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玉环如何保存

新鲜玉环如何保存

1、勿与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肉眼虽看不出裂纹,但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损坏,产生了暗裂纹,天长日久就会显露出来,大大损害其完美性和收藏价值。

2、尽可能避免沾染灰尘、油污。玉器表面若有灰尘,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着于玉面,可用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净。

3.玉石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碰伤。

4、避免与香水、化学药剂、肥皂或人体汗液接触。因为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后,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来的鲜艳色度。尤其是白玉-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佩带之后要用柔弱的布擦净。

5、勿置阳光长期直射。玉器阳光暴晒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6、可用茶水养玉,养玉的方式和养茶宠的方法相似,例如:绿茶养出的玉石光润、红茶养出的玉石红艳、茯茶养出的玉石有对身体有益的益生菌、养出的玉石不易碎裂等。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新鲜的鱿鱼可先装入保鲜袋并密封袋口,再放入冰箱冷冻,一般可以保存1年左右。若是保存干鱿鱼,则可以用保鲜袋装好鱿鱼并密封袋口,再把鱿鱼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可以保存15~20天左右。

1、冷冻保存

新鲜的鱿鱼可以放入冰箱冷冻层保存。将鱿鱼装入保鲜袋并密封袋口后,再把鱿鱼放入冷冻层,一般可以将鱿鱼保存一年左右。

2、置阴保存

如果是保存干鱿鱼,也可以用保鲜袋装好鱿鱼并密封袋口,之后将鱿鱼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通常可以将干鱿鱼保存15~20天左右。

3、冷藏保存

若鱿鱼已经做熟,也可以先用保鲜袋包裹好,再放入冰箱冷藏层保存,最多可以保存2天,因此做熟的鱿鱼要尽快食用完。

新鲜的鱿鱼可先装入保鲜袋并密封袋口,再放入冰箱冷冻,一般可以保存1年左右。若是保存干鱿鱼,则可以用保鲜袋装好鱿鱼并密封袋口,再把鱿鱼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可以保存15~20天左右。

1、冷冻保存

新鲜的鱿鱼可以放入冰箱冷冻层保存。将鱿鱼装入保鲜袋并密封袋口后,再把鱿鱼放入冷冻层,一般可以将鱿鱼保存一年左右。

2、置阴保存

如果是保存干鱿鱼,也可以用保鲜袋装好鱿鱼并密封袋口,之后将鱿鱼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通常可以将干鱿鱼保存15~20天左右。

3、冷藏保存

若鱿鱼已经做熟,也可以先用保鲜袋包裹好,再放入冰箱冷藏层保存,最多可以保存2天,因此做熟的鱿鱼要尽快食用完。

1、勿与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肉眼虽看不出裂纹,但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损坏,产生了暗裂纹,天长日久就会显露出来,大大损害其完美性和收藏价值。

2、尽可能避免沾染灰尘、油污。玉器表面若有灰尘,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着于玉面,可用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净。

3.玉石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碰伤。

4、避免与香水、化学药剂、肥皂或人体汗液接触。因为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后,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来的鲜艳色度。尤其是白玉-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佩带之后要用柔弱的布擦净。

5、勿置阳光长期直射。玉器阳光暴晒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6、可用茶水养玉,养玉的方式和养茶宠的方法相似,例如:绿茶养出的玉石光润、红茶养出的玉石红艳、茯茶养出的玉石有对身体有益的益生菌、养出的玉石不易碎裂等。

血蛤当天不吃如何保存?

血蛤没煮的话,可以在脸盆里倒点水,然后把血蛤放在脸盆里就可以了,当然放在冰箱的话,只能放在保鲜区域,不过不能放置太久。

初上水的血蛤,从海滩泥土中捕捞的,外壳涂满湿污泥,从沙滩捕捞的,也有湿沙沾壳。新鲜血蛤的蛤双壳往往自动开放,用手拨动它则双壳立即闭合。

如外壳泥沙已干结,说明捕捞的时间较长。不新鲜的血蛤,烫熟后血水不红,味不鲜美,有的有异味。如在一盆血蛤中,发现有少量有异味、臭味的血蛤,说明整盆血蛤不是新鲜的。

食用价值:

血蚶的确有化痰、治胃酸过多之效,还能解酒。《本草纲目》也道:血蚶“味甘性温,功能除了补血外,还可以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热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等”。

早先年,路桥女人坐月子,时兴吃血蚶,说是能补血。玉环人视血蚶与血蚶酒为滋补佳品,将血蚶放进滚热的黄酒里,稍一烫,血蚶就有六七分熟,就可食用。

吃了血蚶,黄酒也要一饮而尽。六七分熟的血蚶味最佳,掰开后血汁横流,若烫的时间太长,血蚶壳全张开,壳里的血都流光了,肉缩成一小结,苍黄干瘪,老涩难嚼,寡淡少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血蛤

杨玉环那么胖,到了夏天是如何避暑的呢?

古代一般避暑的方式就是拿一把扇子要么就是躲在树荫底下,最直接和粗暴的方法就是直接拿一盆凉水或者直接浸泡在泉水里面,但是杨贵妃自然是看不上这种做法的,所以说她的避暑方式是比较奢侈的,并且唐玄宗当出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让杨玉环不那么热,下面是杨玉环主要的几种避暑方式。第一种就是冰了,其实在古代冰在夏天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是一般人没有办法见到而已,一般只有像古代帝王之家才有可能会在夏天使用到冰来避暑,他们是把冬天的冰取了出来然后放在地下的冰窖当中保存到夏天使用,冰肯定是消暑的利器所以说杨玉环肯定是离不开冰,唐玄宗准备的冰块数量也是非常多的。第二种就是唐玄宗曾经还专门给杨玉还修建了一座宫殿专门用于避暑,这在当时可以算得上一个奇迹了,根据历史记载这座宫殿内涵机关十分巧妙,通过一些机械原理把一些凉水送到宫殿的上面,然后再自然流下这样这个宫殿就形成了很多人造水帘所以说肯定有避暑的作用。最后一种就是杨玉环身上的衣服都有讲究,可以说唐玄宗为了让杨玉环避暑真的是费劲了心思,在当时杨玉环曾经穿的衣服种类被称为“轻纱”,种衣服是唐玄宗专门儿让当时宫内的裁缝为杨玉环设计的。一件衣服的整体质量也就几两重,穿在身上就像披了一层纱一样,在古代这一件衣服可以说是相当的轻了,并且这件衣服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的透气保证杨玉环不会出汗。

我的家乡 玉环

玉环、玉环!

祖国东南沿海一个不知名的小县,

名不见经传,

近年来却有了长足的发展,

光辉业绩令世人注目,

像一颗耀眼的新星,

在祖国的东南沿海一闪、一闪......

从一个靠天吃饭的小山窝里一点一点奋斗,

从一个靠织网捕捞为生的渔村慢慢发展。

现在人均收入万元以上,

又从十年前的“百强”荣升为“三十强县”。

现在的玉环百万富翁随处可见,

亿元的收入也并非天方夜谭......

这一切一切离不开玉环人艰苦奋斗,世代相传......

这一切一切离不开外来建设者们加班加点、出力流汗......

隆隆的机器声,换来的是一张张外来的产品订单......

不断上升的楼层,伴随而来的还有

银行里存款数字的翻番......

玉环的山美、水美,空气新鲜,

玉环的人更勤劳,地也不懒。

你瞧一瞧,那火红的山柿,

就像玉环人那一张张充满丰收喜悦的笑脸。

你看一看,那黄澄澄的文旦,

好似一枚枚足球,使玉环人一步步跨上世界体坛......

坎门、楚门、大麦屿,风景优美,

吸引更多的外宾参观、游览。

普清、里黄、黄门,这些温馨的港湾,

白帆点点、打渔船一片......

玉环、玉环,物华天宝、凯歌不断。

玉环、玉环,人杰地灵、人能胜天。

玉环、玉环,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啊,闪耀在祖国的东南......

玉环、玉环,像一枚聆听宝岛声音的耳环,连接着海峡两岸......

玉环、玉环,祖国从这里与世界接轨。

玉环、玉环,中华腾飞的巨轮,从这里启航、扬帆......

玉环坎门东沙渔村旅游攻略

玉环坎门东沙渔村是东海边上的一个古代小渔村,这里拥有悠久的捕鱼文化历史,小镇的建筑物和海洋息息相关,极具地方特色,而且这里自然环境保护很好,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下面给大家分享玉环坎门东沙渔村旅游攻略。

深深的秋日里,院中一缸残荷彻底枯黄。周末的午后,故作悲秋时,好友相邀。说往东沙走走。早就听闻东沙的幽逸古朴,闲云落影,那是坎门一个古老深邃的渔村。于是欣然前往。

玉环坎门东沙渔村旅游玩法推荐:

自从坎门东沙渔村成为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后,大家对东沙的兴致根本停不下来,一逢周末或好天气就要被朋友圈里的东沙照片刷屏,各种人群从各种角度解读东沙,感受东沙风情。东沙的历史对我这个非坎门土著来说实在不甚了了,只能以“去东沙的时候我该怎么玩”这个角度来向一些还没去过东沙,或者去过东沙但觉得东沙没什么玩头的人分享一下心得。

去东沙的时候该怎么玩?首先需要带一颗善于探索的好奇心和没有边际的想象力出发。

亲子游你该怎么玩?

对亲子游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孩子拍照,照顾孩子的行动以及围着孩子团团转。走进东沙渔村最直观的感受是“山路啊你为何这么高”,小编带着一个2岁不到的小朋友就享受了一遍“爬山腿抽筋、下山手断掉”的感受,所以带娃出去的标配中一定要有男性一枚,不然就等着明天起来腰酸背疼吧。

对孩子们来说,东沙渔村最吸引他们的不是那些石阶、旧屋,那些滋生于内心的小情小调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喜欢的是纯粹的石头、生长于屋前院后的小树小草,甚至包括地上的一片落叶,都会让他们惊喜半天——源于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他们喜欢沿着石阶爬上爬下,为墙上那些色彩艳丽的渔民画叫好,那些镶嵌在墙壁上的海星、贝壳,都有一一伸手触摸甚至挖下来的冲动,世界已于他们面前掀开美丽的一幕,就等他们进去探索了。

东沙山顶那条黑洞洞的防空洞就不要带他们进去了,阴凉潮湿不说,还很容易给小朋友纯洁的内心留下阴影,可以从花粉宫这边绕过去,带他们去普安灯塔平台去看看,远眺这无边无际的大海,能给孩子们心中刻上关于海的最真实印象:远处风平浪静、波光粼粼,船开过处掀起了一阵波浪

文艺青年你该怎么玩?

文艺青年欢乐多,其实对文艺青年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玩法,小编要提供的就是其中一种——带着随时要在这拍电影的想法来玩。对出生在平原的人来说,这种依山而建高低起伏的民居是不能想象的,所以对于重庆这座山城,很多人啧啧称赞,甚至为它写下了重庆山城观光地图。但是对玉环人来说,这种房子不是很常见吗?住在山上,随时就可以在自家门口看到别人阳台上晒着什么,甚至如果你玩酷跑,还能随时跑上这么一圈。

东沙渔村就是这么个地方,拾阶而上,你会经过别人家的屋顶,无需轻功就能飞檐走壁,只是要小心老旧的屋檐承受不了你那百十斤的体重,还是用“脑补”的吧——少年你身怀绝技,长年在渔港口隐姓埋名卸货度日,其实你背后的身份是承包了这个渔港的主人,默默要守护渔港和这片渔村的人们,突然有天外星人降临在了渔港,你为了自己的承包地发誓要拯救世界,你和外星人在石阶上追逐在屋顶跳跃,最后惊艳一剑洞穿了外星人的星舰。这下科幻和玄幻元素都有了,你边走边想着将东沙的风貌全都打包进了自己的故事里,不知不觉中露出了一丝满足的笑容。这脑内的种种大战是外人所不能了解的,你可以独享这份海边小渔村带给你的快乐,而且绝对与众不同。

小资青年你该怎么玩?

小编可以预言这里会成为最新的婚纱照拍摄场地,所以就趁影楼大军们尚未杀来,让大众尽情享受在这里拍摄原汁原味小清新照片的感受吧。别再说什么西塘、乌镇,江南水乡能和我们大渔村比吗?无非是石阶两边少了“张三疯奶茶店”、“喵小姐的店”之类的店招,没有从大淘宝和义乌商城批发来的杂货风小店,而是非常接地气的开了沿街小卖铺,卖茶叶蛋、冰淇淋和矿泉水之类,以及应该被星巴克咖啡占据的地方开了一间“出租烧烤用品”的店。但是这些商业元素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些小清新该有的东西东沙一样不缺啊。古朴自然随便一拍都有沧桑味儿的老屋我们这里有,斑驳迷离的光影映照到小巷的朦胧美我们这儿也有,更别说在老屋门口日常抽根烟都很有范儿的大叔,你这么帅你隔壁邻居知道吗?来吧把相机举起来,谋杀你的内存条吧,回来再把那些煞风景的绿色红色垃圾桶给PS掉,这样才是东沙渔村的正确玩法啊。

文艺青年你该怎么玩?

在小编的朋友中间有很多文艺青年,在东沙还没有被开发时,他们就已经租了一间房子在此地感受腥味海风了。对他们来说,东沙渔村的开发有欣喜也有一丝遗憾——就是原本独守的美丽和宁静已经被四处赶来的游客们给惊扰了,他们小众的收藏已经成为大众的目的地,不少人选择去了另外的地方找清静,当然也有不少人还是会随时回来转转。

喵喵就是其中一位文艺小青年,她原本在村里租了一间房子,超便宜,一月就一二百元,可以跟房东搭伙,还可以逗猫遛狗,真是不知世间光阴流逝。不过最近每逢周末她就从东沙逃离了,游人的脚步声声声入耳,真是坐也坐不住。

不过她提供了几种她的玩法,以飨还没来过东沙的文艺青年们。

一是骑自行车环岛游,目前没有租用自行车的,不过很多文艺青年们都成了骑行族,方便的话就从玉环骑过来吧,一路骑到东沙,感受下海洋的气息,尤其是环岛公路这段骑行非常舒适,景色也很美。

二是到普安灯塔平台上露营看日出,最好是晚上来,东沙一切都变得静悄悄,带上帐篷和一本书,或者几个朋友,就可以睡在平台上,早晨看一轮红日跃出海面,在清醒中感受黑夜如何转变成为白天,那种时光的更迭与变幻,更加让你着迷。当然,这个时候一定要记得跳起来欢呼一下,不然怎么能表达内心的激动呢?

东沙渔村应该还有其他很多玩法,而且没有标准答案。景点带给每个人的感受都是很私人的,只要它能够给你带来不虚此行的感觉,那就足够了。

玉环坎门东沙渔村旅游游记攻略:

五位友人,驱车经双港路,穿过渝汇隧道、赵三王隧道,不到一刻钟,出了鹰东隧道,眼前水阔天长,一条蜿蜒的环海公路沿着海岸缓缓伸向前方。海岸边的沿路护栏上,齐齐地晒着一排排鱼鲞。按下车窗,鱼腥味弥漫,那是我们海边人最熟悉的“海的味道”。

公路的尽头,好友琴指着一张落地巨幅广告“海上布达拉宫——东沙”说,这便是东沙社区。是我县唯一一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正在投入巨资对古建筑、古村道、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所以我更喜欢,东沙渔村的名字。

我们几个是头次,琴是坎门街道派驻东沙协助保护工作的,对这里熟悉些,开始追溯起渔村那经历岁月风雨远去的历史:清康熙年间,福建崇武以及温州一带的百姓,陆续迁移到这里生活安居,逐渐形成东沙村。村子三面环海,东濒东海,与鸡山、大鹿等岛屿隔海相望,南与南排山岛隔海相邻,远眺洞头岛,西北与应区依山连接,便有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从下往上举目望去,这里的建筑群落整体依山而筑,随山势而上,错落有致。单体建筑多以石墙青瓦为主,琴说敦厚的墙壁既能阻挡台风也达到了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的效果。建筑风格不仅涵盖浙南沿海风格与闽南风格,还洋溢着东南亚一带山海建筑的异国情调。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气势壮观,俨然一座“海上的布达拉宫”。

一条石径依山势弯弯而上,伸向山头。两旁民居,大都还是时的旧屋,傍山而造,有工匠正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狭长的石板阶,飘荡着远去的声音。温婉的秋阳下,我们走走,停停,不时拍下小照,静静地游荡。

顾盼间,虽有不少现在的房子夹杂其间,但老渔村陈旧的木格窗,流离的红漆门,古朴气息依旧浓厚,如影随行。物是人非,沧桑在变,东沙的过往仍依稀可现。

古村道

太阳已偏西,我们的影子被夕阳拉得长长的。不时,有小猫小狗被陌生人的脚步惊到,慌忙跑走。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映衬着屋檐和树影,支离破碎,恍恍惚惚。

忽听身后有沉重喘息声,转头,看到一队骡子,正驮着石块,吃力地迈步。据说山顶工程所需之物,全靠这些骡子队驮上去,是东沙建设的功臣。我们驻足观望,不禁想起林海音童年时在北京城南看到的骆驼队,还有那篇小学里的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给天真无邪的小英子留下多少美好的念想。

沿阶上去,悠闲的老渔民,坐在一条条长板凳上,或打盹,或下棋,掐着烟卷。虽不熟识,却用洪亮的闽南口音与来往行人打着招呼。漏窗的花格里时有传出女人们的笑声。置身于此,尽是宁谧和古朴,忘却了世事的纷扰和喧嚣。石阶高了,阶下便是屋顶。石墙青瓦,沉现眼底。溜滑的青苔长满老房的外墙,蛛网飘摇,别有风情。屋屋相连,小道上,院落里,长满花草。最引人的是,紫玫色和朱红色的三角梅。引得我们在花下花旁连连留影,留恋不舍。尽管秋景短暂,秋风起,秋叶落,秋花残,草木凋零得迫不及待,但三角梅依旧频频绽放。不禁默然望之,嘴角含笑为这清冷秋色,平添娇楚与妩媚。

收三角梅

石墙瓦房

残墙旧屋

拾级而上,右边山坎里一个古井公园正建,古井公园缘于村里的一口古井来命名。这口古井是东沙最古老的水井,早年干旱严重的时节,全村唯独这口古井泉水不断,为村民带来清泉。而今,这口清幽古井,仍时有人来取水。井旁除了我们,还有游客三五,小贩一个。

古井一角

收古井上去,是一片相对平缓的小村落,七八幢古民宅错落于此,中间小石路相连。房前屋后种着儿时熟悉的梨树、柚树、桃树、琵琶树。树下不时有母鸡成群觅食,摇摆着走来走去。古朴的村庄澄澈而亲切。琴说,这里今后将规划成一个“民宿区”,可为那些渴望背弃城市躁动的人们营造一个安逸的落脚点。而那时的我们,也可在这里把茶言欢。

规划中的民宿区

穿过“民宿区”,便到东沙山头。两旁挨挨挤挤的古居不再,豁然开朗。平坦处,有两排矮房。一看,像是小学校舍,一问,果真是。上前细看,木门上的铁锁锈迹斑斑,见证着渔村岁月流转。门框上隐约可见模糊的五角星,教室里的黑板也保存完好。驻足于此,眼前仿佛浮现渔村的孩子们快活地读书嬉戏。听说,学校原是解放玉环时期的部队营房,是为解放玉环沿海岛屿(大鹿岛,鸡山等岛屿)而建,1951年有一个连部队曾驻扎。岁月如梭,曾经的一幕幕,到今日,也只是遥想罢了。琴说以后这里将规划为红色海防文化展示和公共艺术创作中心。

原小学校舍

营房修复效果图

绕过小学,小径通幽处,有一个防空洞,一个地道,入口两侧写着“下定决心

不怕牺牲”字样,听说是当年抗战留下的弹药库遗迹。黑漆漆的通道有几十米长,没有灯光,一行人在通道里手拉手,蹒跚前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尽在不言中。可见设计者另有一番心思在此中!

抗战地道

走出通道,扑面而来的海风,眼前尽现浩瀚的大海。面朝大海处,是鸡山和大鹿等诸岛,依稀可见岛上的白房,及停靠在码头边的渔船。转过身,就是刚才上来的东沙码头,黄昏红霞尽染,海面波光粼粼,咫尺隔海,便是南排山,两两相望。

此时,秋风飕飕,海面徐来,顿感凉意。不意间,见远处秋风里的憔悴摇曳。如此花草私语,才可以不辜负人间风月。都说晚秋的天气多好,漫步东沙,此时此景此情,真真惬意得不知所以。

又忽听海鸟嘶鸣划过,空寥悠远。秋山晚照,壮阔辽远。好友起诗兴,吟道“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我倒想起“一半秋山带夕阳”。在这个浓浓的深秋,我们一起悠游渔村。

嬉戏的海鸟

沿古道前行,右边是一座耀眼的红色寺庙,门框上雕琢“花粉宫”。寺庙虽小,却精致,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粉花宫在山顶之上,俯看远近的船只,可保渔民出海打渔平安归来。走进庙里,有妇人在燃香,作揖,下跪,念念有辞。看着缭绕的香火,我们走出庙门。

花粉宫

寺庙正门前是一个在建的露天广场,建成后能容纳百余人在此扎营、聚会、联欢。左前方,望海亭伫立海边,有长廊连接,白色大理石栏杆,大柱子上有威严的狮子镇守东沙这片海域,任潮起潮落,海风涤荡。

望海亭

花粉宫后面尽头,惟见端庄的普安灯塔。史料记载,二年,东沙人史火顺在山头小屋用桅灯为往来船只发送信号。1925年,钓艚人支鸿基在此处建普安灯塔,由专人管理。建国后,灯塔一度被重修,扩建。普安灯塔是东沙的标专性建筑物,也是东沙人的骄傲。塔上“环海明珠”映刻着它的历史与使命。

我们走到灯塔近处,背靠灯塔,远眺东海,无比缥缈。一时间,多少春风秋月的诗情,纷纷扬扬。

普安灯塔静默,凭海临风。它是远离家乡的学子和外出工作的东沙人悠远的思念。在这或喜或悲的岁月里,灯塔依旧,淡定平和。

普安灯塔

灯塔下,悬崖峭壁,山花烂漫,工人正在修切一条古道,直达海岸,岸边礁石横生,美不胜收。海浪拍击,激起一声一声的吼声。还有人在海钓、捡螺、放笼抓蟹,我们也加入了捡螺的队伍,收获颇多。

杨玉环命丧马嵬驿的故事是怎样的?

      杨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人,出生地为四川成都。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其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十岁左右时,其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后来又迁往洛阳。她十七岁时,武惠妃洛阳选寿王妃,挑中了她。她有倾城倾国之美,天生丽质,又精通音律,善歌舞,并善弹琵琶。

      当时,唐玄宗对死去的武惠妃念念不忘,后宫几千女子他一个也看不上。有人对玄宗说,寿王李瑁的妃子杨氏的美貌倾国倾城。唐玄宗见到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玄宗让杨妃称是皇帝之意,请求做女道士,号“太真”,然后偷偷接到宫中。太真体态丰满,容貌娇艳,通晓音律,生性机警,很懂得逢迎玄宗的心意。不到一年,便如武惠妃一样受玄宗的宠爱。宫中都称她为“娘子”,礼仪与皇后相同。745年八月,玄宗正式册封杨太真为贵妃,赐她父兄辈很高的官职。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入宫,封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

      杨贵妃每次骑马,高力士都为她拿马鞭牵辔头,专门为杨贵妃织绣衣服的工匠多达七百人,朝廷内外争着进献器物、衣服和珍宝。杨贵妃喜欢吃新鲜荔枝,玄宗便下令岭南每年用驿马飞奔送来,到了长安,荔枝颜色味道都还没变。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后人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746年,杨贵妃因为嫉妒泼悍,对玄宗无礼。玄宗大为恼怒,便把她送回她哥哥杨铦家里。结果一整天,玄宗都闷闷不乐,到了中午,也不吃饭,左右侍从屡屡被鞭笞捶打。

      高力士想试探玄宗的心意,就请求把贵妃院中储备的器物送给贵妃,总共装了一百多车,玄宗又把自己吃的食物赐给贵妃。到了晚上,高力士跪下请求迎接贵妃回来,正合玄宗心意,于是打开宫门让贵妃入宫。从此以后玄宗更加宠爱杨贵妃,后宫无人能比。750年二月,杨贵妃又一次违背了玄宗的心意,被送回杨家。户部郎中吉温让宦官对玄宗说:“妇道人家见识短浅,违背圣上的心意,陛下又何必吝啬宫中一席之地,不让她死在宫里,而一定要让她在宫外受辱呢?”玄宗就派宦官把自己吃的饭赐给贵妃。杨贵妃哭着对宦官说:“妾罪该万死,有幸陛下不杀我,让我回家。现在要永远离开宫阙。金玉珍宝,都是陛下赏赐的,不值得献给陛下,而头发是父母给我的,斗胆献给陛下,表达臣妾的一片真心。”于是剪下一束头发献给玄宗。玄宗马上派高力士把她接回宫中,从此对她更加宠爱。

      正当李隆基和杨贵妃尽情享乐的时候,边将安禄山发动了叛乱,叛军很快攻占了长安。玄宗与杨贵妃姐妹、皇子、妃子、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以及亲信宦官、宫人从延秋门出发,逃往四川。其他人玄宗一概弃之不顾。到达马嵬驿,将士们饥饿疲劳,愤怒不已。禁军将领陈玄礼认为灾祸是由杨国忠造成的,想杀了他,便让东宫宦官李辅国告诉太子李亨,太子迟疑不决。恰好有吐蕃的二十几名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向他抱怨没有食物。杨国忠还没来得及回答,士兵们便大声喊道:“杨国忠与胡人谋反!”有人用箭射他,射中了马鞍。

     士兵们在马嵬驿西门里追上了杨国忠,把他杀了,肢解了尸体,把首级挂在矛上,插在西门外示众。后又杀了他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说:“你们怎么敢杀宰相?”士兵们把他也杀了。韦见素听到外面混乱,跑出去看,被士兵打得头破血流。众人都说:“不要伤了韦相公。”这才免去一死。士兵们又包围了驿站。玄宗听到喧哗声,问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左右侍从回答说杨国忠谋反。玄宗走出驿门,慰劳士兵,让他们撤走,士兵们拒不听从。玄宗让高力士问他们,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杨贵妃不应该继续侍奉陛下,希望陛下割爱,把贵妃正法以压众怒。”玄宗说:“我自己会处理。”走入驿门,拄拐杖,垂着脑袋呆站在那儿。

      过了很久,京兆司录参军韦谔上前说:“如今众怒难犯,希望陛下快作决断!”跪下叩头,血流满面。玄宗说:“杨贵妃一直住在禁宫里,怎么与杨国忠谋反呢?”高力士知道不杀杨贵妃,不能平息兵士的愤怒,就说:“贵妃是没有罪,但是将士们杀了杨国忠,如果留着贵妃,将士哪会心安。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将士心安,陛下也安全了。”唐玄宗为了保自己的命,无奈之下便命高力士赐杨贵妃自尽。最后杨贵妃被勒死在驿馆佛堂前的梨树下,死时三十八岁。

    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她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不过问朝廷,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众将士发泄愤怒的替罪羔羊。

杨贵妃是什么时候入宫的?安史之乱又在什么时候?

1、杨贵妃是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入宫的。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为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从此在宫中以修行为名,常宿宫中。

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2、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公历7月15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杨玉环是怎么跟李隆基认识的。是在嫁给寿王前就认识的…?

杨玉环原本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的妃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玉环跟随寿王到了华清池。碰巧李隆基也在这一天在华清池洗浴,就这样李隆基遇到了杨玉环,杨玉环是出了名的美人,杨玉环的皮肤吹弹可破。李隆基是一个非常“爱美”的人。当他看到杨玉环时就走不动路了。李隆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于杨玉环。回到皇宫后,满脑子都是杨玉环,但李隆基知道那是他儿子的妃子,这更让人难受。

这时,身边的太监高力士,看出了李隆基的不安,就对李隆基说:“如果皇上真的喜欢她,我便把她招来就是了。”高力士想到了一个办法。高力士去找杨玉环说明了皇帝的想法。杨玉环本身就不是一个爱安分的主。她也想攀上更高的枝杈,抛弃了寿王。离开寿王后,按照高力士的安排入宫,但她毕竟是寿王的妃子,李隆基不敢让杨玉环光明正大地入宫。高力士把杨玉环扮作道姑的样子入宫,进宫后,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李隆基的妃子。

然后李隆基便不再去上早朝,他每天都和杨玉环呆在一起。杨玉环的《霓裳羽衣舞》便是为李隆基跳的,杨玉环有着非凡的心思,又能准确把握李隆基心,杨玉环则是集数千万宠爱于一身。为了让杨玉环吃到新鲜的荔枝,不惜花费重金。

杨玉环为什么被唐玄宗赶出宫三次

大家都知道,一般人要是被选进宫里当妃子,基本上就不可能再出来了。但是,要是有一个妃子两次被赶出后宫,还能两次再回去,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很新鲜。事实上,天宝年间,杨贵妃就曾经两次因为感情纠纷被唐玄宗送回娘家,可是难得的是,杨贵妃不仅又重新回到了后宫,还因此奠定了六宫专宠的地位,成就了一段著名的爱情佳话。这是怎么回事呢?

唐玄宗将儿媳杨玉环纳入后宫,封为贵妃,比照皇后对待。对于这个费了那么多周折才得到的妃子,唐玄宗也是宠爱有加。有一次,唐玄宗在宫里赏着名花,喝着美酒,再看看贵妃,他心满意足地说了一句:我得到贵妃,就好像得到一个宝贝一样啊。还因此谱了一首曲子叫《得宝子》。但是,日子过久了,再好的伴侣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就在天宝五载,也就是玄宗册立杨贵妃之后不到一年,他们两个之间的第一次感情风波发生了。

第一次出宫

这一年的七月,唐玄宗因为杨贵妃“妒悍不逊”,一怒之下,把杨贵妃打发回娘家了。谁都知道,皇帝后宫美人无数,彼此嫉妒也是后妃的常态。那么,让杨贵妃如此嫉妒的人是谁呀?有从小看戏听故事的经验,好多人肯定会说,是不是那个叫梅妃的女人啊。这个梅妃又是何许人呢?根据《梅妃传》的记载,梅妃姓江,叫采苹,是福建人。她入宫比杨贵妃还早呢。当年武惠妃去世,唐玄宗不是闷闷不乐吗?高力士就到全国给他海选美女,还没选到杨玉环呢,先在福建发现江采苹了。江采苹不光长得漂亮,也是个才女,九岁就能背《诗经》,长大了更是擅长诗赋。因为有文化,所以比较风雅,特别喜欢清丽脱俗的梅花,把自己屋子周围都种上了梅数,所以唐玄宗才管她叫梅妃。梅妃刚入宫的时候也特别得宠,但是,后来杨贵妃不是来了吗?一山难容二虎,两个人之间难免就彼此嫉妒起来了。这两个美女长得一肥一瘦,就开始彼此进行人身攻击,杨贵妃管梅妃叫梅精,梅妃管杨贵妃叫肥婢。当然,斗到后来,杨贵妃逐渐占了上风了,梅妃也就逐渐被冷落。可是,唐玄宗不是风流天子吗?偶尔旧情难忘,又去私会梅妃,结果让杨贵妃抓了个正着,对唐玄宗连损带挖苦,这才把唐玄宗惹恼了的。

是不是这么回事呢?尽管有无名氏的《梅妃传》传世,尽管《全唐诗》里还收了一首诗,名字叫《一斛珠》,号称是梅妃所作,尽管梅妃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但是,我还是要说,它恐怕不是真的,梅妃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为什么呢?首先,从文献上讲,无论是两《唐书》、《资治通鉴》等等官方文献也好,还是唐朝的笔记小说也好,都没有关于梅妃的只言片语,所谓梅妃最早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南宋,这时候距离唐玄宗时代已经过去了几百年,编故事的可能性很大。其次,按照《梅妃传》的记载,梅妃不仅自己长得瘦弱,而且还特别瞧不起长得胖的,管杨贵妃叫肥婢。可是,大家都知道,唐朝喜欢的就是杨贵妃那样丰满艳丽的女人,至于瘦弱文雅的美人是到宋朝才开始受人追捧的。梅妃要真是生在唐朝,恐怕得下功夫增肥,怎么还会有心情骂别人肥呢!第三,按照《梅妃传》的说法,武惠妃死后,梅妃得宠。可是,假如唐玄宗的感情空白已经被梅妃填补上了,那他还冒那么大的道德风险夺儿媳妇干吗?这样看来,所谓梅妃的故事并不可信,她不过是宋朝人为了和杨贵妃作对比而发明的文学形象,就像有西施就有东施一样,是文学想象的产物。既然这个人根本不存在,那当然也就谈不上让杨贵妃嫉妒了。

那杨贵妃嫉妒的对象既然不是梅妃,又会是谁呢?我觉得,她嫉妒的恐怕并不是哪个人,而是唐玄宗的花心。唐玄宗不是风流天子吗?他当时虽然已经有杨贵妃了,但是,得陇望蜀,还想要更多的美人。怎么样才能把天下的美女都罗致到自己的后宫里呢?唐玄宗设置了一个职业,叫做花鸟使,由宦官担任,专门到民间搜索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往宫里送。眼看着美人今天来几个,明天来几个,杨贵妃可受不了了。因为如果皇帝固定喜欢哪一个,这竞争对手还比较单一,可以研究战略战术进行防范打击。可是,如果每天来这么几个,这就等于所有人都成了潜在的敌人,天天防贼比天天做贼还累,这才让杨贵妃发脾气了。

但是,不管她嫉妒的是谁吧,反正杨贵妃发火了。这样一来,玄宗也生气啊,我好歹也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是应该的。当年武惠妃那么得宠,唐玄宗不是照样生了三十个儿子、三十个女儿吗?可见没少寻花问柳。怎么到你杨贵妃这里就不行了呢!你一个妃子,难道还敢管皇帝不成!唐玄宗生气了,怎么处理这个不懂事的妃子呢?他下令,把杨贵妃送回娘家!可是,杨贵妃的亲生父亲和养父都早死了,哪里算是娘家呢?杨玉环还有一个堂哥叫杨銛。既然父亲死了,那么长兄如父,哥哥家就是娘家,送他们家去了。自从杨贵妃得宠之后,哥哥杨銛可没少沾光,官至三品,现在看妹妹被送回来了,杨銛可傻眼了,这是什么意思啊?皇帝休妻了?

杨家这里慌成一团,唐玄宗那里呢?他也慌了。心慌啊。气头上把杨贵妃送走了,可是送走之后呢?唐玄宗一下子又觉得身边空下来了。杨贵妃在的时候,他背着贵妃跟那些宫娥偷偷调情,倒是充满了冒险的快乐,现在杨贵妃一走,他可以大大方方地宠幸任何一个美人了,他反倒觉得没意思了。武惠妃刚死的时候那种凄凉孤寂的感觉又回来了,他受不了了。人不是早晨送走的吗?眼看到了中午,该吃饭了,宦官把御馔端了上来,唐玄宗哪里吃得下去啊!不吃饭还不要紧,要命的是,他看周围谁都不顺眼了。这可苦了身边伺候的宦官了,也不知哪句话哪个动作就会惹恼皇帝,怎么做都不对,一会就挨一顿鞭子,吓得小宦官都不敢到皇帝身边来了。这怎么办呢?高力士是老奴才呀,最明白玄宗的心意了。眼看着皇帝如此烦躁不安,他知道,皇帝这是后悔了。但是,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说出来。这时候就缺一个人来转圜。怎么办呢?高力士就上奏唐玄宗:贵妃刚打发出去,她哥哥家肯定也没有来得及预备接待,这一回家肯定是衣食不周啊,不如把贵妃院里的所有陈设、玩物都送到杨銛家吧?算是投石问路,探探皇帝的口风。唐玄宗心里正惦记着杨贵妃呢,听高力士一说,正中下怀,马上同意。一共送了多少东西过去啊?《资治通鉴》记载,足足送了一百多车。这还不算,唐玄宗当时不正吃午饭吗?他对高力士说了,光送用的东西哪行啊,把我的御馔分一半,也给贵妃送去吧。高力士一看唐玄宗就这点出息,心里简直笑翻了。既然皇帝的态度已经清清楚楚,那接下来高力士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吃完饭,再磨蹭一会不就到晚上了吗,皇帝今天已经没吃好饭了,总不能再睡不好觉吧。这时候,高力士又上奏了,说贵妃在家闭门思过已经一天了,想来对自己的错误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惩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既然教育的目的已经达到,还是请皇帝把贵妃迎回来吧。别看唐玄宗当时在朝廷里听不进意见了,对高力士这个提议他可是从谏如流,马上采纳。那怎么接回来呢?唐朝可还是实行宵禁制度的,一到晚上,宫门也关了,各坊的坊门也关了,谁也不许到处走动。这难不倒唐玄宗,他亲自批条子,让禁军去接,皇帝的禁军执行公务,什么门敢不给开呀!可能有人要说,这么兴师动众干什么呀,等第二天早晨再接不也一样吗?可是,唐玄宗当时可是度日如年啊,一分钟也不想多等了,再说了,他也害怕等到天亮。趁着天黑迎回来,就算是丢脸,也只有宦官、禁军这些自己人知道;要是大白天去迎,不是天下人都知道了吗?刚刚把人送回去就又迫不及待的接回来,唐玄宗也丢不起这个面子。

皇帝派人去接,就等于已经先认错了,杨贵妃怎么表示啊?根据《旧唐书·杨贵妃传》的记载,她回宫之后,“伏地”,也主动认错了。玄宗一看,这不是给我面子吗?更加高兴了,赶紧一把拉起来,安慰了好半天。杨贵妃除了有堂哥之外,不是还有三个姐姐吗?眼看着皇帝和妃子和好如初,第二天,这三个姐姐作为娘家人,赶紧跑来祝贺。玄宗一看更是高兴得不得了。当即下令,赏赐杨贵妃的三个姐姐每年一百万钱买脂粉!不光是娘家姐姐沾光,身边的宦官也跟着沾光了。按照《旧唐书》的记载,“帝骤赐左右不可赀”。头一天看左右谁都不顺眼,没事就暴打一顿,今天到好,看谁都高兴,撒钱都撒到手软了。这还不算,杨贵妃不是因为皇帝整天从民间往宫里海选美女才吃醋的吗?玄宗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从此痛改前非吧,眼睛只看贵妃一个人,再不拈花惹草了。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是“自是恩遇愈隆,后宫莫得进矣”。这一下,后宫里其他的妃嫔可就倒霉了。本来,虽然后宫得宠比中彩票还难,但至少还有个盼头。现在杨贵妃专宠,她们连希望都没有了。最可怜的是那些刚刚被花鸟使选进来的美人,连皇帝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直接就给打发到各处行宫看房子去了,一生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但是,杨贵妃也好,唐玄宗也好,他们可不管这些。对他们来说,这次吵架只是感情的一支催化剂罢了。两个人吵架谁赢了?表面上看玄宗和妃子是对赔不是,平分秋色,但其实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是玄宗更离不开杨贵妃啊,面子也不要了,钱也赏了,错误也改了,为了讨妃子一笑,玄宗容易吗!

第二次出宫

可是,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错误也总是犯了再改,改了再犯。四年之后,唐玄宗天宝九载二月,唐玄宗又一次把杨贵妃送回娘家了。这次又为了什么呢?《资治通鉴》只写了简单的六个字“杨贵妃复忤旨”。到底什么才叫忤旨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一次,不是唐玄宗花心,而是杨贵妃出轨了!怎么回事呢?《杨太真外传》记载,说天宝九载二月的一天,杨贵妃偷偷地吹唐玄宗的大哥宁王的紫玉笛,被唐玄宗看见了。可能有人不明白,吹宁王的笛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其实,这吹笛子不过是古代人一种含蓄的说法,它的真实意思就是杨贵妃和宁王的关系不寻常!关于这一点,唐朝诗人张祜写得就更露骨了。他有一首诗叫《宁哥来》:“日映宫城雾半开,太真帘下畏人猜。黄翻绰指向西树,不信宁哥回马来。”什么意思呢?雾气蒙蒙的宫城里,杨贵妃站在珠帘之下想心事,但是又怕被人猜到。可是,越怕人知道的事情越瞒不住。这时候,一个宫里的小丑黄翻绰就跟杨贵妃开玩笑,往西边一指,说:宁王来了!杨贵妃虽然不信,但是还是忍不住往西边看,宁哥是不是真的又回来了?要知道,宁王李宪可是唐玄宗的大哥,要是爱妃居然和他有染,唐玄宗当然无法忍受。但是,它是不是真的啊?根本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到天宝九载的时候,宁王李宪已经死了十年了。我们讲过,宁王是开元二十九年年底去世的,当年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小的时候曾经被宁王抚养,所以还特地打报告要求给宁王服丧。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信史。现在,时隔十年,杨贵妃怎么会跟一个死人有染呢!

这种解释不可能了,还有别的解释吗?另外一种说法认为,这次杨贵妃忤旨,纯粹是她姐姐惹的祸。杨贵妃不是有三个姐姐吗?各个长得美艳绝伦,可惜没有妹妹这样的好运气,都年纪轻轻就嫁了人,又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杨贵妃得宠之后,可怜三个姐姐,就把她们接到长安来了。唐玄宗不是宠爱杨贵妃吗?爱屋及乌,对三个大姨子也都高看一眼,特许她们随便出入宫门。还把三人都封为一品的国夫人。其中,老大封为韩国夫人,老二封为虢国夫人,老三成为秦国夫人。这三位夫人之中,虢国夫人最漂亮,也最放荡。当时一般贵夫人出门不都是作车吗?只有她与众不同,偏要骑马。唐玄宗也是个有豪情的皇帝,一个美人“不爱红妆爱武装”,在他眼里也就有了独特的魅力。

我们刚才不是讲诗人张祜写了一首诗讽刺杨贵妃和宁王有染吗?其实,他还写过一首诗,暗示唐玄宗跟这个大姨子不一般呢。这首诗的名字叫做《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玄宗皇帝见惯了浓妆艳抹的美人了,虢国夫人偏偏不施脂粉,素面朝天,要是对自己的魅力没自信,谁敢这么做呀?所以,也有人怀疑,唐玄宗对大姨子也有了非份之想。这个想法有没有合理性呢?也悬。首先,这种说法的直接源头就是张祜那首诗。而张祜一会说杨贵妃跟宁王有染,一会又说唐玄宗跟虢国夫人关系不一般,简直就像个小报娱记,专门制造绯闻,唯恐天下不乱,他的话可信度不高。其次,如果这个事情可靠,事后虢国夫人的地位肯定非常尴尬,当年武则天发现自己的外甥女和丈夫唐高宗有染,不就把外甥女给毒死了吗?杨贵妃虽然未必像武则天那样毒辣,但是也一定会有所表示。可是事实上,整个天宝期间,杨贵妃姐妹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亲密,这也反证出虢国夫人和玄宗之间的清白。第三,虢国夫人确实有情夫,只不过不是唐玄宗,至于是谁,我们以后还要说到。这样看来,所谓虢国夫人夺爱的说法也不成立了。

既然现成的两种解释都不成立,那杨贵妃究竟是因为什么忤旨的呢?我想,宫闱密事的神秘性就在这里,真实原因可能永远是个谜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次杨贵妃的过错比较大。为什么呢?从唐玄宗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了。上一次出宫的时候,玄宗不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当天就把杨贵妃接回来了吗?可是这次,唐玄宗似乎很是沉得住气,送回去之后,再没什么表示了。这下子,杨家可着了急了。要知道,当时杨家满门富贵,不就靠着贵妃吗?如果贵妃失宠了,他们不也得树倒猢狲散吗?怎么办呢?眼看皇帝在气头上,娘家人不好出面,找个说客吧。找谁呢?当时有一个户部郎中叫吉温,伶牙俐齿,心机深沉,是个八面玲珑的家伙。杨家就托他去游说唐玄宗了。怎么游说呢?吉温跟唐玄宗说:“妇人识虑不远,违忤圣心,陛下何爱宫中一席之地,不使之就死,岂忍辱之于外舍邪?”杨贵妃是个女人,头发长,见识短,陛下想杀就杀,没有问题。但是,她毕竟是一个妃子,你就是让她死也得在宫里死,怎么忍心让她在外面忍受羞辱呢?吉温这话说得有没有水平啊?太有水平了。一下子就把内外的界限划出来了。杨贵妃相对你唐玄宗是内人,就算处理也要在内部处理,怎么可能让她流落在外面呢?果然,唐玄宗一听吉温这样说,大为感动,又绷不住了。赶紧派一个宦官去看杨贵妃。而且,跟上次一样,还是把御馔分了一半给杨贵妃送去。可能有人会说,唐玄宗是不是上辈子没吃过饭啊?总是把吃饭看得那么重?其实,这就是不懂唐玄宗的心了。吃饭是生活最基本的内容,所谓甘苦共尝,不也是从吃饭引申出来的情感吗?一个人要是许诺一辈子跟你一起吃饭,可比许诺你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实在多了!

唐玄宗派宦官看杨贵妃去了,杨贵妃什么反应啊?她哭得和泪人一般。本来,玄宗这次把她赶出宫,几天都没搭理她,杨贵妃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现在一看见宦官,知道皇帝还在想着她,杨贵妃能不哭吗!光哭还不够,杨贵妃当场剪下一缕头发,交给宦官,说:“妾罪当死,陛下幸不杀而归之。今当永离掖庭,金玉珍玩,皆陛下所赐,不足为献,惟发者父母所与,敢以荐诚。”古代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非常重要。所以,结婚的时候,新郎和新娘把头发系在一起,叫结发;男女定情,信物也往往是一绺头发。现在杨贵妃是拿这绺头发跟玄宗诀别了。唐玄宗一看见杨贵妃的一缕青丝,所有的怨气啦,不满啦,矜持啦全都跑到爪哇国去了,他哪里真舍得跟贵妃诀别啊!没办法,还是高力士出面,又把杨贵妃给接回来了。光是接回来还不算,自从这次风波之后,两个人都深刻意识到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分量,从此更加恩爱了。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就是玄宗对杨贵妃从此“宠待益深”了。这个宠待益深怎么理解啊?《长恨歌传》里有一句话,说天宝十载,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凭肩而立,仰望着天上的牵牛和织女星,不禁感慨万端。就在这天晚上,他们俩偷偷立了一个誓言,这个誓言我们中国人都知道,那就是“愿生生世世为夫妇”。这也就是白居易《长恨歌》所写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虽然学者们都提到,唐玄宗去骊山是为了避寒而不是避暑,因此七月七日他们不可能在骊山,所谓七夕密誓纯属艺术虚构。但是,诗人为什么虚构成天宝十载而不是其他时间啊?正说明,当时的人都认定,经过天宝九年的出宫风波,两个人的感情更深了!这样看来,这第二次出宫风波又像第一次一样,以闹剧开始,以喜剧收场了。

那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次出宫风波的意义啊?我想,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经过这两次风波的考验,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得到了升华。本来,我们说过,唐玄宗把儿媳纳入后宫,不过就是一出人伦丑剧。但是,随着两次出宫风波,他们在彼此心目中的形象都变了。本来,在唐玄宗看来,杨贵妃就是一个漂亮女人;现在,他发现,贵妃最大的优点还不是漂亮,而是单纯!她身在皇宫,居然不懂服从,不计后果,这样的性格在后宫太少见了,对于晚年的玄宗来说不啻是一缕清风。有了这样的认识,玄宗对贵妃的感情一下子上了一个台阶。而在杨贵妃心中,玄宗的形象也变了。本来,她只知道玄宗有权力,可以左右她的生活,现在她发现,这个皇帝也有正常人的感情,他是真的在乎她,离不开她。感情变了,彼此的关系也就变了。以前我们提到皇帝和后妃的关系,往往说得宠和失宠,这其实意味着皇帝是绝对的主宰,而后妃只是被动者。但是,到唐玄宗和杨贵妃这里就大不一样了。他们会像平常夫妻一样吵架,吵架之后,妃子会回娘家,而不是打入冷宫;分开之后,他们会彼此思念,也会努力和好。总之,皇帝并不总是高高在上,妃子也并不总是低眉顺眼,看起来更象是平常的一对夫妻。一千多年以来,人们之所以忽略了他们关系中的人伦污点,而同情甚至歌颂他们的爱情,不就是因为在这里看到了身居高位者的平常心吗!

第二、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杨李之间的爱情,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难以避免的外戚问题又出现了。仗着杨贵妃的专宠,她的哥哥姐姐都骄横跋扈。《资治通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杨贵妃的二姐虢国夫人最霸道了。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天宝年间,她想要修豪宅,选中了长安城里的一块风水宝地。可是,当时,这块宝地并不是块空地,而是老臣韦嗣立的宅子。虽然韦嗣立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后人还住在那里。怎么办呢?虢国夫人可不觉得为难。有一天,她忽然指挥一批工匠冲入了韦嗣立的宅子,把韦家人都给赶出来了。随即就把房子夷为平地,然后宣布,这块地皮是我的了!那韦家人怎么办啊?虢国夫人随便指给他们十亩空地,说:你们就到那儿重建家园吧。这不比强盗还厉害吗!欺负官僚也就罢了,杨家人连公主也敢欺负。就在开元九年正月十五,杨家兄妹夜游,正好碰上玄宗的女儿广平公主也出来观灯。两家在长安城的西市门口碰见了。西市的大门不是窄吗,容不下两家同时进去,怎么办啊?杨家的一个奴才想争道,就使劲打马,没想到一鞭子抽到了公主的衣服上。公主一下子就滚下马去了。公主坠马,驸马赶紧去扶,按说杨家人该收敛了吧,根本没有,他们的奴才又连抽了几鞭,连驸马都被打伤了。第二天,广平公主找唐玄宗诉委屈,唐玄宗倒是把那个行凶的奴才打死了,但是,与此同时,倒霉的驸马也被免官了,谁让你得罪杨家人呢!杨家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那么重要,谁不巴结他们呀,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是“四方赂遗,辐凑其门,惟恐居后,朝夕如市。”杨家人也要逐渐在上发挥影响了。

第三、因为杨贵妃的专宠,唐玄宗的宫廷也越来越腐化了。当时,专门为杨贵妃做衣服的纺织和刺绣工人就有七百个。光穿得好不行,还得吃得好啊,杨贵妃不是南方人,喜欢吃荔枝吗?可长安不产荔枝,怎么办呢?那就从南方运吧。可是,荔枝是最难保存的水果了,号称一天色变,两天香变,三天味变。怎么才能让妃子吃上新鲜的荔枝呢?唐玄宗下令,沿途驿站都备好快马,昼夜兼程,以最快速度传递。好多人和马就在传递过程中累死了。杜牧在诗中不是写过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啊!

杨贵妃墓发现尸骨了吗?

杨贵妃墓是一座衣冠冢,并没有发现尸骨。杨贵妃墓没有发现尸骨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杨贵妃逝世距离现在上千年,尸骨保存不完整。早已经腐烂不成样子。

杨贵妃墓遭到多次盗墓,墓葬里面的金银珠宝保存不完整,同时尸骨也遭到也破坏,所以发现了尸骨也只是些碎末。

最后在地壳作用之下,墓葬的结构被破坏,残骸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杨贵妃墓并未发现尸骨,即使有尸骨也难以保存。

杨贵妃墓地点

杨贵妃墓在咸阳市的马嵬坡,距今约1200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当年杨贵妃就是丧身于马嵬坡。这座杨贵妃墓中没有杨贵妃的尸体。

不过凭借独特文化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拜访。如今杨贵妃墓重新修建了一番,冢高3米,呈半球形,采用青砖包砌。

墓的后面有一座6米高的杨贵妃雕像。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歌颂二人故事的诗篇就雕刻在冢的周围。

为什么在杨玉环吃荔枝会成为千古骂名?

夏天是吃荔枝的好时候。我们每次吃荔枝,恐怕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个关于荔枝的历史典故。一个是“红尘骑妾笑,无人知是荔枝。”杨贵妃,另一个是“一天三百个荔枝,我是岭南人。”苏东坡的。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们没有吃荔枝的时候,因为这两个人总是对荔枝有各种美好的想象。不过苏轼无非是荔枝的正面宣传,杨贵妃更多的是负面宣传。

有一首批评杨贵妃和荔枝的诗,是苏东坡写的,叫荔枝叹。描写了当时杨贵妃吃荔枝的场景。诗中说:“飞车党过山鹳过海,风枝叶新摘。宫中美人已破其面,惊溅千年血。”至于诗中的这一句“惊尘溅血”,苏轼是宋代土生土长的。他自然没亲眼见过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怎么运到长安的。这些应该是他听到岭南运荔枝的传说后写的。既然是传说,就一定有感彩在里面。真实情况如何,恐怕无从考证。

虽然由于缺乏相关史料,我们还不知道荔枝在古代是如何保鲜的,但估计应该有一些保鲜的方法。白居易在荔枝图序年写道:离开这根树枝,第一天颜色变了,第二天香味变了,第三天味道变了。过了四五天,色香味就没了。所以即使没有保鲜方法运输,保存两天应该没问题。有学者据此指出,杨贵妃吃的荔枝可能产于四川,也就是1000公里左右。如果你快点的话,三天左右到达长安并不难。如果采取一定的保鲜措施,荔枝保持三天左右口感不变并不难。但也有人硬说运到长安的荔枝来自岭南。荔枝不管产在哪里,虽然浪费人的钱,但是皇帝家做的哪一件事不是浪费人的钱?

关于“惊尘溅血”是真是假,可以肯定地说,运荔枝必须骑马,骑马必须走驿道。但顺冶金这种无缝方管的人,为什么要等在那里被马撞,然后“惊尘溅血”?远离不好吗?这是第一次。大家一定知道,这个时候要运荔枝了。你不应该小心,避免它。而且邮路上穷人不算太多,商人和官车比较多。既然有公务车,怎么能没有交通指挥呢?运个荔枝能在邮路上撒野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运送荔枝并没有那么难,而“惊尘洒血”显然是一种假设,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杨贵妃因为吃了一颗荔枝而陷入千古骂名呢?有人会说人苦不堪言之类的,但众所周知,社会是天下之家,皇族再穷也绝不穷。估计杨贵妃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需要的钱不会比荔枝差,更别说别的朝代了。即使宋朝皇帝标榜勤俭节约,宋真宗闭关坐禅泰山,也要花一大笔钱。这不是浪费钱和人吗?

会不会因为花钱太多就被骂?幸好唐和杨贵妃刚刚让人从南方运了荔枝过来。如果贵妃怂恿唐和她一起南下岭南呢?虐的恐怕不止是几首诗吧?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杨迪皇帝远游塞北。为什么他没有留下那么多批评?

“长安回望绣堆,山顶开千门。红尘骑公主笑,无人知是荔枝”。过华清宫绝句年杜牧的名句,让荔枝的名声传遍了全世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易腐的荔枝是如何从中国南方运到长安的。从历史记载中可以发现,在古代,北方的达官贵人一般都吃南方的鲜果。杜牧在他的新唐书_杨贵妃传里说:“公主爱荔枝,她要生。她骑行千里,运行千里,味道不变,所以到了京城。”其实不止杨贵妃爱吃荔枝,唐朝很多皇帝都喜欢。因此,当年付正开辟了一条由南向北运输荔枝的“荔枝之路”。

“红尘骑妾笑”的传统解释是,当年没有空运,杨贵妃只好派人把刚摘下来的荔枝当天送到北京,换了驿站换快马。所以,当杨贵妃看到猪蹄上的灰尘时,她知道有人送来了她最爱吃的荔枝,于是满脸笑容。

但从常理上来说,如果这些荔枝产自离长安千里之外的岭南,最快的马也不可能一天到达。有人认为,杨贵妃吃的鲜荔枝,是通过移植结了果的大树送到长安的。史载:“一枝有根的荔枝种在器皿里,从楚南到楚北襄阳丹河,运到商州、秦岭无船之地。然而,当果实成熟时,它是在山上采摘的,然后乘飞机到中国的清官那里,一天就可以到达。”还有一个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荔枝是我国最早低温气调贮藏的水果。记载了一种方法:“贮藏荔枝的方法,如果树完好无损,就留下花梗,用蜡封住,然后切掉花梗,用蜡封住切口,用蜂蜜水浸泡。几个月后,味道和颜色都不会变。”可见,在古代,高层次贵族的一些爱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一些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然,这种进步可能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