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摆灯酒

为什么一定要摆灯酒

因为摆灯酒是上林壮族的传统民俗,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是生活在广西沿大明山一带、以壮族为主的民众,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民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吃灯酒之日,必定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每个村民都痛痛快快地闹灯酒。

因为摆灯酒是上林壮族的传统民俗,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是生活在广西沿大明山一带、以壮族为主的民众,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民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吃灯酒之日,必定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每个村民都痛痛快快地闹灯酒。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摆灯酒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一种重要仪式,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原因:

1. 传统习俗:摆灯酒在中国婚礼中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传统婚礼程序中的一部分。许多人认为,遵循传统习俗可以祈求祖先的祝福和保佑,确保婚姻的幸福和顺利。

2. 祝福新人:摆灯酒是亲友祝福新人的机会。婚礼上,亲朋好友会带上礼物,向新人敬酒并表达祝福。这是一种团结、亲密和喜庆的方式,让婚礼更加温馨和有意义。

3. 祭拜天地:在摆灯酒的过程中,新人还会行拜天地的仪式。这个仪式是对天地之间的神灵和力量表示尊敬和感谢,同时也是新人对未来的祈愿,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

4. 社交互动:摆灯酒是一个社交互动的机会,让新人与亲友们互动并加深感情。亲友们可以通过敬酒、致辞或唱歌等方式表达对新人的关爱和祝福,而新人也可以回赠祝福和感谢之词。

总的来说,摆灯酒在中国婚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有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表达祝福和感激之情的方式,同时也是新人与亲友共同庆祝的场合。

“灯火永相传”之真人图书馆篇

南头民俗···灯酒文化

真人图书馆(网络传播)

传播对象:亲爱的您们

馆藏来源:北帝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据了解,南头灯酒习俗由民间信仰活动世代沿袭流传,自清末形成以来,流传至今已经近两百年。南头灯酒习俗包含扎灯、开灯、挂灯、祈灯、投灯等环节,特别是每年正月里的灯酒会,全镇各社区都举办投灯仪式,聚集乡贤共襄善举。其中以北帝庙、民安竗灵宫规模最为盛大,每年宴开数百围,场面热闹恢弘,极具民俗文化气息。

今日,让我们一起来阅览一下灯酒文化吧!

宗教/慈善

南头灯酒习俗是由传统宗教活动沿袭流传下来的,与群众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北帝,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是统理北方、统领所有水族(故兼水神)之道教民间神祇。南头的北帝庙始建于1828年,村民历来信奉北帝北帝公保佑家宅平安、万事如意。

展开剩余83%

南头灯酒习俗,发展至今,已不单是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而逐渐形成凝聚乡情、共话升平的乡亲聚会,更可贵的是通过传统的竞投花灯,筹集募捐慈善款项,用于公益事业,赋予灯酒习俗慈善博爱的内涵,吸引更多热心人士踊跃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南头灯酒”被列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保护名录。

百年南头乡村花灯焕生机

2012年中秋,由南头镇宣传办、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北帝社区等联合举办的花灯设计制作大赛,吸引了近百人参加,且都是镇内7-18岁中小学生、花灯爱好者。这些古色古香的传统工艺花灯,充满现代美学的科技花灯,还有变废为宝的环保花灯,每一个花灯都透出南头镇独有的花灯酒会文化气息。

灯酒文化协会

2012年,南头镇成立灯酒文化协会,有组织的推动灯酒文化发展,规范财务管理,更好的传承灯酒文化,弘扬慈善博爱的精神。

春节灯酒气氛浓厚

2013年,南头镇春节期间灯酒气氛浓厚,南城、北帝、穗西等六个社区花灯酒会上共数万人参加,筹集善款300多万元。

传承手工制作花灯技艺

2016年,南头镇第六届庆中秋迎国庆花灯制作大赛花灯制作大赛在8月底隆重举行。赛上吸引了广大花灯爱好者和中小学生踊跃参与,共收集到了200余盏各具风格的花灯。

籍中秋弘扬民俗文化

2017年9月,南头镇启动“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花灯制作大赛、灯酒文化展示是活动亮点,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传承发扬我镇特色民俗文化。

灯酒文化

所谓的灯酒习俗,就是由村中长老组织、北帝庙理事会筹办的扎灯、开灯、挂灯、祈灯、投灯、饮灯酒等一系列的传统民俗活动。村民相信灯酒习俗是一项祈求北帝保佑的活动,因此每年的灯酒活动,村民都积极集资、踊跃参与祈灯、投灯。有幸祈灯或投灯的村民,都将花灯隆而重之地请回家中,挂于神位旁,寓意北帝公长年保佑.

北帝庙灯酒习俗每年有10个节日,包括祈福、还神等等,其中每年正月十六举办的灯酒活动最为盛大。每年农历年底,村中长老及理事会开始为明年的灯酒活动筹备,召集村民筹集资金,按各项筹备工作分配人手,各司其职。百多年来,北帝始终是村民心中的一个精神图腾,而灯酒习俗就是村中每年最盛大的一次传统文化活动。

1.扎灯

南头每年的灯酒习俗都有39盏花灯,其中33盏为竹篾扎成的30厘米高、20厘米宽的“草头灯”,另外6盏为80厘米高、60厘米宽的红木灯。村民自发筹集的资金,由村中长老、理事会统筹管理,首先用于扎灯。灯酒活动用的39盏花灯,一般在前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就制作完成。

2.开灯、挂灯

到正月初六,长老先用烧酒、水果拜祭北帝公,然后把扎好的花灯安装、修整好,此为“开灯”。待农历十四、十五日,将所有花灯点亮,悬挂在北帝庙前的蓬顶,供全村村民欣赏、祈福之用。

3.祈灯

北帝庙的祈灯仪式在正月十六日进行,由村中年纪最大、家中人丁最旺的长老主持。长老跪于北帝庙内的北帝像前,经过一轮烧香拜祭后,按照捐资参与灯酒活动的村民姓名,逐个投掷“圣杯”。

圣杯为一对半圆体木块,平面为阴,圆面为阳。一对圣杯投掷落地,如一阴一阳朝上,则为“圣”,寓意吉利。祈灯过程一般要投掷近一百轮的圣杯,获得“圣”次数最多的前33位村民,则可在饮灯酒后获得一盏小花灯。

4.饮灯酒

正月十六晚,北帝庙前或旁边的空地大摆筵席,凡参加捐资筹款的村民都可参加灯酒宴,俗称“饮灯酒”。传统的灯酒宴,每围有11个菜、1个汤,从菜色的选材和命名都十分巧究,以求吉利。如“东成西就财(菜)”、“十八罗汉斋”、“慈菇炆猪肉”等。自1921年以来,每年的灯酒宴都摆上了350围,最盛大的甚至有500围。

灯酒宴现场,村民都会自发为北帝庙捐香油,前100名捐香油的村民都可获得一张“贵人符”,符上有几个神灵图案和“贵人指引、永保平安”字样。获得贵人符的村民,都会将此符贴身保管,以求未来一年平安顺利。

5.投灯

南头灯酒习俗的“重头戏”就是“投灯”。除了33盏小花灯供村民祈福外,村中还准备了6盏大红木灯,分别命名为:“头灯:大展鸿图”、“二号灯:生意兴隆”、“三号灯:财源广进”、“四号灯:一帆风顺”、“五号灯:万事如意”、“六号灯:东成西就”。

投灯先从六号灯开始竞投,最后是“头灯:大展鸿图”,价高者得。花灯竞投的全部收益,归理事会管理,用于北帝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6.请灯

幸运祈到小花灯或者投得6盏红木灯的村民,在灯酒宴之后就把花灯送回家中,即为“请灯”。村民提着花灯,先拜过庙中的北帝公,放鞭炮引路,再有舞狮子跟尾,从北帝庙出来,穿过街巷回到家中。花灯进屋后,挂在厅堂供奉神位的右边,凡重要节日或喜庆日子就会点亮花灯,寓意北帝公保佑家宅平安、万事如意。

灯酒文化习俗永远在路上

南头灯酒习俗得以沿袭有赖于一班熟悉民间习俗的村民热心传承,现如今他们都已经年老了,年轻一辈对此习俗了解不多,南头灯酒习俗频临后续无人传承的状况。

然而,南头灯酒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灯既是供人欣赏的道具,更是村民祈求身体健康家宅平安、事事顺利的一个媒介。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争当传播者,保护我们南头的特色文化习俗,积极向居民朋友宣传我们的灯酒文化习俗,让我们的特色文化再创辉煌。

北帝灯酒习俗画图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广东摆灯酒是什么?

“饮灯酒”是广东一些地方必不可少的春节活动之一,称为“贺灯”。

粤语中“丁”与“灯”同音,添灯即为添丁。广东某些地方添了男丁的家庭就用“点花灯”来庆祝添丁之喜、庆祝后继有人、同时也祈求家族人丁兴旺。整个过程分三个步骤:点 灯,开灯,结灯。

亲朋好友要给“灯仔”送压岁包或者“红袍”(红色的衣服),主人家也会给予回礼。“灯酒”一般是摆在村里的祠堂或者酒楼。中国作为一个以食为天的民族,对于任何喜事的庆祝方式,仪式之后,都会殊途同归地化为六个字,“大家吃好,喝好。”

“饮灯酒”的其他介绍

据广东省民俗专家介绍,“饮灯酒”在顺德保留得最为完整。明末清初,顺德的“饮灯酒”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并在每年正月初六至元宵节期间举行。在过去一年中添丁的家庭,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挂灯。

在家中挂一盏,“社公”(土地庙)挂一盏,总祠堂、二祠(分祠堂)、三祠(支祠堂)……各挂一盏。有钱人家挂玻璃纸糊的大型走马灯,穷苦人家则只悬树头灯。花灯上贴红纸一张,上面写着新添男孩的姓名,第几世孙字样。古代,“灯”与“丁”谐音,故灯一挂出,意味着新丁入族。 

生男孩子要摆点灯宴

生男孩子要摆点灯宴

  生男孩子要摆点灯宴,能够生一个男孩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农历正月初二到十六的时间,在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的习俗,而挂灯节是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头、祠堂和自家厅堂挂灯。以下分享生男孩子要摆点灯宴。

  生男孩子要摆点灯宴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些地方为确保家里可以传下男儿,就在神灵前许下诞生男丁并可以顺利长大的心愿,家里有男丁诞生就必须进行“还愿”,“还愿”的过程便逐渐形成了“点灯”的习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些地方便有“点灯”以祈“多育儿”的习俗。

  比如湛江的南三岛(湛江多地均有,略有差异,南三岛上不同村庄也有一点差异),每年正月初十,育有男丁的家庭,可根据情况(年龄不定,有的孩子几岁,大的甚至几十岁也有),进行“点灯”仪式,但是如果在生男孩点灯的过程中灯灭了是非常不吉利的。

   “家中若添丁,今日必上灯”,今天是地日,为啥要上灯?如何上灯

  今日是农历的正月初十,是民间传统的“地日”,也是“石头日”,同时还是“上灯节”,到底什么是“上灯”呢?俗话说:“家中若添丁,今日必上灯”,是啥意思?

   地日有啥寓意?

  数字从一到十,九为阳数之极,十为阴数之尾,阳为天,阴为地,所以正月初九为“天日”,正月初十为“地日”。地日也就是土地的生日,也是石头的生日。古人认为,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就是木火土金水,其中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就是四季的特征。

  而土居于四季之中,居于方位之中,对应天之黄龙,故而土生万物,又是万物之库。因此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都属土,也就是“辰戌丑未”四个月。所以土生木火金水,土为太极,同样“木火金水”合而为一就是土,也就是四象归一就是土。

  因此土中可以产出金属,可以流出水源,也可以长出树木,树木可以生火,同时木腐朽之后就是土,金锈尽之后也是土,火燃尽之后还是土,水遇土而入。所以五行都是在土中循环往复的。当然人也是由五行组成,故而要入土才能为安,入土才能循环。

  所以“土”就是万物的出生之地,而“地日”也就是“土日”,也是“石头日”。于是地日“认石头”就成了一种习俗,所谓“认石父”,也就是让孩子认石头为父亲,因为石头坚硬无比,可以保护孩子健康成长,寓意着孩子像石头一样结实而长久。

   什么是“上灯”?

  正月初十也是上灯节,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一般“上灯节”为五天,共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上灯,暖灯和落灯。从正月初十的零时开始“上灯”,也叫“开灯”,而这种上灯是专门为孩子祈求平安的。

  在《岑溪县志》中记载说:“每年正月初十,添了户且为当年正月初十前出生,已满月的人家,都要在这一天悬灯庆祝”。“上”也就是“悬挂”的意思,而“灯”通“丁”,所以家中生了男孩就被称为“添丁”,与“添灯”谐音。

  意思就是前一年家里生了男孩,并且是在正月初十之前已经满月的孩子,到了正月初十这一天就要“上灯”,也就是“添灯”。如果没有满月,则上灯的时间就到了下一年的正月初十。

  在上灯时,一般是孩子的父亲带着鞭炮,从自己家门开始一直放到村中的社根,然后将花灯悬挂在灯棚中,花灯上写有男孩的名字。“社”指的是村中土地爷居住的地方。

  之后村中负责写族谱的长辈见到花灯后,就会把灯上面男孩的名字写进族谱。在“上灯”这一天,最先祭拜祖先,也就是告诉祖先,家里“添丁”了。并且要摆酒席招待村中人,俗称“请灯酒”。

  上灯之后还要“暖灯”,也就是从正月十一之后,长辈要早晚到灯前观看,并且要往灯中添油和祭拜,以确保花灯日夜不灭,代表香火不断。到了正月十六日,将花灯取下来悬挂于祠堂或者客厅中,谓之“落灯”。

  这种习俗就是希望孩子能得到祖先和土地爷的保护,可以健康成长。之所以在“地日”这一天上灯,就是因为土地是万物之母,是万物的出生之地。所以说“家中若添丁,地日必上灯”,是人们对孩子的`一种期望。

  生男孩子要摆点灯宴2

  玉林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一年四季皆可耕种,而在田地上耕作的主劳力男丁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乡村家中生了男孩,新添了男丁是一件大喜事,初十挂灯尤其显得隆重热闹。去年2月9日,记者在福绵区沙田镇水对岭村体验了一回隆重的初十挂灯仪式过程。

  去年,水对岭村7户人家添丁,今年初十当天村里要挂7盏花灯,热闹非凡。要挂灯的几户人家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了,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上午,各家邀请的贺喜舞狮队陆续到达,各舞狮队在路口碰面时都会按规矩对舞一番,就此拉开挂灯仪式的序幕。

  午后3时是挂灯吉时,各户的.花灯在祖辈的护送下送往社头、祠堂。一路上群狮舞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道路两旁围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热闹程度不亚于元宵节。

  拜祭过后,各家的花灯并没有挂在社头和宗祠,而是各自送回家,挂在家里厅堂上。随后,各个舞狮队在村里举行了舞狮表演。酒席后,还有歌舞杂技晚会,把挂灯活动带入另一个。

  除了玉林本地,下辖的各县市也有挂灯的习俗。每年正月初十,是北流下里(北部乡镇)特有的风俗节日---挂灯节。按风俗,凡在上一年出生的新生儿如是男孩,男孩家中会在次年的农历正月初十日,要悬灯庆祝,俗谓“挂灯”。

  因此每到正月初十这天家人会为其大摆上灯宴,欢饮挂灯酒。如果是到正月初十这天还没满月的小男孩,就要等到明年的正月初十再挂灯,这叫挂老灯。这个挂灯酒就等同于其他地方的满月酒,但它的特色在同一年里不管是哪月哪天出生的男孩儿都要等到正月初十这xx挂灯。

  灯在岭南民间有“光明”和“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而“灯”与“丁”谐音相同或相近,代表生男孩。在我们北流下里,城乡习俗都把正月初十称为“头灯”日,正月十六日称“完灯”日。“初十日,凡生子家买纸挂灯祖祠神庙以为庆。古时有上元节盗富家灯盏,置床下令人有子。

  每年的,正月初十就变成了北流下里人全民的饮酒日。在这喜庆的日子,生男丁的就算家中很贫穷的人家也会向亲朋戚友借来钱物摆上二三桌。有钱人家就是几十上百桌。亲戚朋友都带礼物来道贺,主家设宴招待,是谓请挂灯酒。

  现在的城区里的人都多是老家在乡村的,如果有孩子上灯,就让父母在家设宴宴请老家的亲戚朋友们,自己在城里的酒家饭店宴请离城里近的亲戚朋友同学。到了十六这天早上过神,把初十在社主公上的灯奉回家来,这个挂灯节才算完满结束。

  在北流,“挂灯”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了。每当正月初十来临,街上挂满花灯,任人采购。一般上灯人家要买回两到三盏灯,一盏挂在厅堂,一盏挂在家乡村里所属的寺庙。每盏灯里要包两颗卵石,表示后继有人,可以传宗接代。全市的大小饭店,全都爆满。

  有的在一个月前就订了酒桌,少则十几桌,多则上百桌。有的酒店摆四轮,上午9点开桌,12点一轮,下午3点又开桌,6点又一轮。谁都有三姑六婆,七叔八舅,添丁了,挂灯了,可喜可贺,封红包,喝喜酒。城里人到各家饭店,农村人走村串户。有人说这是全体北流下里人的“饮日”(喝酒日)。

  生男孩子要摆点灯宴3

   哪些地区有过年点灯的风俗

  河南、惠州、客家人,潮汕等岭南地区都有这一风俗。

  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元宵节点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潮汕等岭南地区,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当天,家家户户都要点灯,而如果去年元宵以后家中生有男孩,则要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挂上灯笼,以昭告乡里加重添了丁,接受来自乡亲的祝贺。

  广州过去在正月十二这天有替床头婆开灯之俗,祈求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长大。而正月十三要在厨房点灶灯,直点到元宵夜。

  因为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家庭的男性劳动力对于家族兴旺非常重要,男孩子的出生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都是一件喜事。古时生男孩有着添丁一言,而丁与灯 在许多方言中谐音。因此元宵夜点灯、吊灯的习俗也有添丁的美好祝愿。

   扩展资料:

   春节传统习俗:

  1、贴春联:春联,每逢春节人们都会贴春贴,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写成对联的又联。传统春贴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但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贴。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但不是每幅春联都有横批。

  2、剪窗花,贴门联:过年过节前会剪一些喜气洋洋的,寓意吉祥的窗花贴贴。

  3、挂年画: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4、舞龙灯:舞龙在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广东人生孩子,为什么要办“开灯酒”呢?

开灯酒:又名“开灯宴”,是生子后第二年挂灯之喜宴,每席菜肴九碗,也称“开灯九大簋”,何谓“九大簋”?意谓筵席之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常言“二簋”、“四簋”、“八簋”,唯粤地之穗、港、澳一带,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但言其多,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之意。古人谓“造化之初,九大相争”。“九大”即风、云、雷、雨、海、火、日、地、天之谓也,此乃万物之最。据近年广东省三水县金本镇一座东汉前期之古墓出土物来看,粤人所言之“簋”,是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按今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盛宴之所以叫“九大簋”,其原因是,因为代表多数,加个大字,便含有极为丰盛及隆重之意;且“九大”即风、云、雷、雨、海、火、水、地、天,是“造物之初”的“相争”之物,乃万物之最,有其独特意涵。另据近年来广东省三水县金木镇一座东汉前朝古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其“簋”是可装五至六斤米饭的大容器,如果按今天人们的食量,装满九大簋,可供百人享用。

大年初十花灯酒传统文化

分析节日的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会起到充实的作用,这样一个日子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和花灯酒、吃莜面是生活中重要的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是值得大家重视的,分析大年初十的节日特色,对新的一年的到来一定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初十花灯酒共饮同欢

大年初十的时候,有挂花灯、喝花灯酒的风俗,因为花灯酒被大家称作是大众酒,所以这是必须要喝的,分为挂灯酒和落灯酒两次,不需主家发帖邀请通知,到了农历正月初十这一天,亲友和邻居们会送上礼物、红包前往致贺,共饮同欢。到了正月十六,生育有男孩的家庭照例摆落灯酒。花灯酒期间,有些想早得子孙的妇女,会于晚间潜入社庙和祠堂,偷取一些灯带回家放在房中,祈求早生贵子。而挂灯人家,则于白天重新挂上更多的新灯带供别人偷取。指的就是这种习俗。

添丁灯寓意家有好运

在初十的这一天,人们也将花灯称作是添丁灯,代表的是家中有好运,会有小孩到来的意思,添丁灯的叫法,源自粤语的发音中灯和丁相近,添灯寓意着添丁。过去,在珠村,村里人家若有男婴降生,等到正月初十,便要有家人同去社稷坛上挂上花灯。有心的长辈,还会特意在花灯上写上新丁的名字。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可是关乎传代的大事情,村里负责记录族谱的长者会记录下新丁的名字,从此便算在氏族中有了名分。

吃莜面祈求新年交好运

此日还有吃莜面的风俗,因为这一天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这时候吃莜面代表的的是讨好鼠爷的意思,祈求新年交好运。正月初十为满族天仓节,这一天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满族及汉族人将黏米面捏成小碗蒸着吃,而西部地区的满族及汉族人则将莜面捏成小碗蒸着吃;而内蒙古中西部区的一些汉族人则称正月初十这一天为老鼠娶亲节。

花灯酒的由来是什么?

“花灯酒”是桂东地区乡村中特有的节日风俗。

“花灯酒”主要蕴涵生育风俗文化,较流行于岑溪、富川、陆川等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凡是上一年生育有男孩的家庭,都会到社庙和祠堂悬挂花灯。花灯一般用竹篾扎架,外糊花纹纸,写上一些吉祥的谜语;花灯内点燃油灯,需逐日添油。

“花灯酒”是“大众酒”,分为“挂灯酒”和“落灯酒”两次,不需主家发帖邀请通知,到了农历正月初十这一天,亲友和邻居们会送上礼物、红包前往致贺,共饮同欢。到了正月十六,生育有男孩的家庭照例摆“落灯酒”。

"花灯酒”节日做的事:

“花灯酒”期间,有些想早得子孙的妇女,会于晚间潜入社庙和祠堂,偷取一些“灯带”回家放在房中,祈求“早生贵子”。而挂灯人家,则于白天重新挂上更多的新灯带供别人偷取。

清代有诗人写道:“元宵佳景约同俦,社稷坛中喜共游;灯带已稀无觅处,不知还有几人偷。”指的就是这种习俗。“花灯酒”一般在村中摆请。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入城务工大大增多,“花灯酒”也逐渐演变成在县城的酒家摆,形成了目前“一桌难求”的局面。

添丁挂灯摆酒

添丁挂灯摆酒

  添丁挂灯摆酒,添丁是带给人们一种希望,即人丁兴旺的意思,聚在一起吃酒席也是添丁挂灯的重要部分之一,是我们很多地方都会有的一个传统民俗,以下了解添丁挂灯摆酒。

  添丁挂灯摆酒1

  每年正月初六至元宵节期间,顺德便处处可见这样一种场面——长达一公里的汽车停在村口、几百围台摆在祠堂、数千号人齐聚一堂。这,就是“饮灯酒”。

  这个时候,顺德乡亲都回到了村里,平时很少露面的亲友也在这天推掉身上的事务;城市街道旁的一条巷子里张灯结彩,四五百桌灯酒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挤出浓浓的喜庆气氛······

   “饮灯酒”有段古

  “饮灯酒”是为庆添丁(生男孩)所摆设的喜宴,起源于明末清初,如今在顺德保留得最为完整。

  “灯”与“丁”谐音,开灯、挂灯有传宗接代之意。过去一年中添丁的顺德家庭,都会举行“添灯”仪式。

  宝宝的爸爸会买一盏八角纸灯,悬挂在村里祠堂或庙堂正,为祈求小朋友快高长大,请祖先神明保护。

  灯在农历正月初六开始挂出,在家中挂一盏,“社公”(土地庙)挂一盏,总祠堂、二祠(分祠堂)、三祠(支祠堂)……各挂一盏。灯一挂出,意味着新丁入族。

  灯笼纸上描花画红,贴上有吉祥图案的彩色剪纸,里面吊装一个盛满花生油的小碟,整天点燃,象征灯仔生命力旺盛。

   亲朋好友的欢聚

  以前都是正月十一摆灯酒,添丁人家拿出姜、蛋拜“太公”,而“太公”则出钱请子孙后代中的所有男丁宴饮,分猪肉,分姜蛋,并赠一封大“利市”(红包)给新丁,以示祝贺。

  时至今日,“饮灯酒”由以前为庆祝添丁转变被顺德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注重亲情友情聚会的一种情节。

  在顺德,每条村的时间不同,一般都在大年初六到元宵节这段时间“饮灯酒”。在前数日,村里面都会先发布告示,号召村民购票订座,参加灯会。

  添丁挂灯摆酒2

   添丁“挂灯”饮灯酒!原来这个仪式在云浮已有几百年历史

  “挂灯啦、挂灯啦,村里又增加人口了,可喜可贺。”2月14日,正月初十一大早,云安区高村镇佛洞村委茶坳村的潘老先生为自己的小孙子挂上了一盏寓意着吉祥如意、健康成长的“丁灯”。有村民表示,“挂灯”、“庆灯”仪式是云浮自古以来的一种民俗传统。

  记者发现,云浮市各乡镇均有类似的“挂灯”仪式,一般会在正月初八至初十进行,正月十五前后“落灯”。熟悉云浮地方风俗的李建良先生告诉记者,这种极具传统特色的“挂灯”仪式在云浮本土已经延续了至少几百年历史,有的说法是部分村寨的先祖从中原及福建地区带过来的,后“改良”成现在的样子。

  该传统仪式在白石、镇安、高村、富林等镇尤为盛行,但具体细节又不尽相同。“每条村的具体做法各有千秋,但总归都是象征吉祥如意。”李建良说。

  李建良告诉记者,有的村还会挂上一盏“公灯”,意思是公众大伙的灯,不必每家每户都挂一盏,而是大家出钱买一盏“公灯”作为代表,既环保又省钱。同时,凡是村里有村民添丁了,只要是办“挂灯宴”,村里人都会自发帮忙,既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又节约不少开支,对促进农村社会邻里之间的和谐有很大帮助。

  添丁挂灯摆酒3

   添丁挂灯笼习俗

  一般“上灯节”为期五天,分三个步骤,在正月初十零时开始“上灯”,正月初十到十六“暖灯”,正月十六“落灯”。某些地区在正月初九或十一或十二或十三"上灯“,正月十五或十六"落灯"。在广东顺德,广西岑溪、容县、藤县、北流、兴业等很多地方都保留着这个传统节日。

  据记载,新生儿如是男孩(添丁),满月后,在次年的农历正月初十日,要悬灯庆祝(谐音“添灯”),俗谓“挂灯”或“上灯”,寓意添丁发财。在初十日零时,将五彩纸扎的花灯悬于屋厅(太公、宗祠)的栋梁上的灯棚里。这天亲戚朋友都带礼物来道贺,主家设宴招待,是谓请灯酒。

  正月初十,又到了梧州苍梧沙头旧街一年一度挂灯的日子,挂灯,这是当地沿袭了很多年的习俗,与其他地方添丁户各自挂灯不同的是,沙头旧街的挂灯是添丁户集资共同挂灯,共摆宴席聚餐,并且宴席是开在“灯头哥”家里。

  初十只挂灯不聚歺,只分一些供品,宴席聚餐是在正月十六圆灯那天,当天会抬金银猪,更加热闹。

  每年最先出生的男婴自然而然地被奉为“灯头哥”,一到年底,那户人家就要负责召集各添丁户开会集资,商量为孩子庆典祈福的具体事宜。当然啦,到时宴席是开在“灯头哥”家里。

  最先出生的孩子如“王者降世”,特别的聪明伶俐,寓意是当年出生孩子未来幸福生活的引领者,每年的.添丁户如中了“状元”那般高兴!

  挂灯节,天降喜雨,沙头旧街25户添丁家庭集体出动,今年是陈姓灯头哥。挂灯队伍抬着三牲酒礼,舞着狮子敲锣打鼓,走街穿巷游街、并集体到天后宫祭拜妈祖,把花灯高高悬挂在天后宫大殿横梁上,祈求小朋友聪明伶俐,快高长大,请妈祖他祖先神明保护。

  这是名为“格食箱”的用来装供品的物什,是先辈传下的宝物,硬料木做成的龛子四面雕有精美图案和有教育意义的诗句,抬起来很沉,后来经过不锈钢改装,少了许多古味。

  与往年相比,旧街今年的上灯庆典有点冷清,巡游的队伍少了舞龙和传统的“八音”以及清脆说悦耳的七星小鼓,因为生活,舞龙队中的一些“富娘婆(即妇女)”提前去广东打工了。

  初十挂灯,十六圆灯,环街环村庆典那天,锣鼓锵锵,鞭炮齐鸣,舞狮舞龙,横街窄巷,一团团爆竹散发出的硫磺味直钻人们的鼻孔,驱风祛邪,黑压压的人群擦肩接踵,大有旧日“花街红粉女,争看绿衣郎”的盛况。

  十六圆灯庆典活动结束后,添丁的父母们抱着各自的孩子在“娘娘”庙前来一张合照,定格开心时刻,看自已年轻的脸庞和稚嫩的婴孩,一种责任一份向往油然而生…

  有上灯就有圆(落)灯,正月十六为圆(落)灯日,在正月初十没有喝上灯酒的亲戚朋友到十六落灯日这天要补喝。

饮灯酒的由来,历史,以及意义

饮灯酒是容桂乃至顺德特有的民俗,据本地人介绍,容桂的“饮灯酒”在清代开始流行,以前几条街称为“社”,几个村称为“坊”,每年的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均举行“饮灯酒”活动,一般在祠堂前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全村父老乡亲欢聚一堂,开怀畅饮,而“投灯”是席间的重头戏,那场面更是热闹非凡。即以制作好的花灯冠以好意头的名称,如:“财源广进”、“添丁发财”、“身体健康”、“一帆风顺”等,每盏灯的价格从几百元至几万元不等,竞投场面十分热烈。参加投灯的大多是私营企业主,他们既可赚个“好意头”,又可将投灯的费用作下一年度的“饮灯酒”活动,以及公益慈善事业支出,如修路、修公园、架桥、敬老、扶贫等,支援家乡建设,回报社会,真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听说,也有投灯后,愿望实现的。如某社有人投“添丁发财”,当年还真生下一白白胖胖的小子,传得沸沸扬扬,你说奇不奇?

随着容桂人的生活蒸蒸日上,“饮灯酒”活动也越办越红火。它融传统与现代观念于一体,为容桂增添几多新春佳节气氛。

请问“喝灯酒”是什么意思?

正确词是:喝丁酒。指生了小孩儿,特指生了男孩儿。家里会办宴席请亲戚热闹开心。俗称添丁酒。

现多指新生儿出生降临(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血脉相传、后继有人。

《辞海》释义:丁,人口,男称丁女称口。南方人口音,灯与丁谐音。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一是代表光明的发扬;二是灯火蕴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

习俗:

上灯活动一般在元宵前后举行,实际上是各姓各族为新添男孩举行的庆祝活动。仪式必须在本姓本族祖屋、祖祠堂里的祖公厅上举行。按本族上年度上灯仪式以来所生男孩数,在祖公厅梁上吊挂同等数量的花灯,薪火相传,感恩生命的民俗载体。

在民间,男孩举行过上灯仪式后,才能成为宗族社会里的正式成员。有的村庄在暖灯或其它日子族里办酒席时,族规是十五岁以上的男孩就要负责搬桌椅。

上灯、吊灯习俗与春节一样,是对血缘意识的一种固化。一年一度的上灯、吊灯习俗,追求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对生命的颂歌,对生命延续的庆贺,对生命的感恩,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祈福。

忠信上灯、吊灯习俗从古走到今,历经风吹雨打。忠信花灯与忠信上灯、吊灯习俗已变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生儿子吊灯酒寓意

生儿子吊灯酒寓意

生儿子吊灯酒,“丁灯”、“挂灯”、“庆灯”仪式是云浮自古以来的一种民俗传统。每一家都会为自己的小孙子挂上了一盏寓意着吉祥如意、健康成长的灯。以下是关于生儿子吊灯酒寓意内容分享

生儿子吊灯酒寓意1

灯酒是装在灯里的酒吗?

“酒”在顺德人的生活里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宴会必须有酒、节日喜庆必须有酒、家里祭祖必须有酒、结婚过礼必须有酒……灯酒,就是添丁(生男孩)人家送出免费享用的酒。昔日农耕社会,更需要男性劳动力,因此大家期望多生男孩,凡生男孩,都需举办这种入族仪式。

悬挂在祠堂里的花灯

据文献资料记载,明末清初,顺德“饮灯酒”开始流行起来,并在每年正月十六前举行,正月十六这一天,被称为“散灯”日,即到了这一天,一年的灯酒正式结束。添丁的人家,在正月十六前开始挂灯,社公(拜祭土地公的地方)挂一盏、祠堂挂一盏、家里挂一盏。有钱人家加挂玻璃纸糊的大型走马灯,穷苦人家挂树头灯。花灯上贴有红纸一张,上面写着新添男孩的姓名、第几传孙等字样。“灯”与“丁”谐音,故灯一挂出,意味着新丁入族。

开灯当日有哪些特色物品?

据大良古鉴村82岁的银婆婆介绍,开灯时必须准备果、酒、肉拜祭神灵,其中盛有猪脚姜醋的钵子和酸姜红鸡蛋必不可少。“猪脚姜醋是新生儿诞生后款待亲朋好友的食品,也是产妇补身食品,酸姜意味着多子多孙,红鸡蛋也意味着添丁之意。”

姜醋钵寓意多添人口

银婆婆说,开灯当天,准备三盏“灯”,这种灯用小树头做成,本村人称之为“树仔头”,树仔头上扎有纸花,白色、红色等色彩斑斓,还有茨菇一个,寓意添丁。开灯当天,先在祠堂挂一盏“灯”,再到社公挂一盏“灯”,然后在家里挂一盏“灯”,灯上以红纸写上添丁的是哪家人等信息。每天,家里人为“灯”点蜡烛,至正月十六散灯后,祠堂和社公的灯便带回家中。

传统的饮灯酒风俗是怎样的?

近年来,我们见到的大多是有组织的大规模的饮灯酒活动。事实上,自古以来流传于乡间的饮灯酒活动,或许更多的是自发而成的。传统的乡间饮灯酒是三五知己甚至不认识的人同台吃饭,自己带佳肴,一起品尝灯酒。

新春期间,在乡间的社公挂上“灯”,社公处摆放着一箱一箱的灯酒,每天中午或傍晚,社公旁或祠堂里的桌子上必有人在打边炉,少的三五人,多的几桌。这些人是自发到此地饮灯酒的,自己带食材,到达目的地后将食材往桌上一摆,清水煮开,便开始了最传统的“饮灯酒”。

根据老人回忆:“自有记忆起,每一年正月头每一个社公或祠堂都是这么兴旺,添丁人家开灯时送酒到社公或祠堂,给大家享用,以前是一埕一埕的,现在是一箱一箱的。从开灯之日起,每天中午和晚上均有三五乡里在此小聚,谁有空谁去买鲩鱼,谁家有青菜顺便带来,不论男女,不论族内族外,只要喜欢,都可坐下享用。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是简单的清水火锅,一边是添丁人家赠送的灯酒,聊聊家常,非常开心。不要看这些饮灯酒比不上别处上规模的,但我们一直保留下来的传统,自祖辈一直传承至今。”

生儿子吊灯酒寓意2

开灯时段的灯酒喝不完怎么办?

留待扒龙船时再拿出来供大家享用。这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做法。

关于灯酒,村内80多岁的老人说,以前不用糯米酒,据说糯米难发芽,意味着难育后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家开灯所用的酒,也没有太多的讲究。

太公给族人分猪肉

按照传统习俗,祠堂开灯这一天,太公向族人分猪肉,主要分为丁肉和寿肉。族内男性可以获得丁肉,年满60岁的老人可获得寿肉。

太公分的猪肉

祠堂需要提前预定上等猪肉,半夜时分族人驱车往市场取猪肉。然后将猪肉带回祠堂厨房,天刚亮,大家齐心协力将猪肉分好块,洗干净,用柴炉烧火,用大锅的开水将猪肉煮熟。这是传统的分猪肉,分的是煮猪肉。

此时厨房内两个大锅架在柴炉上,炉子里柴火旺盛,锅里清水煮开,大块猪肉放进去,待水沸腾,每锅猪肉倒入米酒一瓶,据说这样煮出来的猪肉更香。猪肉煮熟一批,再下另一批。煮好的猪肉首先放在凉水里过冷河,再次洗干净猪肉,这会让猪肉吃起来更爽口。然后将猪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到大盆里。待所有猪肉切好后,进行调味。放入盐、糖等调味料后,便可上碗。

猪肉上碗后,还须在每个碗里放入茨菇两个、柑橘两个、利是一封,便成为一份一份太公要分给族人的猪肉。如今,有些祠堂也给女丁分猪肉,可见传统习俗也会随着时代而改变。

给饮灯酒赋予更多的寄望

时至今日,安居乐业的顺德人对灯酒更为重视,几百上千桌的灯酒不为少见,而且宴请对象不局限于族中男丁,更是敞开大门谁愿意来都欢迎,有些地方还请长者免费吃宴。席上的佳肴丰富多彩,珍馐也并不少见。

一些祠堂或社公不是很多的村落,也希望加入喜庆行列,于是以庙宇为号召人,也办起了灯酒。现在的灯酒在席上还设投灯环节,给每一件吉祥物命名,如“生意兴隆”“添丁发财”“一帆风顺”“学业进步”等,首个吉祥物的竞投往往是最激烈的,大家都想“独占鳌头”或“先拔头筹”,所以价格往往也会更高。每一年投灯收入,将用于下一年“灯酒”支出及修桥补路、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灯酒发展至今,已经赋予了新的内涵。

上灯酒指的是上灯节喝的酒。

据史料记载,“上灯节”早在中国古代的汉朝就已经有了,而且在广东广西比较盛行。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正月初十的时候进行“上灯”,这个“灯”的意思就是“丁”,男丁的丁,所以上灯就是“添丁”的意思,看到这里,相信不少读者都知道,这就是在说明,自己家里生了儿子啦。

这个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地方的隆重程度也逐渐降低,但是有一个地方却丝毫没有降低对它的重视,这个地方就是广西的岑溪市,可以说在全中国境内,关于“上灯节”这个节日的隆重程度,绝对数岑溪市排第一,这个节日在现在看来可以直接简化为“上灯酒”。上灯酒的意思,类似于喜酒,但是它的重要程度远比喜酒重要。

生儿子吊灯酒寓意3

添丁贺词:

1、宝宝降生,恭喜贺喜,愿新生的小宝贝给你们带来数不尽的快乐,祝小宝贝身体健康,茁壮成长,祝新妈妈您甜蜜美满!

2、一个生命的来到,是你两人希望,组成了三口之家,我祝他从此四时八节,学富五车,六六顺心,七星高照,八斗之才,九天揽月,十全十美,百顺千随,万事亨通。

3、当新生宝宝的降临,意味着为世界增添10亿分之一的色彩,但又意味着为一个家庭增添无比的欢乐和喜悦。衷心祝福你们全家幸福美满,祝愿宝宝健康成长,聪颖过人!

4、神八才上天,贵子降临了。喜报接连到,江湖你笑傲。国家添利器,你家添新丁,形势一片大好。我把祝福送到,你将喜酒备好。抱完新娘抱宝宝,兄弟你天生是好腰。

5、好茶要慢慢喝,才能沉淀出诱人的清香;好酒要用心品,才能体会出沉醉的滋味,孩子要精心养,才能蕴育出人中的龙凤;恭祝你喜得贵子,祝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6、你闭月羞花,他才子配佳人;我是一个外人,只给你们送去最诚挚的祝福,祝福你永远是绝代佳人,月里嫦娥;喜得贵子,祝福快乐包围你,幸福跟着你,健康陪着你。

7、可爱的.脸蛋,挥舞的腿,还有那不时噘起的小嘴,宝宝百日显富贵,一眼便知前程亮,两眼望去状元郎,多看几眼不一般,似锦的前程尽显。祝宝宝活泼健康,开心成长!

2、当官又上一品,升了;股票又涨一块,升了;你家喜添一丁,生了;人生之喜,财喜,业喜,不如人之欢喜;友之祝福,千福,万福,不如贺喜之福,恭喜朋友喜添贵子!

9、恭贺你,家添新丁,人丁兴旺。恭喜你,喜得“活宝”,合家吉祥。祝福你喜上眉梢,喜笑开颜,嘻嘻哈哈,嘻嘻呵呵,“老顽童”牵手“小顽童”,幸福快乐,其乐融融!

10、在宝宝百天的时候,我给宝宝送来祝福,愿宝宝百事和顺,百项强劲,百事吉祥,考试课课全百,读书百读不倦,意志百折不挠,终成百年不遇之人才,获得百世流芳之名声。

11、龙年喜得宝,欢乐上眉稍:小小龙颜闹,霉运都吓跑;小小龙体安,万事都美妙;小小龙嘴笑,全家都热闹,龙宝生来有吉兆,合家欢乐添美好,祝你全家幸福美满,岁岁平安!

12、恭喜得一马宝贝,给你送上马字祝福;祝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高头大马,汗血宝马,单匹马,飞鹰走马,金戈铁马,横刀跃马,马上快乐,马上幸福,马上平安,马上健康。

13、祝贺朋友得龙子:生逢盛世天生“龙雏凤种”;天生贵气笑容“龙颜大悦”,走起路来“龙行虎步”,将来才华“虎略龙韬”。祝愿你这“卧虎藏龙”的家,龙年大吉,幸福无边。

14、爱情的花朵艳丽芬芳,爱情的硕果扑鼻浓香,今生贵子喜从天降,亲朋好友喜气洋洋,家庭乐曲又谱新章,快乐生活新的方向。祝你家业兴隆人丁兴旺,祝愿宝宝活泼可爱健康成长!

15、传说东海羊宫有一个美丽的小公主失去了踪迹,今天看你们的“小羊女”这么漂亮聪慧,难道就是东海小公主转世。开个玩笑,祝福小羊女快乐成长,祝福她父母羊年吉祥,快乐每一天。

16、(晋升令)欣闻你近日喜得贵子,特颁布此晋升令,你的级别晋升为“父亲”,任职期从孩子出生之日起,有效期永久,希望你升职后继续努力,为争创“优秀父亲”而奋斗!祝得子快乐!

17、相传幸福是一个美丽的玻璃球,跌碎散落罗世间每个角落,有的人拾到多些,有的人拾到少些,却没有谁能拥有全部,可你却拾了个乖宝宝回来,十万个玻璃球也不跟他换哦!幸福无极限!

18、他是我新的期盼,他是我新的祝愿,他是我新的希望,他是我新的梦想,他是我亲爱的宝贝,是我们夫妻爱的延续。相识的朋友,相交的知己,儿子满月诚邀您相聚,分享我们的幸福与甜蜜。

19、喜从天降,紫气东来,喜鹊绕梁,余音袅袅,喜得贵子,文曲行星,人中龙凤,定能高中,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开心相伴,幸福永远。祝宝贝健康有才气,定能创世纪。祝你幸福得像花一样。

20、宝宝太可爱,长得很有派,胖胖的.小手握好运,胖胖的小脚蹬五彩,双眼明亮观财路,天庭饱满前程开。宝宝满月日,祝福翩翩来,祝愿宝宝健康可爱快成长,祝愿宝宝和爸妈都能幸福美满乐开怀!

21、听说你喜得贵子,老友我祝你可爱的孩子:一表人才,双目炯炯,三生平安,四季快乐,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七步成章,八斗之才,九五之尊,十全十美。我祝你们全家快快乐乐,和和美美,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22、恭喜!恭喜!听闻贵府,喜得爱子,真是上天之德,万物之幸啊!朕甚是高兴,特赐予褪下“准”字帽,披上“父母”衣,加官一级,此后,相亲相爱,同甘共苦,共同抚养朕的小侄儿,钦此。

23、朋友,听说你添宝宝了,愿你下班回家多抱抱,抱抱宝宝驱烦恼,抱抱宝宝财运到,抱抱宝宝万事顺,抱抱宝宝吉祥绕,抱抱宝宝夫妻和,抱抱宝宝家安好;最后祝你抱抱宝宝抱来吉祥安康为你绕!

24、一个小活宝,十手来相抱,百般的呵护,千金的供养,只为家庭要延续,只为父母的寄托,只为孩子的明天。祝新生的宝宝茁壮成长,不负众望,终成大器,引来万福齐聚,万事如意,带给家人万千欢喜。

25、家是歇息的港湾,爱是心灵的驿站,而宝宝则是家庭升起的希望,爱情交融的结晶;恭喜你,如心所愿,喜得贵子;借你的宝宝满月之时,恭祝你的宝宝成长康健,愿你事业因为宝宝带来的欢乐而辉煌灿烂!

广东人点灯风俗

广东人点灯风俗

广东人点灯风俗,农历正月初二到十六的时间,在玉林的年俗中,是挂灯节,而挂灯节是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头、祠堂和自家厅堂挂灯。以下分享广东人点灯风俗。

广东人点灯风俗1

广东某些地方正月的开灯宴,是为了庆贺什么?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出生是头等大喜事。每一家都会用各种方式庆贺新生命的来临。一般不外乎四种:出生三天的洗三;满月摆场满月酒;百日设个百日宴;一周岁让孩子抓周。但在广东这边有些村镇还有一种庆祝方式,就是孩子出生后的来年农历正月摆一场开灯宴。

粤语中“丁”与“灯”同音,添灯即为添丁。广东某些地方添了男丁的家庭就用“点花灯”来庆祝添丁之喜、庆祝后继有人、同时也祈求家族人丁兴旺。整个过程分三个步骤:点 灯,开灯,结灯。

家里生下男孩,长辈就会去纸扎店订制纸灯。正月初一“点灯”,把这些纸灯悬挂在家中、本家宗祠、本村庙堂,由爷爷点亮花灯。纸灯八角形,外面描花贴画,里面吊着一个盛油的小碟用来点亮发光,下方挂着几个小纸袋,里面装着红枣、花生、桔子、慈菇等寓意美好的物品。在宗祠悬挂时,还要将男孩的生辰八字和名字录入族谱。

接着就摆开灯宴,正月初二至十五的某一天,具体哪天主家自己定,邀请同族和亲戚朋友饮灯酒。也有一个村或者一个家族一起摆开灯宴的。“结灯”就是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把所有花灯取下来(就是烧掉),向天祈福。

其中的重头戏是开灯宴。“饮灯酒”是广东一些地方必不可少的春节活动之一,称为“贺灯”。亲朋好友要给“灯仔”送压岁包或者“红袍”(红色的衣服),主人家也会给予回礼。“灯酒”一般是摆在村里的祠堂或者酒楼。中国作为一个以食为天的民族,对于任何喜事的庆祝方式,仪式之后,都会殊途同归地化为六个字,“大家吃好,喝好。”

传统的灯酒有九大簋,寓意长长久久。菜也很有讲究,这九个菜,每道菜都包含着一个美好的祝福。比如焖猪手叫手足同心、莲子汤叫莲生贵子。具体选什么菜多少道菜,主要是看主家的意愿。但不管选什么菜其中肯定会有一道芽菇。芽菇又叫慈 菇,在粤语中有代表男丁的意思。

正月里游客在广东一些酒楼常会看到“某府开灯宴”的指示牌。听当地人解释后忍不住问,那如果生的是女儿呢?笔者有个朋友当时苦笑着回答:那就什么都不用做,我母亲生了我们三姐妹。

我父母最后从广西那边领养了一个儿子,他对我父母并不好,但家里房子什么还是全部都归他,村里分红那些的他都有。朋友接着告诉我们,他们村里老人说在旧社会家里添了男丁没有摆灯宴,就表示没有认籍,不被承认是本宗男子,祠堂更不会分猪肉给他。

说到底不就是重男轻女吗!难道没听说过,在江浙一带的农村里,早在十几年前女儿就跟儿子一样上族谱了。朋友已经三十多岁了,按她的年龄,说的应该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应该不会有这类事发生了。但是开灯宴在每年的正月还是经常可以见到。对此,你有什么想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广东人点灯风俗2

正月初十风俗民俗盘点 挂花灯寓意家族添丁

正月初十的到来,代表着人们要去了解这个节日的特点,以及这一天的风俗民俗,因为每个节日的文化不同,盘点不同的节日文化和风俗,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挂花灯、焚香和敬纸灯时这一天一定会做的事情,这是深入文化的重要步骤。

正月初十风俗盘点

正月初十的时候,有挂花灯、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灯风俗。因为这一天是石头节,人们会用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农历大年初十,中国民间认为是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挂花灯寓意添丁

在初十的时候,人们还会去挂花灯,但是挂花灯也被大家称作是添丁灯,代表的是家族中能够添丁,添丁灯的叫法,源自粤语的发音中灯和丁相近,添灯寓意着添丁。

过去,在珠村,村里人家若有男婴降生,等到正月初十,便要有家人同去社稷坛上挂上花灯。有心的长辈,还会特意在花灯上写上新丁的名字。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可是关乎传代的大事情,村里负责记录族谱的长者会记录下新丁的名字,从此便算在氏族中有了名分。

此日挂花灯注意事项

在初十的时候挂花灯,人们需要注意氛围挂和落灯酒两次,这两个是需要区分开的,虽然说不需主家发帖邀请通知,到了农历正月初十这一天,亲友和邻居们会送上礼物、红包前往致贺,共饮同欢。

到了正月十六,生育有男孩的家庭照例摆落灯酒。花灯酒期间,有些想早得子孙的妇女,会于晚间潜入社庙和祠堂,偷取一些灯带回家放在房中,祈求早生贵子。而挂灯人家,则于白天重新挂上更多的新灯带供别人偷取。

广东人点灯风俗3

点灯这一习俗,是为了祈福还是驱鬼,不了解这些可能会惹上麻烦

点灯这个习俗一般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但是一般都是在女士生孩子后进行的一项活动。这生子点灯的主要寓意为顺顺利利,健康成长。还有一种点灯就是办喜事时会点灯,这个寓意不言而喻,一般都是希望新婚夫妇有红红火火,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是比较常见的点灯方式,但是在巴渝地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一种不常见的点灯方式。那就是在大年三十点灯,或许在其他地方这不叫点灯,而且点灯的方式和广东地区的点灯方式是不同的。

不仅方式不同,而且目的和寓意也不同。广东地区主要是为了庆祝,而巴渝地区主要是为了祭祀。而这种与我们所熟知的祭祀也不是很相同,普通的祭祀是为了祭祀我们的已逝去的亲人,帮他们点燃香烛,以表追悼之情。但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一种比较古老的'点灯仪式。

这种点灯仪式可进行也可不进行,因为它不是为了悼念我们的逝去的亲人,而是给一些不认识的过路鬼魂点的灯。在大年三十晚上,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候,也会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点香烛。但是一些老长辈会在屋外的马路边上点几根香烛,甚至会盛一碗饭倒扣在地上,他们管这个叫点灯。

记得每年回老家过年,吃完团圆饭后,奶奶都会一个人拿着香烛和一碗饭出去,以前总是好奇那是在做什么呢?后来问大人,他们说那是给过路的鬼魂点个灯。当时也没明白,为什么要给他们点灯呢,又不认识。

长大了渐渐的明白,那就像是给没有家的人一点施舍或者说是温暖。因为世间总有被抛弃的人,而鬼魂也是一样的,也会被人遗忘,没有人为他们点燃香烛,更不用说有祭祀品去祭祀他们。所以我认为这是老一辈人对那些无家可归的鬼魂的可怜吧。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就是让那些迷路的鬼魂找到回家的路。其实我认为不管是哪种原因,这都是人类的一种善良的表现方式,对亲人也好,对陌生人也好,都有一种尊敬的意义在里面。但那都是过去的做法了,现在基本上没有这种说法了。倒是有另一种说法,不是为了祭祀,而是为了守岁。

在农村过年,在除夕都会通宵点灯,家家户户出除夕都是灯火通明。以前没有电灯就是用煤油灯,而且家里火炉的烧得旺,整个村子显得很光亮。这个习俗是由守岁而来,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农村除夕都会睡得很晚,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或是做一些春节小吃,通常很晚才睡。

守岁这个习俗的由来已经很久了,据记载南北朝时就开始有了。我们家乡一直就有“三十晚上的火要旺”的说法,所以在除夕家里灯会一直亮着直到天亮,而且家里通常会多准备一些烤火用的东西。这是表达对逝去岁月的留恋和对新年的美好期望之情,有辞旧迎新的意味。

记得小时候家里吃完年夜饭,就会贴春联放烟花,平常都会很早要求小孩睡觉,但是在除夕却鼓励小孩熬夜,而且谁能坚持就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压岁钱。并且父母总会说过了今晚你就大一岁了,要更懂事,不能再调皮,其实这是在告诫我们要珍惜光阴。

不管你是在哪个地方,听着哪一种点灯方式,那都是一种传统,都是一种好的祈福方式。祭祀也好,祈福也好,都体现出了我们中华传统习俗文化的深奥与久远,是值得我们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