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青绿茶标准

烘青绿茶标准

烘青绿茶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采摘标准:绿茶苗叶应选用嫩叶,最好是嫩芽或一叶一芽级别的嫩叶,采摘后应及时加工。

2. 加工标准:绿茶的加工过程一般包括杀青、揉捻、烘干、分级等几个步骤。烘青绿茶的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杀青温度的控制、揉捻的力度、烘干温度的控制和分级的精度。

3. 质量标准:烘青绿茶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外观、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绿茶的外观应呈现碧绿或深绿,不杂质、不过分压实;色泽应清亮明晰;香气应清醇高雅;滋味应鲜爽而不浓,具有一定的回甘和甜润感。

4. 包装标准:烘青绿茶的包装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一般要求包装材料无异味、无致病菌、无异物等,能够保证绿茶的质量和安全。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炒青绿茶杀青适度的标准是什么?

绿茶杀青适度的标准为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叶质柔软、略有黏性,梗可弯曲而不断,紧握则成团,且略显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清香),其次对于大宗绿茶加工,要求杀青叶的减重率在30%~40%,含水率为60%~62%为杀青适度,名优茶加工,杀青叶含水率以55%~58%为适度。

绿茶有哪几种,怎么区分好的绿茶以及新茶?

绿茶被分为:烘青绿茶、炒青绿茶、蒸青绿茶以及晒青绿茶,四种工艺。

而绿茶是一款零发酵的茶品,需要在冷藏条件下储存。

新茶具有一定的鲜爽度,一般新茶条索完整且油亮,具有一定的光泽度,不会灰暗

同时香气清正,茶汤清透。

而隔年茶香气飘忽,茶汤略有一定浑浊感,这是从外形和一定观感上的初步判断。

也是大部分茶友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

现在让我们来认真了解一下绿茶的属性吧。

绿茶的前世今生

绿茶是六大茶类中最为 历史 悠久的一款茶品,也是其他五类茶品被发明的基础。

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采集一种神奇的树叶进行晾晒制作,以入药、以为饮。

公元七百年左右,蒸青工艺被发现。

公元一千一百年左右,炒青工艺被发明,炒青工艺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绿茶技术,同时炒青技术的被发明也标志这绿茶制作技艺的被完善和成熟。

而后出现的烘青、晒青更是丰富了绿茶的制作技艺。

由于绿茶工艺的被完善,同时互市的交流,绿茶成为了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之一。

它的足迹更是遍布了中国各大省份自治区,其中最优代表性的绿茶应数:西湖龙井、碧螺春、恩施玉露、云南晒青绿毛茶等。

绿茶

绿茶是一款未经过发酵制作,所以鲜叶中保留了较多的天然物质,例如:儿茶素、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

绿茶的加工工艺相对比其他茶品较为简单,被分为: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

是采取茶树的嫩芽或新叶,未经过发酵而制作完成的茶叶,具有绿叶、绿汤、绿底的特色,故而得名绿茶。

中国绿茶中名品甚多,不仅香高味长且造型独特,吸引了众多茶客的青睐。

而绿茶也因为其干燥和杀青的方式不同被分为了:炒青、烘青、晒青、蒸青四种工艺类型的茶品。

炒青绿最为代表的名优茶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都匀毛尖、信阳毛尖等等。

烘青绿最为代表的名优茶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顾渚紫笋、敬亭绿茶等等。

蒸青绿最为代表的名优茶有:恩施玉露、水云玉谣、阳羡茶等等。(目前蒸青绿茶茶品较少,是绿茶类中占比最小的一类制作方法。)

晒青绿最为代表的名优茶有: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等。

小结

对于绿茶这种和时间赛跑的茶叶,可以说是越新鲜滋味越鲜爽。

实验表明在常温光照储存条件下,叶绿素会分解成茶黄素等。

使得绿茶叶片呈黄褐色,这也是可以一定程度上辨别绿茶是否当年的一个小标识(不适用于炒青绿茶) ,所以建议大家把新茶的绿茶进行低温、避光且隔绝氧气的小环境中储存。

这样会增加绿茶的保存期限。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中国茶。

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绿茶有哪几种,怎么区分好的绿茶以及新茶?

在六大茶中,绿茶有着让人嫉妒的名气与地位,首先绿茶最先被发明出来的,而后才有其他茶类,或者说很多类茶是借鉴了绿茶的工艺。绿茶出现的时间早,并且产量也是最大的,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制造绿茶的产区,也难怪喝绿茶的人那么多,不仅是因为绿茶香高味好,更因为绿茶产区多,产量大,品类多。

那么绿茶品类有多少,到底分几种呢?如果根据绿茶的加工工艺去划分,那么分为炒青绿茶、蒸青绿茶、晒青绿茶、烘青绿茶。我们从字面就可以理解,炒青绿茶便是用到了滚筒或锅来炒的杀青方式,而蒸青绿茶就是利用蒸汽来杀青,晒青绿茶就是利用太阳光干燥茶叶,烘青绿茶就是利用加温设备的热风烘干茶叶,所以说,以上4种绿茶是根据它们不同的杀青方式与干燥方式进行划分。

若是按照茶叶的形态来分,那么可以分为扁平形、单芽形、直条形、曲条形、曲螺形、圆珠形、兰花形、片形、团块形、花束形等等绿茶。如果按照季节来分,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

绿茶特点鲜明,容易将它从众多茶叶中辨认出来。首先因为绿茶的杀青工艺缘故,所以保留了很多叶绿素,所以绿茶的特点是清汤绿叶,香气清新持久,滋味鲜醇爽口。绿茶品类多,名茶也多,比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安吉白茶等等。绿茶号称有四绝,形美、色绿、香郁、味醇。

就像前面所说的,绿茶有很多种,当我们了解了绿茶的大致外形与内质特点,那么就能很好地辨别,就比如说绿茶中的代表茶“西湖龙井”,它是扁平形的,挺直的、有光滑,龙井的色泽是绿润的,有清香,滋味鲜醇且爽口,具有典型的绿茶四绝特点。

绿茶是喝新不喝旧,隔了一年的绿茶叫做陈茶,而绿茶的陈茶状态是不受欢迎的,不仅香气不显,滋味也不鲜爽,不鲜醇,总之就是不好喝。

那么我们该怎么辨别新绿茶与陈绿茶?第一,看外形,没有色泽的或者偏黄的有可能是陈茶。第二,闻香气,没有闻到清香,香气很低沉,或者有陈气等让人不愉快的气味,则有可能是陈茶。第三,冲泡,喝喝看,看滋味是否有新茶那股鲜爽味,如果没有则可能是陈茶。

以上就是小詹的浅见,欢迎大家指正。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是中国名茶中的珍品,常被作为高级礼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闻名于中外。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冲泡后,茶汤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清香袭人,饮时爽口、饮后有回甜感觉。不管用滚水或温水冲泡,皆能迅速沉底,即使杯中先冲了水后再放茶叶,茶叶也会全部下沉,展叶吐翠。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中国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轻绕,滋味醇甜,鲜香持久。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毛峰在300年前就已著名。明代许次纾所著《茶疏》即将其与钱塘龙井相提并论。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制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成功,更加蜚声全国。黄山毛峰茶外形美观,每片长约半寸,尖芽紧偎在嫩叶之中,状若雀舌。尖芽上布满绒细的白毫,色泽油润光亮,绿中泛出微黄。冲泡后,雾气结顶,清香四溢。茶汁清澈微黄,香气持久,犹若兰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茶凉之后,香味犹存,故人称“幸有冷香”。一芽一叶泡开以后变成“一一旗”,光亮鲜活,有“轻如蝉翼,嫩似莲须”之说。特级黄山毛峰一般都在清明至谷雨间采摘。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地区的齐云山等地,属于西部大别山茶区,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是著名绿茶片茶品种。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片茶即全由叶片制成,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它最先源于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茶品质最佳,故又名“齐云瓜片”。其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也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早在唐代,六安瓜片就已闻名。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誉。明代以前已为贡茶。六安瓜片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甘,并且十分耐泡。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省游览胜地庐山,因庐山多云雾,故取名“云雾茶”。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它始于晋代,唐朝时已闻名于世。相传庐山云雾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由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驯化而成。他曾以自种自制的茶款待好友,常话茶吟诗,通宵达旦。宋代,庐山名茶已成“贡茶”。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群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雾气蒸腾。在这种氛围中种植熏制的“庐山云雾茶”,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庐山云雾茶树叶生长期长,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碱、维生素C的含量都高于一般茶叶。它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翠汤清,滋味浓厚,香幽如兰,以“香馨、味厚、色翠、汤清”而闻名于世。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境内的大别山区,主要产地在河南信阳县醅深山区的“四云”(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和“两潭”(黑龙潭、白龙潭),是名贵绿茶品种。其芽叶细嫩有峰梢,精制后紧细有尖,并有白毫,所以叫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据古籍记载,早在1500多年以前,信阳一带就已生产名茶。唐代时,信阳毛尖已成为贡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唐代时全国有8大茶区,其中淮南茶区就包括皖北和豫南。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盛赞“淮南茶,信阳第一”。

主要的品种有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峨眉山茶、安吉白茶、太平猴魁、信阳毛尖。

1,碧螺春

碧螺春,产于江苏苏州太湖洞庭山,创制于明朝。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是我国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闻名天下。

2,峨眉山茶

产地是成都平原西南的峨眉山,茶史3000余年。

代表是竹叶青,产于四川峨眉山海拔800-1500米高山茶区;峨眉雪芽,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口感清醇淡雅,叶底嫩绿均匀。

3,西湖龙井

产地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 历史 悠久,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汤色碧绿清莹,叶底细嫩成朵。 4,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属于烘青绿茶,产自浙江安吉县。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朵朵可辨。

5,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极品,香气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明亮。“黄金片”和“象牙色”是黄山毛峰的两大特征。

6,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金安、裕安两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为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无芽、无梗是六安瓜片的特征之一。

7,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太平县猴坑村,为尖茶之极品,始创于清朝末年。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汤色清绿明净,叶底嫩绿匀亮。

8,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市西部海拔600米的车云山一带。素以“色翠,味鲜,香高”著称,茶叶香气属清香型,内含有机物质丰富,高长而耐泡。

绿茶是中国的传统茶叶,工艺相对是比较简单的,不发酵,也是最广范被大家所熟悉的茶。在电视剧里也经常出现,茶商们也很喜欢卖绿茶,原因是绿茶只能泡一泡,而且最多一年就坏了,第二年客户还要重复购买,不像普洱茶,买回去也许几十年都不会再来买了,因为不会坏。

还有我们常说的“雨前茶”“明前茶"指的都是绿茶。

按采茶时间区分中国绿茶的种类

一、明前茶,清明节前采的茶,今年的清明节是在2017-04-04

二、雨前茶,谷雨前采的,今年的谷雨是2017-04-20

按工艺区分的绿茶

1、烘青绿茶

2、蒸青绿茶,日本的绿茶常用。

3、炒青绿茶,中国常用

关于绿茶的34个小技巧

1、泡茶的时候水温不要太高,80~90度

2、不要泡的太久了,几十秒就可以,泡久了太浓不好喝。

3、绿茶的汤色是淡淡的,如果看到汤色特别绿,可能是加了色素。

4、饭店里的袋泡绿茶不好喝,是因为用料都是淘汰的茶叶沫。

5、云南绿茶是可以泡3~4泡的。

6、新茶,嫩茶越是不耐泡。

8、揉捻少的茶耐泡(但是不香)

9、好的绿茶茶一定能喝到清香甘甜,也许会有微微的苦,但是最终还是能体会到茶叶的甜才行,不能只有苦涩没有苦尽甘来。

10,绿茶:特别适合夏季饮用。

11、绿茶性寒,少喝点。

12、绿茶:一般是绿色的,也有白色,青色。

13、新绿茶火气大,几个月喝更好

14、盖碗喝绿茶也可以,用盖子把表面的茶叶篦开

15、古树茶是不适合做绿茶的太老了,做绿茶嫩一些的台地茶更适合。

16、胃寒或者胃溃疡不宜喝绿茶

17、不要空腹喝情寒的茶(绿茶,普洱生茶),吃完饭以后半小时喝

18、绿茶保质期是一年,密封包装的茶叶保质期是12 24个月

19、晚上少喝绿茶,小心睡不着

20、绿茶放久了是不会变成普洱生茶的。

21、绿茶不能转化的原因是加工过程(炒青、烘青、蒸青)的温度太高了,破坏了茶叶里的微生物

22、儿童也可以喝绿茶,每天100毫升左右。

23、留根泡的意思是每一泡的茶汤都不完全出干净,就加水泡第二泡。

24、男人适合喝绿茶,因为男人火气大。女人适合的是红茶。

25、过期的绿茶也能喝,只是味道不好而已。

26、喝绿茶的时候如果头晕,多半是低血糖了,配一点士力架吧。

27、嫩度高的绿茶放冰箱冻起来,可以存放更久。

28、勿忘我(一种花)性寒不能和绿茶一块儿喝,其它性寒的物质也是一样不能和绿茶一起喝。

29、绿茶也可以常温保存,只是放冰箱的保存时间更长而已。

30、绿茶如果用盖碗泡,注意不要闷。更不要一把绿茶泡一天。

31、泡绿茶用玻璃杯,主要是为了方便欣赏绿茶的美丽,其实用其它材质也可以。

32、日本绿茶分为十个等级,主要是因为日本物质短缺,为了物久其用,中国没有分的这么细致。

33、日本泡茶用的抹茶,在中国宋朝也很流行,叫点茶法。

34、普洱茶的原料也可以做绿茶,叫滇绿,的确有这种做法。 绿茶三泡法: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是什么意思?

我是安徽人,我老家金寨抱儿山村,我们这里产黄芽(黄芽有黄茶绿茶之分,闷黄工艺和不闷黄)纯手工高山六安瓜片!这里做茶比较传统,高海拔地区,产量低,出茶晚,一般四月十号左右开采黄芽,瓜片四月二十号开采!

安徽茶分为六安地区,徽州地区二大产区。六安地区代表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白茶(安吉白茶引进品种),舒城小兰花,金寨翠眉(现在已经末路了),六安大黄茶! 徽州地区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高香红茶),其次还有安庆岳西翠兰! 绿茶有很多钟,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信阳毛尖等,如果说分类的话,要依据绿茶杀青和干燥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炒青、烘青、蒸青绿茶三大类。

炒青绿茶: 炒青绿茶主要是以炒为主,在炒青绿茶中由于机械和手法的不同也分为四个小类: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和特种炒青。每一类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和品质形状

烘青绿茶: 烘青绿茶主要实在初步加工的过程中,其干燥方式主要是以烘为主,其滋味较鲜爽,香气不如炒青的浓郁。

还有一个是烘炒结合,在加工过程中干燥程序有炒有烘,是目前新创制作名优绿茶多采用这种方式。

国内主要的方式就是这几种,当然还有一个是蒸青绿茶,这个是日本的用的比较多

这个是正宗的西湖龙井吗?

我是王三哥手揉茶,我在日照绿茶核心产区。

绿茶是六大茶类最大的品类。

好的绿茶还是参考名优茶评审标准,从评外形、观汤色、尝滋味、闻香气、看叶底,这是评茶五因子。无论扁平型还是卷曲型茶,都有响应的标准,这没法展开说。

新茶和陈茶还是比较好区分的,新茶的绿度和润度都比较明显,特别是放在一起对比看。陈茶喝起来有种晦涩感,没有新茶的鲜爽,甘甜。陈茶香气低沉,新茶香气高昂,新茶入口顺滑,饱满度高。

我是王三哥,喝茶尽管说。

急求 《GB中国国家标准汇编》 中的 绿茶标准 786—796页的内容`` 在线等答案

GB/T 14456-93 绿 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茶的花色等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贮运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炒青、烘青、晒青及其经整形、归类加工而成的精制绿茶产品。

2 引用标准

GB 5009.57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8302 茶 取样

GB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 8307 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

GB 8308 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GB 8309 茶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

GB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 9172 花茶级型坯

GB 9679 茶叶卫生标准

GB 9833.5 紧压茶 沱茶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SB/T 10037S 红茶 绿茶 花茶运输包装

SB/T 10157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 定义

绿茶 用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O.kunts)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杀青、揉

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初制茶(或称毛茶)和经整形、归类等工艺制成的精制茶(或称成

品茶),保持绿色特征,可供饮用的茶。

4 品名、花色、等级

4.1 初制茶根据干燥工艺,形态特征定品名,按产品质量分级。

4.1.1 炒青 用炒滚方式为主干燥的茶,分长炒青和圆炒青。

4.1.1.1 长炒青 呈长条形的炒青。分为一级、二级、、四级、五级、六级。

4.1.1.2 圆炒青 呈圆形的炒青。分为一级、二级、、四级、五级、六级。

4.1.2 烘青 用烘焙方式干燥,呈长条形的茶。分为一级、二级、、四级、五级、

六级。

4.1.3 晒青 用日晒方式干燥,呈长条形的茶。分为一级、二级、、四级、五级。

4.2 精制茶根据初制茶原料老嫩、加工工艺,按形态和色香味的品质特征定花色。各花色

按产品质量分级。

4.2.1 珍眉 以长炒青为原料,经过整形、归类、拼配成的条形茶。分为特珍特级、一

级、二级,珍眉一级、二级、、四级、不列级。

4.2.2 珠茶 以圆炒青为原料,经整形、归类、拼配成的圆形茶。分为特级、一级、二

级、、四级、五级、不列级。

4.2.3 雨茶 从长炒青或圆炒青加工中分离出的短条形和雨点状茶拼配而成。分为一

级、二级。

4.2.4 贡熙 从长炒青加工中分离出的呈圆形和扁块形茶拼配而成。分为特贡一级、

二级、贡熙一级、二级、、不列级。

4.2.5 凤眉 从长炒青或圆炒青加工中分离出的部分细小、短钝的条形茶拼配而成。

不分级。

4.2.6 秀眉 从长炒青或圆炒青加工中分离出的部分嫩梗茎、筋、细条和片形茶拼配

而成。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4.2.7 茶片 从长炒青或烘青加工中分离出的部分轻身片形茶。不分级。

4.2.8 烘青花茶坯 以烘青为原料,经整形、归类烘窨制花茶用的条形茶。分为一级、

二级、、四级、五级、六级。

4.2.9 蒸压绿茶 以晒青为原料,经整形蒸压成的团茶,如沱茶。

5 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5.1.2 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

5.1.3 不着色,不添加任何香味物质。

5.2 感官指标

5.2.1 各品名、花色、等级的感官品质必须符合实物标准样茶,对外贸易应符合双方合

同规定的成交样茶。

5.2.2 各品名、花色、等级的感官品质应符合本级品质特征要求,见附录A。

5.2.3 各品名、花色、等级的实物标准样为该级产品品质最低界限。实物标准样由国

家主管部门参照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换配。

5.3 理化指标

5.3.1 初制茶理化指标

初制茶各品名理化指标,见表1。

表1

━━━━━━━━━━━━┳━━━━━━━━━━━━━━━

┃ 指 标

项 目 ┣━━━┳━━━┳━━┳━━━━

┃长炒青┃圆炒青┃烘青┃晒青

━━━━━━━━━━━━╋━━━┻━━━┻━━╋━━━━

水分,%(m/m) ≤ ┃ 7.0 ┃ 9.0

━━━━━━━━━━━━╋━━━━━━━━━━┻━━━━

总灰分,%(m/m) ≤ ┃ 7.0

━━━━━━━━━━━━╋━━━┳━━━┳━━┳━━━━

碎末茶,%(m/m) ≤ ┃ 6.0 ┃ 1.5 ┃ 5.0┃ 6.0

━━━━━━━━━━━━╋━━━┻━━━┻━━┻━━━━

水浸出物,%(m/m) ≥ ┃ 36.0

━━━━━━━━━━━━╋━━━━━━━━━━━━━━━

粗纤维,%(m/m) ≤ ┃ 16.0

━━━━━━━━━━━━┻━━━━━━━━━━━━━━━

5.3.2 精制茶理化指标

5.3.2.1 珍眉、珠茶、雨茶、贡熙、凤眉、秀眉、茶片理化指标,见表2。

表2

━━━━━━━━━━━━━━━━┳━━━━━━━━━━━━━━━━━━━━━

┃ 指 标

项 目 ┣━━┳━━┳━━┳━━┳━━┳━━┳━━━

┃珍眉┃珠茶┃贡熙┃雨茶┃凤眉┃秀眉┃茶片

━━━━━━━━━━┳━━━━━╋━━┻━━┻━━┻━━┻━━╋━━┻━━━

水分,%(m/m) ┃ 出厂检验 ┃ 6.5 ┃ 7.0

≤ ┣━━━━━╋━━━━━━━━━━━━━━╋━━━━━━

┃ 出口检验 ┃ 7.5 ┃ 8.0

━━━━━━━━━━╋━━━━━╋━━━━━━━━━━━┳━━╋━━┳━━━

粉末,%(m/m) ┃ 出厂检验 ┃ 1.0 ┃2.0 ┃3.0 ┃ 4.0

≤ ┣━━━━━╋━━━━━━━━━━━╋━━╋━━╋━━━

┃ 出口检验 ┃ 1.5 ┃3.0 ┃4.0 ┃ 5.0

━━━━━━━━━━┻━━━━━╋━━━━━━━━━━━╋━━┻━━┻━━━

总灰分,%(m/m) ≤ ┃ 7.0 ┃ 7.5

━━━━━━━━━━━━━━━━╋━━━━━━━━━━━┻━━━━━━━━━

水浸出物,%(m/m) ≥ ┃ 34.0

━━━━━━━━━━━━━━━━╋━━━━━━━━━━━━━━━━━━━━━

粗纤维,%(m/m) ≤ ┃ 16.0

━━━━━━━━━━━━━━━━╋━━━━━━━━━━━━━━━━━━━━━

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m/m) ≥ ┃ 45.0

━━━━━━━━━━━━━━━━╋━━━━━━━━━━━━━━━━━━━━━

酸不溶性灰分,%(m/m) ≤ ┃ 1.0

━━━━━━━━━━━━━━━━╋━━━━━━━━━━━━━━━━━━━━━

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 ┃ 1.0~3.0

━━━━━━━━━━━━━━━━┻━━━━━━━━━━━━━━━━━━━━━

5.3.2.2 烘青花茶坯按GB 9172规定执行。

5.3.2.3 沱茶按GB 9833.5规定执行。

5.4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按GB 9679规定执行。

6. 检验方法

6.1 取样,按GB 8302规定执行。

6.2 感官质检验,按GB/T 14487和SB/T10157规定执行。

6.3 理化品质检验

6.3.1 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粗纤维、水浸出物检

验的样品制备,按GB 8303规定执行。

6.3.2 水分检验,按GB 8304规定执行。

6.3.3 碎茶、粉末检验,按GB 8311规定执行。

6.3.4 水浸出物检验,按GB 8305规定执行。

6.3.5 粗纤维检验,按GB 8310规定执行。

6.3.6 总灰分检验,按GB 8306规定执行。

6.3.7 水溶性灰分检验,按GB 8307规定执行。

6.3.8 酸不溶性灰分检验,按GB 8308规定执行。

6.3.9 水溶性灰分碱度检验,按GB 8309规定执行。

6.4 卫生检验,按GB 5009.57规定执行。

6.5 包装检验,按GB 11680和GB 7718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产品均应以批(唛)为单位,同批(唛)产品的品质规格和包装必须一致。

7.2 交收(出厂)检验

7.2.1 每批产品交货时,初制茶检验感官品质、水分、碎末茶和包装规格,精制茶检验

感官品质、水分、粉末和包装规格。

7.2.2 产品出厂,必须经过厂质检部门的检验,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

7.3 型式(例行)检验

7.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b. 投产后,如原料、工艺、机具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检查产品质量时。

7.3.2 型式检验时,应按规定的技术要求第5章全部进行检验。

7.4 检验结果判定

7.4.1 凡劣变、有污染、有异气味和卫生指标不合格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不得

作为饮料销售。

7.4.2 交收检验时,按7.2.1条规定的检验项目,其中一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均判

为不合格产品。

7.4.3 型式检验时,技术要求规定的各项检验,有一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均判为不

合格产品。

7.5 复验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进行复验,或在同批(唛)产品中重新按GB 8302规

定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

8 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签

出厂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按GB 7718规定或贸易合同规定条款清晰标明标记。

8.2 包装

8.2.1 包装容器应该用干燥、清洁、无异气味及不影响茶叶品质的材料制成,接触茶叶

的内包装材料应符合GB 11680规定。

8.2.2 包装要牢固、防潮、整洁、美观、无异气味,能保护茶叶品质,便于装卸、仓储

和运输。

8.2.3 包装规格应符合SB/T 10037的规定。

8.3 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

时轻放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异气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8.4 贮存

产品应贮于清洁、干燥、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中,仓库周围应无异气污染。

附 录 A

绿茶各花色(品名)等级感官品质特征

(补充件)

A1 珍眉感官品质特征要求,见表A1。

表 A1

━━━━━┳━━━━━━━━━━━━━━━━┳━━━━━━━━━━━━━━━━━━

┃ 外 形 ┃ 内 质

级 别 ┣━━━┳━━━┳━━━┳━━━━╋━━━━┳━━━┳━━━━┳━━━━

┃ 条索 ┃整碎 ┃ 色泽 ┃ 净度 ┃ 香气 ┃滋味 ┃ 汤色 ┃ 叶底

━━━━━╋━━━╋━━━╋━━━╋━━━━╋━━━━╋━━━╋━━━━╋━━━━

特珍特级 ┃ 细嫩 ┃匀整 ┃绿光润┃ 洁净 ┃ 鲜嫩 ┃鲜爽 ┃嫩绿明亮┃含芽嫩绿

┃显锋苗┃ ┃ 起霜 ┃ ┃ 清高 ┃浓醇 ┃ ┃ 明亮

━━━━━╋━━━╋━━━╋━━━╋━━━━╋━━━━╋━━━╋━━━━╋━━━━

特珍一级 ┃ 细紧 ┃匀整 ┃ 绿润 ┃ 净 ┃高香持久┃鲜浓 ┃ 绿 ┃嫩匀嫩绿

┃有锋苗┃ ┃ 起霜 ┃ ┃ ┃爽口 ┃ 明亮 ┃ 明亮

━━━━━╋━━━╋━━━╋━━━╋━━━━╋━━━━╋━━━╋━━━━╋━━━━

特珍二级 ┃ 紧结 ┃尚匀整┃ 绿润 ┃ 尚净 ┃ 高香 ┃浓厚 ┃ 黄绿 ┃ 嫩匀

┃ ┃ ┃ ┃ ┃ ┃ ┃ 明亮 ┃ 绿明亮

━━━━━╋━━━╋━━━╋━━━╋━━━━╋━━━━╋━━━╋━━━━╋━━━━

珍眉一级 ┃ 紧实 ┃尚匀整┃绿尚润┃ 尚净 ┃ 尚高 ┃浓醇 ┃ 黄绿 ┃ 尚嫩匀

┃ ┃ ┃ ┃ ┃ ┃ ┃尚明亮 ┃黄绿明亮

━━━━━╋━━━╋━━━╋━━━╋━━━━╋━━━━╋━━━╋━━━━╋━━━━

珍眉二级 ┃尚紧实┃匀称 ┃ 黄绿 ┃稍有嫩茎┃ 纯正 ┃醇和 ┃ 黄绿 ┃ 尚匀软

┃ ┃ ┃ 尚润 ┃ ┃ ┃ ┃ ┃ 黄绿

━━━━━╋━━━╋━━━╋━━━╋━━━━╋━━━━╋━━━╋━━━━╋━━━━

珍眉 ┃ 粗实 ┃匀称 ┃ 绿黄 ┃ 带细梗 ┃ 平正 ┃平和 ┃ 绿黄 ┃叶质尚软

┃ ┃ ┃ ┃ ┃ ┃ ┃ ┃ 绿黄

━━━━━╋━━━╋━━━╋━━━╋━━━━╋━━━━╋━━━╋━━━━╋━━━━

珍眉四级 ┃稍粗松┃尚匀称┃ 黄 ┃ 带梗朴 ┃ 稍粗 ┃ 稍 ┃ 黄 ┃ 稍粗

┃ ┃ ┃ ┃ ┃ ┃粗淡 ┃ 稍暗 ┃ 绿黄

━━━━━╋━━━╋━━━╋━━━╋━━━━╋━━━━╋━━━╋━━━━╋━━━━

珍眉 ┃ 粗松 ┃尚匀称┃ 黄 ┃有轻朴梗┃ 粗 ┃稍粗淡┃黄较暗 ┃ 粗老

下列级 ┃带扁条┃ ┃ 稍花 ┃ ┃ ┃带涩 ┃ ┃ 黄暗

━━━━━┻━━━┻━━━┻━━━┻━━━━┻━━━━┻━━━┻━━━━┻━━━━

A2 珠茶感官品质特征要求,见表A2。

表A2

━━━━━┳━━━━━━━━━━━━━━━━━┳━━━━━━━━━━━━━━━━

┃ 外 形 ┃ 内 质

级 别 ┣━━━━┳━━━┳━━━━┳━━━╋━━━┳━━━┳━━━━┳━━━━

┃ 颗粒 ┃ 整碎 ┃ 色泽 ┃ 净度 ┃ 香气 ┃滋味 ┃ 汤色 ┃ 叶底

━━━━━╋━━━━╋━━━╋━━━━╋━━━╋━━━╋━━━╋━━━━╋━━━━

特级 ┃细圆紧结┃ 匀整 ┃深绿光润┃ 洁净 ┃ 香高 ┃浓厚 ┃嫩绿明亮┃芽叶完整

┃ 重实 ┃ ┃ 起霜 ┃ ┃ 持久 ┃ ┃ ┃嫩绿明亮

━━━━━╋━━━━╋━━━╋━━━━╋━━━╋━━━╋━━━╋━━━━╋━━━━

一级 ┃ 圆紧 ┃ 匀整 ┃ 绿润 ┃ 净 ┃ 高 ┃浓醇 ┃ 黄绿 ┃嫩匀黄绿

┃ 重实 ┃ ┃ 起霜 ┃ ┃ ┃ ┃ 明亮 ┃ 明亮

━━━━━╋━━━━╋━━━╋━━━━╋━━━╋━━━╋━━━╋━━━━╋━━━━

二级 ┃ 圆结 ┃ 匀称 ┃ 尚绿润 ┃ 稍有 ┃ 尚高 ┃醇厚 ┃ 黄绿 ┃ 尚嫩匀

┃ ┃ ┃ ┃ 黄头 ┃ ┃ ┃ 尚明亮 ┃黄绿明亮

━━━━━╋━━━━╋━━━╋━━━━╋━━━╋━━━╋━━━╋━━━━╋━━━━

┃ 圆实 ┃尚匀称┃ 黄绿 ┃显黄头┃ 纯正 ┃醇和 ┃ 绿黄 ┃尚嫩匀

┃ ┃ ┃ ┃有嫩茎┃ ┃ ┃ ┃黄绿明亮

━━━━━╋━━━━╋━━━╋━━━━╋━━━╋━━━╋━━━╋━━━━╋━━━━

四级 ┃尚圆实 ┃尚匀称┃ 绿 黄 ┃显黄头┃ 平正 ┃ 平和 ┃ 黄 ┃叶质尚软

┃ ┃ ┃ ┃有茎梗┃ ┃ ┃ ┃尚匀绿黄

━━━━━╋━━━━╋━━━╋━━━━╋━━━╋━━━╋━━━╋━━━━╋━━━━

五级 ┃ 粗圆 ┃尚匀称┃ 绿 黄 ┃显黄头┃ 稍粗 ┃ 粗淡 ┃黄稍暗 ┃ 稍粗老

┃ ┃ ┃ 稍 枯 ┃有筋梗┃ ┃ ┃ ┃ 稍黄暗

━━━━━╋━━━━╋━━━╋━━━━╋━━━╋━━━╋━━━╋━━━━╋━━━━

不列级 ┃ 粗扁 ┃尚匀称┃ 黄枯 ┃有朴片┃ 粗 ┃粗带涩┃ 黄暗 ┃粗老黄暗

┃ ┃ ┃ ┃ 老梗 ┃ ┃ ┃ ┃

━━━━━┻━━━━┻━━━┻━━━━┻━━━┻━━━┻━━━┻━━━━┻━━━━

A3 雨茶感官品质特征要求,见表A3。

表A3

━━━━━━┳━━━━━━━━━━━━━━━┳━━━━━━━━━━━━━━━

┃ 外 形 ┃ 内 质

级 别 ┣━━━━┳━━┳━━━┳━━━╋━━━┳━━┳━━━┳━━━━

┃ 条索 ┃整碎┃ 色泽 ┃ 净度 ┃ 香气 ┃滋味┃ 汤色 ┃ 叶底

━━━━━━╋━━━━╋━━╋━━━╋━━━╋━━━╋━━╋━━━╋━━━━

一级 ┃细短紧结┃匀称┃ 绿润 ┃ 稍有 ┃ 高纯 ┃浓厚┃ 黄绿 ┃ 嫩匀

┃带蝌蚪形┃ ┃ ┃ 茎梗 ┃ ┃ ┃ 明亮 ┃黄绿明亮

━━━━━━╋━━━━╋━━╋━━━╋━━━╋━━━╋━━╋━━━╋━━━━

二级 ┃ 短纯 ┃尚称┃ 绿黄 ┃筋条茎┃ 平正 ┃平和┃ 绿黄 ┃叶质尚软

┃ 稍松 ┃ ┃ ┃梗显露┃ ┃ ┃ 稍暗 ┃尚匀绿黄

━━━━━━┻━━━━┻━━┻━━━┻━━━┻━━━┻━━┻━━━┻━━━━

A4 贡熙感官品质特征要求,见表A4。

表A4

━━━━━━┳━━━━━━━━━━━━━━━━━┳━━━━━━━━━━━━━━━

┃ 外 形 ┃ 内 质

级 别 ┣━━━━┳━━━┳━━━┳━━━━╋━━━┳━━┳━━━┳━━━━

┃ 颗粒 ┃整碎 ┃ 色泽 ┃ 净度 ┃ 香气 ┃滋味┃ 汤色 ┃ 叶底

━━━━━━╋━━━━╋━━━╋━━━╋━━━━╋━━━╋━━╋━━━╋━━━━

特贡一级 ┃ 圆结 ┃匀整 ┃ 绿润 ┃ 净 ┃ 高 ┃浓爽┃ 绿亮 ┃ 嫩匀

┃ 重实 ┃ ┃ ┃ ┃ ┃ ┃ ┃ 绿亮

━━━━━━╋━━━━╋━━━╋━━━╋━━━━╋━━━╋━━╋━━━╋━━━━

特贡二级 ┃ 圆结 ┃尚匀整┃ 绿 ┃稍有黄头┃ 尚高 ┃醇厚┃ 黄绿 ┃ 尚嫩匀

┃ ┃ ┃ 尚润 ┃ ┃ ┃ ┃ 明亮 ┃黄绿明亮

━━━━━━╋━━━━╋━━━╋━━━╋━━━━╋━━━╋━━╋━━━╋━━━━

贡熙一级 ┃ 圆实 ┃匀称 ┃ 黄绿 ┃ 有黄头 ┃ 纯正 ┃醇和┃ 黄绿 ┃尚嫩尚匀

┃ ┃ ┃ ┃ ┃ ┃ ┃ ┃黄绿尚明亮

━━━━━━╋━━━━╋━━━╋━━━╋━━━━╋━━━╋━━╋━━━╋━━━━

贡熙二级 ┃尚圆实 ┃尚匀称┃ 绿黄 ┃黄头显露┃ 平正 ┃平和┃ 黄 ┃叶质尚软

┃ ┃ ┃ ┃ ┃ ┃ ┃ ┃ 绿黄

━━━━━━╋━━━━╋━━━╋━━━╋━━━━╋━━━╋━━╋━━━╋━━━━

贡熙 ┃尚圆略扁┃尚匀 ┃ 黄 ┃ 有朴片 ┃有粗气┃ 粗 ┃稍黄暗┃ 稍粗老

┃ ┃ ┃ 稍枯 ┃ ┃ ┃带涩┃ ┃ 黄稍暗

━━━━━━╋━━━━╋━━━╋━━━╋━━━━╋━━━╋━━╋━━━╋━━━━

贡熙 ┃ 松扁 ┃尚匀 ┃ 黄枯 ┃ 夹朴片 ┃ 粗老 ┃粗涩┃ 黄暗 ┃ 粗老

不列级 ┃ ┃ ┃ ┃ ┃ ┃ ┃ ┃ 黄暗

━━━━━━┻━━━━┻━━━┻━━━┻━━━━┻━━━┻━━┻━━━┻━━━━

A5 秀眉感官品质特征要求,见表A5。

表A5

━━━━━┳━━━━━━━━━━━━━━━━┳━━━━━━━━━━━━━━━━━

┃ 外 形 ┃ 内 质

级 别 ┣━━━━┳━━┳━━━┳━━━━╋━━━┳━━━┳━━━┳━━━━━

┃ 条索 ┃整碎┃ 色泽 ┃ 净度 ┃ 香气 ┃滋味 ┃ 汤色 ┃ 叶底

━━━━━╋━━━━╋━━╋━━━╋━━━━╋━━━╋━━━╋━━━╋━━━━

特级 ┃嫩茎细条┃匀称┃ 黄绿 ┃ 带细梗 ┃ 尚高 ┃尚浓醇┃ 黄绿 ┃ 尚嫩匀

┃ ┃ ┃ ┃ ┃ ┃ ┃尚明亮┃黄绿尚亮

━━━━━╋━━━━╋━━╋━━━╋━━━━╋━━━╋━━━╋━━━╋━━━━

一级 ┃筋条带片┃尚匀┃ 绿黄 ┃ 有细梗 ┃ 纯正 ┃浓带涩┃ 黄绿 ┃ 尚软

┃ ┃ ┃ ┃ ┃ ┃ ┃ ┃尚匀绿黄

━━━━━╋━━━━╋━━╋━━━╋━━━━╋━━━╋━━━╋━━━╋━━━━

二级 ┃片带筋条┃尚匀┃ 黄 ┃ 稍带 ┃ 稍粗 ┃稍粗涩┃ 黄 ┃稍粗绿黄

┃ ┃ ┃ ┃ 轻片 ┃ ┃ ┃ ┃

━━━━━╋━━━━╋━━╋━━━╋━━━━╋━━━╋━━━╋━━━╋━━━━

┃ 片形 ┃尚匀┃黄稍枯┃ 有轻片 ┃ 粗 ┃粗带涩┃黄稍暗┃较粗黄暗

┃ ┃ ┃ ┃毛衣不露┃ ┃ ┃ ┃

━━━━━┻━━━━┻━━┻━━━┻━━━━┻━━━┻━━━┻━━━┻━━━━

A6 凤眉、茶片感官品质特征要求,见表A6。

表A6

━━━━┳━━━━━━━━━━━━━━━━┳━━━━━━━━━━━━━━━━

┃ 外 形 ┃ 内 质

级 别┣━━━━┳━━┳━━━┳━━━━╋━━━┳━━┳━━━┳━━━━━

┃ 条索 ┃整碎┃ 色泽 ┃ 净度 ┃ 香气 ┃滋味┃ 汤色 ┃ 叶底

━━━━╋━━━━╋━━╋━━━╋━━━━╋━━━╋━━╋━━━╋━━━━━

凤眉 ┃细小尚紧┃尚匀┃ 黄绿 ┃ 稍有 ┃ 纯正 ┃浓厚┃ 黄绿 ┃ 尚匀软

┃ ┃ ┃ ┃ 筋片 ┃ ┃ ┃ ┃黄绿尚明亮

━━━━╋━━━━╋━━╋━━━╋━━━━╋━━━╋━━╋━━━╋━━━━━

茶片 ┃ 片形 ┃尚匀┃ 枯黄 ┃毛衣不露┃ 粗 ┃粗涩┃ 黄暗 ┃ 粗暗

┃稍轻飘 ┃ ┃ ┃ ┃ ┃ ┃ ┃

━━━━┻━━━━┻━━┻━━━┻━━━━┻━━━┻━━┻━━━┻━━━━━

A7 花茶坯感官品质特征要求,见表A7。

表A7

━━━━┳━━━━━━━━━━━━━━━━━┳━━━━━━━━━━━━━━━

┃ 外 形 ┃ 内 质

级 别 ┣━━━━┳━━━┳━━━┳━━━━╋━━━┳━━┳━━━┳━━━━

┃ 条索 ┃整碎 ┃ 色泽 ┃ 净度 ┃ 香气 ┃滋味┃ 汤色 ┃ 叶底

━━━━╋━━━━╋━━━╋━━━╋━━━━╋━━━╋━━╋━━━╋━━━━

一级 ┃细紧匀直┃匀整 ┃ 绿润 ┃ 净 ┃ 嫩香 ┃醇浓┃ 黄绿 ┃细嫩匀齐

┃显锋苗 ┃ ┃ ┃ ┃ ┃鲜爽┃ 清亮 ┃ 明亮

━━━━╋━━━━╋━━━╋━━━╋━━━━╋━━━╋━━╋━━━╋━━━━

二级 ┃ 紧直 ┃匀整 ┃尚绿润┃稍有嫩茎┃ 清香 ┃醇厚┃ 黄绿 ┃嫩匀绿亮

┃有锋苗 ┃ ┃ ┃ ┃ ┃ ┃ 明亮 ┃

━━━━╋━━━━╋━━━╋━━━╋━━━━╋━━━╋━━╋━━━╋━━━━

┃ 紧直 ┃尚匀整┃ 绿 ┃ 有嫩茎 ┃ 尚高 ┃醇和┃ 黄绿 ┃ 尚嫩匀

┃ ┃ ┃ ┃ ┃ ┃ ┃尚明亮┃ 尚绿亮

━━━━╋━━━━╋━━━╋━━━╋━━━━╋━━━╋━━╋━━━╋━━━━

四级 ┃ 尚紧 ┃尚匀整┃ 绿黄 ┃ 有筋梗 ┃ 纯正 ┃平和┃ 黄绿 ┃稍有摊张

┃ 略扁 ┃ ┃ ┃ ┃ ┃ ┃ ┃ 黄绿

━━━━╋━━━━╋━━━╋━━━╋━━━━╋━━━╋━━╋━━━╋━━━━

五级 ┃稍松带扁┃尚匀 ┃ 黄绿 ┃ 有梗朴 ┃ 平和 ┃平淡┃ 绿黄 ┃ 稍粗大

┃条圆块 ┃ ┃ 稍暗 ┃ ┃ ┃ ┃ 稍暗 ┃黄绿稍暗

━━━━╋━━━━╋━━━╋━━━╋━━━━╋━━━╋━━╋━━━╋━━━━

六级 ┃松扁轻 ┃尚匀 ┃黄稍枯┃ 显梗 ┃ 粗 ┃粗淡┃ 绿黄 ┃ 较粗

┃ ┃ ┃ ┃ 多朴片 ┃ ┃ ┃ 较暗 ┃ 稍黄暗

━━━━┻━━━━┻━━━┻━━━┻━━━━┻━━━┻━━┻━━━┻━━━━

A8 沱茶感官品质特征要求。见表A8。

表A8

━━━━┳━━━━━━━━━━━━━┳━━━━━━━━━━━━━━━━

┃ 外 形 ┃ 内 质

花 色┣━━━━━━━┳━━━━━╋━━━┳━━┳━━━━┳━━━━

┃ 形态 ┃ 色泽 ┃ 香气 ┃滋味┃ 汤色 ┃ 叶底

━━━━╋━━━━━━━╋━━━━━╋━━━╋━━╋━━━━╋━━━━

沱茶 ┃ 碗臼状、紧实 ┃ 墨绿光滑 ┃ 纯浓 ┃浓厚┃橙黄尚明┃嫩匀尚亮

┃ 白毫显露 ┃ ┃ ┃ ┃ ┃

━━━━┻━━━━━━━┻━━━━━┻━━━┻━━┻━━━━┻━━━━

A9 长炒青感官品质特征要求,见表A9。

表A9

━━━━┳━━━━━━━━━━━━━━━━┳━━━━━━━━━━━━━━━━━

┃ 外 形 ┃ 内 质

级 别 ┣━━━┳━━━┳━━━┳━━━━╋━━━━┳━━━┳━━━┳━━━━

┃ 条索 ┃整碎 ┃ 色泽 ┃ 净度 ┃ 香气 ┃滋味 ┃ 汤色 ┃ 叶底

━━━━╋━━━╋━━━╋━━━╋━━━━╋━━━━╋━━━╋━━━╋━━━━

一级 ┃ 紧细 ┃匀整 ┃ 绿润 ┃稍有嫩茎┃ 鲜嫩 ┃鲜醇 ┃ 清绿 ┃柔嫩匀整

┃显锋苗┃ ┃ ┃ ┃ 高爽 ┃ ┃ 明亮 ┃嫩绿明亮

━━━━╋━━━╋━━━╋━━━╋━━━━╋━━━━╋━━━╋━━━╋━━━━

二级 ┃ 紧结 ┃匀整 ┃绿尚润┃ 有嫩茎 ┃ 清高 ┃浓醇 ┃ 绿 ┃ 绿嫩

┃有锋苗┃ ┃ ┃ ┃ ┃ ┃ 明亮 ┃ 明亮

━━━━╋━━━╋━━━╋━━━╋━━━━╋━━━━╋━━━╋━━━╋━━━━

┃ 紧实 ┃尚匀整┃ 绿 ┃稍有梗片┃ 清香 ┃醇和 ┃ 黄绿 ┃尚嫩黄绿

┃ ┃ ┃ ┃ ┃ ┃ ┃ 明亮 ┃ 明亮

━━━━╋━━━╋━━━╋━━━╋━━━━╋━━━━╋━━━╋━━━╋━━━━

四级 ┃尚紧实┃尚匀整┃ 黄绿 ┃ 有片梗 ┃ 纯正 ┃平和 ┃ 黄绿 ┃稍有摊张

┃ ┃ ┃ ┃ ┃ ┃ ┃尚明亮┃黄绿尚明亮

━━━━╋━━━╋━━━╋━━━╋━━━━╋━━━━╋━━━╋━━━╋━━━━

五级 ┃ 粗实 ┃欠匀整┃ 绿黄 ┃有梗朴片┃稍有粗气┃稍粗淡┃ 黄绿 ┃ 有摊张

┃ ┃ ┃ ┃ ┃ ┃ ┃ ┃ 绿黄

━━━━╋━━━╋━━━╋━━━╋━━━━╋━━━━╋━━━╋━━━╋━━━━

六级 ┃ 粗松 ┃欠匀整┃ 绿黄 ┃ 有黄朴 ┃有粗气 ┃粗淡 ┃ 绿黄 ┃ 粗老

┃ ┃ ┃ 带枯 ┃ 梗片 ┃ ┃ ┃ 稍暗 ┃绿黄稍暗

━━━━┻━━━┻━━━┻━━━┻━━━━┻━━━━┻━━━┻━━━┻━━━━

绿茶干燥为什么要分段进行?各阶段的适度标准如何掌握?

绿茶按制法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绿茶制造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操作上应严格要求。 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锅温、投叶量、机种、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互相制约,不能机械地加以分割。 锅温:杀青要达到破坏酶的活性、蒸发水分、产生香气等目的,就必须有一定的锅温才能实现。生产实践证明,杀青锅温过低,鲜叶下锅时听不到锅内有茶叶爆声,必然会出现红梗红叶,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杀青叶产生红变的原因,就是杀青时叶子受热不足,叶温上升缓慢,不能在短时内使酶蛋白变性凝固,相反还激化了酶的活性,致使无色的茶多酚发生酶促氧化,迅速变成红色的氧化物,这就是杀青叶产生红梗红叶的基本原因。 茶叶中酶的活性开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温度达到40-45℃时,酶的活性最激烈,如温度继续升高,酶的活性就开始钝化,当叶温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破坏。因此,在杀青前期若能使叶温迅速升高到70℃以上,便能有效地防止红梗、红叶产生。 杀青温度高,固然能迅速钝化酶的活性,但温度过高对茶叶品质也不利,会使茶叶产生焦斑、爆点,尤其是嫩芽尖和叶缘易被烧焦,这是产生烟焦茶的主要原因之一。 用普通温度表测定茶锅的温度,目前方法很不统一,且误差很大,还难于确切地表达杀青锅的实际温度。例如用水银温度表测定锅温,由于温度表与锅壁的接触面积小,当锅底呈暗红色时也只有300℃ 左右,但生铁达到暗红色时,其实际温度是500-700℃。呈橙时,为1000℃左右。故采用温度表所测得的锅温远远低于锅壁的实际温度。 据试验,采用热电隅测定机械的锅式杀青,要不产生红梗红叶,锅温应不低于400℃;要不产生烟焦气,锅温应不高于470℃。为取得既无红梗红叶,又无烟焦的杀青叶,应先加盖闷杀2分钟,使叶温迅速上升到65-70℃,再揭盖扬抖杀至完成,其最佳的锅温应是430-460℃。在这个范围内,即使在黑暗条件下也看不出锅子发红,在自然光照下也仅是锅面微徽有点 “灰白”。但在生产中,杀青时往往把锅子烧得通红,其实际温度远远超过500℃,这是造成烟焦茶的主要原因。 嫩杀与老杀:所谓嫩杀,即时间适当短一点,水分适当少蒸发一点。与此相反则为老杀。一般地讲,嫩叶应当老杀,老叶应当嫩杀。因嫩叶含水多,酶的活性又强,叶的韧性大,粘性重,适当老杀有利于提高品质。老叶含水少,酶活性较低,适当嫩杀有利于形成条索,减少碎末茶。杀青程度的掌握一般靠感官鉴定一当杀青叶达到手捏成团,稍有弹性,嫩梗不易折断;色泽墨绿,叶面失去光泽,叶减重率约40%时为杀青适度。 杀青太嫩,经揉捻后碎茶片多,外形条索差,香气带生青,滋味显涩口,杀青太老,揉捻后末茶多,成条困难,亦易产生烟焦。100公斤鲜叶,经杀青后重量在63公斤左右为适度,杀青叶的含水率大致是60%。不同老嫩程度的鲜叶,杀青叶较适合的含水率如下表所列。

福建乌龙茶出口水分标准表?

茶的种类及标准水分含量汇总

1.茉莉花茶:水分≤8.5%

2.碧螺春茶:水分≤7.5%

3.白茶:水分≤8.5%

4.红茶:水分≤6.5%

5.绿茶:蒸青、炒青、烘青≤7%,晒青≤9%

6.洞庭春茶:洞庭春芽:水分≤6.5%,洞庭春毫:水分≤6.5%,洞庭春翠:水分≤6.5%

7.红碎茶:水分≤7%

8.袋泡茶:

(1)绿茶袋泡茶:水分≤7.5%

(2)红茶袋泡茶:水分≤7.5%

(3)乌龙茶袋泡茶:水分≤7.5%

(4)黄茶袋泡茶:水分≤7.5%

(5)白茶袋泡茶:水分≤7.5%

(6)黑茶袋泡茶:水分≤12%

(7)花茶袋泡茶:水分≤9%

9.黄茶:芽型:水分≤6.5%,芽叶型:水分≤6.5%,多叶型:水分≤7%,紧压型:水分≤9%

10.白茶:紧压白毫银针、紧压白牡丹、紧压贡眉、紧压寿眉:水分≤8.5%

11.茯砖茶:水分≤14% (计重水分12%)

12.黑砖茶:

13.花砖茶:

14.金尖茶:水分≤16% (计重水分14%)

15.紧茶:水分≤13% (计重水分10%)

16.康砖茶:水分≤16% (计重水分14%)

17.米砖茶:水分≤9.5% (计重水分9.5%)

18.青砖茶:水分≤12% (计重水分12%)

19.闽烘青绿茶:水分≤7%

20.普洱茶:普洱散茶:水分≤10%,普洱压制茶:水分≤9%,普洱袋泡茶:水分≤8.5%

21.乌龙茶:水分≤7%

22.黄金桂:水分≤7.5%

23.肉桂:水分≤7%

24.水仙:水分≤7%

25.铁观音茶:水分≤7%

26.紫笋茶:水分≤6.5%

27.茶制品茶多酚:水分≤6%

28.茶粉:

(1)绿茶粉:水分≤6%

(2)乌龙茶粉:水分≤6%

(3)黄茶粉:水分≤6%

(4)白茶粉:水分≤6%

(5)红茶粉:水分≤6%

(6)黑茶粉:水分≤7.5%

29.茶制品固态速溶茶:水分≤6%

30.食品工业用茶浓缩液:

31.食品工业用速溶茶:水分≤6%

32.代用茶:

(1)叶类:水分≤8.5%

(2)花类:水分≤13%

(3)果实类:水分≤13%

(4)根茎类:水分≤12%

(5)混合类:水分≤12%

33.苦丁茶:特级:水分≤7%,一级:水分≤7%,二级:水分≤8%

二、茶叶的水分检测方法

1.干燥箱烘干法 2.快速水分仪测定法

绿茶是怎么分级别的?

绿茶等级,是根据制作茶叶时采摘的茶叶的老嫩程度来划分的。

通常用细小幼嫩的原料加工而成的属高级茶,原料越粗老,茶叶等级越低。特级是最好的,然后依次降低。有的茶叶同级别又可分为2--3个等级,等级编号由小到大,茶叶品质则由高到低。

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级12等(每级含2个等,也有分7级14等),一级二等品质比二级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级,如特珍一级、二级;珍眉一级、二级……

购买茶叶时,外观细小而整齐的往往是高级茶,粗大而毛糙的往往是低级茶。从营养的角度而言,高级茶营养成分含量高,低级茶相对含量较低。

扩展资料:

1、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2、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3、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绿茶  科普中国_茶叶的选购

绿茶品质特征有哪些

绿茶有三绿特征: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因制法不同,有蒸青、烘青、晒青和炒青,特征各异。1.蒸青绿茶特征采用蒸气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有中国蒸青、日本蒸青、俄罗斯蒸青、印度蒸青等。蒸青应具三绿特征,即干茶深绿色、菜汤黄绿色、叶底青绿色。大部分蒸青绿茶外形做成针状。2.烘青绿茶特征锅炒杀青后烘干的绿茶称烘青,分普通烘青和特种烘青两种。烘青绿茶一般有耐泡的特点。普通烘青采用一芽二、三叶制成,毛茶精制后称素烘青,主要供作窨制各种花茶的茶坯。特征是条索长直带扁,有毫,色泽深绿,香清纯,味醇和,汤色叶底黄绿明亮。特种烘青一般都是名优茶。3.晒青绿茶特征锅炒、杀青、揉捻、晒干的绿茶称晒青。晒青一般特征是色泽墨绿或黑揭,汤色橙黄,有不同程度的日晒气味。其中以云南大叶种鲜叶制成的品质较好,称滇青。其特征是条索肥壮多毫,色泽深绿,香味较浓,收敛性强。4.炒青绿茶特征锅炒、杀青、揉捻、炒干的绿茶称炒青。因炒制方法和茶叶形状的不同,分长炒青、圆炒青和特种炒青。(1)长炒青特征:条形紧直浑圆,有锋苗、色绿润、香清高、味浓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炒青比烘青条紧而身骨重,汤味较浓。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供出口,分珍眉、秀眉、贡熙等。(2)圆炒青特征:圆炒青颗粒细圆紧实,色泽绿润,香味醇和。精制后的珠茶颗粒更圆紧光滑似珍珠,乌绿起霜,香味也提高,叶底有盘花芽叶。(3)特种炒青特征:按形状可分为扁片形、卷曲形、针形、圆珠形、直条形等。如西湖龙井是特种炒青绿茶,叶片扁平光滑挺直,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

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炒青绿茶优点:因绿茶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长炒青形似眉毛,又称为眉茶。圆炒青外形如颗粒,又称为珠茶。扁炒青又称为扁形茶。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圆炒青有外形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如西湖龙井。

烘青绿茶优点:大部分用于窨制各种花茶,称之为茶坯。特点是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干色墨绿、香清味烘青绿茶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

缺点比较:

1. 汤色:烘青较炒青浅绿

2. 滋味:炒青口味重于烘青,烘青较醇爽于炒青

3.香气:烘青以清香幽雅,炒青清香高锐,以粟香为好

4. 叶底:烘青较炒青完整

拓展资料:

炒青外形:条索紧结、锋苗显,色泽灰绿光润,内质:香气高板栗香显,滋味浓收敛性强,汤色、叶底黄绿欠亮。

烘青外形:条索较紧结,白毫显色泽墨绿润,内质:香气清纯豆香,滋味浓醇鲜爽,汤色绿亮明净,叶底黄绿芽叶完整。

炒青:安徽屯炒青、舒炒青、江西饶炒青、浙江遂炒青、温炒青、湖南湘炒青。

炒青绿茶因绿茶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长炒青形似眉毛,又称为眉茶。圆炒青外形如颗粒,又称为珠茶。扁炒青又称为扁形茶。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

圆炒青有外形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如西湖龙井。贸易上审评眉茶品质,常采用法定的茶叶实物标准样为对照依据,一般采用比准高、“低”、“相当”的三个档次定级定价。

烘青:干燥时采用烘焙烘干过程由于不齐整性,作用只是提及干缩,所以烘青条索比较粗松,表面显露皱纹紧卷度较差体积较大,显毫墨绿光润,内质香气清正,不及炒青香高滋味醇,清澈叶底完整,深绿稍黄,毛茶加工为窨制花茶茶坯。

直接烘干的茶叶称为烘青绿茶。烘青绿茶是用烘笼烘干的,烘青绿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炒青绿茶, 百度百科词条:烘青绿茶

绿茶含量标准

怎样鉴定茶叶的好坏?

九项指标:

外形五项:整碎、色泽、嫩度、条形、净度;

内质四项: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色、香、形四个方面的来评价。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身骨,开汤品评。

①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②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

③口味----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

④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1.嫩度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 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 一级 二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细紧有锋苗 紧细尚有锋苗 尚紧实 尚紧 稍松 粗松 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 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比如龙井,最好的狮峰龙井,其明前茶并非翠绿,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黄。这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泽上明显区别于其它龙井。因狮峰龙井卖价奇高,茶农会制造出这种色泽以冒充狮峰龙井。方法是在炒制茶叶过程中稍稍炒过头而使叶色变黄。真假之间的区别是,真狮峰匀称光洁、淡黄嫩绿、茶香中带有清香;假狮峰则角松而空,毛糙,偏,茶香带炒黄豆香。不经多次比较,确实不太容易判断出来。但是一经冲泡,区别就非常明显了。炒制过火的假狮峰,完全没有龙井应 有的馥郁鲜嫩的香味。

4.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5.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 所在了。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自己喜欢的几种罢了。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

茶叶如何分类等级

按茶的质量级别分类茶叶不同,级别也不同,一般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四级、五级等,有的特级茶还细分为特一、特二、特三等,普洱散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十级,共11个级别,级别不同,品质各有差异,一般级别会印在相应的茶叶外包装上,方便消费者辨别。

同一花色的各种商品茶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划分的等级。等级编号由小到大,茶叶品质则由高到低。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级12等(每级含2个等,也有分7级14等),一级二等品质比二级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级,如特珍一级、二级;珍眉一级、二级……。外销眉茶为便于洽谈订货,常以一定号码表示花色等级。

扩展资料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绿茶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茶叶等级