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观后感

采茶戏观后感

作为一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戏曲,采茶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茶文化的世界。整个剧情很朴素,讲述了采茶女、茶商、托民、铡鱼郎等人对茶文化的热爱、追求和感悟。表演风格简洁明快,歌唱和舞蹈配合紧密,让人沉浸在茶香四溢的氛围中。尤其是那段描写背负着茶叶,穿越崇山峻岭、风雨兼程的场景,直接把观众的心扉打动了。

然而,在欣赏这部戏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中国茶文化逐渐淡化的悲哀。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茶文化的认知和传承都面临挑战,特别是年轻一代很难真正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因此,采茶戏对于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尤为重要。相信只要有更多像这样的良心作品,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黄梅戏观后感800字

黄梅戏观后感800字

黄梅戏观后感800字,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黄梅戏的影响是很深的,以下看看黄梅戏观后感800字。

黄梅戏观后感800字1

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 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比如《打猪草》说的就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草损坏了农作物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的故事。

其中的"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早已成了流行歌曲。又如《夫妻观灯》,通过一对青年夫妇元宵节观灯的见闻,描绘了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不久,黄梅戏在搬演大戏上也有了成绩。这些大戏主要是受"青阳腔"、"徽调"的影响而产生的故事完整的整本大戏,像《乌金记》,《七仙女下凡》等。其中的'《七仙女下凡》几经磨砺修改,最终定为《天仙配》,成了黄梅戏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要指出的是,早期的黄梅戏,基本上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形式。 从20世纪20年代起,黄梅戏日趋成型,也逐渐走上了职业演出的道路,其重要标志之一即是演出地点从农村走上了城市舞台。

先是在安徽怀宁一带出现了专业班社。怀宁素有"戏乡"的称号。这里唱黄梅调十分兴盛。从演出一方来说,戏目多、人才多、班社多;从看戏者一方来说,观众多、市场多。于是,一批戏班应运而生。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角)、曹增祥(小生)、丁和寿(丑角)等所在的班社活跃于安庆市区,此后在这里扎根。 黄梅戏进入城市以后,受到了京剧、越剧、扬剧、淮剧、评剧等剧种的影响,在表演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从剧目上看,改编、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好戏如《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从音乐上看,传统唱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主要是减少了传统唱腔中带有浓郁方言土语色彩的垫字,这样,唱腔简洁、明快,从字面上也好读易懂。从表演上看,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程式化动作。 如开门、关门、圆场、喝酒等动作。其他在服装、道具、装置、伴奏等许多方面都比农村演出时有了发展。

这一时期的黄梅戏尤其是40年代的黄梅戏,已经成熟。 黄梅戏的更大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国家对地方戏曲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加强艺术力量,安徽省陆续选派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参加了黄梅戏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黄梅戏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黄梅戏从安庆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剧种。至今,黄梅戏与黄山一起,并称"安徽二黄",成为安徽省的骄傲。

这一时期的黄梅戏,唱腔唱法都有了改革,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突破了"花腔"只能专戏专用的束缚,同时,巧妙地借鉴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出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伴奏上,也不再是若断若续的"三打七唱",而是建立了以中乐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从音乐气氛上大大提高了剧种的表现力。这一时期演出的剧目很多,但大都进行了整理、重编。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蓝桥汲水》、《补背褡》、《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雪梅吊孝》、《柳树井》、《春香传》、《女驸马》、《牛郎织女》、《党的女儿》、《江姐》、《刘三姐》等不胜枚举。 其中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拍成了电影

为黄梅戏的广泛流传,为保留黄梅戏艺术家的卓越风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提到黄梅戏艺术,就不能不提起为黄梅戏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一批老艺术家,如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其中,尤其以严凤英最为突出。至今,人们只要提起黄梅戏,就会提起《天仙配》,只要提起《天仙配》,就会提起七仙女的扮演者严凤英。试想,在今天的中国,有多少人会唱严凤英那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呀!

黄梅戏观后感800字2

有关于黄梅戏的作文

说实话,我以前一点也不喜欢中国的传统戏曲,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它们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的唱个不停一点也没有趣味。

但是,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段黄梅戏,改变了我对他们的看法。

表演者的嗓音是那么轻柔,音乐也那么优美,听过以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黄梅戏不但优美动人,而且还有这么悠久的传说呀。

我觉得,现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越来越不受欢迎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歌曲,虽然流行歌曲确实有它的优点,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它而忘了中国的传统戏曲呀!我们只要用心去体会不难发现传统戏曲的美妙之处。所以,请大家和我一起,去体会中国传统戏曲的优美,相信大家一定会爱上它们!

黄梅戏观后感800字3

有关于黄梅戏的作文

以前,我老觉得黄梅戏、京剧非常老土,而且只适合那些老年人唱。但是,自从那次排练后,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天,同学的奶奶让我和同学一起去学唱黄梅戏。听了这个消息,我犹如打了霜的茄子焉了,而且我从业没有唱过这些戏,总认为自己唱不好。而这次却让我去唱,岂不是自讨苦吃?

我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排练的地方,刚进门,只见里面早已人山人海,把整个居委会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是老奶奶!我紧张地想:这么多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训练的,我等会儿唱不好,岂不是出尽洋相!

开始上课了,由于我们这几个插班生一点也不会,于是便傻呆呆地坐着,听他们唱。慢慢地,我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咦,怎么黄梅戏也这么好听呀,我疑惑地想。不知不觉,我们也学着会唱了几首。谁知,一位老奶奶竟想出了一个对我们来说的坏点子叫我们两个小孩子唱。天啊,犹如晴天霹雳,我们两人面面相觑,但在另一位老奶奶的帮助下,我咬了咬牙,起了头

唱完后,大家情不自禁地为我们鼓掌,夸我们学得快、唱得好。渐渐的,我喜欢上了黄梅戏,而且越听越喜欢,越听越觉得黄梅戏好听

原来黄梅戏也很好听,以前小瞧了它,今后可不能这样哦!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黄梅戏的影响是很深的,以下看看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1

本片黄梅戏《女驸马》,1959年秋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导演刘琼、上海海燕电影制品厂出品。一部半个世纪前搬上银幕的黑白老片,没有现代的声光设备和三维动画制作技巧,看过后依然使我们激动不已,足以说明这部戏的魅力和感染力。她的过人之处在那里呢?我想不外以下几点:

一是剧情好。出身于大家闺秀且识书达理的冯素珍爱情忠贞不渝,为搭救从小订婚的同窗共砚的李兆廷,敢于同嫌贫爱富的家庭决裂,在丫鬟春红的帮助下,女扮男装吃尽千辛万苦到京城寻找长兄冯益民,后又考中了金科状元,被皇帝误招为驸马。由此产生了"金殿"一场嬉闹剧,驸马是女人的事实在洞房之夜暴露,点题《女驸马》,到了全剧的。然而,博学机智的冯素珍能够化险为夷,情真意切地感动了公主。她们二人其后又讲今比古巧妙地说服了皇帝,皇帝恕冯素珍欺君斩首之罪,并在大人刘文举的促合下,皇帝诏冯素珍为义女,公主称之皇姐。同时,诏八府巡按前金科状元冯益民为驸马与公主成婚,另,李兆廷平冤昭雪出狱,年度金科状元冯素珍替-考有效,李兆廷红袍加身。皇帝大喜,两个皇姑,两个驸马,两对新人择日完婚。

二是编导巧。黄梅戏《女驸马》其母本是黄梅戏罕见剧目《双救举》,仅流传在安徽省安庆地区潜山、岳西一带。上个世纪中叶的1958年,编剧王兆乾根据民间艺人左思和所献孤本进行改编。将原来27场戏精简到7场,新增编“金殿" 一场戏,定名《女驸马》。结局是一对半新人,李兆廷无罪出狱做了真驸马,公主做大,冯素珍进宫做了二房,由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演出,获得观众好评。1959年编剧陆鸿飞再编,剧中增设新人物冯素珍的大哥、前科状元八府巡按冯益民,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导演洪谟),并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曲艺汇演。同年秋搬上银幕(导演刘琼)。即本片出现的皇帝收冯素珍为义女,冯素珍替夫考中状元有效,新科状元为李兆廷,同时招冯益民为驸马。皇帝大喜!出现了一对公主、一对驸马、两对新人、双喜临门的大结局。可见编导人性化设计独具匠心。

总而言之,看黄梅戏《女驸马》不仅使我们领略了我国优秀剧目黄梅戏的艺术经典一面,同时受到了她的艺术熏陶和启迪。热爱生活,钟爱亲人,呵护家庭是我们男女老少共同的社会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家庭要和谐是前提和基础。女驸马----冯素珍的精神值得弘扬。黄梅戏《女驸马》是好人有好报,抑恶扬善辐射正能量的典型剧目,是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于一身的超级文艺作品。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2

黄梅戏作文 篇1

说实话,我以前一点也不喜欢中国的传统戏曲,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它们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的唱个不停一点也没有趣味。

但是,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段黄梅戏,改变了我对他们的看法。

表演者的嗓音是那么轻柔,音乐也那么优美,听过以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黄梅戏不但优美动人,而且还有这么悠久的传说呀。

我觉得,现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越来越不受欢迎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歌曲,虽然流行歌曲确实有它的优点,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它而忘了中国的传统戏曲呀!我们只要用心去体会不难发现传统戏曲的美妙之处。所以,请大家和我一起,去体会中国传统戏曲的优美,相信大家一定会爱上它们!

黄梅戏作文 篇2

黄梅戏发展于我的故乡安徽,它是民族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熠熠生辉。

记忆中一个蝉鸣不断的深夏,我与家人们一起看电视。一段广告后,电视播放起了黄梅戏。我本对这一类戏曲不太感兴趣,认为不过就是唱几句歌词而已,站起身正准备离开时,妈妈却兴致勃勃地叫住了我:“哎,你快过来看看,这可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黄梅戏呢!”母亲都发话了,我还能选择不看吗?于是,我只好懒洋洋地答应了一声,重新坐到了沙发上,看着屏幕上逐渐出现字幕:黄梅戏《女驸马》。当电视中传出第一声歌声时,我便被震撼到了:表演者的声音无比的轻柔婉转,配乐也十分动听,令我心旷神怡。还没听几句,我便完全沉迷在了那锣鼓与歌词编织成的世界之中。“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我被深深吸引在了故事的剧情中。为冯素贞的执着感动,为最后的美好结局欣喜若狂。我想,这应该就是黄梅戏的魅力所在了吧。我会随着剧情的发展,或是欣喜、或是忧虑、或是紧张,好像自己也成为了那曲折故事中的一个小成员似的。

黄梅戏虽然并不如京剧那般华丽多彩,但它拥有质朴细致的表演,如行云流水般委婉动听的曲调,令我深深折服其中。

黄梅戏,充分体现出了安徽文化的多姿多彩与美丽,我爱家乡的黄梅戏!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3

黄梅戏作文【一】

安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就要属黄梅戏了,如果大家提到黄梅戏,那么一定就会联想到安徽。那么黄梅戏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黄梅戏就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来叫“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中期再皖、鄂、赣三省领地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黄梅戏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走进了世界;用戏曲之音乐精华,独特的风格推崇者艺术;将表演质的细致、真实和活泼呈现给了观众。

黄梅戏的出场人员丰富有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也有年龄大的人物正旦、老生、老丑等等。黄梅戏的作品数量繁多,有大戏小戏之称,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则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黄梅戏的类别还有花腔和平词两种: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平词,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叙述、抒情,韵味丰富。如行云流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传统的基础上大大丰富了黄梅戏的表现形式,加强了黄梅戏的文学性,发展了唱腔和伴奏,使其原来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质的升华,旋律更为优美,影响更为扩大,黄梅戏从乡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

安徽的黄梅戏是我们的骄傲和光荣,面对新世纪,我们寄希望于新一代黄梅戏传人用青春、美丽和智慧,创造新的灿烂……

黄梅戏作文【二】

以前,我老觉得黄梅戏、京剧非常老土,而且只适合那些老年人唱。但是,自从那次排练后,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天,同学的奶奶让我和同学一起去学唱黄梅戏。听了这个消息,我犹如打了霜的茄子——焉了,而且我从业没有唱过这些戏,总认为自己唱不好。而这次却让我去唱,岂不是自讨苦吃?

我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排练的地方,刚进门,只见里面早已人山人海,把整个居委会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是老奶奶!我紧张地想:这么多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训练的,我等会儿唱不好,岂不是出尽洋相!

开始上课了,由于我们这几个“插班生”一点也不会,于是便傻呆呆地坐着,听他们唱。慢慢地,我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咦,怎么黄梅戏也这么好听呀,我疑惑地想。不知不觉,我们也学着会唱了几首。谁知,一位老奶奶竟想出了一个对我们来说的坏点子—叫我们两个小孩子唱。天啊,犹如晴天霹雳,我们两人面面相觑,但在另一位老奶奶的帮助下,我咬了咬牙,起了头……

唱完后,大家情不自禁地为我们鼓掌,夸我们学得快、唱得好。渐渐的,我喜欢上了黄梅戏,而且越听越喜欢,越听越觉得黄梅戏好听……

原来黄梅戏也很好听,以前小瞧了它,今后可不能这样哦!

许昌毓秀路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作文

戏剧进校园有感

我是一名高中生,来xx小学。在参加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中,我感受到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需要有人去延续传承。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黄梅戏。据了解,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那天我们观赏了众多戏剧,还有戏剧大师亲自给我们讲解戏剧的知识,是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到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那天的天气晴朗,蓝天白云,映衬这戏剧的舞台,更显得自然和谐,赏心悦目,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我相信大家也一定有跟我相同的感受,至此,有感而发。

2、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今天,在我校开展了第一届“戏曲进校园”活动,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去观看了戏曲表演。

小时候,看见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很老土,赶不上潮流,可今天我欣赏了戏曲后,我才被戏曲震撼了。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戏曲进校园观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1

  戏曲进校园作为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创造戏曲与年轻人的交集,对戏曲事业的振兴和青少年精神培育两方面同时产生深刻影响,让青少年因亲近戏曲而变得高雅,让传统戏曲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到继续。

  当前,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觉开始强化,西方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两种文化的冲突正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们。文化的寻根之旅不只存在于漂泊在外的华侨华裔后代,也广泛存在于国内校园的在校学生中。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年青一代应具有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具有千百年来积淀而成、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戏曲作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融合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艺术精华,可以很好展现中华美学风范。通过戏曲传艺、传神、传德,讲述中国道德故事,褒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引人向真、向善、向美,可以很好地传承中国精神。因而,戏曲进校园将为学生们架起文化上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孩子们自觉地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善向上。可以说,戏曲进校园为校园文化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戏曲剧种以平均一年一个的速度在消失,观众老化分流,“戏迷”“戏粉”锐减,戏曲衰落,前景堪忧。中国戏曲孤独的守护者们一直坚忍不拔,孜孜以求,坚守定力,苦练内功,遏制流失,用心传承。

  当然,在西方文化剧烈冲击的背景下,我们在思考戏曲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时,也有一种现象,即习惯于在继承与创新这对关系的讨论中本能地维护传承的价值。强调对戏曲本体的坚守,这是不错的,多年来正是这样的价值倾向保证了戏曲的存续。但是,对于一直在寻求更好发展的戏曲来说,另一对关系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戏曲传承与传播的关系。传承保证戏曲本体在发展过程中不走样,保持其内在的规定性,保证这个文化种子的基因不变异,保持其特殊的审美质量和精神。传播则是传承得以存在的阳光雨露。在戏曲行业走向复兴的初始阶段,我们特别需要关注传播的价值,捕捉传播的机遇,选准传播的途径,瞄准传播的优先群体。

  最近两年来,全国范围的系列利好正助推戏曲繁荣,戏曲界应顺应变化,努力将多年传承积累的成果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资源,主动将传播作为阶段重点,在中小学普及戏曲常识,讲述戏曲所承载的中国故事,科学引导孩子们看戏、听戏、学戏、唱戏、爱戏,培育更多年轻观众,涵养更多的戏曲人口,从根本上解决戏曲事业发展后继乏人这个瓶颈性问题。可以说,戏曲进校园为戏曲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2

  9月12日,天等县城关小学举行20xx秋季学期一年级新生“开笔礼”暨“戏曲进校园”活动。通过参加活动,我看到了精彩的戏曲表演,也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活动中,我感受到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需要有人去延续传承。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黄梅戏。据了解,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5月20日,黄梅戏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结束后,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制作一份有关戏曲内容的手抄报,我选择的就是以黄梅戏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我在网上寻找了有关戏曲的知识和图片,并把它们摘抄到手抄报上。制作手抄报让我对黄梅戏有了更深的了解。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3

  5月11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晋中市“戏曲进校园”巡回讲演来到了我们学校。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期待着,期待着。

  下午,烈日炎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操场,却见碧绿的草坪上已是人头攒动。同学们聚精会神凝视前方,时而又探头张望。台上不知何时已搭起了一个大架子上面写着“晋中市‘戏曲进校园’巡回演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我们刚刚坐好,就看到主持人缓步走上讲台——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瞧,几个身着华丽服装的人徐徐走上舞台。眼尖的我一眼看见了断案如神的包公。只见他穿着黑色的长袍,白色的袖口轻轻甩动着;他的眼睛炯炯有神,黑色的脸中间夸张地画着两道白纹,那或许是他的眉毛;下巴上几缕长长的胡须,无声的告诉人们他的阅历丰富,他的聪明果断,他的严谨认真……他好像带领我们穿越历史,来到了那个时代,亲眼看他如何巧妙断案,看他铁面无私,摆平一场场官司。我敬佩,我惊叹,更深深沉醉于晋剧的博大精深。

  主持人又请出另外几个经典人物,并绘声绘色的向我们介绍了刀马旦等角色,他们个个都施展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同学们看得目瞪口呆,赞叹不已。

  艺校的哥哥姐姐见我们还不满足,又为我们表演了许许多多自编的舞蹈。他们那曼妙的舞姿和生动的肢体语言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优美的音乐作了一曲又一曲,哥哥姐姐们仿佛永不知疲倦似的,舞了一支又一支。我想起了两句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最后,哥哥姐姐们带来的儿童剧《叫醒阳光》宛如一串委婉的歌谣,一副多情的风土画,一曲优美的叙事诗。他们的一颦一笑都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啧啧称奇,流连忘返。

  活动结束了,我心中感慨万千。如果没有艺校哥哥姐姐们台下无数次的苦练,我们又怎能真真正正体会到晋剧的精美和中国艺术的精华所在?如果没有这样热爱戏曲,热爱艺术的人,中国的艺术又怎能延续至今,走向繁荣?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4

  中国戏曲,对于年轻人的我们未必十分关注,但我对中国戏曲还是很关注的,从小受爷爷的影响,我对戏曲也有点兴趣了,在大学,没想到我可以选到这样的课,我根据我的爱好就选了,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学到很多关于戏曲的知识,我通过查一些资料,自己写了一些对该课程的感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5

  11月30日下午八、九节课,我们在北一阶观看了“戏曲进校园——评剧专场”,让我们得到了精神食粮的补充。

  首先,由侯顺成侯老师为同学们系统地讲解并普及了戏曲及评剧的知识,使同学们了解了戏曲。

  戏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三百六十余种。每一个地方几乎都有本地方言的剧种,根据数量的多少而分出六大剧种,分别是:北京的京剧、河北的评剧和梆子、河南的豫剧、上海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而在这六个剧种中,京剧和评剧是唯二有国家级剧院的剧种,其它的则都是地方上的剧院。评剧是从唐山地区发源的,评剧的代表作有《花为媒》和《小二黑结婚》。

  侯老师接着又给我们讲了各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如:曲剧和越调、山东的吕剧等。接着又给我们讲了唱戏的唱法,现在90%以上的戏曲演员都是用普通话的唱腔、念白,但也是有特殊的,如:演员赵丽蓉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名戏曲演员,她唱戏的时候就是用唐山话唱的。还有就是评乐队,它是由古代乐器和现代乐器结合而成,古代乐器有弦乐、二胡、笙、唢呐、梆子、铙钹等,现代乐器有提琴、黑管、长号、小号、大号等。

  之后,就是刘和军老师介绍笙。刘老师先讲了笙的历史。笙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它最早发源于3500年前,并且很多西洋乐器都是受笙的建造原理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口风琴。笙还有17、21、27、30孔之分。之后,刘老师还亲自现场为我们吹奏了笙。

  接着,马旭峰老师为我们讲述二胡和板胡的知识。它们两个的用处很多,如:电影《地道战》和电视剧《西游记》中都有用到板胡的地方。拉二胡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激发大脑,保持体形。

  最后,还进行了互动,还进行了现场演唱,并且唱得都很好,台下掌声雷动。

  我相信这次活动,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戏曲知识,还让我们在繁忙的学习中得到精神上的缓解和放松。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6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戏剧文化博大精深,京剧又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但是11月30日下午我们在学校里听到了被誉为京剧之后的第二大剧种——评剧。其实之前在我心里,戏剧都是一样的,我听不出戏剧里的抑扬顿挫,咿咿呀呀的曲调更是让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摸不着头脑。

  可是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评剧,是流传于我们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二。而且评剧还在5月20日经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戏曲文化都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精华。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更应该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不仅是我们爱国意识的体现,更是我们对我们精神境界的一个提升。

  今天我们在校园里听到的评剧非常震撼,评剧老师还教给我们一个评剧演出里的基本台步——原场。通过跟老师近距离的接触、教学。我们真心了解到戏剧工作者的不易,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简单的台步却有如此繁杂的肢体动作配合、身形如此优雅。虽然我学得很一般,但是却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并得到一个奖品作为奖励,我很开心。

  另外,评剧里的乐器也是十分独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二胡。二胡拉出来的声音也是非常好听。一个只有两根弦的乐器,通过老师的演奏却能演绎出喜怒哀乐各种情感。这些乐器都是我们平时没有听过没有接触过的。我非常想要一探究竟,想要向老师讨教学习。

  这次戏曲进校园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戏剧方面的知识,更懂得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易。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付出才能获得赞美的掌声。这就像我们学生学习一样,虽然有时候很枯燥乏味,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学习了,去付出了,我们不仅能收获知识,更能在我们以后的成长之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努力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校园生活才会无悔!

  最后,感谢学校、感谢班主任梁琦老师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一定不辜负学校的期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争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7

  今天,在我校开展了第一届“戏曲进校园”活动,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去观看了戏曲表演。

  小时候,看见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很老土,赶不上潮流,可今天我欣赏了戏曲后,我才被戏曲震撼了。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川剧变脸《戏曲进校园》。看了很长时间,经过仔细观察,我终于知道了变脸的“庐山真面目”。其实变脸人的衣服后面有一个机关,每次要变脸时,我都注意到变脸人的手会往背后伸。

  还有使我高兴的一出戏,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头上戴个有“翅膀”的帽子,这个节目快把我笑死了。老爷爷戏没有唱多少,但表演非常厉害。他头上的两个“小翅膀”很神,爷爷头晃晃它就一直在转。老爷爷走路,走着走着摔倒了,倒下时还一直在吹胡子,从中看出老爷爷的功底很深呀,表演完后,主持人说爷爷练了二十多年了,我都惊呆了,不愧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呐。

  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是珍贵的,需要大家不懈努力,去延续这份辉煌。

参观浮梁县衙暑后的感想

游览浮梁县古县衙有感

不久前我去距景德镇市郊约8公里处的浮梁县游玩时,参观了号称“中国县署第一衙”古代品级最高的县衙---浮梁县五品县衙府。回家后慢慢整理参观时所拍摄的照片和所摄录的楹联、简介等文字资料后,有感而发的写下了这则游记。

一 浮梁县衙简介

历史上,闻名于世的瓷都景德镇市一直隶属于拥有悠久而灿烂瓷茶文化的浮梁县管辖。史料记载,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的浮梁是一座古城,它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是历代浮梁县治之所在。因原称昌南镇的景德镇,历代为皇宫烧制御瓷,朝廷常派高品阶的到此监督烧瓷,如该县沿袭古代知县官阶为七品而定、浮梁县知县就没资格会见督陶官,为此浮梁的知县官阶便高于其他各县,荣居五品。

现修缮后的浮梁古县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170多年,占地约于95亩,规模宏伟,衙院内完整地保留了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大堂、二堂及三堂等县衙原有风貌。坐北朝南、错落有致的衙署大院系砖木结构,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衙署内陈列了古代鸣冤鼓、官服、刑具、讯杖、十八般兵器、官轿等。衙院内宽敞空旷,古木参天,中有40米长条古路面甬道,直通大堂。

二.衙府铭志与楹联

从留书于壁的铭志来看,古代各朝衙府法制较为健全,机构精炼。其吃皇粮统管这么一个当年名气极大、人口众多的大县衙门却屈指可数,估计还没有现在由我们纳税人供养着一个富裕乡镇的干部人数多。若与当今社会主义中国闲职众多的县级必备N套领导班子,加上吓死人的局、所、科、股的管理人员相比,古代可谓是以一顶十、以一当百了。(见照片)

衙府的门柱都留有历代告诫勤政、亲民、为官之德的大量警句、楹联,其中不少楹联倍值当今我们中那些非民选出来的各级终身制们深思细读:

浮梁县署头门楹联:“治浮梁,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邑民,十年踏地脚跟牢”

仪门楹联:“工堪比官斧斤利刃随手携来因材而用;医可喻政硝磺猛剂有时投下看病如何”。

大堂(亲民堂):两边大柱上楹联是“法合理与情倘能三字兼收广无冤狱;清须勤且慎莫谓一钱不要便是好官”。正壁上方高挂“明镜高悬”大牌匾下有着一幅色泽明艳的“海清日宴”图两侧对联写得更好“铁面无私丹心忠、坐官最怕叨念功;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清廉风”。大堂后廊对联“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事克已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二堂(琴治堂)对联有:“赏疑唯重,罚疑唯轻;法行无亲,令行无故”,另一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民心即在吾心,信不易孚,敬尔公,先慎尔独;国事常如家事,力所能勉,持其平,还酌其通”

三堂(清慎勤堂)楹联:“苍茫自忧民;侧身天地更怀君”。配以“荷花图”真是相得益彰。

三.鸣冤鼓中的法制与人治

来到呈典型八字造型的古衙府头门前,我马上就想起“八字衙门朝里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句我们少年时代读书就被灌输过的名句,它说的是旧封建社会时办案处事没有公平正义和大搞权钱交易。可我还没进衙门就一眼看到头门右廊一木架上放有一只硕大醒目的红边白面“鸣冤”大鼓,不禁使我有些纳闷?这鼓是专为百姓遇乡绅小吏处事不公,有冤又无法见到更上层时,而到县衙击鼓喊冤的。

从设立这条普通百姓可以超常规程序、越级伸冤的特殊“绿色通道”来看,这说明封建社会高层掌握政权的人不见得个个都是昏君庸官,为维持其政权稳定,他们也关注百姓民生,并防范部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为非作歹、鱼肉百姓。脍炙人口的南昌采茶戏“春草闯堂”,讲的就是民女万般无奈下到衙门闯堂击鼓喊冤故事。按旧典喊冤人一击鼓,县官就无法找借口压制、或磨蹭推诿击鼓人伸冤,须立即升堂为百姓断讼。

为了防止乱使用这种特殊通道庸俗化,县衙大门左侧立了两块“越讼杖五十”、“诬告加三等”的的石碑,提醒当事人不得随意越级上访,更不得诬告。碑文大意为:击鼓喊冤是在非常紧急状态下使用,击鼓人和书写诉状的人在县官升堂时必须先挨几十木板,这样是抑止一些人随意兴讼起诉。

古代当官者责、权、利法制也是很严明的,如果上级衙门部门查核判官玩忽职守断案不公,县官就面临罚俸丢官的危险。若发现有贪赃枉法的官吏的惩治更是十分严厉,明朝要将贪官剥皮,清朝贪污一点银子就得人头落地。

古代这种让平民百姓有冤可申、不受地方压制不报的“鸣冤鼓”绿色通道和官、民双相制约、监督的办法,我想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公、检、法和信访等部门能否借鉴?

读《天牛的假期》有感

读后感如下:

《天牛的假期》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谅解”的话题,同辈人、隔辈人等,生活中难免和他人疙疙瘩瘩,甚至带来伤害,其实,和他人谅解就是和自己和解,和这个世界和解,而自己的心也会变得更加阔大、豁达、坦荡。

此外,故事的发生地在赣南上堡,那里的地域特色是梯田、采茶戏、矮子步等,可以从书中领略到那里的地方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杜枫的爸爸妈妈吵架了,不但妈妈扔掉了结婚戒指,杜枫心心念的假期旅行计划也泡汤了,更让杜枫不能理解的是,妈妈居然安排他假期跟平日里很少交流的爸爸回老家。

这无疑是一趟无聊的行程了!不成想,杜枫却意外发现了爸爸和爷爷之间的秘密,而自己和同桌的故事让爸爸备感宽慰,父子俩不但一起看夜晚的星星,一起吃八月拿,还一起收养了一只小黑狗……。

二人台《花落花开》观后感怎么写

观二人台《花落花开》歌剧有感

近日观看了地方歌剧二人台《花落花开》,颇生出许多感慨。故事题材选取很好,情节曲折动人,从一起蓄意制造的车祸展开,通过对剧中人物月清的刻画,颂扬了当代中国农民善良、勤劳、坚强的美德,弘扬主旋律,富有时代感。该剧由呼市民间歌舞剧团排演,曾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内蒙古二人台汇演金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调演金奖。

任何一个成功的戏剧情节,都有打动人的地方。对于戏剧来讲,形式的创新,更加体现出生命力。《花落花开》把二人台唱成歌剧,从传统俗文化硬整成高雅艺术,充分调动了舞台背景效果、音响效果、字幕提示,特别是在语言方面的突破,既有方言特色有普通话味道,就是南方人也基本能听懂看懂,确实给人产生很大的震撼力,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语言的突破,是这场大型歌剧演出成功地方关键之一。地方剧目搞普通话,肯定有过尝试。晋剧和北路梆子进京献戏,就尝试用普通话念白,效果不能说不好。当然,《花落花开》的年轻演员,虽然也有些念白、唱腔接近或使用普通话,但更多的还是当地方言,并没有不伦不类的感觉,倒觉得很新奇。再说,现在好多节目当中,中国话里经常还冒出几句外国话,这叫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吗。中国的地方小剧种很多,比如秦腔、黄梅戏、越剧、川剧、吕剧、豫剧以及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福建梨园戏、高甲戏等,保存原来的方言习惯固然好,但在语言上不作革新,墨守成规,说是保留了原汁原味,其实硬是不让观众听懂(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就难以发展,甚至会萎缩、枯竭。现实难道不是这样吗?

唱腔的突破,同样是这场大型歌剧演出成功地方关键之一。二人台的革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唱腔上的革新。《花落花开》中的主要演员月清的扮演着,生活中肯定讲普通话,从她的演唱中,非常鲜明地体会到了。特别是唱腔里吸收了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等曲调,显示了大气魄,也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把二人台的俗文化与高雅艺术进行成功嫁接,充分彰显了大型歌剧的魅力和震撼力。

当然大型歌剧的舞台效果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研究二人台,作一番考证是必要的。资料显示,二人台(西路)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乌海市与锡林郭勒盟南部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这些地区的农牧民许多都是晋、陕、冀移民。二人台诞生初期,仅是一种简单的说唱艺术,表演形式仅局限于走街串巷打地摊的民间活动,演唱的剧目大多反映当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曲调单一而悲伤,因此它的发展史是缓慢的,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地方小戏。那时,二人台地位低下,被称为“玩艺儿”。二人台艺人被称为“打玩艺儿”的,过着颠沛流离、卖艺乞讨的生活。二人台在山西省最流行的地方首推河曲县,其次还有保德、阳高、定襄等地。”二人台是晋陕冀百姓走口外走出来的,没有走口外就不会有二人台,有了两百年的走口外,才慢慢孕育出了二人台。

笔者感觉,虽说生长在二人台艺术之乡,很难说对二人台有多大兴趣(恕笔者直言)。相信各位一定与笔者有同感。但偶然间看了《花落花开》,竟会有那么多的想法,笔者忽然觉得,作为“土著居民”,对本土出产的戏剧,似乎生出一种肩负振兴的责任感抑或使命感来。笔者是学中文的,不是学戏剧的,当然不懂戏剧,甚至天生就五音不全。这无关紧要。其实,喜欢不喜欢,常常在一念间。爱自己的家乡,要努力学会珍爱自己家乡的艺术。

要想二人台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天然俗文化蜕变成高雅艺术,从方言土语向普通话方向发展,内容编排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过去我们耳熟能详的二人台经典曲目,如《打金钱》、《走西口》、《王成卖碗》、《挂红灯》等,唱了几十年,现在很多时候还在唱,实在是来老掉牙了。于是就有人呼吁,不能老是“挂不完的红灯,打不完的金钱,走不完的西口,拜不完的大年”。说的是内容方面的创新。

从传统来讲,二人台的生存土壤在农村,但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二人台也不得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二人台是一种浓浓的乡情,它是寄托情感的圣地,是老百姓精神生活的天堂。短小活泼的剧情、丰富细腻的情感、粗犷豪放的舞蹈、悠扬高亢的曲调、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在城郊结合部,二人台小剧团十分盛行,这可能是从农村来的打工族主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的原因吧。还有就是一些酒店、歌厅,土炕、方桌、啤酒、烤串构成了这里的特有氛围;一架电子琴或扬琴、一对男女搭档形成了这里的演出班底;一曲曲“荤素”搭配的二人台小调直唱得客人酒兴大增……地道的地方方言、纯正的唱腔,正宗的舞台表演风格赢来了在座客人阵阵掌声。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里喜欢二人台的各色人等,当然也有的是为招待外地客人。

在民间演出,二人台哪种逗趣而不乏寓教、诙谐而不乏庄重,是非常可贵的。

八子参军 观后感 (600字)

抄的去有600字 所有的白炽灯都熄了,我摒着呼吸,目光聚集于舞台,期待着接下来上演的红色精神大餐——舞台剧《八子参军》。这部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而来的舞台剧,在各地上演后,广受好评,感动甚多观众。而我,何其有幸,能够享受这份精神食粮。

幕布徐徐散开,一圈橘如晚霞的光亮打落下来,烟雾机不失时机地把舞台营造成硝烟滚滚的战场,音响里跟着飘出振奋人心的节奏,让人有种恍如回到战争年代的感觉。

故事讲述的是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农民杨显荣先后送八个儿子上前线,临终前想见儿子一面,可八个儿子却全部阵亡的感人事迹。

故事开始,杨显荣家过着虽然辛苦却平安幸福的日子,亲情、爱情和手足情都在男耕女织的氛围中得到了最大的张扬。可是,所有的安乐都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戛然而止,为了国家,为了的胜利,杨显荣先后把八个儿子送上了前线。于是,父送子、妻送郎的依依惜别的场面轮番上演,这并不是亲情、爱情、手足情为爱国之情让路,而只是感情暂时的割舍,因为爱国之情源于这些感情,而这些感情的升华状态便是爱国之情,两者无所谓谁为谁让路之说。爱的光芒便以这几个农民为圆心、以无穷大的空间为半径向周围辐射,而此时,他们的爱正以时间为轴,让人们回到那个刻骨铭心的战争年代感悟爱的同时,也在警醒人们爱的传承。透过他们,人们可以看到人性最初的爱的姿态。

故事说到了八个男儿在惨烈的战场上毫不畏惧,最后英勇牺牲,舍生取义。号手、旗手、投弹手、狙击手,每个男儿都在用尽全力扮演自己“匹夫有责”的角色。在保卫“大家”的同时,他们心里无时不刻不在想着自己的家乡,想着年迈的父母,想着温柔贤惠的妻子和素未谋面的孩子。只不过,他们知道自己肩上挑着的担子,也只有把担子真正放下之后,才会有纯粹的天伦之乐。然而,他们不曾想到的是,家里的父母在他们走后身体每况愈下,如今,奄奄一息的父亲正企盼着能够见上儿子最后一面,至少一个也罢。可是,这已经是不可能了。 - 吴爹

老年人喜欢听的戏曲MP3格式

老人爱听的戏曲下载 戏曲mp3下载

(下载地址http://www.chaka123.com/zhuanti/laoren.html)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历史上也称戏剧。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中国戏曲虽然产生的比希腊、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记载,在13世纪已进入成熟期,其鼎盛时期是在清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剧种,剧目更是难以数计。世界上把它和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

------分隔线----------------------------

珍珠塔 | 吕剧名剧唱段选段23首 | 苦菜花 郎咸芬版 | 窦娥冤 | 信义亭 | 双婿奇缘 双合镜 | 路遥知马力 | 龙太子转世 | 父子三状元 | 狄青平南 | 巡按告状 | 十三太保 | 女子三状元 | 仇大姑娘 | 柳月娥挂帅 | 包公奇案之金钗记 | 玉箫情 | 五虎平南 | 太子别传 | 杀猪状元 | 青竹丝奇案 | 柳枝传奇 | 金童玉女 | 白蛇传 | 状元认母 | 执法斩亲 | 玉龙审母 | 薛仁贵投军 | 误斩郑恩 | 天下第一孝子 | 十五贯 | 女人心 | 吕布与貂蝉 | 驸马投番 | 丹心救主 | 包公斩郡马 | 五子哭墓 | 秦淮烟雨 | 李湘君 | 金牌风波 | 百花芬芳京剧演唱会 | 京剧之春大型京剧演唱会 |春华秋实 大型京剧演唱会 | 李少春纪念馆开馆京剧演唱会 | 迎新春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 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名家名段演唱会 | 纪念杨宝森诞辰100周年京剧演唱会 | 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 吕剧名家栾胜利高鼎铸作品演唱会 | 山东省首届吕剧戏迷大赛三场全 | 蔡文姬 | 山东民间吕剧演唱会 | 吕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 电视剧苦菜花 |高静个人演唱会 | 施琅将军 | 缘中缘 | 玉钗奇冤 | 闹茶馆 | 李旦闹商州 | 观世音传奇 | 鸳鸯扇 | 打銮驾 | 秦凤兰 | 锡剧、越剧、沪剧等经典戏曲让游客目不暇接 | 宜兴的地方戏是“锡剧”,还特别喜欢“越剧” | 台上唱的是锡剧"珍珠塔"选段 | 一些男人盘腿坐船头,喝茶聊天看电视听芗剧 | 哼几声芗剧或闽南语歌曲 | 边听边哼几段楚剧就飘飘欲仙了 | 五女拜寿 | 镇国九龙剑 | 卖豆腐 | 卖花记 | 牛郎织女 | 攀龙附凤 | 有红歌和婺剧夹杂着声音飘来| 今天有空,走,哥儿们几个去看场婺剧 | 我的大伯是金华婺剧团的,上世纪50年代就唱婺剧 | 观婺剧狸猫换太子| 714多部婺剧剧目一览表 | 村里有自己的赣剧队,妈妈是成员之一 | 赣剧里有一出戏叫八仙飘海 | 妈妈一边勾拖鞋一边唱赣剧给我们听 | 戏剧在我的记忆里很久远 | 陪着奶奶去禹庙会上听听蒲剧看看眉户 | 父亲 | 小巷总理 |观晋剧现状,令人堪忧 | 晋剧?没人唱了,也没人懂了 | 晋剧相当于戏曲中的民歌 | 无论红白事宴都要弄台歌舞,从鼓乐、晋剧到情 | 高高兴兴上山去拜菩萨,看晋剧 | 早上九点钟电视准时响起豫剧的曲调 | 爷爷没有文化,但是酷爱听豫剧 | 爷爷坐在摇椅上听着我不爱听的豫剧 | 扬剧熟悉的唱腔,从广播里急急的传来 | 奶奶,您还好吗?您还爱听扬剧吗 | 刚才看到别人在排练扬剧,大多听不懂 | 他跟我和驾驶员谈淮剧,扬剧以及锡剧 | 远处传来传统剧目扬剧的声音 | 分裙记 | 不知啥时候喜欢上听几段京剧 | 既然爷爷那么迷恋戏剧,儿女就为老爷子雇一场 | 好命人 | 桃花雨 | 现在的80后、90后听戏的很少 | 火车上,旁边的老爷爷在用收音机听豫剧 | 年少时,总看到父亲每天早上抱着收音机听京剧 | 父亲不仅喜欢收听新闻,他还特意收听京剧节目 | 京剧的魅力首先在于声腔之美 | 演唱京剧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 传奇陇剧专题节目 | 枫洛池 | 古月承华 | 万家春 | 经典陇剧名段专辑 | 目莲救母 奈何桥 | 穆桂英休夫之追帅赠印 | 西狭长歌 | 血溅乌龙院 | 官鹅情歌 | 苦乐村官 | 陇剧经典唱段选段集锦 | 对花 | 扈家庄 | 牧牛歌 | 宝玉哭灵 | 穆桂英休夫 | 越调神话剧刘全进瓜 | 燕青卖线 | 电影桃李梅 | 包公赔情 | 晋剧不要说在全国,就是在本省现在也是鲜有耳 | 我非常喜欢秦腔、晋剧、河北梆子的刚劲挺拔 | 为什么河南的老人喜欢豫剧呢? | 豫剧《花木兰》剧情简介 | 耳边飘来了豫剧的唱腔和乐调 | 我们应该为蒲剧这一剧种有这么多的戏迷而高兴 | 本人喜欢欣赏蒲剧近二十载 | 蒲剧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戏曲剧种 | 小区里来了婺剧团 | 婺剧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 | 婺剧戏《龙凤奇缘》观后感 | 今天,师傅带我们去拍全省婺剧表演比赛 | 国庆节的时候,我在家里看了一台婺剧 | 婺剧,是我的家乡戏,小的时候看得很多 | 滩簧,美其名曰“姚剧”。是我们这里的地方戏 | 我喜欢京剧、越剧,有事没事常喜欢挂在嘴上哼 | 晚娘 | 姐姐十二岁时考入了酒泉市秦剧团 | 山妹子进城 | 挽水西流 | 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看芗剧以及歌仔戏 | 一出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震撼的歌剧式的芗剧 | 从小到大,我最穷的就是学芗剧的这段时间 | 听着芗剧,总能感觉到那点点的亲切感 | 跟爱好芗剧的奶奶到交通会场看芗剧 | 外婆喜欢看芗剧 | 芗剧团的团长直接跟我说一天五块钱 | 奶奶竟然也爱上芗剧了 | 新娘潭 | 大炮二接妻| 我和老公一起去看淮剧 | 原来有淮剧团在演出 我好奇走近看了看 | 我听父亲唱淮剧 | 淮剧沙龙就设在公园里的茶室里 | 小时候周边的邻居亲戚大都喜欢听淮剧 | 单位每年总要轰轰烈烈办几期淮剧演出 | 淮剧在我们这里唱了好几天了 | 浅说淮剧《李三娘》之窦公送子 | 对于淮剧我打小就喜欢,因为我父母就很喜欢淮 | 观看沪剧《大雷雨》归来 | 老妈惊呼没想到沪剧也可以这么好看 | 这些天又重新迷上了沪剧 | 人生第一次看沪剧 | 送给妈妈的礼物沪剧《金丝鸟》 | 赌鬼 | 感情骗子 | 刘廷英 | 叔叔乐于助人喜爱赣剧,闲暇时就咿咿呀呀的唱 | 赣剧《游园惊梦》 | 看新编赣剧《临川四梦》 有感 | 玉珠串 | 凤冠梦 | 母女追凤 | 山歌戏 嫂子 我爱你 | 偷来的儿子 | 金魁星 | 连升 | 妙计理家 | 十八娇娇三岁郎 | 王金鸾祭法场 | 二人台传统剧目9首 | 傻子的真情 | 大河谣 | 黄卷与蚊诗 | 真假龙子 | 我的童年就在这悠扬的越剧中长大 | 越剧,是水墨江南一朵美丽的奇芭 | 美丽、婉转、优雅的越剧 | 再看越剧电视剧《梨花情》 | 我爱越剧是从懂事开始至今一直很喜欢 | 妈妈回忆起年轻是看越剧的事情| 垃圾车传来唱越剧的 | 素兰告状 | 对于越剧和昆曲的接触完全是无声无息 | 火车上的老爷爷在用收音机听豫剧 |现在雷剧演员的境况则今非昔比 | 我独爱的是唱粤剧 | 在网上找到儿时记得的一处越剧五女拜寿 | 回到家听到了自己喜爱的河南豫剧 | 母亲坐在电视机前看她喜爱的戏剧 | 全国所有戏曲剧种 | 里面有山东梆子剧团,可惜了我去时人家刚散戏 | 南昌采茶戏传统剧目 方卿戏姑 | 湖北戏曲剧种简介 | 湖南省戏曲剧种介绍 | 中国八大戏曲剧种| 二十四孝 | 攀龙附凤 | 感悟豫剧 | 大型豫剧现代戏常香玉 | 为母亲上传一段评剧 | 爱上戏曲 | 大闹洪洲 | 湖南戏曲电影名录 | 戏曲里最喜欢是越剧黄梅戏,不喜京剧 | 老人唱戏机里的豫剧飘荡在村落的上空 | 听房 | 打经堂| 大南京 | 大劈棺 | 姊妹易嫁 | 寻工夫 | 双婚配 | 钥匙记 | 赵美蓉观灯 | 假婿乘龙 | 三院禁约碑 | 情真意切的豫剧青年名家 张艳萍 | 九件衣 | 杨继业招亲 | 薛刚闹花灯 | 下南唐 | 合玉环 | 凤仪亭 | 吊金龟 | 火烧裴元庆 |杨八姐闯幽州 | 玉堂春开酒店 | 五子图 | 八仙飘海 | 白玉钗 | 碧桃花 | 六月雪 | 红灯花轿 | 越剧著名演员和十姐妹 | 京剧谭派艺术 | 周信芳舞台艺术 | 豫剧皇后陈素真 | 越剧的两代四大名旦 | 蝴蝶杯 | 黄三袅 | 麒麟锁 |邱玉成斩子 | 三状元 | 杀狗记 | 双合缘 | 武松 | 阳河摘印 | 白扇记 | 仇大姑娘 | 丁香打肚 | 贩马记 | 越剧名家钱惠丽演出越剧经典《红楼梦》 | 河北梆子剧院张警月、于静、丁云飞等演出经典 | 生死牌 | 银罗衫 | 忠义报 |东瓯王 | 白蛇传之断桥 | 闹亲 | 贤良福 | 喜剧 洗心记 | 降天雪 | 三线姻缘 | 双鞋记 | 高机与吴三春8集 | 金手钏 | 双贵图 | 蛟龙扇 | 双玉蝉 | 百名锡剧男演员精选唱段 | 百名锡剧女演员精选唱段 | 锡剧精典唱腔四百首 | 江苏省锡剧团演唱的部分锡剧(音响资料) | 江苏省锡剧团演出的锡剧部分资料(视频) | 记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周树林| 二十六年前一次锡剧盛况 | 观看武进戏迷协会演出锡剧(珍珠塔)有感 | 团结.和睦.务实.求精的团队―武进锡剧团 | 锡剧自有后来人 | 锡剧《五女拜寿》 | 锡剧名家张金华《金色年华》宜兴演唱会成 | 《三请樊梨花》省扬剧团.PK.武进锡剧团 | 沉痛悼念锡剧音乐创作改革一代宗师.郑桦先生 | 观锡剧《十五贯》 | 二次观看武进戏迷协会演出锡剧《珍珠塔》 | 冯亚琴(小阳)个人锡剧专场成功 | 十六年的追求——《珍珠塔》造就一代“锡剧王 | 欣赏越剧《梅龙镇》 | 兰继子讨饭 | 唐天子微服私访 | 洞房冤 | 父子状元 | 状元与乞丐 | 玉镯情 | 碧莲洞 |绣花女 | 雁门关 | 五虎平西 | 赣剧 刁南楼 | 鸳鸯带 | 珍珠塔 | 白莲庵 | 金宝盆 | 大八仙 | 哪吒闹海 | 天宝图 |宝莲灯 | 尼姑思凡 | 大解宝 | 打严嵩 | 斩岳飞 | 春娥冤 | 满堂福 | 生死牌 | 盘丝洞 | 穆桂英挂帅 | 鱼藏剑 | 龟山奇案 | 醉陈桥 | 搜杜府 | 白沟河 | 窦娥冤 | 卖苗郎 | 骂殿 | 穆桂英挂帅 | 灵堂计 | 成败萧何 | 杨七娘 | 斩子| 珍珠塔 | 菏泽戏剧院山东梆子和枣梆戏曲学员2010新年演出 | 徐龙铡子 | 吕布戏貂蝉 | 蝴蝶杯 | 刘墉下南京 |香囊记 | 风流女 | 风流才子 | 风雪配 | 风雪桃李 | 香魂女 | 马三保征东 | 马前泼水 | 鸳鸯戏水电影版 | 黄鹤楼| 花木兰 | 程咬金闹洞房 | 包龙图坐监 | 赵匡胤归天 | 仨愿意 | 七品芝麻官 | 朝阳沟电影版 | 背靴访帅 | 卷席筒续集 | 富贵满堂 | 满姑娘上吊 | 打蛮船 | 魂断蓝桥 | 讨学钱 | 毛国金打铁 | 四美图 | 珍珠塔 | 苦婆 | 湘剧高腔及选段等11首 | 乔老爷上轿 | 女县令 | 李贞回乡 | 电影 拜月记 | 借女冲喜 | 白兔记 | 张古董借妻 | 韩湘子服药| 子血 | 二堂审子 | 打雁回窑 | 阿三戏公爷 | 地保贪财 | 崔氏休 | 电影 刘三姐 | 扒灰吃草 | 跛子状元 | 春米| 打烂瓢 | 桃园失子 | 王二报喜 | 五娘上京 | 陈姑追舟 | 丑媳妇当家 | 打皮掌 | 大闹屠行 | 碓砍煞 | 二女争夫 |初一拜菩萨 | 金莲调叔 | 花子盘学 | 花子审案 | 酒醒不见牛腊巴 | 蓝三妹 | 老少配 | 柳氏戏花屠 | 娘送女 | 女送娘 | 三子学艺 | 双摆渡 对子调 | 双采莲 | 双观花 | 四九问路 | 偷鸡失鸭 | 王三打鸟 | 小姑贤 | 小买货 | 小调情 | 一根称杆两个砣 | 玉春进府 | 赵老五借妻 | 孟姜女 | 新孟姜女 | 电视剧 孟姜女 | 上党鼓书小剧17场 | 养子| 杜十娘 | 割肝敬母 | 广西桂剧选段16首 | 红泥关 阵前定亲 | 王三打鸟 | 双拜月 | 拾玉镯 | 梨花斩子 | 大儒还乡 | 电影 刘三姐 | 打棍出箱 | 抬轿 | 孟丽君上下集 | 嫂娘 | 姐夫戏小姨 | 红罗山 | 打婆婆 | 东西两院 | 孟丽君| 孝妇杀家姑 李丽容 李开珠版 | 孝妇杀家姑 王瑞芬 林洁版 | 小姑贤 | 铁嘴刀笔宋士杰10集 | 母亲 | 子长县道情剧团文艺晚会 | 退婚 | 换娘 | 阎家滩 | 收邳彤 | 包青天全集8集 | 秦楼案 | 破洪州 | 折子戏 看女 | 盗虎符 |皇后梦 | 白蛇传 | 白玉楼 | 白帝城 | 生死牌 | 王宝钏 | 狸猫换太子 | 状元与乞丐 | 湖阳春梦 | 游龟山 | 游园宫 | 汾河湾 | 汉宫秋月 | 柳河湾的新娘 | 杨八姐盗刀 | 九月枣儿红 | 赌妻泪 | 三回头 | 春江月 | 折子戏 放饭| 折子戏 探窑 | 折子戏 打镇台 |

从翻译角度谈对外报道中的一些问题

在笔者所在的中国外文局的对外报道材料中,除一些是直接用外文撰写外,很大一部分是中文定稿。这些中文原稿有些是约请作者专为对外报道编写的,有些原来就是为国内读者撰写的。作为对外报道的翻译作品,不论前者还是后者,在翻译成外文前都需要经过不同程度的我加工。这是因为,对外报道的对象是外国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所处的环境、民族特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和国内读者不同。所谓我加工,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特点对稿件的内容进行适当处理,较小的如加注或加小标题,较大的如提供背景材料、增删或改动,等等。从根本上讲,这些工作首先是书稿作者的责任,其次才是我的责任,翻译人员只需要作一些小的技术性处理。但是,一个好的翻泽(本文中均指从事对外报道的翻译)在这方面也是大有可为,可以一展才华的。因为实践证明,作者和我很难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事实上有些问题往往在翻译过程中才会被发现。一个好的翻译应该有较强的对外报道意识,即通常所说的对外宣传观念。

  我们的对外报道是通过外文的形式去实现的,译文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对外报道效果,所以翻译工作在对外报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翻译的任务是:根据中文原稿,结合所使用的语言的特点,正确体现作者或编者的意图,确切地、充分地、尽可能完美地把中文原稿的内容用外文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他的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精神,必须是流畅的外文,还必须译什么像什么(即所谓信、达、雅的准则)。由此可见,翻译不单纯是文字技术工作,而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再创造的工作。

  下面,本人就从翻译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在对外报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互有联系的。

  少发议论,让事实说话

  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英语里有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这一与中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说法,说明不同民族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也有不少共同点。例如:历史书或者讲历史的文章应多谈史实,少说空话,少发议论,才能吸引读者。但近些年本人经手过的一些书稿和文章,对此却不大注意。其中,有一篇文章,在列举了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失陷后日军屠城的大量事实后,作者也不忘记发一些议论,诸如:“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震惊中外的极端残暴的兽行之一,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大罪……”这篇文章是介绍南京这个城市的,重点不是其历史,只是一笔带过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往事,因此,这一段议论实在是多余。

  笔者还曾为外单位审核过一本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习俗》的画册,其中这种例子俯首皆是。如在“彝族人民的插花节”这篇小文中提到:“节日期间,彝族姑娘在门上和自己身上插花以示吉祥;给老人插在头发上表示健康长寿:给心上人头发上插花祝福白头偕老;在田边插花以示丰收;在羊角上插花以示六畜兴旺等。”

  然后作者又补充了一句,“所有这些,都表现彝族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这就画蛇添足了。对这类例子,外国专家往往在旁批中写上AnticIimax(煞风景!)所稍让事实说话,其另一意义就是要重事实,要实事求是,反对浮夸虚饰、片面宣传或弄虚作假。我们当然反对在对外书刊中搞单纯的暴露揭短,但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光谈好的。过去,我们的不少外国读者对此颇有微辞。有一个读者不无挖苦地指出,我们的文章净是些goody- goody gumdrop(假冒的美味软糖)。

  强加于人和让读者自己下结论

  跟上述情况有关联的是,在我们的对外报道中,比较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强加于人。有些作者似乎总想把自己的看法灌输给外国读者,惟恐不这样便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他们在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列举了大量事实后,往往要发表一通议论,俨然像个不苟言笑的教师对读者进行说教。这正违反了客观报道的原则,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拒读者于千里之外。我们虽然不能过高估计外国读者对我国的了解程度,但也不可低估他们的理解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相信谈者自己的判断力,让他们从我们的客观报道中得出自己正确的结论。在这个方面,已故前外文局段连城同志在他离休后写的那篇引人人胜的南游百日记《阳光·阴影·希望》中谈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事例。他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看了随县曾侯乙墓的展览。女解说员给观众讲解了这个墓主人曾侯乙死时约45岁,装在一具大棺椁中,另有中等椁木21具,内装殉葬女尸21人,年龄大的23岁,小的仅13岁。在文章中,段连城写道,在整个讲解过程中,讲解的姑娘“语言朴素自然。我原以为讲到21个姑娘殉葬时,定会像过去那样来一篇控诉剥削阶级的说教。她没有说。其实没说更有效,让观众自己动脑子吗!当时我就想到,殉葬的就是同她差不多年龄的俊秀女子,竟心酸起来”。一个饱经旧社会的忧患和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新闻工作者在听了这个客观的讲解后尚且黯然神伤,那么对于当今许许多多虽然涉世未深但勤于思考的青年来说,寓于其中的教育意义不就更深吗?可有些作者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再如,在介绍我国的名胜古迹的书刊中,在谈到长城、故宫“引而不发”或“意在不言中”,此之谓也。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对外报道中,我们提到故宫、莫高窟、大运河、大同石刻、承德避暑山庄等时,总不忘在字里行间提醒外国读者这些名胜古迹体现“中国劳动人民的血汗”,“剥削阶级骄奢*逸”,“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这类空泛的字句过去可谓比比皆是,可信手拈来。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情况好多了,但仍时有出现。我们说在对外报道中不可强加于人,其中一层意思亦即在此。强加于人往往会引起外国读者的反感,得到相反的效果。

  读者对象问题

  对外报道,顾名思义,其对象是外国读者。既然是面向外国读者,无论是我还是翻译都应该非常明确内外有别,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上面谈到的许多问题其实也涉及到对外报道为谁服务的问题。例如,我们的英文书刊主要是针对一些发达国家的英语读者,同时也面向非发达国家中通晓英语的读者。这两类读者一般教育程度较高,对他们的理解力不能低估。过去《人民画报》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恐龙是“像是陆地上的动物”这一类的话,一位英国专家在改这篇文章的英译稿时,在旁边批到:childish(幼稚可笑!),因为这是常识性的问题。类似的例子几年来笔者仍然碰到很多。前几年:我看到我们外文出版社约来的一部名为《中国诸神的自由》的书稿里,里面的大话也不少。在“送子娘娘”一文中谈到人们为了要生儿子,都去求“送子娘娘”,末了,作者还特意指出,“其实,生儿养女决不是祈求能得来的”。这简直是把读者当成小学生了。最后,译者在译文中省略了这句话,说明译者具有对外宣传的意识。

  调子问题,含蓄性和淡化处理

  我国的对外宣传报刊都有各自面对的读者对象,因此不同的刊物采取不同的调子,如《北京周报》、《人民中国》日文版和《今日中国》等调子一般不同。但一般来说,为了适应国际环境和外国读者接受程度,在对外报道中,不管是期刊还是图书,调子都不宜太高,高了会使外国读者接受不了,使得他们不敢看或者不愿看我们的东西。记得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各外文书刊曾多登了一些硬性文章,甚至连《中国文学》也居然刊登反美斗争的文章,以致引起了外国读者反感,使我们在国外的销售下降。那时,在我们的译稿上常可看到外国专家的旁批:please tone down!(淡化处理!)曾经有一篇稿子讲到。一个先进人物由于母亲给她买了一件毛衣,她也要“想到天下多少受苦人仍然衣不蔽体”而依然将毛衣压在箱底,说是:“等天下穷人都过上好日子时才穿吧!”像这样的报道,姑且不论其真实性如何,确实是很难为外国读者接受的。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今天恐怕少有人会这样想或这样写的,援引此例无非是为了共勉。因为,即使在今天,在关于先进人物的报道中也还不乏调子过高的事例,好像先进人物都是“不食人间烟火”或没有“七情六欲”的人。碰到这一类问题时,一个好的翻泽应该在译文中淡化处理,或者采用含蓄的所述事例更加亲切感人。

  《焦裕禄》是一部好电影,但它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当北京在试映这部电影时,曾经邀请了一些外国人去看。散场后,有位记者请其中两三位谈观后感。其中一位说:“焦是个好人,但他不是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他的意思大概是焦裕禄心中装的都是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没有他的家庭和妻子儿女,可敬而不可亲。“犊情深”人皆有之。在现实生活中,焦裕禄其实对他的妻子儿女是关心的,那么如果电影中能增加一点人情味的东西,那定会更加感人。例如,权延赤写的《走下神坛的》之所以深得国内读者的青睐,其主要是它突破了多年来国内写领袖传记的模式,通过许多富有人情味的轶事,从多个角度表现这个伟大历史人物的性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外文出版社前几年已将该书译成英文,其英文书名为Mao Zedong—Man,Not God(,是人,不是神)就颇有吸引力,我们的一位美国专家在读完该书稿的清样后认为,它的可读性很强,定能受到英美读者的欢迎。“人情味”在过去常常被冠以“资产阶级”的标签,作者在字里行间如果抒发一点个人感情往往会涉“小资产阶级情调”之嫌,因而对“人情味”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思想所产生的后遗症今天仍依稀可见,这也许是为什么我们的有些报道乏味和可读性极差的一个原因。

  忌讳问题

  在对外报道中,翻译人员由于对外国人的心理、风俗习惯较为熟悉,还可以在工作中协助作者和我把好一些忌讳关。这里除忌讳外,也包括其他一些忌讳,如宗教忌讳、风俗忌讳等。如果在我们的阿拉伯文书刊中大谈养猪经验或刊登猪肉配菜的食谱,读者定会感到不自在或*。同样,如果我们在接待来自君主政体家的政要时大谈反封建王权等恐怕也是不合适的。过去我们的书稿中曾有父亲擅自看女儿的日记或母亲随便拆看儿子信件的描述,似乎是自然的事情,但外国专家改稿时往往把它提到“查别人的隐私”的角度加以删改。《跟随毛长征》一文讲道,该书的作者、原毛的警卫陈昌奉在离开毛身边几年后,因为要离开延安上前线了,便带妻子向毛辞行。这是毛第一次见到陈的妻子,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和叙述:毛问陈妻:“你们俩感情好不好?”陈妻答: “好。”听了感到非常高兴。作者本来是想通过这事表现的亲切关怀。但是这段叙述如果直译出来,在西方读者看来起码是可笑的。如果你真的这么问你的美国或英国朋友,那会被认为很不礼貌。但英译文在外围专家那里被淡化处理了,改为:Then Chairman Mao talked with my wife. He was pleased to know that we had a happy home life. (毛在跟我的妻子谈话时,听说我们的家庭生活很幸福,感到非常高兴。)经过这样的加工,原文的精神被保留了下来,而没有犯读者对象的忌讳。

  背景知识,行话,套话

  一个好的翻译应该在脑子里牢固树立处处为外国读者着想的观念。例如一个为国内读者熟悉的事件、地名、人名或词汇,对于外国读者就未必如此。这样,在翻泽中增加一些背景知识、注释和解释性的说明或加上为对象国读者所熟悉的东西就成为必需要做的工作了。例如在“鲁迅”前或后加上“中国现代伟大作家”,在“五四运动”前或后加上“1919年爆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在“康有为、梁启超”之前或后加上“1 898年的变法运动的领导人”,在“卢沟桥”后用括号注上“西方人通称的马可波罗桥”(Marco Polo Bridge),在“理学”后用括号注上“西方人又称新孔学”(Neo—Confucian School),在“义和团”后用括号注上“西方人所谓的拳民”(Boxers)等等。

  前两年我们翻译了一本关于同志的画册,有一节文字谈到同志在香港回归问题的谈判中跟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交锋,末了作者写道:“至此,撒切尔夫人感到的确是‘柔中有刚,绵里藏针’。”这句话中加了引号的八个字是对小平同志的评价,但是这个评价是谁做出的,国人也不一定尽人皆知,更何况是外国人?译者对原文做了恰当的处理,再译回中文时,这段话变成:“至此,撒切尔夫人感到确实如已故的所说的那样,‘柔中有刚,绵里藏针 ’。”当然,如果译文中能再加上毛是在何种场合说此话的,那就更能增加文章的吸引力了。

  对于有些涉及某个地方的内容,当地人也许是耳熟能详,但外地人则不然,更不用说外国人了。例如,本人曾为外单位审读《中国城市概览》的英文译稿,其中关于赣州的一篇文章,在“历史文化”一节中提到当代历的杰出人物有阳孝本、曾几、陈子敬、孔庆全等,传统文化艺术上有赣州八景、采茶戏、南北词等,旅游名胜有八景台、杨廷麟墓等。这短短的两三句话竟给读者带来了许多难解之醚。对此,翻译时宜在译文之中增加简明扼要的解释性文字,或者对原文加以简化。

  可能是文风的关系吧,本来可以用简单明了的字眼,我们的一些报道偏偏喜欢使得文章缺乏文采,味同嚼蜡。有一篇报道幼儿园的文章在谈到某个原来体弱多病的孩子入托后由于生活既有规律又丰富多彩,“健康水平大有提高”,而译者也不假思索地字对字照译,外国专家改稿时在旁边写下了“可笑!”的批语,且写上“为什么不用变得‘红红胖胖’(rosy and fat)这种通俗顺口的说法呢?”

  死译、硬译

  “死泽、硬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号入座式的翻译问题,其造成的原因很多,诸如译者的理论水平或中文水平不高,不能深刻理解原文的切实含义;外文水平低,词汇贫乏;或者对“信、达、雅”的“信”理解不够,只注重表面或形式的忠实,而疏忽了更重要的东西 — 对原文的含义和风格的不忠实。对“死译”切不可等闲视之,因为它有时候会闹大笑话。上世纪50年代初期,曾有人把“街道妇女”译为street woman(妓女),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同忆长征》中,有一段提到红军跟“号称双将的川军”作战,原文直译为The enemy,reputed to be “Sichuan two— gun men”。改稿的外国专家看后莫名其妙,经解释后,他改为opium—addicted Sichuan warlord troops(嗜鸦片如命的四川军阀部队),字面上虽然不同,但其意思完全正确。当然,如果在这一直译的基础上,把烟和步这“双”形象地译出,那就更好。

  又如《毛选》中有这么一句话:“对于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进步倾向实行联合的”,原文译为:The policy should be to unite with the progressive,anti—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 tendency of the bourgeoisie,跟中文完全一样,但不符合英语习惯。从英文行文说,反对一种倾向可以,但跟一种倾向联合在文理上是不通的,而且这个译法也没有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故它在字面上虽堪称忠实,但在含义上起码是不清楚的。定稿后改为The policy should be to unite with the bourgeoisie,in so far as they tend to be progressive,anti— 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译回中文是:对于资产阶级,只要他们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倾向,就对他们实行联合的。)这样,英文虽然加了几个字,但既符合原文的意思,文理上又很通顺,达到了“信”的标准。

  灵活处理

  在翻译中,要注意吃透原文的精神或含义,才能把原文的意思确切表达出来。为此,译文当增字则增,当减字则减。这样,译文有时可能貌似脱离原文,实则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例如,笔者在最近经手的一篇关于我国当前的就业状况和的文章中,有几处提到要扶持大龄下岗人员再就业。这里的“大龄”如何译?译者用middle—aged:prsons(中年人),看来是费了一番脑筋的。但是太具体了,反而欠确切。目前我国各地各行各业在招聘人员时对年龄的要求各异。许多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在35岁以下,有些则要求30岁以下,25岁以下,甚至更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所以,将“大龄”译为“中年”并没有完全表达其含义。最后,译文改为:…give assistance to laid—off persons who have difficulties finding reemployment because of their disadvantaged age.译回中文为“扶持因为年龄处于劣势而就业难的下岗人员再就业”,从而通过增加几个解释性字眼确切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应该说,这是符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的,对外国读者来说也更好理解。

  又如,在同一篇文章中又一小段几次提到对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从上下文看,此处的困难群体是指因学历低、无一技之长、年龄较大或身有残疾等不利因素而就业难者。那么,“困难”应如何译?原译文为The group(另一处用people)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经济上有困难的群体(人)。这样范围就太窄了,因而是不确切的。最后,改为the underprivileged group(people)。Underprivileged一词在英语字典中的释义是:not having opportunities or advantages enjoyed by other members of one’s community(较社会其他成员缺乏机会或优势的) ,或living under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below an acceptable level(社会和经济状况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的)。由此可见,此处“困难的”用underprivileged较为恰当。

  留有余地——少用形容词和绝对化

  可能是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吧,我们的报道,特别是关于风景名胜和英雄模范的报道,往往喜欢用绝对化的语言、大量形容词何副词,或华丽的辞藻和感彩浓厚的词汇。如果译文也一概照译,读者会感到过甚其词,甚至斥之为虚妄而不愿意看下去。常见的如“极度的”、“伟大的”、“坚决的”、“充分的”、“彻底的”、“最……”、“十分……”,等等。对英语读者来说,在许多情况下,不用形容词或副词而改用动词反而更有力量。例如,我们的报道中常看到“最根本的原则”这种说法,英文删掉“最”字,而只用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根本的原则),在“根本的”前面加上定冠词,反而更有分量。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重要文件中,或者在其他性稿件中,为行文起见或者根据作者的文章风格,一些强烈的形容词或副词则不宜随意略去。例如,由毛何朱总司令签署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见《毛选》第四卷),其中有一句:“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这句话中有许多副词,而且相互意思差不多,但却字字千钧,删掉哪一个也会减弱其气势(而且对领袖著作或重要文件也不能随意增删),英译文:Advance bravely and annihilate resolutely,thoroughly, wholly and completely all the Kuomintang reactionaries within China’s borders who dare to resist, 原文中的所有副词在英译文中一个不漏,读起来显得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以上是本人50年来在对外报道领域工作中遇到的而自己记忆所及的一些问题,谈不到深入,有些问题只点到为止,提出来供探讨。总之,对外宣传是一门艺术,对外报道的翻译不是翻译机器,在提高我们的对外报道效果方面,翻译人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