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1648年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镇签订的一份条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和八十年战争(1568年-1648年),同时也被认为是欧洲近代国际法的奠基性条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西班牙承认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和领土;

2. 维也纳王朝成员国领土的完整性得到保障;

3. 法国获得奥尔萨斯地区和斯特拉斯堡城市;

4. 德意志帝国解体,各个君主国有权自主外交,并相互承认独立性和领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宗教战争时代”的结束,导致鼓吹国家主权和平处置争端的国际法原则的形成。同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所涵盖的国家体系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全球政治体系的演化,成为欧洲国际秩序和国际法的基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象征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欧洲爆发的大规模国际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1648年10月24日签订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百度百科大家还在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意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意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维斯特伐利亚合约的主要影响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内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内容和意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终结百度APP内打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什么,盘点合约的具体内容与影响 - 易。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欧洲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www.yikaoshouce.com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简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指1648年五月至十月间在威斯特伐利亚地区内的奥斯纳布吕克市和明斯特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标志着欧洲一系列宗教战争的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历史上有近八百万人丧生的动荡时期。学者普遍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基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概念的现代国际体系的开始。

和约的谈判过程颇为冗长。由于双方都希望在自己的领地内进行谈判进而控制谈判,谈判主要在两个城市进行。共计109名交战国代表出席谈判,但代表们并不每次都同时出席。

会议共签署三份条约以终止对应的相互交叠的战争:明斯特和约、明斯特条约和奥斯纳布吕克条约。这些条约结束了哈布斯堡及其天主教派盟友与新教势力(瑞典、丹麦、荷兰和神圣罗马帝国各邦)及其盟友法国(尽管信仰天主教但反对哈布斯堡)之间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条约还结束了西班牙与荷兰共和国之间的八十年战争(1568-1648),前者正式的承认后者的地位。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以外交会议订立和约的先例。基于各个主权国家共存的概念,新的系统在欧洲中部形成。由于权力平衡,国家间的侵略战争得到遏制,反对干预别国内政的准则开始得到认可。

随着欧洲影响力逐渐遍布全球,这些威斯特伐利亚原则,尤其是主权国家的概念,逐渐流行成为国际法和世界秩序的中心原则。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背景

1618-1648 年,欧洲爆发了三十年战争,战时和战后的一系列双边和多边条约被称为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在中世纪的欧洲 , “大一统”存在于两个层面之上:一个是罗马天主教无所不在的宗教统治;另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年战争改变了欧洲的面貌, 使得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大一统”的局面不再。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内容

1、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2、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3、神圣罗马帝国内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臣民不愿改宗者限期迁出;其中归正宗加尔文宗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教产的归属以1624年为标准年,凡在1624年1月1日之前占有的教产可以保留(在普法尔茨及其联盟地区,以1619年为标准年)。

4、神圣罗马帝国内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帝国皇帝及皇室宣战;而帝国皇帝依然无权决定任何重大问题,如宣战、媾和、课税和征兵等。

5、正式承认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和瑞士为国家;

6、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

其中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三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以外的整个阿尔萨斯;

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

勃兰登堡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哈尔勃斯塔特、卡明、明登等主教区;

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的背景以及影响?

背景

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简称神圣罗马帝国,又称德意志帝国),建立于962年,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国家。路德宗教改革后,形成了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的对立。充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扩大权力和建立霸权,站在天主教联盟一边反对新教,歧视并国内新教徒。

1618年5月23日,奥地利统治下的波希米亚捷克新教徒,在布拉格冲入王宫将皇帝的两名大主教钦差从20米高的窗户扔出去,史称“丢窗事件”。震怒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决定以武力征服捷克,由此引发了德意志内战,也就是历史上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德意志内战爆发后,欧洲各国出于自身的利益目的纷纷卷入战争。法国、瑞典、丹麦、荷兰及支持德意志新教联盟,而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廷支持天主教联盟。战争很快演变成为全欧洲的国际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十年之久。长年累战使参战各国的财政陷入重重困难,兵力疲惫。于是,从1643年7月开始,交战双方在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布鲁克和明斯特两个城市谈判议和,马拉松的谈判于五年后达成停战协议,1648年10月24日签订和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对欧洲社会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条款繁多,主要涉及几方面内容:和约保证了法国、瑞典等获胜国家获得大片领土。法国得到洛林的3个主教区(梅林、图尔、凡尔登)和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实力大增,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基础;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及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维斯马城和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迅速成为北欧强国。另外,条约正式承认瑞士脱离神圣罗马帝国,成为国家(至今的瑞士,一直没有卷入国际纷争,被称为永恒的中立国),同时正式承认40年前荷兰从西班牙获得的。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和约是结束三十年战争、恢复欧洲社会秩序的重要文件。它对欧洲影响一直持续到1806年拿破仑灭亡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对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丁重要影响。

1、和约标志近代民族国家体系开始建立

近代民族冈家制度的确立,是和约对近代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影响。和约打击了中世纪两欧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地方主义和普世主义,冲击了形式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教世界共同体。十年战争打击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及其盟友西班牙、罗马教皇,诸侯实力加强。战后签汀的和约否认了中世纪长期存在的“一个教争,一种主权”的局面,承认各封建主及诸侯在其领域内最高统治权。他们获得了领地内最高不受干涉的征税、结盟、军事等权力,此即后世的主权。随着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的打破,“近代民族国家作为天主教世界的对立面”,开始成为国际关系主体。这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新的格局

世界格局是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方面:地图和力量对比变化。《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促成了新格局产生。

首先,《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近代欧洲版图。和约对于三十年战争期间各国领土变更予以肯定。和约规定:法国1552年占领的都尔、麦茨、凡尔登等洛林七地以及阿尔萨斯地区得到承认,其“天然疆界”的要求得到部分实现。瑞典则获西波米拉得尼亚及东波美拉尼亚部分地区,控制了奥得河、易北河、威悉河等河流人海口,波罗的海一度成为其“内湖”。此外,勃兰登、萨克森等帝国诸侯还获得了土地赔偿。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还调整了各国力量对比。

(1)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是三十年战争的主战场,也是最大受害者。战争期间帝国经济衰落,许多矿山和制铁、铸造的工场被毁,工商业衰落,城市丧失原先的商业意义,沦为诸侯的中心。人口也因战争锐减。萨克森公国在瑞典参战初期被杀戮934000人,战前有八万居民的上商业中心奥格斯堡城,战后变为仅有12000人的荒凉市镇。上皇权衰落,地方割据势力强大。德意志帝国近代局面正式确立,“德意志帝国”成为空洞的称号。

(2)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是第二。连年战争使西班牙受到沉重的打击,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陷入经济衰落、财政紊乱、霸权衰落之中。三十年战争更是雪上加霜,西班牙损失了300艘战舰,海军全军覆没,沦为欧洲二、三流国家。

(3)法国、瑞典是这个条约的最大受益者。《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首先确认了其在战争中获得的新领地,并且赋予两国和约保证人的地位。两国获得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的权利。

4.和约形成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中一个常见原则:力量均衡或均势原则。

三十年战争打击了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使欧洲各国间力量达到平衡。《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本身就是妥协的产物。和约最突出的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及其正统地位。但是同时却又承认了另一类实体,即对于德意志帝国诸侯主权的承认。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当时签约方的主要目的是迅速结束战争,恢复欧洲社会秩序。《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使欧洲实现了力量均衡,此后该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拿破仑战争及一战后该原则均有体现。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答案】:三十年战争进行到1643年,交战双方开始和谈。在谈判中起支配作用的主要是法国和瑞典,谈判分别在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和闵斯特举行。谈判的同时军事行动也在进行,因此谈判时断时续。直到1648年10月24日,谈判各方才最后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宣告了三十年战争的结束,同时在欧洲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确立了国家主权至上的原则,创造了以会议解决争端的制度和范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是(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1648年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的一系列条约,它标志着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根据题目,答案应该是指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根据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一些被视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包括:

国家:国家作为主权实体,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角色。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构成了国际关系的基础。

联合国:联合国是一个由各国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合作和解决国际争端。它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国:大国通常指具有强大经济、军事和实力的国家。它们在国际关系中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地位,对全球事务有重要的决策能力。

国际组织:除了联合国外,还有许多其他国际组织,如北约、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这些组织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作和协商解决国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涉及众多的行为体和因素。因此,最重要的行为体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境下可能有所不同。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战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卷入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战争带来了无数的痛苦和苦难,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场无法忍受的灾难。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协议,给大战带来了一个终止点,同时也给战争中各方带来了一定的缓和。

背景

在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开始讨论战后重建工作。作为大战的胜利国,英国、法国、美国和意大利决定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大战后的欧洲重建工作进行探讨。

在此次会议中,由于德国对战争负责,许多国家希望对德国进行惩罚。协约国要求德国为大战的破坏和损失负责,德国则极力反对这些强加给他们的要求。互相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和分歧。

协议内容

最终,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正式签署,结束了当时的恶劣情况。协议内容主要包括:

德国向协约国全部归还被夺取的领土。

德国向协约国支付以前没有约定额度的大量赔款。

德国必须其军队的规模和武器装备。

德国接受了对于对战争负责的指控。

德国的殖民地和海外领土被剥夺。

影响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当时是具有极大影响的国际条约。它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一个终止点,并且结束了当时的恶劣情况。协议的实施推动了新的国际秩序的形成,对于欧洲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个条约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后果。作为德国的败国,德国人民沉重地承担了巨额的赔款和世界各国的压迫。这些事件加剧了德国社会的,并且使得德国很难重返国际舞台,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结论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一场重要的国际协议,它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为国际秩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然而,它也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使得德国沉重受伤,并导致了世界历史上更加毁灭性的战争。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以避免重复历史的悲剧。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意义

 象征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欧洲爆发的大规模国际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1648年10月24日签订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加深了德意志上的,划定了欧洲各国的国界,改变了欧洲力量对比。

同时,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既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要点]1648年10月24日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格劳秀斯的学说,承认了领土主权和国家的原则,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的多边外交形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对国际战争进行善后处理的先例,这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和会与和约为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1)会议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2)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劳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3)条约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家可施于集裁的案例。(4)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神权的束缚。(5)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这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邦交。成就说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二者互相为用,互相促进。

什么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westphaliansystem)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

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和约的签订开创了以国际会议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和约涉及领土划分及赔款、宗教等复杂问题。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有效地处理了这些问题。这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自威斯特伐利亚以来,和平商议、协调解决已经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模式。

从条约里可以看到,曾经一统天下的神权世界已经无可避免趋于瓦解,民族国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国家之上不再有任何权威,这确立了国家主权至上的国际基本原则。

扩展资料

和约的部分主要内容:

1、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2、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3、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

4、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

5、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国家。

6、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战争的影响

新旧欧洲分水岭:《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战争的影响

归还教产的敕令在大部分地区以1618年为准,此前已经掌握在诸侯手中的教产不用归还,而哈布斯堡世袭领地内的状况却有所不同:白山战役后安置于波希米亚的天主教新贵族保留其教产不动。“教产留置”的权力也扩展到了新教主教区。加尔文教派也获得了这个权力,但其他教派并没有。德国西部和南部的许多领地给予宗教少数派一定程度的容忍,但在奥地利只能信仰天主教。信仰的统一和维也纳的稳固统治使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实力得到了增强。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建立起来的宗教边界直到二战引发的人口变动才遭到破坏。

和约标志着德意志在政教分离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很明显,当矛盾爆发时,宗教与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比起严格坚持宗教信仰,封建领主和诸侯有时更热衷于抵抗帝王的野心。在之后欧洲发生的冲突中,对权力平衡的考虑比宗教上潜在的盟友或敌人更为重要。贪财的士兵无论如何都不会关心他们在为谁而战,他们只关心自己有没有报酬;而农民则完全不关心是谁的军队毁坏他们的庄稼、烧毁他们的房屋或村里的女人。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1648年也标志着宗教改革时代的结束。在各个领地中,随着权力的集中化和行政化,早前以宗教和文化来区分阵营的方式也变得不再重要了。

封建领主的权力大幅加强,包括进行单独结盟并行使外交权(所有联盟不可直接对抗皇帝的规定成为没有的条款)。领主们虽没有获得完全的自治权,但在领地内获得了至高的权力,并在帝国议会上有权对特定事务(国防、法律和税收)进行集体表决,皇帝不可干涉。特别是一些中等规模的领地得到了增强。巴伐利亚获得了选举投票权,这使得选帝侯中天主教占有了明显的优势,同时得到了上普法尔茨领地,预示着巴伐利亚的地位在17世纪将显著上升。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邦国的实力也得到了增强。虽然三十年战争让哈布斯堡对波希米亚的控制变得更加牢固,更为强大的奥地利也能从其财富和资源中获益,但由于其他邦国的领地扩大、上也更为巩固,因此,哈布斯堡作为德意志皇室,其权威反而变得更加脆弱了。

对于人口减少的原因,历史学家们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最厉害的杀手毫无疑问是伤寒、瘟疫、性病等传染病,它们随着军队的移动而传播开来。由于当时的人们普遍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流感,可能更为致命。战争时期还有大量境内人口的迁移,比如农村居民为了寻求庇护,不时地往城镇逃跑。农村人口减少了大约45%—50%,而城市人口减少了25%—30%。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建筑物、牲畜遭到了毁坏,无报酬的军队四处掠夺,用于防止敌人军队利用土地的“焦土”,这一切都对本来就摇摇欲坠的自给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德意志成了经济落后的地区,虽然经济的衰退从16世纪晚期早已开始,但由于三十年战争给德意志土地带来的破坏,经济衰退进一步加速了。

无论如何,三十年战争在德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战争的历程和结果充分体现了德国的特点。它还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另一阶段的权力分散。其对德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加剧了德国相较欧洲其他重要国家的经济衰落,而且为接下来几个世纪诸侯实力的增强、领地和城市实力的衰弱打下了基础。

时代的德国并非由的贵族或中产阶级控制,而是充满了中小规模的邦国、宫廷贵族和官僚机构。还有一点意外的是,此时的德意志文化中有一种普遍的丧失自信的感觉,经历了几代人的痛苦和不安之后,德意志人民需要复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高二历史书的第几课讲的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英语:The Thirty Years‘ War)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

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这场战争使德意志各邦国大约被消灭了25%~40%的人口;路德城维滕贝格四分之三人口阵亡,波美拉尼亚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阵亡,西里西亚四分之一的人口阵亡,德意志各邦国男性有将近一半阵亡。; 材料: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患、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扰。 …… 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10月24日);领土划分;; 材料: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是由于欧洲保守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我们称之为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建立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世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