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光的基本位置是哪里

脚光的基本位置是哪里

脚光的基本位置是在台唇。光源低于人的头部,由下往上照明人物称为脚光照明。在人物前面称前脚光,投影朝上,和顶光一样产生不正常的造型效果。在影视摄影中,常用此来表现画面中特定的光源效果,如油灯、台灯、篝火效果等,有时也用来刻画带有特殊情绪的人物形象或丑化人物形象。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应该全面、系统考虑人物和情节的空间造型,严谨地遵循造型规律,运用好手段。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什么是顶光? 什么是脚光 ?

面光Ceiling Light

在观众席上方天花板与舞台大幕形成450左右夹角的的位置投光开口内设置的灯光,对舞台上的表演者起到正面照明的作用,在表现立体效果上较弱。安装的灯具以2kw平凸聚光灯为主,根据台口、观众席大厅的宽度确定设置数量。在日本的有些现代化剧场中,面光投光位置不仅安放聚光灯还有一些成像效果灯具以及数字换色器等器材混合使用,为了适应演出和电视对灯光的要求控制回路数量多,负荷设计大的特点,有些剧场的面光灯光器材选用聚光、成像、变焦灯具混合使用并配加换色器,使灯光的表现能力得到提高。

有些剧场还设计配置第二面光投光室,并且在中间部位设立追光专用投光室,安装2台~4台追光。在有些国家配置水平较高的剧场中,包括PANI灯作为常备灯具也配备在面光以及其他投光部位中使用。

耳光Front Side

从剧场观众席两侧的耳光投光室射向舞台的灯光,用以加强人物和景物的立体感,形成前侧面的照明效果。

观众席挑光台Balcony Spot Light

少数剧场在观众席二层挑台的前端设置的投光灯,用聚光灯可以增强舞台正面的整体亮度;用泛光灯可以将舞台以及接近舞台的观众席部分照亮,虽然配置挑台光的剧场为数不多,但是可以为电视转播以及会议新闻的报导提供方便。

追光Follow Spot

根据光学成像及变焦原理设计的灯具,具有可改变光圈的大小、色彩、明暗、虚实等功能,演出中安装在特制的支架上追随演员移动的同时加强对其照明亮度,提高观众的注意力,可以设置在演出剧场空间的多种位置,实现对演员半身、全身、远距离、小范围的局部照明效果。有时也可以运用追光表现抽象、虚幻的舞台情节。需要经过训练的人员对追光进行演出控制,操作要求准确、稳定、自然地溶和在演出过程之中。

追光的射程随着功率的大小而不同,根据演出的需要可在几十米至上百米身程的多种型号追光灯具中选择使用。所使用的电光源主要有卤钨灯和气体放电氙灯等。例如:日本USHIO公司的新产品(3000LSR)投光距离100m、光圈直径3m时照度达到6700LUX。

追光的操作应该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参加演出,原则上,在强调人物造型时,追光首先应该保证投射的准确性,要求随着追光开启小光圈投射,以被投射人物的眼睛为中心逐渐扩大到头部,再扩展到头部至、头部至上半身、和全身。收光时则反之。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还可以用更多的方法进行变换,其中包括变色、频闪、交叉投射以及虚拟情景的表现等。

追光室Follow Room/Center Room

追光的设置位置除了可以放在观众席二层正面和两侧外还可以放在舞台表演区的两侧以及后部等造型需要的位置上。在现代化的剧场,追光的操作为了避免影响观众观看演出,通常在观众席顶部天花板面光处或观众席后部设立专用位置或封闭式投光室,而不是将其临时放置在观众席之中,目的是减少噪音和对演出的干扰,提高演出质量。追光操作需要与舞台监督、灯光控制、音响控制、舞台机械控制等部门之间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是十分必要的,剧场设计逐渐将追光室投光室作为剧场建筑设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行考虑。

顶排光/顶排聚光Suspension Spot Light

通常在舞台吊杆中纵深每隔3m左右设置一道灯光专用吊杆,电源从舞台天顶下垂吊杆中部设有容纳电缆的线筐,灯具吊挂在吊杆的下边,这就是顶排光/顶排聚光,现代剧场的灯光吊杆都留有回路插座,每个回路可以接插2kw~4kw负荷的照明灯具。为了适合演出编程的需要,新建剧场中顶排灯回路设置一般为一个灯一个回路比较常见,常备灯具的基本采用菲涅尔透镜聚光灯,有些剧场采用菲涅尔透镜聚光灯与平凸透镜聚光灯混合配置,其作用是对向舞台纵深延展的表演区空间进行必要的照明,功率以1kw~2kw聚光灯为主,其它种类的灯具也可以根据演出需要配置。灯具的数量与台口以及吊杆的长度有关,顶排灯将增加吊杆的负荷重量,应该考虑吊杆对吊挂灯具的重量和数量的安全性。

顶排泛光Border Light

在顶排聚光灯专用吊杆的一侧设置的一道专用吊杆安装的条形散光照明器具。可以为四色彩间隔排列组合,具有对舞台空间及吊挂软景进行色彩渲染;也可以配合聚光灯对舞台演出的情景予以表现。

顶排灯吊桥Fiy Bridge

有些舞台的台口以及主舞台上方,建设可载人天桥即为吊桥,通道的栏杆可以装灯,代替顶排光作为舞台演出的顶部照明,可用顶光、顶逆光、顶侧光等方式投向前、后方。宽度在0.6~1.0m左右。

脚光Foot Light/Strip Light

以低角度近距离投射舞台人物或作为其他造型光的补充的灯光,容易在舞台后部天幕产生光影,设置灯具越多影子也越多。位置一般在舞台大幕前部的地板的脚光灯槽内,也可以采用条形泛光灯临时安装在舞台前部,但是,易被观众看到。另外,根据演出需要,脚光也可以低角度聚光灯作为投射灯具,有意刻画舞台人物、景物等不常见的夸张的影像效果。

地排光Loow Horizont Light

以散光投光具由下向上,向舞台天幕的下半部分投光和渲染色彩的灯光,回路编组通常采用三至四色设置。例如:采用红色、兰色、绿色、等原色和白色的配置,以适应舞台色彩渲染的变换。只开地排灯可以造成舞台画面下关部分的剪影效果,通常与天排灯配合使用,使色彩变化更为丰富。灯具采用条形组合灯具或单灯组合使用。

天排光Up Horizont Light

与地排灯相反天排灯是以散光投光灯具由上向下,向舞台天幕的上关部分的投光,多用于表现天空的渲染背景色彩。回路编组通常也采用三至四色设置。同时开启天、地排灯可以造成舞台画面整体的剪影效果。但是,容易产生天幕上下部分亮度高,中间部分亮度低的现象。天排灯、地排灯的应用要注重与舞台景物和人物灯光进行恰当的衔接。灯具采用条形组合灯具或单灯组合使用。

柱光Tower

也可以称为梯光。设置在镜框舞台移动台口的内侧。根据演出灯光色彩分配需要,常常设置为四层,每层两台聚光灯。

桥光Gallery

Fiy Galler又称为天桥侧光或侧天桥光。可以沿天桥通道安装聚光灯,成像灯、以及PAR灯等。如果使用回光灯,其安置位置应该谨慎选择并远离幕布。Fiy Gallery根据剧场设计的需要,分别设置天桥侧的光和后天桥光以及假台口天桥光等投光位置。

侧光Side

侧光的作用是从舞台的侧面造成光源的方向感,对人物和舞台空间环境进行造型渲染。投光的角度、方向、距离、灯具种类、功率等因素都会造成各种不同的侧光效果。侧光常用灯具以2kw平凸聚光灯为主,并在天桥设置灯光回路插线盒。

脚踝在哪里图片

脚踝在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的突起部分,具体点脚踝骨就是脚脖那两个可以用手摸到的突起部位。

在解剖学上,脚踝(拼音:jiǎo huái),或称踝关节是人类足部与腿相连的部位,组成包括7块跗骨加上足部的跖骨和小腿的骨骼。

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流经的重要部位,如果脚踝柔软有弹性,则回心的静脉血液就能顺利通过脚踝;

如果脚踝僵硬、老化,则回心血液就会淤滞在脚踝附近,使正常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脚踝柔软有弹性,那么回心的静脉血液就能顺利通过脚踝;

如果脚踝老化僵硬,那么回心的静脉血液就会像“塞车”一样淤滞在脚踝附近,这样会使心脏的负担加重,长期下去就可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

通过做体操或按摩,使脚踝由僵硬转化为柔软灵活状态,尤其对于老年人,不但可以使回心血液顺畅地通过脚踝,还可以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扩展资料:

强化脚踝:

以跷二郎腿的姿势,将左脚抬起,置于右侧大腿上,以右手手指能轻易握住左脚趾为标准。

然后左手握住左脚踝的上方,使脚踝不致移动,右手握住左脚前掌,向左右各旋转10次,然后换右脚来做。

跪坐,脚背朝下,上身缓缓向后仰,以尽量拉伸脚踝前端的肌肉(此刻脚踝被拉得很酸),保持这个姿势约1分钟(或更长)。

老年人可以站在台阶上或木板上,两脚脚尖前1/3着地,其余2/3悬空站立。为了强化脚踝力量,可踮起脚尖,放下;再踮起,再放下,共做10次。

这些动作简单易学,对位置和力度没有中医按摩要求那么准确,只要使脚踝有舒适、略微发热的感觉,就能起到作用。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每天早晚、长走后,或者睡前、睡醒后, 规律性地锻炼脚踝,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脚踝

舞台灯光常用灯位、灯具、和配置有什么讲究?

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铺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通照明,增加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方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物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和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舞者必知的舞台灯光基础知识

舞者必知的舞台灯光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等。以下是我整理的舞者必知的舞台灯光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一、舞台灯光的变化方式

  1、灯光以情节变化为变化契机。

  2、灯光以台词为变化契机。

  3、灯光以动作为变化契机。

  4、灯光以音乐或音响效果为变化契机。

  5、灯光以时间为变化契机。

  二、舞台灯光分类

  1、 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 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立体感。

  3、 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 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 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 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7、 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8、 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 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三、舞台灯光常用灯具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有1KW、2KW,以2KW使用最广。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

  4、散光灯:光线漫散、均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多用于天幕照射,也可用于剧场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柔和,面积广泛。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可用于人物和景物各方位照明,也可直接安装于舞台上,暴露于观形成灯阵,作舞台装饰和照明双重作用。

  8、投景幻灯及天幕效果灯:可在舞台天幕上形成整体画面,及各种特殊效果,如:风、雨、雷、电、水、火、烟、云等。

  9、电脑灯:这是一种智能灯具,其光色、光斑、照度均优于以上常规灯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灯具,常安装在面光、顶光、舞台后台阶等位置,其运行中的色、形、图等均可编制运行程序。由于功率大小不同,在舞台上使用要有所区别。一般小功率电脑灯,只适合舞厅使用。

  10、追光灯:是舞台灯光的灯具,特点是亮度高、运用透镜成像,可呈现清晰光斑,通过调节焦距,又可改变光斑虚实。有活动光栏,可以方便的改换色彩,灯体可以自由运转等。在功能上区分为:机械追光灯,其调焦、光栏、换色均为手动完成;另一种为电脑追光灯,其调焦、光栏、换色、调整色温均通过推拉电器而自动完成。

  四、舞台灯光换色器

  换色器的设计推广,大大地简化了舞台灯具的数量,减轻了灯光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也节约了投资金额,所以它是一种目前舞台配置不可缺少的器械,有机械换色器和电及换色器两种。

  1、舞台机械换色器:其设计简便,价格较低,为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主流产品,目前以接近于淘汰。

  2、舞台电脑换色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换色器,其采用国际标准的DMX-512信号输出,可由专用控制吕控制,也可连接于电脑调光台使用,它有多模式、高精度、大容量、控制距离远等特点,成为换色器的主流产品。

  五、舞台布光造型简单知识

  舞台布光又称照明或采光。舞台布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 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

  布光四要素

  1、主光:以主题和视点需要确定主光方向,主光强于其它光,使用聚光灯等硬光照明

  2、辅助光:是对主光的辅助和补充,起修饰作用。以软光灯照明模拟自然环境的反射光

  3、逆光:在主光基础上加光。可强于主光,也可低于主光而强于辅助光,起装饰造型作用

  4、光比:型体对各方受光的明暗比例。可根据创作需求作光比调整,从而获得理想的效果。布光角度:90/120/180/270度等

  投射位置、受光效果和视觉印象

  1、正前上方--安定自然感 面光

  2、前斜上方--立体有生气 耳光

  3、正前水平--平淡表情淡化 平射追光

  4、正前下方--异常不安感 脚光及低角度投光

  5、正上方向--形象失真无表情 顶排光及顶部投光

  6、正侧上方--对比强烈阴阳脸 侧天桥及顶侧投光

  7、正侧水平--强硬冷酷感 侧流动灯及平侧光

  8、正后上方--轮廓鲜明装饰感 顶排逆光及顶逆光

;

帮我讲一下灯光改如何去摆设?摄影拍照方面的

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

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是光度、光位、光质、光型、光比和光色。掌握这六种因素是摄影用光的基本功。

1.光度

光度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光源发光强度和照射距离影响照度;照度大小和物体表面色泽影响亮度)。在摄影中,光度与曝光直接相关。从构图上来说,曝光与影调或色彩的再现效果密切相关。丰富的影调和准确的色彩再现是以准确曝光为前提的。有意识的曝光过度与不足也需以准确曝光为基础。所以,掌握光度与准确曝光的基本功,才能主动地控制被摄体的影调、色彩以及反差效果。

2.光位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摄影中的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正面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与脚光等七种。

(1)正面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面,随角度高低分别称“为平射光、顺光和高位顺光。正面光照射的被摄体令人感觉明亮,但立体感较差,缺乏明暗变化,利用正面光拍摄时的曝光宽容度较大。在灯光人像中,正面光常用作辅光。

(2)前侧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侧光。这是最常用的光位,前侧光照射的景物富有生气和立体感。在灯光人像中,前侧光常用作主光,通常位于人物脸部朝向的另一侧,脸朝左用右侧光,脸朝右用左侧光。

(3)侧光:又称90度侧光,侧光下被摄体呈阴阳效果,是一种人像摄影中富于戏剧性效果的主光位置,它能突出明、暗的强烈对比。

(4)后侧光: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

(5)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逆光能使被摄体产生生动的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使画面产生立体感、空间感。逆光构图很重要的一条是使画面产生深色背景,否则轮廓线就不醒目。逆光在造型上还有利于表现动物的群体。

(6)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如正中午的阳光、顶光会使人物脸部产生不讨巧的浓重阴影,通常忌拍人像。

(7)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常用于丑化人物的一种灯光方向。自然光中没有脚光的光位。

3.光质

光质指光线聚、散、软、硬的性质。聚光的特点是来自一种明显的方向,产生的阴影明晰而浓重;散光的特点是来自若干方向,产生的阴影柔和而不明晰,光的软硬程度取决于若干因素,光束狭窄的比光束宽广的通常要硬些。例如,晴天的太阳从某一有明显方向性的角度照射被摄体,这就是一种直射的硬光;当天空中有雾,阳光就被扩散在一种广阔的区域上,从许多角度发出光线,这、就是一种软光。又如电子闪光灯的直接闪光是一种硬光,反射闪光就是一。种软光。硬光能使被摄体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有助于质感的表现;软光善于揭示物体的外形、形状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现质感和细节。硬光又往往比软光的照明更富有生气。

4.光型

光型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的作用。

(1)主光:又称“塑形光”指用以显示景物、表现质感、塑造形像的主要照明光。

(2)辅光:又称“补光“用以提高由主光产生的阴影部亮度,揭示阴影部细节,减小影像反差。

(3)修饰光:又称”装饰光“指对被摄景物的局部添加的强化塑形光线,如发光、眼神光、工艺首饰的耀斑光等。

(4)轮廓光:指构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逆光、侧逆光通常都用作轮廓光。

(5)背景光:灯光位于被摄者后方朝背景照射的光线,用以突出主体或美化画面。

(6)模拟光:又称”效果光“用以模拟某种现场光线效果而添加的辅助光。

5.光比

光比指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差别,通常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硬”的效果;光比小,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现“柔”的效果。如拍老年人常用大光比,拍儿童常用小光比。调节光比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调节主、辅光的强度;调节主、辅灯至被摄体的距离;用反光板、闪光灯对暗部进行补光。

6.光色

光色指“光的颜色”或者说“色光成分”。通常把光色称为“色温”。光色无论在表达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重要的,光色决定了光的冷暖感,这方面能引起许多感情上的联想。光色对构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彩色摄影中。

摄影技巧|光的方向: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

光:它是您将要拍摄的每个图像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把摄影师的相机比做“画笔”,那么光线就是他的“油彩”。摄影师用光线来涂抹照片。

光的基本特性:所有的光,都有其特征;

1.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着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2.方向因为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太多的光源,方向难以确定

3.色彩光随着不同的光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而自然光也随着一天时间和大气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相机.被摄体.光源所处的方位,可以大致分为五种: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这是最常用的五种光。

指的是光源和被摄物体是面对面的,拍摄者是背对光源的,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上。

优点:在这样的光线环境下,主体色彩以及形态等细节特征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现。

缺点:顺光拍摄会使主体没有明显的明暗变化,从而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表现略显平淡。

小技巧:可以为画面安排一些前景,来增加画面的空间感。

1.侧光

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相机的拍摄方向成90°左右的角度。利用侧光拍摄,可以使被摄主体产生鲜明的明暗对比效果,使画面表现得非常有质感。所以,侧光常会用于表现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立体感的画面。表现人物的特定情绪。

2.前侧光

是指来自主体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并且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相机的拍摄方向形成 45°的水平角度。在拍摄建筑、人像、花卉题材时,我们经常会用到这种 45°侧光。

3.侧逆光

是从被摄主体的背面向我们镜头射过来的光线,与我们相机的拍摄方向形成120°~150°的角度。

是指从被摄主体的后面正对镜头照射来的光线,在逆光环境下拍摄,很容易使被摄主体面向我们的那一面变黑,与背光区域形成明暗反差。想要在逆光环境下拍摄出精彩的照片,可以利用反光板或者灯具对人物面部进行补光,可以获得温暖清新的逆光效果。

是指从被摄主体的顶部向被摄主体照射的光线,与我们的相机维持在90°左右的垂直角度。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顶光就是正午的太阳光线

通常,顶光在拍摄静物题材等需要表现被摄主体顶部细节的时候使用。

是指从被摄主体下方向被摄主体照射的光线。脚光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光线环境,脚光的视觉效果会下意识给人一种神秘、阴森、诡异的感觉。

从脚地进来的光是什么光

脚光

与顶光相反,脚光是由下方向上照亮被摄物的光线。在景物背后前面的脚光称为前脚光,这种造型光会形成自下而上的投影,会产生非正常的光线造型,一般在画面中以烛光、台灯、篝火等自然照明光源出现,同时也可作为面部的修饰光使用;在景物背后的脚光称为后脚光,这种光线在照射人物的头发或景物的细节时有修饰和美化的作用。

请问舞台各个光位应该用哪种灯?比如面光要什么灯?耳光,柱光等分别都用什么灯?谢谢啊

面光、耳光、柱光一般用成像灯,选用角度不一样,现在都是LED光源的,柱光也可以用螺纹聚光灯。

追光位就用追光灯。

顶光用平板灯照明开会用,帕灯染色,电脑灯做效果或者染色

侧光放聚光灯、大角度的成像灯或者电脑灯,如果舞台不大也可以放帕灯,帕灯的光照距离短。

摄影常用光位的特点

1、顺光,亦称“正面光”,光线投射方向跟摄影机拍摄方向一直的照明。

顺光时,被摄体受到均匀的照明,景物的阴影被自身遮挡,影调比较柔和,能隐没被摄体表面凹凸及褶皱,但处理不当会会比较平淡。

2、侧顺光(斜侧光):光线投射水平方向与摄影机镜头成45度角左右时的摄影照明。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常用作主要的塑形光。这种光线照明能使被摄体产生明暗变化。很好的表现出被摄体的产生的立体感。表面质感和轮廓,并能丰富画面的阴暗层次,起到很好的造型塑型作用。

3、侧光: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成90度左右照明,受侧光照明的物体,有明显的阴暗面和投影,对景物的立体形状和质感有较强的表现力。

缺点是,往往形成一半明一半暗的过于折中的影调和层次,在大场面的景色中往往形成不均衡。这就要求在构图上考虑受光面景物和阴影在构图上的比例关系。

4、侧逆光:亦称反侧光、后侧光。

光线投射方向与摄影机拍摄方向大约称水平135度时的照明。侧逆光照明的景物,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景物被照明的一侧往往有一条亮轮廓,能较好的表现景物的轮廓形式和立体感。

在外景摄影中这种照明能较好的表现大气透视效果。利用侧逆光进行人物近景和特写时,一般要对人物做辅助照明,以免脸部太暗,但对辅助照明光线的亮度要加以控制,使之不影响侧逆光自然照明效果。

5、逆光:亦称“背面光”。

来自被摄体后面的光线光线照明,由于从背面照明,只能照亮被摄体的轮廓,所以又称作轮廓光。逆光有正逆光、侧逆光、顶逆光三种形式。

6、顶光:来自被摄体上方的光线照明。

在顶光照明下,景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景物的亮度间距大,缺乏中间层次。在顶光下拍摄人物,会产生反常的、奇特的效果,如前额发亮,眼窝发黑、鼻影下垂,颧骨显得突出,两腮有阴影,不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美感。

7、脚光:由下方向上照明人物或景物的光线。在前方的称为前脚光,这种造型光线形成自下而上的投影,产生非正常的造型。

常被用作表现画面中的光源如油灯、台灯、篝火等自然照明效果。或者用作刻画特殊人物形象、特殊情绪、渲染特殊气氛的造型手段。

也可做面部的修饰光使用,在景物背后的脚光称为后脚光,这种光线照射人物的头发尤其是女人的长发或者景物的细节有修饰和美化的作用,在摄影棚的拍摄中常作为一种效果光使用。

摄影中光的种类有几种

摄影中光的种类

1、顺光

又叫正面光、平光。光线从被摄者正面照射,特点是被摄者全部受光,光线亮度高,影像平淡,色彩还原较好,但光比较平,很难表现出立体感

2、侧光

光线来自被摄者的侧面,通常又分为前侧光和后侧光,特点是被摄者有明显的立体感,影调层次、线条轮廓等都更为丰富,能较好地刻画人物的外形特征和表情神态

3、逆光

又称为“背光”。光线从被摄者的背面或斜后面射来,特点是光线能为被摄者勾勒出漂亮的轮廓线,可使人物与背景区别开,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感。

4、直射光

又称为“硬光”。在室外一般是指晴天太阳发出的光,特点是方向性强,照射到被摄者身上能形成较强的明暗对比和立体感,有一种比较硬朗的效果。

5、散色光

又称为“软光”。在室外一般是指阳光透过云层,或被地面、墙面等反射,特点是无明确的方向性,照射到被摄者身上明暗关系不十分明显,中间过渡层次丰富,影像较为柔和。这种光线是拍摄人像比较理想的光线,人物皮肤层次的表现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