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时一个时辰

几个小时一个时辰

一时辰等于两小时。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有八刻,一刻有十五分钟。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传古代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几个小时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等于几个小时 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一天12个时辰分别是:子时(23-1点);

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

已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

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 两个小时,古代一天一共有12个时辰。

如果楼主赞同我的回答,请选下方的“最佳答案”,谢谢。O(∩_∩)O~

一个时辰是多久?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丁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许书合

一个时辰是多长时间,半个时辰是多长时间 一个时辰是两小时,半个时辰是一小时。

一个时辰是多长时间?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1.旧时计时的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2.泛指时刻或时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没一w时辰儿不挂念,没一w夜儿不梦见。”《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担搁了时辰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这就叫:不是不报,时辰不到。”

时辰 相等于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及原因

子 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

鼠 鼠在这时间最跃。

丑 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

牛 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寅 上午 3 时正至上午 5 时正

虎 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 上午 5 时正至上午 7 时正

兔 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 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龙 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 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蛇 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马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羊 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猴 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 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

鸡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 下午 7 时正至下午 9 时正

狗 狗开始守门口

亥 下午 9 时正至下午 11 时正猪 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过去一个时辰是现在的几个小时? 两个小时 十二天干地支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麻烦采纳,谢谢!

一个时辰是几小时?

一个时辰是2小时,十二地支代表的时间具体分别如下:

1、子时:(23时至01时)。

2、丑时:(01时至03时)。

3、寅时:(03时至05时)。

4、卯时:(05时至07时)。

5、辰时:(07时至09时)。

6、巳时:(09 时至11时)。

7、午时:(11时至13时)。

8、未时:(13时至15时)。

9、申时:(15时至17时)。

10、酉时:(17时至19时)。

11、戌时:(19时至21时)。

12、亥时:(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时间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

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

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

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在古代,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有八刻,一刻有十五分钟。每一个时辰分别对应一个生肖属相,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已时、午时、末时、申酉时、戌时、亥时。

在西周时,使用的是十二时辰制,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后来,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子时为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丑时为一至三点为,寅时为三至五点,依次递推。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历法上的十二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东南西北分别为卯位、午位、酉位、子位。所以人们便用太阳在天空的方位来确定时间。且在钟表刚传入中国时,时辰被称为“大时”,钟表上的钟点叫“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慢慢消失,“小时”却流传了下来。

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

一个时辰是2个小时,时辰是古代计时的单位。在古代人们会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4小时,每个时辰名字都用动物出没的时间命名,宋代以后将十二时辰中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

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时辰是古代计时的单位,而我们现代以小时为计时的单位,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4个小时,每个时辰的名字用动物出没的时间命名。

中国传统的计时单位,将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一个时辰,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为子时,中午十点到一点为午时,宋代之后将十二时辰中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古代将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每到一更会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点只占用2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