯蚓的方法很多,饲养方法要根据饲养目的和饲养条件而定。下面介绍一些适于中、小规模饲养蚯蚓的方法。

一、盆养法

利用花盆、塑料盆及其它废旧陶瓷器进行饲养。此法适于室内进行试验研究的小规模饲养,因为此法饲养简便,容易管理,操作方便,饲养条件易于控制,试验数据也容易测定。但是由于盆的体积小,不能多养,因此难于在生产上应用。

盆养蚯蚓时,装入的饲料为盆高的3/4,每盆投放蚯蚓约100~200条为宜。由于盆体小、盆内湿度和温度受环境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如饲料易于干燥,温度高低变化明显。因此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水,以保持盆内饲料的适宜湿度。或随着外界气温的高低经常移动放盆的位置,以调节盆内的温度。此外,盆养的饲养时间不宜太长,多以30~60天为宜。

二、箱筐饲养法

这是最常用的饲养方法之一。箱筐的制作材料可以是木材,也可以是竹、荆条、藤条、塑料等,饲养箱长、宽、高的规格有下列几种:60厘米×30厘米×20厘米,60厘米×40厘米×20厘米,60厘米×50厘米×20厘米,60厘米×20厘米×30厘米,60厘米×40厘米×30厘米。每个箱筐的底部和侧面要有排水和通气小孔,孔的大小以直径0.7~1.2厘米为好,这样既可通气排水,蚯蚓又不会爬走。整个箱的小孔面积可占箱底或箱侧面积的20%~30%。两侧还要有对称的拉手把柄,便于手提操作。箱内饲料的堆放高度约为16厘米,装料太多,易使箱内通气不良;装料太少,饲料易于干燥,影响蚯蚓的生长繁殖。每箱蚯蚓的投入量约5000~10000条。饲养规模较大时,可将箱层叠起,成为立体箱式饲养,但不能叠得太高,一般以4~5层为宜。

这种饲养方法占地面积少,使用人力少,管理也方便,生产效率也较高。但是,木制、竹制的箱筐容易受湿腐烂,故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塑料来制作,这样不但耐用而且规格一致,还利于提高饲养效果。

三、池养法

国内饲养蚯蚓多采用这种方法,建池养蚯蚓适用于室内外饲养,饲养池用红砖砌成长50厘米、宽50厘米、高15厘米的池。池内外壁不抹水泥或石灰,以保持通气。池底可用水泥地板,也可用泥地面,但要打实铲平。每个池的四角底部留一个小口,以渗出过多的水分,洞口要用塑料网或铁丝网盖住,以防蚯蚓外逃或其它有害的动物入内为害蚯蚓。如果投入的蚯蚓量不大时,可把池分隔成若干个小池,这样不但便于饲养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室内建池饲养可以选择旧猪房、鸡舍,其室内必须保持阴暗和潮湿,光线不宜过强,但要通风良好以免影响蚯蚓的生长繁殖。

四、土沟饲养法

在养鱼、养鳖、养青蛙等饲养场内或周围,选择背光、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宽60厘米、深40厘米、长1米的沟,在其周围筑起高出地面20厘米土埂,以防止地面水流入。再将沟底和四周沟壁打实后,放入高30厘米的饲料,再放入蚯蚓3000~5000条,最后在饲料上面铺上一层杂草,再盖上塑料薄膜,以防日晒雨淋。放进蚯蚓后,要定期喷水保湿,沟内饲料吃完后要及时补充,并且要定期采收蚯蚓。这种方法投资少,收效大,适于供给家禽、鱼、鳖、青蛙的动物性饲料。

另外,在甘薯、白菜、玉米等作物的农田中,都可以饲养蚯蚓。

五、垃圾饲养法

利用垃圾饲养蚯蚓,既可以处理生活垃圾,又可以收获蚯蚓和得到蚓粪,这种方法在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已被广泛应用,收效很大。

饲养蚯蚓的垃圾要经过处理,先将垃圾进行筛选,去除对蚯蚓生长繁殖有害的金属、塑料、玻璃、石头杂木等,把分离出来的有机物进行堆沤发酵,最后将发酵腐熟后的垃圾作为饲料,放入沟内、池内用来饲养蚯蚓。

养殖蚯蚓有哪十种方法(蚯蚓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养殖蚯蚓的方法很多,按照养殖的容器和场地分下列几种。

(1)盆养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社员家庭,城市居民或进行有关科学研究的小规模养殖。可采用花盆、缸盆和其它废旧陶器进行养殖。这种养殖方法简便,容易管理,搬动方便,温湿度便于控制。由于器皿、盆、罐的容积有限,一般只适宜养殖一些体型较小、不易逃跑的蚯蚓种类,如赤子爱胜蚓、红色爱胜蚓、背暗异唇蚓等。一般每盆可养殖不同种类的蚯蚓一条到几十条,饲料一般不要超过盆深的四分之三。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可将盆底浸于3厘米深的水中(盆底应有渗水孔),或经常囔水,以保持盆内土壤和饲料有适当的湿度。

(2)箱筐养殖法。养殖箱筐利用包装箱,废旧木材、竹、柳条、荆条、藤条等制作。杉木、芳香性针叶木料和含单宁酸、树脂液的木材对蚯蚓有害,不宜做养殖箱。含铅的油漆或油酚桶也不能作饲育箱。箱筐的大小和形状可根据需要制作,但每个箱筐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1平方米,这样便于移动和管理。

养殖箱一般有下列几种规格;长、宽、高为50.8×36.5

养殖规模较大时,可将养殖箱重叠起来养殖,这样就变成了立体箱式养殖。如果还拟扩大规模,可采用室内多层床养殖,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饲养量、便于管理,适用于_专业化常年养殖。床体结构可用角铁焊接或竹木搭架。养殖箱放在床上。床体一般4-5层为宜。床间设有作业道,宽1.5米左右。屋顶开设排气筒一个,便于室内气体交换。室中间安装电灯,用作照明。此外,这种大规模立体式箱养法,室内还应备有温湿度表,喷雾器(喷水加湿用)、碘钨灯、竹夹子、铅丝网(孔眼4平方毫米)、四齿叉等用具。

箱养的养殖密度,一般最好每平方米5000-10000条蚯蚓。饲料层上覆盖一层乙烯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当冬季寒冷季节,室外温降到-1℃时,要及时启用加温装置,使室内温度升到18℃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室内的气门每天可开2-3次,以保持空气清洁。夏季气候炎热,要全部打开气门,经常用凉水喷洒饲料层和地面,达到降温保湿的目的。随着蚯蚓的生长,要适当减少蚯蚓的养殖密度。

箱筐重叠养殖法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使用人力少,便于管理,生产效率比平地养殖要高。缺点是箱筐容易受潮腐烂。

(3)池养法。可在房前,屋侧砌长约70厘米、宽50厘米、深30厘米的池子。池内可投入生活垃圾土、纸屑、菜叶、剩饭菜、落叶、杂草、畜禽粪、水产品内脏等废弃物。池上要注意加盖,防止苍蝇、鼠类等入侵。但不能向池内倒肥皂水、碱水、热刷锅水以及浓度很大的盐水。池内的垃圾经过一段时间发酵腐熟后即可投放蚯蚓种。如果有条件,可以砌两个池,一个堆积垃圾,一个放养蚯蚓,这样可以轮换使用,效果较好。

(4)土沟养殖法。挖沟宽1米,深60-80厘米,长度视现场而定。沟底先铺一层5厘米厚的畜禽粪便,粪上铺一层5厘米厚的碎草、树叶或麦秸、秫秸等。然后再盖一层5厘米厚的泥土,再重复铺放饲料、土壤,直到填满土沟为止。最后在表土上覆盖芦苇、杂草、秫秸等。每平方米可投放蚯蚓几十至上千条。根据气候和湿度情况,可适当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采用这种方法养殖蚯蚓,首先饲料供应要充足。养殖沟还应设置排水和供水的地方。第一次采收可在放养60天左右进行,以后可每月采收一次。为了保证均衡生产,可以分沟、分段养殖和采收。

(5)肥堆养殖法。这种养殖方法多用来诱集野生蚯蚓,也可投放种蚯蚓进行养殖。具体方法是:取农家肥料50%,土壤50%,两者混合或分层(肥料和土壤各为10厘米厚,交替堆放),堆成1-2米宽、0.5米高、长度不限的肥堆。一般在堆放24小时后,每平方米大约可诱集蚯蚓几十至几百条。并且,这种方法养殖蚯蚓增重快。在4-10月间比较适合在室外用此法养殖。

(6)园林、大田养殖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养殖面积大,可以就近利用园林,大田作物的落叶、枯根、杂草和农家肥料等有机物,还可以充分利用园林、大田作物自然遮阴的小气候条件,很适于蚯蚓的生长繁殖。

具体方法是:开春以后,在果树或其它林木,花卉行间开沟。沟的宽度要看林木行距和饲料的多少而定,沟的深度也要看地下水位的高低,土壤干湿良情况而定。然后在沟内铺放饲料,投入蚯蚓种,覆土填平。此外还应经常保持沟内饲料的湿度。大田养殖,可结合作物栽培同时进行。在一般情况下,栽培多年生作物的农田比一年生作物的农田更适于放养蚯蚓。

(7)地面温室循环养殖法。可利用水生饲料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的越冬暖棚,或甘薯育秧的温室养殖蚯蚓。具体方法是。选择避风、向阳的高地、平地修建越冬暖棚,或挖坑建暖棚,长10米、宽2米、深0.7米。棚的前墙高出地面0.3米,后墙高出地面1.5米。在棚内的两侧设养殖床,宽度各为0.8米。在床底先铺一层约l0厘米厚的饲料,再铺一层同样厚的土壤,这样互相重叠铺料,直到与地表平齐。在两床留0.4米的走道,堆积生马粪、牛粪等发酵物。在养殖床中可种植千薯、蚕豆等越冬作物,并放养蚯蚓。在温室两侧开有通气孔,向阳面可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其上安设防风装置。在冬季夜晚需加盖草帘或苇帘。其温床外边四周约1米处挖好排水沟,在东侧留一小门,供养殖者出入。一般在晴天上午8时左右掀起草帘让阳光射入床面。当室温过高时,可打开通气孔散热。下午3时左右,再盖好草帘。如遇风雪阴雨天,则不必掀开草帘,也不必再打开通气孔。这样温室可达到10℃以上,养殖床的温度可在12-18℃以上,晴天中午最高室温可达22℃。这种养殖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8)半地下温室养殖法。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为了用较低的成本维持冬季的蚯蚓养殖工作,可采用半地下温室或人防工事养殖法。温室的向阳面为双层塑料,其它为砖木或石木结构。在室内发酵池内堆积马粪或其它禽粪便、秫秸等物,借助其发酵热和地温、太阳能等提供的热量。在北方寒冷季节,室内气温最高可达到35℃左右,最低为-5℃,养殖箱或池内的温度最高为18℃,最低4℃,平均温度为9.2℃。放养象大平二号或北星二号的赤子爱胜蚓、红色爱胜蚓均可安全越冬,并有较弱的繁殖能力。

(9)塑料大棚养殖法。这与一般冬季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相似,棚内设养殖床。棚体结构和大小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需用的型号有25、30、50型和越冬型几种。例如30型塑料大棚,长30米,跨度为6米,最高点不宜超过2米。棚内两侧各有2米长的饲育床,留2米通道。地面可铺垫水泥或三合土,棚顶呈一弧形,上面覆盖带色无毒的塑料薄膜。如想大规模养殖时,可将相同型号的塑料棚并连在一起,这样既可节省人力,又便于管理。一般8节并排的塑料棚只需两个人管理即可。据计算,30型塑料棚8个,可月产成蚓约20吨,蚓粪10吨。但在冬季需要采取保温措施,或将饲料层加厚到40-50厘米,并且将饲料变为平槽堆放。

(10)露天养殖法。养殖床的建造,首先要考虑到操作和管理方便,目前多采用简易饲养床养殖。床缘可用砖砌或土垒,四周应注意排水,床上要建遮阴棚。在饲养床四周先留出投料、分料、清粪和收获蚯蚓时需要的空场地。露天养殖只能在春、夏、秋天气暖和时进行,冬季则要将蚯蚓移入室内越冬。

蚯蚓如何养殖方法

一、 蚯蚓的生活习性

1、 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 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盖塑料布,第二年4月10日揭掉,这样蚯蚓生长到12月20日,以后至第二年2月10日,基本上处于休眠,从2月气,防止因温度过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后至逐渐进入休眠。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产卵高峰期。

2、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 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湿润、 遮光。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 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但饵料还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

二、 养殖方法

1、养殖品种: 赤子爱胜蚓,从日本引入的"大平二号"特点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热抗寒,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蚓粪产量高。

2、 养殖方式: 建场十年,我们一直坚持露天堆肥养殖,我认为,此法低成本,是大规模 生产蚯蚓产品的最佳方法,不须任何投资设备,利用一切空闲地,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我们从几平方米开始饲养,一直到现在,二百多亩地扩繁都用此法,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三、 繁殖和生长

1、 产茧量:大平二号蚯蚓每条年产茧在56-58个之间,其中春季占40%,夏季25%,秋季 27%,冬季8%。

2、 孵化率:一个蚓茧平均孵出幼蚓5-8条,最多12条,但是发育完全的幼蚓一般只有3-4条。不同温度孵化所需时间,孵化率不同。

温度 湿度% 15 20 25 30 30 50 70 90

孵化率(%) 89.3 95.6 80 57 11.7 84.6 89 38

孵化期(天) 40 25 20 16

幼蚓生长(天) 90 68 55 40

成蚓(天) 120 90 70 55

3、 生长期: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进入毓期后,增长也缓慢,只有在性成熟期前后一个 月内,蚯蚓生长最快。此时采取可获取高产。 另外,蚯蚓生长速度与饵料状态有密切关系。尽管饵料相同,由于其碎细度不同,幼蚓的生长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饵料碎细状态,避免饵料有大小团块(如出现团块,可用水浇湿捣碎),保证蚯蚓快速生长。

4、养殖密度:种蚯蚓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

5、产量: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因北方每年生产期只有8-10个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产1公斤鲜蚓,并可获得70%蚓粪,我们多年经验是5方牛粪产一吨蚓粪,鲜蚓50公斤

四、饲养管理

1、 饵料的投喂: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将饵料采用 堆块上投法,厚度为10厘米,不要将床面盖满,不求平整,以便分离蚯蚓。

2、 蚯蚓养殖温度:最佳温度在15-25℃。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 草,再加塑料布,保温、保湿,夏季力争每天浇一次水降温。分期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适时采收: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轮换更新:种蚓要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防止蚯蚓因自然发展而造成种群衰退

3、 饵料:最好是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兔粪,猪、羊、兔粪加秸杆、稻草。

五、 蚯蚓的采收 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在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到2-3万条/平方米,80%个 体达到0.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采收时,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然后将养殖床上面10厘米饵料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饵料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

露天养殖蚯蚓床10厘米够吗?

您好,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10厘米厚度在露天环境下,蚯蚓床温度会随自然环境多变。

其次10厘米对于控制湿度也变得相当困难,为养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故不推荐养殖床太薄。

我计划在露天养一亩左右面积的蚯蚓,请问养殖过程中要防止松鼠偷蚯蚓吃吗?

你没搞错吧,松鼠是不吃的,露天是不可能的,一下雨蚯蚓就跑光了追问夏天有防晒防雨措施,养殖层20厘米以内,精料饲养,地点福建福州市效区,最担心大量松鼠偷蚯蚓,没办法防范。

追答松鼠不吃荤的,你得提防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