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九旅旅长

三五九旅旅长

三五九旅旅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级单位旅长职务,通常由少将军衔以上的高级军官担任。该单位可能隶属于某个军区或者直接隶属于中央军委。其具体职责包括领导旅级单位执行各项任务,制定作战计划和训练计划,监督军事训练和人员管理,以及保障和维护军事装备。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八路军359旅长是谁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湖南浏阳人,上将,中国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也是时期的“八大元老”之一。 曾任局委员、副总理、委员、常委、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等职。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震同志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副旅长、旅长兼委员等职。他率部奔赴山西抗日前线,数次伏击日军,破坏敌交通运输,配合忻口战役的开展,取得重大战果。1938年2月起,他率部连续光复宁武等7座县城,建立抗日政权,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其后,他按照党部署挥师挺进晋察冀边区,相继进行70余次战斗,创建以恒山为依托的雁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初至8月,他指挥三五九旅进行上下细腰涧、作新村等战斗,连战连捷,予敌以重大杀伤。八路军总部和边区分别授予王震同志所部“模范党军”、“百战百胜的铁军”称号。杏树嘴战斗中,他在受到日军毒气弹攻击的情况下,仍率部冲入敌阵,获得胜利,受到朱德、彭德怀等同志的高度赞扬。

1939年8月,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王震同志奉命率部回师陕北,进入绥德、米脂等地,就任绥德警备区司令员兼委员。他率部对顽固派掀起的第一次进行了坚决斗争。1941年初,他率部进驻南泥湾,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1942年兼任延安地委,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卫戍区司令员。在“一把镢头一把,生产自给保卫党”的口号激励下,他率领全旅官兵,一面参与回击顽固派第二、第三次的军事和斗争,一面为克服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三五九旅开荒耕地30余万亩,把“处处是荒山”的南泥湾建成“陕北的好江南”,树立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被西北局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在大生产运动中,王震同志率领各级干部坚持在开荒第一线,担负与战士一样的生产任务。一位到边区采访的外国记者由衷赞叹道:“王旅长的双手像他的部下一样,由于劳动而生满了老茧。”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谁带领的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是王震带领的。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1941年春,由于当时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外面的物资无法运进,所以,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

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他的成功经验很快在全军传播起来,很快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老百姓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为抗日根据地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标杆。

毛为王震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他所带领的三五九旅也被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这件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让也记忆深刻,甚至影响到了建国后他的工作。

三五九旅旅长是谁

晋绥军区野战纵队成立时共下辖几个纵队?每个纵队几个旅?

一个纵队有8000兵力。一个纵队基本上管理2到3个旅,人数在8000兵力左右。当时的晋绥军区有三了纵队,是由7个旅组成的,所以说人数也就是2万左右。中国如今是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第三大军事强国。

年2月10日,***决定以晋绥军区第1纵队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所辖新编第4旅、教导旅、警备第第3旅,共6个旅2。8万余人组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

野战军由9个野战纵队26个旅81个团,缩编为4个纵队9个旅24个团(每个纵队由原9团缩编为6团),野战军由原来的20余万人缩减至共1万人。精简整编后,晋察冀军区部队由31余万人减少至20余万人。1945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谁带领的

1、南泥湾开荒是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2、从1940年底开始,王震同志率领第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生产自给,减轻人民负担。王震同志率领全旅官兵,一面参与回击的军事和斗争,一面为克服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3、为摆脱困境、战胜敌人的封锁,中国党委员会和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

4、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1965年10月,陕西省决定,为恢复和发扬南泥湾农垦的传统,组建了陕西省农建师141团,现名为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农场。

5、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南泥湾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建设,特别加强了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八路军三五九旅

三五九旅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三五九旅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旅之一。

在南泥湾开垦荒地。南泥湾开荒是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是一条纵横十余公里的溪谷,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

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湖南浏阳人,上将,中国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也是时期的“八大元老”之一。

红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在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陈伯钧任旅长、王震任副旅长,下辖由红6军团编成的第717团、由红军第32军等部编成的第718团,共5000余人。

南泥湾开荒的背景故事是在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导致边区经济困难,粮食短缺。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命令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屯田,开展农业生产。

南泥湾开荒的故事主要内容?

1941年,抗日战争尚未结束,但中日双方已进入实力相持阶段,为了削弱八路军力量,从而调动数十万军队分五路封锁陕甘宁边区,切断八路军补给路线,企图将八路军“饿死”在陕甘宁边区。为了解决补给问题,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在陕甘宁边区的南泥湾屯田垦荒,种植粮食。

1941年3月份,三五九旅6个团11000多人在旅长王震的带领下开进了南泥湾。而当时的南泥湾杂草丛生,荒无人烟方圆百里山连山,可想当时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开荒种地是多么的艰苦。

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部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南泥湾开荒不到两个月,因为累死饿死或者病死的战士近千人,据当年参加开荒的老兵回忆称, 要啥没啥,大家都是在荒地里逮着啥吃啥,每天十几个小时开荒的强体力劳动,导致很多战士饿着肚子去开荒,最后活活累死。

现状:

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经过歌曲传唱,南泥湾家喻户晓,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电力部门的不断发展、扶持下,南泥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月的南泥湾,青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成片的玉米结出了壮硕的棒子,稻田里绿油油的禾苗正在拨节抽穗,好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彭清云的主要事迹

1938年9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纠集数万兵力,对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围攻。10月25日,三五九旅旅长王震获悉日军北线指挥官常冈宽治中将率混成第二旅团一部,由张家口进至蔚县、广灵方向,遂令七一九团在广灵城南20里处的邵家庄伏击。伏击战打得很漂亮,经过一阵激战,大部日军被解决。彭清云率领突击队员像一个个下山的猛虎,向剩下的敌人猛扑过去,横挑竖刺,很快把顽抗的日军士兵全部消灭了。

“快,搬战利品,撤!”彭清云急促地命令道。突击队员立刻跳上汽车,搬走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就开始撤退。然而,还没撤走,日军增援部队赶了过来。战斗中,彭清云右肘关节被子弹打穿。

战斗结束后,彭清云被送到三五九旅卫生部前方医院抢救。但由于八路军缺医少药,医疗条件不好,他的伤势日趋恶化,伤口严重糜烂,整个右臂肿得像个大紫茄子,鼓胀欲裂。医院实在为力,立即组织民兵用门板将他抬到70里外的灵丘县河浙村三五九旅后方医院第一卫生所,请白求恩大夫给他手术治疗。

然而不巧,白求恩到前方去了,一直等了4天,还是不见白求恩大夫归来。旅卫生部政委潘世征心急如焚,只得向王震旅长打电话告急。王震果断决定:“立即送彭清云到前方找白求恩大夫手术治疗!”

彭清云在战友的护送下,终于在前线医院找到了白求恩大夫。然而,已经失去了宝贵的抢救时间。面对生命垂危的伤员,白求恩认为:为了保住生命,必须做截肢手术。

谁带领三五九旅指战南坭湾开荒在抗日战争年月

从1940年底开始,王震同志率领第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生产自给,减轻人民负担。

王震同志率领全旅官兵,一面参与回击的军事和斗争,一面为克服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三五九旅开荒耕地30余万亩,把“处处是荒山”的南泥湾建成“陕北的好江南”。

第359旅1941~1943年,每年上交给边区1万石公粮。在大生产运动中,坚持以农为主,全面发展,先后开办纺织、皮革、造纸工厂13个,成立盐业、土产、运输等公司,开办饭店、商店、军人合作社和各种加工小作坊等,形成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多层次的生产经营形式。

扩展资料:

相关的艺术作品《南泥湾》:

作词:贺敬之  作曲:马可

演唱:郭兰英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合唱队

伴奏: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乐队  

指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指挥组

歌词: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们唱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方

好地方好风光 好地方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 到处是荒山 没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般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满山

学习南泥湾 处处是江南 是江南

又战斗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和的包围封锁,解放区的经济和财政极度困难。党为此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当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响应号召到南泥湾垦荒,将昔日荒芜人间穷山秃岭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

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特地编排了秧歌舞《挑花篮》,到南泥湾慰问大生产运动的标兵——三五九旅的垦荒英雄。《南泥湾》是这个秧歌舞中的一唱段。建国后,经郭兰英演唱,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五九旅

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的老婆是谁?有几个老婆,有几个子女,现在分别在任什么职务?

王老夫人叫王季青还健在,大儿子王之(长城电脑前董事长)\二儿子王军(中信董事长),三儿子王兵(深圳海洋直升机董事长),另外王若飞之子王兴是王老带大的,现北方公司-------------

什么是“三五九旅”﹖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旅之一。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6军团和红军第32军、红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在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陈伯钧任旅长、王震任副旅长,下辖由红6军团编成的第717团、由红军第32军等部编成的第718团,共5000余人。

南泥湾是什么地方?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 1941年春,由于当时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农场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面积225平方公里。系丘陵沟壑区,土壤为黄绵土,水稻土。林草覆盖率78.3%汾川河起源于南泥湾,水源丰富,常流量0.7m3∕s。年平均气温8.1摄氏度,年降雨量530~600mm,无霜期120~140天,是发展农、林、牧渔的理想地区,场部设在南泥湾,延宜公路横贯场区。

境内有毛旧居、炮校、九龙泉、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等景点供中外人士参观学习。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

1965年10月,陕西省决定,为恢复和发扬南泥湾农垦的传统,组建了陕西省农建师141团,现名为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农场。

目前,农场下属有农业公司,农垦综合服务公司,农垦光华木器厂,龙泉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中天香料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三个经济实体和子校、医院两个事业单位。全场总人口1579人,其中职工483人。土地总面积2.3万亩,其中耕地4100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香紫苏、中药材、果类等。

过去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农场自1977年起一直没有改变负债经营的贫困局面。为了改变这种贫困局面,南泥湾农场被列入1993-1995年扶贫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几年来,经过广大职工干部的共同奋斗,项目建设基本完成,主要是:(一)光华木器厂改扩建项目。改造厂房1900平方米,购买大中型机械,形成年加工木材3000立方米的生产能力。(二)渔业基地建设。修建渔塘374.3亩,形成了年产鲜鱼1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三)子弟学校建设。新投资108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5269.7平方米,增添了部分桌凳,图书仪器,使教学班次达到12个,可容纳中小学生500多人就读。

南尼湾开荒是什么?

南尼湾开荒: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